-
1 # 才華有限的185
-
2 # 星凌數碼
1 您看下是否開啟了90幀幀率模式。小米的HDR高畫質螢幕配合上超高幀的模式,在玩遊戲的時候確實會產生髮熱的現象。您不妨把幀率往低調一下。
2 小米10 pro的處理器是驍龍865的,發熱情況可能和CPU本身硬體有關,小米10的散熱功能還是很強的。小米在下一步的系統最佳化中,應該會對發熱問題做出解決的。
3 就是root以後下載一些關閉核心的外掛了。那必定會影響使用過程的流暢度的。
V V建議是把幀率適當調低一點,再等等最佳化後的系統。畢竟小米的系統是經常更新的,說不定這段時間就會解決了呢[大笑]。
-
3 # 硬體數碼雜談
小米10 Pro玩遊戲溫度高嗎?
我目前使用的手機就是小米10 Pro,相對更有發言權。
小米10 Pro手機我已經使用了兩多月左右時間,先說一下這款手機的體驗感受:
1、玩遊戲特別流暢,小米10 Pro是我的日用手機,而Redmi K30是我的備用手機,兩款手機經常進行遊戲對比測試,結果是玩王者榮耀都不會卡頓,但是相較而言,搭載驍龍865處理器的小米10 Pro在觸屏靈敏度、畫質顯示效果以及遊戲流暢度方面都明顯勝過Redmi K30手機。
結論:對於遊戲玩家,手機效能越高越好,特別是處理器與記憶體方面一定要出色,雖然中端處理器目前也能體驗一般大型遊戲,但是如果與旗艦處理器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2、音質音效非常不錯,得益於小米10 Pro採用的對稱式的超線性揚聲器立體聲設計,音腔體積達到1.2cc的超大音腔,並且擁有業界0.65mm的最大振幅,採用7磁發聲單元,使得音質音效十分出色,目前這款手機的音質屬於市面上所有手機裡面最出色的。
3、馬達振感體驗效果突出,擁有多種不同的振動效果,有短振、長振,再配合不同的振動強度,特別是在槍戰遊戲中,這種振感體驗是非常明顯的,給人一種聲臨其境的感覺,頗為逼真!
4、相機拍照效果不錯,特別是8k影片錄製以及影片防抖效果尤為明顯,小米10系列手機是國內僅有的支援8k解析度影片錄影的手機,這得益於小米10 Pro擁有一顆108MP的超高畫素相機,擁有1/1.33英寸超大底感光面積感測器,並採用了雙OIS光學防抖與EIS電子防抖相結合,再配合最新的超級影片防抖Pro演算法,使得這款手機的影片拍攝功能非常強大:
5、快充與續航體驗比較不錯,小米10 Pro採用4500mAh容量電池,並且支援50W有線充電功率、30W無線充電功率以及10W無線反充,可以在45分鐘左右時間就可以充滿電量。另外這款手機的續航能力還不錯,基本充一次電正常使用一天沒任何壓力,重度使用充電一次使用大半天時間還剩15%左右電量,體驗還是比較不錯的。
最後,回到問題本身,關於小米10 Pro手機玩遊戲發燙嗎?
我明確的告訴大家,我每天玩王者榮耀接近一兩個小時時間,基本沒有燙手的感覺,溫度控制還是不錯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小米10 Pro的散熱設計:據官方解說,小米10 系列手機的散熱設計可謂小米史上最強,採用立體式散熱系統,透過3000mm²超大面積的VC均熱板、石墨烯、多層石墨組成立體散熱系統,配合矩陣式溫度感測器,讓小米10系列手機在高負載運算的遊戲、快速充電以及5G高速下載中都能提供冷靜暢快的使用體驗。
為了更為精準的讀取手機各個位置的溫度情況,採用了9顆溫度感測器,讓溫度值更為精確。不僅如此,還依託於多個內部溫度感測器,小米10系列手機採用了基於AI機器學習的溫度控制策略,在實驗室對二十多個使用者場景進行熱測試,記錄瞬時的溫度變化後,對幾十萬個溫度取樣資料建立數學模型,透過機器學習的方法構建不同場景下的手機表面溫度,建立殼溫模型。透過手機不同區域實時的溫度資料,匹配最合適的AI溫控模型,合理調配整機的溫度控制策略,讓手機的溫控更加精準細膩。這款手機的散熱設計算得上目前小米所有手機中最為奢華的。
我們再看一下實驗室的溫升測試資料,如下是小米10 Pro與華為Mate30 Pro兩款手機在相同環境下、相同手機設定條件下體驗遊戲一小時的溫升資料:
根據上圖,我們看到小米10 Pro在體驗遊戲一小時的溫度比華為Mate30 Pro低接近3度,這個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總結:小米10 Pro手機是小米衝擊高階市場的代表作,可以說不僅功能全面,而且把手機的每個模組功能都做到了頂級體驗,特別是在相機拍照錄像、音質音效、充電體驗、螢幕顯示效果與馬達振感等方面尤為突出,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高階旗艦手機。
