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清風細雨
-
2 # 宋都御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怠政對於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致命的!嘉靖帝和萬曆帝爺孫兩代怠政與否先不說,不上朝可是出了名的。下面我們來看下嘉、萬二帝的另類皇家統治:
一,先說嘉靖帝朱厚熜,其在位的早中期還是很有建樹的,初期臨朝手腕強硬,早早的將皇權握於手中。中期勵精圖治,勤勉國政,形成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後期慢慢頹廢一般,開始迷信丹藥方術。本來精力中心就偏離國政,自“壬寅宮變”後,乾脆隱居後宮從此不上朝,一心一意的打坐念禪、熬製丹藥修起神仙來了。這一修就是二十幾年。
嘉靖帝雖然不上朝且有自己的愛好,但他並沒有荒廢國政,以嚴嵩為內閣首輔的內閣制度為其挑起了大梁。內閣雖挑了大梁,但逾越不了皇權,因為有皇帝親受皇權的司禮監與其相對,互相制衡。簡單說就是,國家大事有內閣各成員共同擬票制定方案,交由司禮監批紅(司禮監就是替皇帝執筆的),所以最終拍板的還得是嘉靖帝,有什麼事還得跑過去請示。所以嘉靖帝雖然不上朝,但對於朝政和皇權可一點也沒放鬆。不過這樣的做法後來也引來百姓的憤慨。
二,萬曆帝為什麼也不上朝呢?難道他是學習他爺爺那一套?我認為應該不是的。萬曆帝不上朝的原因有爭議,一說是其和朝廷大臣有隔閡,另說是其有嚴重腿疾所以不便臨朝。起初萬曆帝靠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也形成了“萬曆中興”的局面,可後來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對於朝政好像沒了主心骨。萬曆時期的朝政也是內閣管理,不過這位皇帝做起了甩手掌櫃,不上朝三十多年,除了主要政績“萬曆三大徵”好像沒什麼做為了。他的不上朝不理朝政的做法同樣引起百姓的深惡痛絕。
綜上所述,嘉、萬二帝的做法我們可以做以下比較:
一,共同點。
(一)幾十年不上朝,與朝綱不符。
(二)同為內閣制管理國政。
(三)長年不上朝給國家造成負面影響。
二,不同點。
(一)嘉靖帝有走火入魔的“愛好”,萬曆帝好像沒有。
(二)嘉靖帝雖不臨朝但朝政要自己拍板。萬曆帝則全部依靠內閣管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不妥之處還請各位斧正。
-
3 # 史爭朝夕
嘉靖皇帝
除去開國皇帝朱元璋,成祖朱棣,嘉靖應該算是明朝皇帝中權利最大的皇帝了。《明朝那些事》中當年明月有個很形象的比喻朱元璋、朱棣是運動健將,在文官集團與皇帝的拔河中能輕鬆獲勝。明宣宗朱瞻基僅僅靠自己不能和文官集團抗衡,便設立“內書房”教小太監讀書,在皇帝這一方又加入太監這個角色,以此來維持平衡。而嘉靖一即位,對於所有太監便是一頓教訓,並且訓誡所有太監,奴才就應該幹好奴才的事。一腳把太監踢出權利平衡,可見嘉靖有多自信。
萬曆皇帝相比嘉靖,萬曆的表現就遜色的多。張居正死後,萬曆在宮廷之內看了戲班演出(有可能是張居正政敵安排的)《華嶽賜環記》,戲裡面的國君感概著唱著《左傳》中的“政由寧氏,祭由寡人。”意思是處理政事都有寧氏做主,而國君只能主持祭祀之類的事。萬曆馬上有了感同身受的感覺,便開始有了清算張居正,做一個大權獨攬的君主。消除張居正對當時政治的影響之後,萬曆皇帝也奮發圖強了幾年,為了證明自己離開張居正也能治理好國家。
1586年(萬曆十四年),萬曆他想立鄭貴妃之子為太子,可文官集團集體反對,這就是有名的“爭國本”事件。萬曆皇帝貴為天子,卻不能立自己喜歡的皇子為太子,逐漸使萬曆萬曆對朝政失去了興趣。相較於嘉靖,萬曆對於文官集團缺乏掌控力,而萬曆對付文官集團的辦法只是置之不理,萬曆後期,各地官員空缺的現象已然非常嚴重。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按正常的編制,南、北二京六部應當有尚書十二名,侍郎二十四名,這時總共缺了近三分之一。到萬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朝廷中央九卿要員中空缺一半,有的衙署竟然一個人也沒有。到了萬曆四十年,即公元1612年,內閣僅剩下了葉向高一個人,六部九卿僅趙煥一人,都察院已經連續八年沒有正官。這也算萬曆為爭國本的事給自己出了口惡氣吧。
-
4 # 枯藤老樹文明史
嘉靖道長和萬曆皇帝雖然都是幾十年不上朝,但是他們仍然緊握權柄不鬆手,不得不管的大事也是會管管的。
