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什塔戈
-
2 # 軍機圖
這個問題其實是坦克的結構所致。坦克作為一種武器裝備發展到二戰時已經相當成熟,特別是構型已經從一戰時期的五花八門固定到現代意義上的單炮塔+非過頂式履帶底盤,絕大多數車型選擇了炮塔中置+動力系統後置的佈局。這種佈局在因炮塔轉動最為靈活、賦予坦克360°無死角火力範圍的同時,也產生了切割車內艙室的問題:由於坦克源自履帶式拖拉機,且駕駛員需要保持良好的正向視野。
因此需要將坦克的駕駛艙儘量佈置在車體前方;而坦克的車長需要較為靈活的空間、並儘量能夠確保使用各類器材進行觀察和通訊,炮手在確保能夠使用觀瞄器材進行瞄準的同時也需要操作火炮、裝填手則必須在主炮後部裝填炮彈,因此駕駛艙只能成為相對獨立的艙室、駕駛員也就無法透過炮塔上的艙門進入駕駛艙,因此坦克駕駛艙門開在前裝甲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二戰時期的坦克在前裝甲上開設駕駛艙門的情況很普遍,但當時也並非所有的坦克都將駕駛艙門設定在這一位置。如“虎”式重型坦克的駕駛艙門就開在底盤左前方的正上方,索瑪S-35則是開在底盤左側,“瑪蒂爾達”中型坦克的駕駛艙門設定在前裝甲與底盤接合部。當然,在前裝甲上開設駕駛艙門,不可避免地會對坦克的防護性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戰後的坦克不再延續這種設計,也是理所當然。
首先需要澄清一點,二戰坦克的駕駛艙門並不都是開在首裝甲的,就拿美軍的M3中型坦克、也就是英軍的“格蘭特”/“李”式坦克來說,它的駕駛艙門就是開在了側裝甲上。
▲ M3中型坦克
首裝甲,指的就是坦克的正面裝甲,是承受敵方火力最多、被彈機率最大的部位。在首裝甲上安裝駕駛艙門,勢必會影響首裝甲的整體強度,降低坦克的防護力。既然如此,二戰時期的坦克為什麼還要固執地把駕駛艙門安裝到這裡呢?原因有三:
便於開窗駕駛儘管二戰時期的坦克已經部分裝備了車內觀察鏡、車載潛望鏡等觀察器材,駕駛員完全可以在不開窗的情況下駕駛坦克。但,任何觀察器材都替代不了肉眼直接觀察,閉窗駕駛的駕駛體驗畢竟趕不上開窗駕駛,在沒有敵情顧慮的安全狀態下,駕駛員把頭部伸出車外,能夠在擴大視野的同時,全面掌握路況,有利於提高坦克的開進速度和乘員的乘坐舒適度。如果把駕駛艙門開在首裝甲上,駕駛員既可以透過這個艙門快速登車,還可以用作開窗駕駛時的觀察口。
▲ T-34坦克
如果把駕駛艙門開在側裝甲,駕駛員就只能透過觀察鏡來進行閉窗駕駛了,要想實現開窗駕駛,就必須在首裝甲上再開一個“天窗”。而這樣做,就意味著坦克在側裝甲防護力已經降低了的情況下,又造成了正面裝甲防護力的降低。
便於利用空間坦克這種武器自誕生以來,其動力傳導操縱裝置及方向控制系統一直都安裝在車體前部,在首裝甲上安裝駕駛艙門,既便於駕駛員快速進入駕駛艙、坐上駕駛椅,又不會影響到坦克其他乘員的操作。相反,如果把駕駛艙門開在側裝甲或者其他部位,駕駛員進入坦克後,不能馬上到達駕駛位,而且在進入駕駛位的過程中,還會影響到其他乘員的操作。因為坦克的側裝甲部位,通常是裝填手或炮長的操作崗位。
▲ T-44坦克
為了提高戰場生存能力,坦克從二戰時期就開始,逐步朝著降低車體高度、縮小車內空間的方向發展。把駕駛艙門開在首裝甲,可以使駕駛艙空間變得更為緊湊,提高車內空間的利用率。
便於升級改造把駕駛艙門開在首裝甲,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裝甲防護力,但透過車體結構的升級改造,以及艙門位置的最佳化佈局,這個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比如,二戰時期的T-34坦克,其駕駛艙門安裝在首裝甲上,為了提高坦克的防護力,T-44坦克在降低車體高度的同時,還增大了首裝甲的傾斜角度,減小了駕駛艙門的被彈機率;到T-54研製時期,車體高度進一步降低,駕駛艙門的安裝位置從首裝甲部位,被挪到底盤頂端,從而將被彈機率降為零。
▲ T-54坦克
相反,如果把駕駛艙門開在除首裝甲以外的其它部位,在坦克車體逐步降低的趨勢下,艙門只能被安裝到炮塔或車體後部。其後果是,坦克效能無法得到升級改造,既不能安裝旋轉式炮塔,實現全向射擊,也不能進一步降低高度、縮小體積,同時還會降低側裝甲及其它部位的防護效能。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錯訛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