-
4 # 李李哥來了
上圖是我連續在最高畫質下用小米10 Pro玩《2K20》半小時後的熱成像圖,溫度最高點位於攝像頭下方,38.8°。實際遊戲時,無論你習慣向左或是向右橫屏手掌都不會觸碰這個位置。機身平均溫度為37.2°,接近人體正常體溫,會給人一些溫熱的感覺,但不影響遊戲的沉浸感。
主流遊戲尚未觸及手機效能天花板
透過對小米10 Pro的遊戲測試可以看出,當前的主流遊戲其實並未將驍龍865這顆晶片的效能壓榨到極限,未來的手遊在畫質和幀數的表現上還有較高的提升空間。
高通在去年釋出的旗艦晶片驍龍855/855 Plus上打造了Elite Gaming特性,並於騰訊展開戰略合作,為遊戲應用提供了晶片級的最佳化支援,該特性不僅體現在GPU的算力上,還包括更高效的API(應用程式介面)、模擬物理渲染、HDR等等。
經過一年時間的等待,驍龍865晶片在前代基礎上引入了更多新特性,這包括Game Smoother(提升遊戲流暢性)、自適應遊戲效能引擎(降低功耗,避免資源調配過剩),以及桌面級特性:可更新GPU驅動和桌面正向渲染(模擬真實世界的景深、平明反射、動態模糊、陰影等等)。這意味著高通在遊戲領域已經完成了新一代底層升級,這為手機廠商和遊戲廠商指明瞭演進方向,並提供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也就是說,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將會看到更多場景寫實、繪圖細膩、細節豐富的手遊,而以小米10系列為代表的新一代旗艦手機可以將其完美呈現。
-
5 # 白白胖胖大師兄
小米10系列採用了目前頂級的散熱材料VC均熱板,而且是目前市面上最大面積的VC。3000mm²超大面積的VC,面積幾乎是友商VC的3倍。
VC均熱板的工作原理是透過相變材料從液體變成氣體吸收熱量,當熱量由熱源傳導至VC腔體時,腔體裡的冷卻液受熱後氣化吸熱,體積迅速膨脹充滿整個腔體,當接觸到溫度低的區域時便會產生液化的現象,藉由凝結釋放之前吸收的熱量,冷卻後的液體透過吸液芯迴流到熱源區。
小米10系列的VC均熱板同時覆蓋了SoC、電源管理晶片以及5G晶片區域,延伸到整個電池倉。而且從結構設計上,傳統手機VC均熱板僅邊緣同中框接觸,熱傳導效率相對有限,小米10在堆疊結構上進行定製最佳化,VC均熱板同中框之間採用超大面積接觸,大大提升了熱傳導效率,利於VC均熱板的熱量迅速傳導到中框進行散熱。 3050mm²的超大面積VC均熱板,配合全熱點覆蓋式佈局以及大面積中框接觸,大大提升了高負載運算、快速充電和5G高速下載時的散熱能力,迅速帶走核心熱量,高效散熱,讓小米10 系列時刻冷靜。
小米10系列還採用了獨特的石墨烯散熱材料。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效能,是為止導熱係數最高的碳材料,小米10系列所採用的雙層主機板堆疊結構,在兩塊主機板之間加入了石墨烯散熱層,幾乎完全覆蓋了兩款主機板之間的接觸空間,大大提升了雙層主機板間的導熱效能。
除超大面積VC均熱板外,小米10系列還內建了6層石墨片作為補充散熱,讓手機整體的溫度更加均勻。手機內部石墨覆蓋度達到整機的70%以上,背面大面積石墨片完整覆蓋了整個背板,同時覆蓋上下音腔。而且在關鍵發熱部件周圍,小米10都增加了獨立的石墨散熱覆蓋,例如在攝像頭下方加入專門為相機散熱的雙層石墨,在閃光燈周圍配備專屬石墨。
-
6 # 檢驗小陸
我的手機一般玩王者榮耀,會感覺到熱但是不燙,但是充電的時候玩會燙手,車上邊充邊導航會明顯燙手,單獨充電手機也會發熱。估計是快充的原理,以上是實際使用感受!
-
7 # 北方小金
剛拿到手刷個網頁都熱,我以為這機器打不了遊戲,前幾天試著打了幾局王者,發熱居然還行,沒有到燙手的地步,看來系統需要最佳化
-
8 # 室裝修
以前買過小米1,那時候就是享受,無論是手機效能還是服務。再後來買過紅米note2,小米3。從此再沒有買過小米紅米手機。
無論說的什麼miui是多麼牛多麼牛,我作為一個用手機的使用者,我接受不了這個系統無休止的廣告!
再就是看不慣明明都是國產,整天懟這個懟那個。像羅永浩說的,明明都是供應商的技術,硬說成自己的什麼創新。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不算燙。
不是重度玩遊戲,但偶爾吃吃雞,玩玩陰陽師,都是開的最高特效。流暢,正常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