但是長期怠政是事實,鋪張浪費也是事實,任由吏治腐敗更是事實,我個人覺得正是嘉靖道長開了長期怠政之先河,萬曆皇帝才在這個光輝的榜樣下有樣學樣,甚至青出於藍勝於藍,他們的長期怠政讓明朝朝著黃泉末路頭也不回的紮了過去。
有人說明朝實亡於嘉靖,也有人說明朝實亡於萬曆,我覺得都是有道理的,畢竟上樑不正下樑歪,也難怪晚明政局漆黑一團,只等著後金和李自成來點上一把火,它便要化為灰燼了。
嘉靖道長和萬曆皇帝長期怠政的相同點都固執、殘暴、沒有責任感
都是前期勤奮,後期怠政
都對統治階級的沒落和腐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都沒臉去見朱重八同志
都沒臉去接崇禎同志
統治時間都還賊長
嘉靖道長和萬曆皇帝長期怠政的不同點嘉靖道長不上朝的時間,都在練丹,禱告上蒼,以求得永生,他喜歡權力,他還想再當五百年的皇帝。萬曆皇帝不上朝的時間,據說是沉迷於女色,在那無底的深宮之中,身邊圍著數百個美女,還有上千個太監,不沉迷一把怎麼對得起自己呢。
嘉靖道長雖說沉迷於修仙,但是對於朝局還是很關心的,看誰不順眼,就幹掉誰。萬曆皇帝就不一樣了,除了不得不管的事情,他是真的什麼都不想管了,只想待在深宮之中,乾點驚天動地的事情。
嘉靖道長本來只是非常喜歡修道,但是也沒有因此而怠政,嘉靖二十一年,一起宮女起義事件差點讓他提前去太上老君那裡報道,從此之後,他就心灰意冷,更加的沉迷於修道煉丹,也不上朝了。萬曆皇帝是完全厭倦了那些咋咋呼呼的文臣,想封自己最喜愛的女人為貴妃,文臣集團不許,又想立自己最喜歡的兒子為太子,文臣集團又不許。既然這也不行,那也不許,那乾脆你們自己玩吧,萬曆皇帝也就長期怠政了。
-
5 # 林長風
萬曆帝是嘉靖帝的孫子,這兩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怠政皇帝,他們之間有三點相同,三點不同,詳述如下:
相同點1、怠政時間都很長。嘉靖帝以藩王繼承大統時15歲,共在位45年,萬曆帝即位時只有9歲,在位48年,他們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皇帝。但是,這兩人同時也開創了另一個記錄,就是怠政時間最長。嘉靖帝是自嘉靖二十一年後基本不上朝,歷時25年;萬曆帝是萬曆十五年之後幾乎不上朝,歷時28年。
2、都是在執政後期怠政。嘉靖在執政初期還是不錯的,史家對其也非常認可,被稱為“嘉靖新政”,比如說限制土地兼併,一定程度了緩解了老百姓的壓力;又比如說實行的用人制度和科舉的改革,擴充了國家的人才儲備,弱化了舊有的文官集團權力,其他如減稅、賑災、治水、輕刑罰等方面,嘉靖還是盡力盡力去做的,那時候他肯定是想做一個賢君的。但在嘉靖二十一年,後宮中發生了著名的“壬寅宮變”,嘉靖帝在睡夢中被宮女勒住了脖子,差一點點被勒死,幸虧宮女們慌忙之中打了個死結,這才讓嘉靖逃過一劫,但從那之後,嘉靖就不怎麼上朝了,直到去世。
萬曆即位後,大力支援張居正進行改革,實行了考成法、一條鞭法等制度,減輕了農民負擔,緩和了階級矛盾,同時也整頓了吏治,充實了國庫,使整個龐大帝國出現了中興之勢。但在張居正死後,他就抄了張居正的家,廢除了之前的改革措施,國家和社會又迅速倒退。到了萬曆十四年,萬曆開始以身體不適為理由,逐漸懶於朝政,萬曆十五年後,朝臣們就很少見到萬曆皇帝了。直到萬曆四十三年,萬曆重新回到金鑾殿上,竟有很多朝臣從沒見過皇帝。
3、怠政的主觀原因差不多。對於嘉靖和萬曆的怠政,各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嘉靖,因為追求長壽和信仰道教,整天躲在後宮煉丹,潛心修道。萬曆則因為身體不好,本來上朝就經常遲到早退,後來又好酒好色,沉迷於後宮,導致身體更加不堪,上朝次數就更少,最後甚至完全不去上朝。
但是我認為上述原因都是客觀原因,起主要作用的主觀原因兩人應該是相似的,都是不想與朝臣見面,因為只要上朝就會被群臣罵得狗血淋頭。嘉靖帝是因為“大禮儀之爭”與群臣發生了矛盾,嘉靖是繼承他的堂兄的皇位,但嘉靖非得追封他親爹為皇帝,而且還要把他親爹的牌位安排進太廟,群臣以不合禮法為由與皇帝進行爭論,歷時十幾年。雖然最後嘉靖勝利,但也與群臣產生了巨大的矛盾,嘉靖本人也身心俱疲,壬寅宮變後便躲在西苑,只與幾個心腹重臣往來,不見大多數朝臣。
萬曆則是因為“國本之爭”與群臣鬧翻。萬曆的長子朱常洛是宮女所生,萬曆不喜歡他,他喜歡的是三子朱常洵,想立其為太子。大臣們認為這違背了“立嫡立長”的祖訓,雙方為此爭吵了十幾年,萬曆同樣身心俱疲,他感到自己雖貴為天子,卻被群臣所制,逐步對朝政失去興趣,躲起來不見群臣。
不同點1、怠政期間表現不同。嘉靖怠政期間,並非完全不理朝政,他對大臣們呈上來的奏章能夠快速批覆,也時常召見幾個心腹重臣,對國家事務處理比較到位,所以雖然怠政二十多年,但仍然能夠做到“威炳不移”。正如萬曆年間的內閣大學士沈鯉所說:
