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識吃

    “等閒揮袂客天涯”?少年的偏執或瀟灑,無牽無掛浪蕩江湖。我想這不正如現“待我了無牽掛,許你浪跡天涯”等到我無牽無掛,就可以允許和你浪跡天涯客。當然這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是一首詩,只不過是現代人採用了對仗的寫法編撰的文體,但我覺得也到有幾分貼切。

    原詩

    《含山店夢覺作》

    唐代:韋莊

    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閒揮袂客天涯

    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

    解析

    這是一首羈旅鄉思的經典作品。在唐代,“回家”與“仕進”是一對永遠無法解決的矛盾。對於銳意進取、自視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業無成,寧可“一醉任天涯”,決不輕易還家,必須堅忍地前行。這便有了韋莊將“流離”“別家”當作一種習慣,成為生活常態。與其他詩人相比,韋莊似乎表現得更為灑脫,更加決絕,“等閒揮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氣度與抱負盡出,毫無悲悲切切之感。韋莊的行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是唐末亂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這句詩,最能表現唐代士子氣度。

    為了能夠追求更美好的未來,為了能夠實現建功立業的想象,詩人很早就離開了故鄉,常年在外漂泊。好像已經習慣了離別隨意揮揮衣袖就遠走他鄉。

    看上去瀟灑至極,但是詩人心中的愁緒,又有幾個人能懂?更何況人到中年,漂泊在外,有家也回不去。而仕途的堅持,卻仍然看不到希望。這樣的人生,這樣的苦澀,時時刺痛著詩人敏感的內心。

    這不正是我們當代大部分人的真是寫照嗎?我們雖然沒有古人這樣有著遠大的志向,想要去建功立業。但我們不也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未來而奮鬥嗎?我們大部分人也是背井離鄉到大城市去工作某生活,在外面受盡多少心酸,遭受多少壓力。我們那個不在嚮往著當自己生活富足了,就一定好好的走一走,過自己嚮往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老公吵架,他什麼都以他家人為主每次吵架我都提離婚,我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