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魑魅涅磐
-
2 # 網紅歌手啊明i
外太空網際網路,聽上來遙不可及,目前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這類衛星網路的場景極少,並且費用高體驗差。
SpaceX認為,未來20年,全球將有近過半數的網路上天,無資訊盲點的數字地球將變為實際,“星鏈”將營造一張覆蓋全球的天基自遊通訊網路,徹底克服傳統路基通訊的地域限制。
“星鏈”的成功部署將在大量地區補充或替代過去那種高成本和低可靠性的通訊網路,彌補網際網路覆蓋的漏洞,目前該專案的預期年收入達到300億美元,如果我們參考傳統網路運營商的營收狀況,面向全球市場的“星鏈”一旦改善,每一年收入300億美元或許還只是一個保守的預估。
SpaceX第一次發射“星鏈”衛星是在2018年2月22日,當時只發射了兩顆試驗衛星,它們的設計下行速度是1440Mbps,在測試過程中,測試者在一架飛行的C-12運輸機上測到了610Mbps的速度,這個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比全美2018年的平均網速(93.98Mbps)好得多,也比新一代銥星對地服務的速度更快二個量級。
無需懷疑,它是一個真的掌握關鍵科技並且將來發展空間遠高於特斯拉的公司,市場將迎來新的投資機會、SpaceX將獲得充分資金,各取所需。
估計馬斯克都真沒想到,自己放的衛星,居然成為了全球青睞的天文學奇觀,而近來則在國內迎接了一波觀測風潮。
這就意味,真正的外太空網際網路在今年就會變為實際。
2015年,SpaceX公司總經理馬斯克聲稱計劃打造出一個可以覆蓋全球的“超級WIFI”新專案,計劃方案投資100億美元,在2019年至2024年相互間,在外太空中建立由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路。
要知道目前全人類過去60數年裡一共才發射了6000多顆衛星,而馬斯克要在短短几年內要發射那麼多衛星,顯然太過於科幻。
星鏈計劃方案能取代5G網路嗎?
從某一意義上說,星鏈與現在的高軌衛星通訊網一樣,是3GPP體系蜂窩式無線通訊標準的補充而非挑戰。
其實將通訊方式方法看準外太空,星鏈計劃方案並不是第一個。
回覆列表
非也,星鏈計劃中的大部分衛星都執行在距離地面300公里左右的近地亞軌道上,雖然執行數量多,但是因為距離地面更近,除了藉助反衛星武器摧毀更為容易以外,這些執行在近地亞軌道的小型衛星不可豁免的會和大氣層摩擦,從而單顆衛星執行壽命都不高,而且因為星鏈衛星需要成千上萬顆衛星,所以單顆衛星的造價不能太高,那麼後期就需要不間斷的持續發射新的衛星來彌補數量的不足。
其次按照馬斯克這種需要成千上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計劃來看,雖然不知道其具體組網模式,但是從安全性等方面來說,在衛星組網方式上肯定是採用亂碼組網方式,這樣就能保證損失幾顆衛星並不會影響整個星鏈系統的正常執行。
但是知道太空通訊的朋友都知道,這類距離地面很近、數量又很多的衛星為了保證正常執行和資訊的及時互動,肯定需要幾顆執行在距離高度更高軌道的管理、中繼型大型衛星平臺支援,按照星鏈計劃是為了實現網際網路全球互通模式來說的話,這幾顆用於資訊互動的大型衛星必須執行在地球同步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上才行。所以在戰時並不需要打掉成千上百顆小衛星,只需要擒賊先擒王打掉這些用於控制管理小衛星的大型衛星平臺即可,當然這幾顆大型衛星因為距離地面執行高度很高的原型,想要從地面直接打掉以現有的技術很難做到,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早在2007年我國就曾為了清理衛星軌道垃圾摧毀了一顆執行在地球靜止軌道的風雲1氣象衛星。
其次像這種大面積卻依賴主要衛星集控的星鏈系統,在設計階段肯定想到了高軌道衛星被摧毀或者發生故障時,執行在近地亞軌道的小衛星如何繼續保障執行的問題,那麼或許這些小衛星之間會像樹狀一樣拓撲相互連線從而組成一張超大的網路,而且後期可以隨著衛星數量的增加以模組化方式進化成一張更大的網路。只是到那個時候該如何摧毀這張越來越大的網路就不好說了,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對立的兩面,只是有的時候另外一面從未露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