“皇祖(嘉靖)深居大內,而章奏批答,疾如風雨;遇有大事,又每於西苑召閣部文武大臣,面賜商確。故其時庶政修明,人心震肅,亦自與臨朝稱制者不殊。”
嘉靖之所以能不上朝還就把事辦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章奏批答,疾如風雨”,什麼事都不拖延,與“臨朝稱制者”沒有什麼不同。
但萬曆就不同了,清史專家閻崇年先生將萬曆皇帝怠政的表現總結為"六不做"。第一,不郊。就是不親自郊祭天地。第二,不廟。就是不親自祭祀宗廟、太廟。第三,不朝。就是不上朝。有的大臣跪在宮門外請求皇上親理朝政,竟不被理睬。第四,不見。就是不接見大臣。大學士、首輔朱賡,三年沒有見皇帝一面。第五,不批。就是對大臣的奏章不做批示。萬曆帝將大臣奏章"留中"不發,就是既不批示,也不發下,而是擱置一邊。沒有皇帝的批示,事情就不能辦,整個中央機構,幾乎停止運作。第六,不講。就是不參加經筵講席。經筵,是為皇帝專設的講席,由大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等擔任主講,並同皇帝切磋經史,也是君臣共同探討治國理念與治策的場所。萬曆帝不參加經筵講席,工科右給事中王元翰批評道:"朝講不御,則伏機隱禍不上聞。"又說萬曆帝:"親宦官宮妾,而疏正人端士,獨奈何不為宗社計也!"所以,萬曆的怠政是真正的怠政,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問。
2、駕馭局勢的能力不同。嘉靖被稱為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之一,權術玩得爐火純青。他十六歲就在“大禮儀之爭”中鬥倒了三朝老臣楊廷和,之後重用張璁、郭勳、夏言等文臣,抑制宦官集團的勢力。同時,在任命內閣成員的手,嘉靖選人時故意讓其形成互相制約的局面,比如夏言為內閣首輔大臣的時候,嘉靖就提拔與他不對付的嚴嵩來當次輔,這樣大家互相牽制,大權就會一直牢牢掌握在皇帝手裡。所以他雖然不上朝,但卻能夠憑藉高超的手段控制群臣。據記載,嘉靖晚年批閱的奏章往往文字晦澀,十分難懂,外臣不得不費盡心思去猜。這從另一方面說明,當時朝政的權力還是集中在嘉靖手中,群臣還是要儘量迎合皇帝的心思。
萬曆在這方面就差的多,他與群臣對抗的手段是躲進深宮,大臣們的奏章長期留中不發,任朝堂上多麼紛爭四起,內訌鬥爭,幾乎不聞不問,助長了結黨的風氣。比如萬曆三十五年,科道官加起來只有九個人——舊的被萬曆罷免或者自己請辭,新的萬曆不批;六部尚書侍郎加起來一共四個人,其餘全都空缺,等等。萬曆帝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政府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如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但其所議議題卻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佈局而已。黨派之爭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相互推諉扯皮,相互之間肆意打壓迫害,凡是敵對黨派主張的措施方案,一律加以阻撓和破壞。所以,萬曆晚年在主觀上和客觀上都對朝政失去了掌控能力。
3、造成的後果不同。明朝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升格了六部,由皇帝直接同齡中央政府改革部門,然而皇帝畢竟精力有限,難以長時間維繫如此繁重的工作,所以就設立了內閣,讓一些重臣充當皇帝的機要秘書,這些人後來逐漸得到重用,他們與六部合作,使國家的部分權力從皇帝手中又慢慢移到了大臣手中。在這樣的制度下,即使皇帝不理朝政,國家機器也可以正常運轉,只是效率有所降低罷了。
由於嘉靖皇帝的“下班不下崗”,所以儘管有二十多年不上朝,但依靠他強大的駕馭和平衡能力,實際上對朝政影響並不大,換句話說,即便嘉靖天天上朝,處理朝政,其結果與現實並不會有太大不同。
但萬曆皇帝是“下班又下崗”,對朝政的不聞不問,導致黨派之爭,朝政混亂,政令不行,最終影響到了國家的大政方針,各項工作幾乎陷入癱瘓。《明史﹒神宗本紀二》批評萬曆說,“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萬曆晚年注重享受,橫徵暴斂,加重了農民負擔,各地的抗稅、反抗運動如星星之火,大明的土地上狼煙四起。《明史﹒神宗本紀》認為,“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後代清朝嘉慶皇帝也說過類似的話,“明之亡,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
