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喵喵點評

    國家教育部早在1月19日就提出了“停課不停學”這一說法,國家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初衷是什麼:加強學生學習和心理輔導,做好視力保護,增強體育鍛煉,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教育部檔案一出,各地方教育部門可謂神速,迅速召開工作會議,制定實施計劃,一時間,網課在全國各地迅速開展。老師變成了主播,費盡心思,想盡辦法在網路終端對學生進行線上教學;家長成了老師,整天要在家裡監督學生上課和輔導學生完成作業,弄的是身心疲憊;學生不也好過,相比平時,作業反而更多了,每天數不盡的作業,練習,考試,打卡,兩個月網課下來,學習壓力更大,眼睛也近視了。

    可隨著疫情的好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全國多地教育部門陸續表明:因疫情延誤的課程將透過週末調休和延遲放暑假的方式補齊。像廣東、四川、山東、陝西等多個省份明確發出類似資訊。

    以廣東為例,省教育廳發文明確表示3月2號開始線上教學,嚴格上說從那時開始已經算正式開學,4月27號只是學生返校時間。其它省市也是類似的情況,前後時間相差不遠。如今,各地又紛紛表示要利用週末和暑假調休補課,多數省市將延遲在七月下旬放暑假,從三月初到七月底,其實是變相加長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更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諸多省市地區中,我們來看看北京市,其它省市學生都開始返校了,北京4月13日才宣佈開始線上教學。線上教學比別人遲了一個月,而且北京還明確表示不會利用週末補課,學生放暑假也不會延遲。北京的教育者認為:教學是個大概念,3月份學生在家的社會實踐類、體育鍛煉類課程教學是一部分,4月13日開始的網課教學是一部分,未來返校學習是最後一部分。三者有機結合、科學銜接,構成了完成的一個學期,何必還要佔用週末和暑假。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北京的做法和國家教育部的指導意見是高度吻合的,只有北京才真正理解了“停課不停學”的真正含義。

    相信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市縣的教育部門和學校是不會聽從教育部的建議的。

  • 2 # 海上明燈塔

    我的建議:一切從孩子出發,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措施。

    首先,學校得做好防控工作,疫情還未全面勝利,不能馬虎。

    其次,學生要勞逸結合,網課也是課程,老師,學生,家長都付出了,肯定會有一些收穫。後期也可以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輔導方式。週一到週五正常學習,週末和假期可以開線上課輔導,每天網課時間要有標準。

    補課的建議還需要從多方面考慮,每個學習根據情況去做定製化學習。

  • 3 # 陳夢黎

    沒有哦,教育局下的文期末時間是7月底。從2月10網課到現在,我們已經進行到第六單元第三個課時了,大部分孩子學的都還不錯,家長也比較重視。我覺得完全沒必要壓縮暑假時間,就像教育部說的那樣,每天壓縮一小時,課就補回來了。近幾天河南的氣溫已經30度左右了,由此可想在人數眾多又沒有風扇的教室裡孩子們能熱成什麼樣子?就我本人而言是不贊成壓縮暑假時間的。

  • 4 # 物理提高一點點

    教育部不建議佔用假期補課,只是不建議,而各個地方出臺的政策,不佔用假期時間,不可能。

    我們這兒初中規定,佔用星期六,而且從星期一到星期六每下午再加一節課,假期縮短至少三個星期,真真實實上課,把疫情損失的課補回來,學生的學習一點不減少,學習真那麼重要嗎,比孩子的成長還重要嗎?

    我不贊成佔用假期,理由有以下三點。

    一停課不停教,沒耽誤學生學習。學生的知識己學了不少,在家長和老師監管下,上課時間,作業都能保證,極個別學生不聽,教學效果不好也在情理之中,自制力差是孩子的通病,老師可以在開學後做到培優輔差,個別輔導,以便讓每個孩子都能跟上。

    二減負。一直喊著減負,書包卻越減越沉,作業越減越多,學生厭學情緒日增,真的把孩子培養成學習機器,高分低能。老師負擔更重,應付各種檢查,評比,更是苦不堪言,什麼時候落到實處,我們的教育就有救了。佔用假期,學生負擔減了嗎?

    三假期能讓孩子學到更多書本上學不到知識。人有幾個童年,有幾個假期,學會和大自然接觸,學會和人溝通,發展自己愛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也是一種快樂嗎。學習累,學習中該有快樂在哪兒,讀書學習一種享受,怎麼變成孩子們最不想提到的事,是不是給學習附加的東西太多,更多期望在裡面。

  • 5 # 神木職院圖書館

    教育部明令禁止佔用假期補課,但當地學校,在教學任務沒有完成的情況下,仍會堅持利用雙休日集中為學生上課。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網課與傳統面授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方式,似乎使一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致使學習效率低下,讀書很苦很累,你的父母其實都知道:你也一直在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扛起學習的重擔。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你付出了很多很多,也承受了很多壓力。但是孩子,我們的父母一直在背後默默地支撐你。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上網課老師嚴格,受益的一定是學生;老師不嚴格,吃虧的一定是學生。傳統面授也是如此。每一天學習的東西都是有限的,假期補課,我們要做的就是擺正心態、勞逸結合,盡心盡力地堅持走好自己腳下的路,相信成績會說明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 6 # 平湖點評

    教育部出臺的只是建議而不是檔案!因此,這就具有靈活性,起著一些指導性作用!但到底該不該利用節假日進行補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所在的學校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因為我們只能遵從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檔案精神!那麼,對於教育部的建議我還是想談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要求節假日補課,實際上是對教師前段時間線上教學工作的否定!因為自疫情發生以來,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傳播,老師們都開展了線上教學工作!這個工作並不比面授教學輕鬆!許多老師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比傳統教學還要多!如果要教師再花時間去重新把上過的知識再教一遍,無疑是重複勞動,沒有實際意義!因此,也不能因開學時間延後就要求再佔用節假日補課!