在萬曆皇帝死後僅僅24年,大明王朝這個千瘡百孔的大廈便轟然倒塌了。
-
6 # 古今事皆付笑談中
首先,要說明的是,嘉靖萬曆兩帝只是不上朝,但不能說完全不理事,朝政大事依然是他們親自決定的,而且權力依然牢牢的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雖然嘉靖和萬曆都怠政不上朝,但我認為他們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還是先說說共同點吧:
一、時間都長達20幾年
在嘉靖二十一年發生了“壬寅宮變”後,險些被宮女勒死的嘉靖帝就隱居在西苑,從此不上朝。
萬曆帝是在萬曆十七年後開始逐步減少至最後完全不上朝
二、都把朝政事務交給大臣
都把朝政具體的事務交給內閣處理
三、都把皇位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嘉靖就不用說了,萬曆雖然未能壓制群臣,派系鬥爭嚴重,但始終無法威脅到他的皇位
至於不同點
一、不上朝的原因
嘉靖:初登基就弄個“大禮儀”爭名份,鬥倒三朝元老楊廷和,把群臣掌控在手中,自認聰明絕頂的他或許就覺得沒必要上朝浪費時間了。
萬曆:不上朝的原因至今也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一說懶惰。二說沉迷酒色。三說腿腳不便,身體不適。還有說刻意跟群臣對抗報復等等。我認為以上種種皆有之,但我認為這些不是萬曆十七年突然出現的,這是他天生就是如此。
二、對朝政的控制
嘉靖:雖然不上朝,但不是不工作,他經常批奏章到深夜,有事就與內閣大臣開會商議,對朝局瞭如指掌。如抗倭重臣胡宗憲,嚴嵩想推薦胡宗憲當閩浙總督,嘉靖給了僅六個字的批示:“憲似速,宜如何?”能立刻推薦楊宜,證明嘉靖對群臣是知根知底的。縱使不上朝,群臣朝局也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萬曆:前十年活在張居正之下,朝廷做主的實際是張居正。人一死就搞清算勤奮了幾年,不知是認清自己沒有駕馭群臣的能力還是懶惰成性,後面就怠政不上朝了,與他爺爺嘉靖不同,萬曆是不上朝不理事務,官員缺失沒人幹活了也不批准後補。未能控制好群臣,下屬派系黨爭嚴重,投機奪權謀利益的官員多,辦實事的少,“爭國本”更是導致朝堂爭論不休。
三、造成的影響
嘉靖:採用無為而治的方法在幕後製作一切,突出了內閣的職權而打壓了宦官的干政,在掌握了權力的情況下也同時培養了一批政治人,使徐階,高拱,張居正等名臣陸續出現,開創了名臣的的時代。
萬曆:官員缺少也不補,導致普通百姓的生活更自由,思想文化方面發展神速,資本主義萌芽。
綜上所訴,嘉靖比萬曆強得太多了,明實忙於萬曆並不是無道理的。
-
7 # 延慶卅四年
說共同點,明世宗嘉靖和明神宗萬曆祖孫倆確實都是長達幾十年不上朝,但由於內閣的存在,天下還是好好的,照常運轉。這兩人都對帝王權術達到了深諳的程度,下面的大臣也都不敢亂來。嘉靖和萬曆都在位四十多年(前者45年,後者48年),都沉迷丹藥,都跟大臣鬧彆扭,還是有不少共同點的。
但話又說來,畢竟時人不同、時世不同,他們還是有不少不同點的。嘉靖是為其父(興獻王)而怠政、萬曆是為其子(福王朱常洵)而怠政並分別與大臣產生隔閡,嘉靖愛權、萬曆愛錢(前提當然是天下之主),嘉靖時期基本上天下太平(除倭寇外),萬曆以三大徵著稱於世。
-
8 # 參習處
嘉靖帝不上朝的原因,有一半是與我相似。可能有人問了,你算老幾呀,跟皇帝比。但皇帝也是人,我也是人。凡是人,都有一種苦惱——對死亡的恐懼。
我記得,自己上小學時候突然想到:人是會死的,當時覺得吃什麼都不香了。看什麼都沒意思了。可能嘉靖也有這樣的體會:縱有江山又如何?百年後,不過一捧黃土。
為了能夠戰勝這種恐懼,嘉靖選擇在那樣一個不是很先進的社會里,最先進的方法——修道求仙。
廢了這麼幾句話,也就是為了說明:嘉靖皇帝是有了更高的追求,才不願意上朝的。時間是很寶貴的,他要用來煉丹。
但,為什麼我說是一半與我相似呢?因為,我不夠聰明,生活都陷入奔忙中,哪還有時間追求長生的問題。現在不工作,現在就得餓死。所以,每當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死,雖然仍然抓心撓肝的,但眼前最緊要的是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嘉靖皇帝呢?他會告訴你,不好意思,朝廷上的事,都擺平了。
為什麼嘉靖皇帝有這個自信呢?因為,他是整個明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中,絕頂聰明的一個皇帝。明朝由藩王入繼大統,有四個:第一是朱棣;第二是朱祁鈺;第三是嘉靖;第四是崇禎。你就算算,除了嘉靖,那三位什麼結局?
崇禎,直接失敗滅國,吊死煤山。
朱祁鈺,病死之前,已經被搶班奪權。
朱棣,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遷都北京,五徵漠北,最終死於征途。要堵住別人的嘴,還大殺建文朝忠臣。一生勞碌暴戾。
嘉靖帝呢?十五歲時,從湖北偏僻的藩王府邸,來到北京。當時的老臣想讓他從偏門走,以皇太子的身份繼位。他卻非要從正門走。不讓走正門,是吧?那我就回湖北,皇帝不做了。
本來是文官集團對這個少年天子的一次下馬威,卻被這個新皇帝反手將了一軍。這要是萬曆,能做到嗎?
最終,逼得四朝老臣楊廷和也不得不低頭。
試想一下,一個偏僻地區的十五歲少年藩王,基本是訊息閉塞、半軟禁狀態。如今一下子出現在北京城下,就表現出如此的有主見。這不是聰明,是什麼?
之後,滿朝文武,無不是被他玩弄於掌股之中。嘉靖帝看著這群沒事就瞎逼逼的言官、嘮嘮叨叨的腐儒大臣,自己一個聰明人,簡直有點傲視群雄的感覺。
跟這幫人玩,顯得自己太挫了。甩手就弄出來個嚴嵩,做自己的代理人。有啥事,你自己弄去吧。我要修仙了。
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二十年不上朝,但朝廷中的事,心裡明鏡兒一樣,照樣擺得平。
再來看萬曆。兩人儘管是祖孫關係,但萬曆並不聰明,且不夠強硬。萬曆自幼生長在深宮。父親早逝,十歲登基。完全處於母親的掌控之中,被保護的很好。可以說,長於婦人之手。
工作方面,早年有太后、張居正、馮保構成的鐵三角。太后掌舵,張居正撐船,馮保不添亂。萬曆新政頗有政績,也確實攢下來了厚實家底。
但到了張居正去世,太后不問政,馮保被除去,萬曆帝親政開始,卻只知道給自己摟錢。國庫中有分出了內帑。一個皇帝把國家的錢和自己的錢,分得清清楚楚。國家打仗,國庫沒錢,也不肯用自己的內帑。
國家積弊越來越重,又經過了萬曆三大徵的消耗,最終在薩爾滸一敗塗地。雖說,薩爾滸之戰中萬曆也踴躍了一次。但失敗後,索性又坐回了縮頭烏龜,繼續怠政。
區別嘉靖二十年不上朝的記錄,被萬曆的二十八年打破。但萬曆學嘉靖不上朝,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嘉靖是因為真的能掌控局面,所以做起來斜槓青年。萬曆卻小家子氣,一心自己賺錢,還因為沒能把自己喜歡的福王立為太子,和大臣賭氣。不僅不上朝,連官員職位的空缺也不給填補上。造成三分之一的官職長期空缺。
所以,雖然都是怠政,但有本質區別:嘉靖只是表面沒有打卡,實際上權力抓的死死的。萬曆是性格不夠強硬,既然玩不過你們這幫文官,索性都別玩了。既不打卡,也不幹活。
-
9 # 老家閣樓
其實嘉靖與萬曆都不能算是怠政,只是他們使用帝王術的方式與其它朝代的皇帝不同而已,比如雍正事事親歷親為。
這個問題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這倆個皇帝都出在明朝?且幾十年不上朝也能天下太平?這並不是這爺孫倆有什麼過人之處,主要還是中國封建時代的官僚行政運作制度在明朝達到了頂峰,皇權成了凝聚力象徵的神權,國家行政事務自首輔以下,有成熟嚴密自動運作的機制在運轉,相互間的制約也極為有效。萬曆年間,多位部級崗位長期懸置,萬曆皇帝與大臣賭氣,就是不蓋印授官,結果那幾個部委依然運作正常,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至少嘉靖與萬曆有什麼不同之處,其實也沒啥不同,二人都智商正常,也能看清時局,放權首輔,自然有次輔制衡,專注個人生活質量(一個修仙一個浪蕩),當然更重要的是二人身處王朝中期,社會矛盾不激烈,進取一點可以立功(比如開疆征戰),退也無滅亡之憂。
時代是有規律的,不管皇帝還是平民,都無法抗衡時代的趨勢規律,崇禎既進取又勤勉,但生在末世,運氣不好。萬曆享盡男色女色,逍遙一生。。。所以,幹皇帝這份職業,運氣很重要。
古人的風水之術,基礎是“尋龍點穴”,表面講的是尋找陰宅的方法,投射到活人身上,尋龍就是出生的時代,點穴就是出生的家庭,這兩點足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這是和後來的任何努力都沒有關係的。
-
10 # 方圓論壇
表面上看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一個沉迷修道不理朝政,另一個貪圖享受也不理朝政。爺孫兩人沒有什麼不同。但實際上萬歷皇帝拍馬都難及嘉靖皇帝之萬一。嘉靖皇帝不僅是明朝皇帝之中政治手段最高明的一位,甚至於在我看來他也是明朝歷史上對國家掌控力度最強的皇帝。萬曆皇帝呢?完全就是一個紈絝子弟。明朝就是從他手裡開始衰敗的。除了貪圖享受之外,萬曆皇帝沒有一點優點。這麼一個膏粱子弟如何與嘉靖皇帝這種狠人相比較?