    第二,補課這個說法本身就有問題,實際上是對學生學習的完全否定!當然,我們說線上教學的效果不一定有傳統面授效果好!但是,這只是針對少數學生而言的!絕大多數學生還是認真對待老師每節課的直播教學的,並能學懂學會!而且有很多學生還創新性地進行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其實,就是傳統面授教學也一直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只是引路人,修行還在於學生個人!現在提佔用節假日補課是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否定!也不合適!

    第三,所謂佔用節假日補課,也是對勞動法相關政策法規的否定!每一個公民都享有節假日休息身心調整身體的權利!既然是節假日,師生就應該理所當然合理也合法地去得到這個福利!如果說因為疫情而取消全國節假日,那麼在這些日子裡大家都在工作學習,這個時候再說不工作就沒有理由可言了!

    所以,我是認同教育部的建議的!

  • 7 # 英語老師華華

    教育部“不建議”佔用假期補課,我覺得我們學校是會在總的指導思想下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作出決定的,我認為,我們學校是會從週一到週五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把失去的可是不回來的。

    1.我的學校是小學,除了畢業班六年級耽誤的可是比較多以外,其他非畢業班失去的課時是很容易在平時補回來的,不用佔用週末和假期。

    2.小學六年級是畢業班,情況特殊,可在平時週一到週五利用午休或下午放學多擠出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可以補回失去的課時。

    3.以廣東為例,三月份就已經開始上網課,那時候就開始正式學習了。對於學習自覺的學生來說,該會的已經會了。

    如今疫情是得到基本的控制,復學開始,但危險依然存在,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因此,在家上網課和回學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時安排形式必然還會還在一段時間,直至疫情得到完全控制。

    上課的安排有以下幾種形式:

    1.學校線上,在家線下

    2.學校教師和教室配置不夠的話,校內線上和線下教學結合

    3.學校半天,家裡半天的教學形式

    以上這3都是按照分期、分批、錯峰的要求來安排的。

  • 8 # 海安曉暢

    教育部建議不佔用假期補課,這個指導意見肯定是經過調研論證後的判斷,確實符合實際情況。

    假期補課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利用週六上午補課,還有就是切割利用暑假時間,期末考試將拖延到七月中旬。教育部的指導意見雖然已經發出來了,但實際操作我覺得還是有些不便的,實際上也沒有調整的跡象。這不是相關部門不作為,而是需要考慮周全的。

    教育管理的決策牽涉到很多人和很多方面,不是那麼隨隨便便可以變動的,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小學、初中、高中是相互聯絡的整體,雖然是不同的階段,但組織安排是互相牽連的。高考,可謂萬眾矚目,它關係到學生的前途,影響到許多家庭的生活,高考時間的確定有著特別的意義,一旦確立時間,高三的師生就隨即確定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方案,爭取在人生最重要的關鍵點發揮展示最佳的狀態。

    高考時間直接影響到中考的時間確定,中考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而其他年級就要在此基礎上確立相應的時間。所以現在除高三和初三年級,其他年級需要繼續在暑假上課,這也為了整個安排的協調平穩。

    但是小學段師生利用暑假的時間進行補課,條件確實是困難的,七月份天氣炎熱,小學裡的教室條件比不上中學,一般都沒有空調,到時上課時老師學生一定會比較難受,也必然增加管理的難度。而且疫情期間,師生需要佩戴口罩,炎熱季節口罩裡的悶熱可想而知,教室裡的設施需要儘早做好準備,要為教室準備降溫裝置,保證夏季學生在教室裡的健康安全,否則的話當我們躲過了病毒卻中招炎熱,同樣都是有損身體的。

    在疫情中,我們強調眾志成城,同心協力,那麼現在我們也要從大局出發,在這特殊的時候,克服困難,保證整體的教育安排的平穩進行。

    至於週六安排的補課,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調整,因為這個時間段的調整不會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補課的本來用意是能完成教材規定的任務,事實上,因為疫情期間居家學習,線上學習已經完成了一定的教學任務,再加上現在學校擠出時間讓老師補課,例如社團的時間和中午餐後的時間,這些舉措保證了教學任務絕對能按時完成。既然現有的時間已經能保證教學任務完成,那麼就不需要補得太多,過度的補課就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週末,學生和家長都有已經熟悉的節奏,突然變化師生都有些不習慣,尤其是小學生,實際觀察看,幾個星期週末補課,學生反而顯現出有些疲勞,如果減少週六補課安排,讓學生週末正常休息,這樣會更有利用他們的身心健康。

    突然遭遇疫情,我們還沒有相關的經驗,我們習慣更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教育部指導意見中講到“來日方長”,即使教學任務無法本學期完成也可在秋季學期完成,我們關注的重點要放在健康建設中,不僅是身體健康,更要心理健康,疫情復課之後,在我們身邊已經發生幾起學生自殺事件,這給我們敲響警鐘,比起學習成績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成為書法教師需要哪些條件,你想成為一名書法教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