要說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唯一的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兩人都不怎麼願意上朝。嘉靖皇帝不願意上朝是為了修道。因為嘉靖皇帝認為上朝會浪費他修道的時間。但即使嘉靖不上朝,但嘉靖皇帝對於朝堂的掌控依舊是無人所能比擬的。朝堂上日常政事都可以由內閣處理,但關鍵的事情說的算的還是嘉靖皇帝。強如嚴嵩嚴世蕃父子也不過是嘉靖皇帝為了省事推上位的鷹犬罷了。由此可見嘉靖皇帝多麼可怕。
最重要的是,嘉靖純屬是懶的處理朝政,而非沒有能力。歷史上嘉靖皇帝剛即位時,就透過一場大禮議之爭徹底的掌握了皇權。眾所周知明朝的臣子骨頭硬是出了名的。但再硬的骨頭在嘉靖面前都不好使,再強硬的臣子在嘉靖面前都沒有不敬畏的。他即位初期十分的英明神武,寬仁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後來的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嘉隆萬大改革都是在其基礎上進行的。但在嘉靖執政中後期,他開始沉迷於休仙求道,這才開始荒廢朝政。但即使嘉靖不理政事,整個大明朝也全在嘉靖掌控之中。那些大臣別說和嘉靖鬥了,看到嘉靖皇帝腿肚子都哆嗦。
萬曆皇帝就完全沒有可比性了。在萬曆皇帝年幼即位時有張居正這個明朝晚期的中興名臣幫助他改革朝政,使得明朝出現了萬曆中興之像。但在明神宗成年親政之後,萬曆皇帝就開始胡搞瞎搞了。他不僅完全的否定了張居正的改革,導致明朝中興戛然而止,國家整體實力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更是因為國本之爭和大臣們鬧彆扭,二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整個國家基本上就陷入了停轉的局面。萬曆皇帝末期,整個國家統治階層更加的腐朽不堪。因為萬曆皇帝的無能,導致東北女真崛起威脅到了明朝的統治。其橫徵暴斂更是導致民不聊生。
嘉靖皇帝和臣子們爭權,完全是為了要掌控大局。而萬曆皇帝沒有擎天技卻偏偏要當屠龍手。結果導致萬曆皇帝徹底被臣子們給壓制住了。他本人也無力和臣子們對抗,最終只能消極怠工。其結果就是坑了天下百姓。
-
11 # 死秦之證
首先這兩個人都在位時間很長,嘉靖四十五,萬曆四十八;活的歲數也差不多,嘉靖六十歲,萬曆五十八歲;這個兩人也有一點都被後人所誤解,那就是這兩個人都水平極差。
其實並不然,兩個人的執政前期都可以說是明朝中期短暫的中興光景,嘉靖前期,打擊了舊朝臣和皇族勳貴勢力,宦官在這一時期更是抬不起頭,是自朱棣以後皇權最為集中的皇帝,不要被嚴嵩掌權所迷惑,只要嘉靖想要誰下就讓誰下,張閣老如此,夏閣老如此,徐閣老如此,高閣老如此,嚴閣老也是如此,這位穩定的統治提供了先決條件。而萬曆年間,在張閣老的正確指導之下,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資本主義萌芽始如此,萬曆三大徵全都勝利。那很多人就講了,萬曆年前期的中興不都跟張居正有關嗎,跟萬曆似乎沒多大關係,其實並不是,在張閣老死後,萬曆年其實並沒有就此墮落 ,反而是更上一層樓,任用張四維、申時行和王錫爵,穩住了動盪朝中勢力,廢除並不合理的一條鞭法,緩緩將經濟回撥正軌。
兩人執政前期都是光明的,但是執政後期也都是黑暗的。這是因為兩人執政後期都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懶,到了後期,嘉靖最多二十五年不上朝,萬曆最多二十年不上朝,就這樣一個老闆如此的混賬,能不爛才怪了。
但是再仔細探究,兩個人的不同還是有很多的。
不同1.嘉靖屬於上位以後沒多久就透過議禮之爭掌握了國家大權,從此以後幾乎沒有能夠反對他的聲音,但是萬曆不是,萬曆前期的執政都是張居正在總覽大權,長期活在張老師的陰影之下,張居正死後掌握了權利就逐漸變得不怎麼正常起來。
不同2.嘉靖後期的爛,很大原因是因為嚴嵩,他把權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卻把處理政事的能力放給嚴嵩,要是把權利一開始就給徐階或者是夏言高拱徐階這樣過渡,我想嘉靖後期也不會爛到哪裡去。但萬曆不一樣啊,這個老闆底下的任一節總經理,除了沈一貫這個爛人以後,萬曆後期的內閣沒有一個是混球,十年苦心維持朝內外平衡的趙志皋,不結黨不營私,到最後死在任上,致仕都沒有,到死前也不忘還在病榻上上書免除礦石稅和請立太子;李廷機,放眼裡歷史,也是少有的清官賢相;葉向高,萬曆年後內閣獨相掌權七年,力保大廈不傾,方從哲,雖然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實現自己那救國與水火的志向,但是在位的那幾年兢兢業業,從未隨波逐流與下面骯髒勢力同流合汙,可說是保住了晚明最後的一絲希望。那萬曆後面的爛是因為什麼呢?是因為黨政以及三個主要問題,這三個主要問題就是饑荒、百官缺員、榷稅之政。
嘉靖和萬曆這一對爺孫,你說他們徹底昏庸也不是,說他們有能有賢更是不行,如果說正要總結他們有什麼不同或者是相同的話,那我想他們都是奇葩,只不過奇葩的方向不同而已。
-
12 # 崤函四月風
嘉靖帝長期執政產生倦怠,從嘉靖中期開始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移居西苑修玄,不斷修設齋醮,耗資巨大。但是即使在西苑修道,嘉靖帝也不忘批閱奏疏,洞悉國家大事,牢牢掌控重大事項決定權。北方蒙古侵襲,沿海倭寇猖獗,嘉靖帝授予地方大員大權,委以重任,獎罰嚴明,嚴厲果斷。嘉靖帝雖然牢牢把握權力,卻倚重青詞之臣嚴嵩,嚴嵩專國20年,吞沒軍餉,吏治敗壞,邊事廢弛,敵寇入侵,造成極大破壞。
萬曆帝一生寵愛鄭貴妃,因立太子之事,引發著名的國本之爭,君臣對峙近15年,最終大臣勝出。自此萬曆帝近30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萬曆帝的“萬曆三大徵”,都是以諭旨的形式下發旨意,而不是傳統的的“召對”形式,可見萬曆帝心中對大臣反感,對皇權有限的倦怠。
後來,萬曆帝對奏章直接“留中”,不再批示下發。皇權不落於他人之手,但自己也不使用,長年閒置皇權,這是萬曆帝的奇特現象。一方面是皇帝有至高權威而不用,一方面沒有得到臣權君授的大臣卻爭個不休。自萬曆十七年朱翊鈞不見朝臣,到萬曆末年,內閣出現人滯於官和職位多空的現象。皇帝不委權於下,朝臣宦官無法假天子之名發放號令,大臣權力相對弱小,無所依仗,明朝沒有出現宦官亂政、外戚干政、權臣獨斷的現象,朝政竟然保持了長達幾十年的相對穩定。
-
13 # 管要你管
嘉靖是和朱棣一樣都是藩王當的皇帝,區別就是一個是造反當上的皇帝,一位是名正言順繼的位。明武宗死後來,因為膝下無子所以嘉靖就撿了個大便宜,一下子從藩王成為皇帝。朱厚照生前愛玩,百官肯定是被他玩壞了,立嘉靖為帝可能是以為他好對付,可是他們想錯了,這個小年可是不好對付。當時他年級小,但御人之術可是極強,百官被他玩的團團轉。後來他開始長時間的不上朝,但是並沒有放下權利。可以說是別人在前面幫他辦事,他在後面操縱。萬曆皇帝和他爺爺一樣,也是長時間的不上朝。他愛的是錢和美女,他爺爺愛的是丹藥。這一點兩人就完全不一樣。嘉靖不上朝照樣能治理天下,統御百官。但是到了萬曆這國家卻逐漸衰落,朝廷有國本之爭,關外被努爾哈赤佔據。從這裡明朝走向衰落,一去不復返了。要說他倆的共同點就是都不愛上朝,不同點就是,一個能把國家治理好,但是另一個卻愛錢愛美女把國家弄得一塌糊塗,這也許就是他們的不同。
-
14 # 佳寧說歷史
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是爺孫倆,首先這爺孫倆有一個共同之處,都20多年不上朝,一個痴迷煉製丹藥,一個痴迷斂財,看似都對工作漫不經心,把皇帝做成了副業,把副業做成了主業,但是這兩人又有本質的不同。
首先說嘉靖皇帝朱厚熜,他的父親興獻王是湖北藩王,原本當皇帝沒他們的事,但是堂兄朱厚照三十歲掉河裡死了,他膝下無子,經過張太后和大臣們的商議,從近支裡選取繼承人,所以就輪到興獻王十五歲的兒子朱厚熜了。
堂兄朱厚照死了之後,他雄赳赳氣昂昂的從湖北搬到了北京,登基為帝,年號嘉靖。
別看嘉靖皇帝年幼,但他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在他上任之初,做了很多實事,比如: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為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嘉隆萬大改革奠定了基礎。
嘉靖皇帝痴迷煉丹,差點讓宮女把他勒死。如果他一直這麼下去,那他肯定是一代明君。但是歷史不容假設。後來他受了嚴嵩的蠱惑,開始信長生不老之術,煉製丹藥,甚至到了一種極其瘋狂的地步,瘋狂到什麼地步,他聽從所謂江湖術士的話,用女人的經血煉製丹藥,這想想都夠噁心的,但是嘉靖卻沒有懷疑,把那些宮女折磨的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
終於忍不了了,她們爆發了,有一天夜裡,幾個宮女商量好了,拿著一根繩子要勒死嘉靖皇帝,嘉靖皇帝被宮女折磨的在夢中驚醒,但是他無力反抗,勒得他喘不上氣來,幾乎要窒息的地步。這個時候幸虧方皇后發現了端倪,才算救了嘉靖一命。
嘉靖皇帝雖然痴迷煉製丹藥,多年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不等於不上班,那些大臣的奏摺還是先要經他的過目,他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他善於玩弄權術,他就好比是如來佛那些大臣是孫猴子,孫猴子怎麼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心。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的遊刃有餘,是一個非常睿智的人。
再說萬曆皇帝,他明穆宗朱載坖的第三子,明穆宗在位六年,駕崩之後,十歲的朱翊鈞繼承了皇位,年號萬曆,他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一共用四十八年。
由於萬曆年幼,他的老師張居正監國輔助他,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後來也沒推行,萬曆皇帝長大以後,張居正死了,萬曆皇帝帶人抄了張居正的家,那一年,萬曆皇帝二十一歲。
萬曆皇帝在位48年,前二十年還行。後二十八年不上朝了,關於他不上朝也是有多種原因的,萬曆皇帝想立鄭貴妃所生的朱常洵為太子,遭到眾大臣的強烈反對,萬曆皇帝堅持多年無果,索性不上朝了。
萬曆皇帝有腿疾走路不好看,眾大臣笑話他走路不優雅,一氣之下不上朝了,不管是何種原因,萬曆皇帝一罷工就是二十八年,他雖然和爺爺嘉靖皇帝的做法很相似,但是個人能力上還是比爺爺嘉靖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之所以28年沒有被人架空,也完全得益於太祖朱元璋皇帝的一套銅牆鐵壁似的制度有關。
-
15 # 裡海
1、首先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有問題,對嘉靖和萬曆已經定性為怠政皇帝,不知道這個定義的依據是什麼;
2、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足夠證明,如果皇帝怠政,那是一天也當不下去的,而嘉靖也好萬曆也罷,最高權力仍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從本質上說,他們二位不能怠政的;
3、人們知道嘉靖或萬曆的怠政,除去清朝編寫明史惡意抹黑的成分外,主要體現在不上朝,這裡特別強調下,不上朝不是不理事,而是不在朝堂上處理事務,這個可以算作相同點;
4、不同點在於,嘉靖皇帝對權力的掌控要明顯強於萬曆。
回覆列表
是這樣的,嘉靖二十一年,被楊金英幾個宮女勒脖子但救活以後,就再也不理朝政了。熱衷於練丹,長壽,使奸臣嚴嵩擅權長達十七年。海瑞氣的抬著棺材大罵嘉靖。被逮捕入獄,而且要立即殺了海瑞,後在大臣們苦諫下才作罷。
而萬曆前十年是歷精圖治的,他由勤變懶,全面廢棄勵精圖治的標誌,也可以說界限是從全面否定張居正開始的。萬曆嗜酒,好色,貪材。尤其是特別好色,宮中妻妾成群,一天要九嬪,還在宮中挑十個年少小太監供他玩弄,號稱十俊。
兩人的共同點都是怠政,自私,武斷,貪財。但不同點是嘉靖徹底怠政,把朝權全交嚴嵩,自己練丹信佛和長生術。而萬曆雖不上朝,卻把權緊緊抓自己手裡,另外和嘉靖不一樣的是特別好色。武斷專行,恣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