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風悍馬
-
2 # 拖鞋軍師
“清君側,誅晁錯”說的是漢朝漢景帝時代的歷史。
話說漢高祖劉邦先後推翻了秦王朝,消滅了項羽、韓信、彭越、英布,很快就去世了,來不及建立一個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經過“擬換太子、商山四皓”事件,劉邦感覺到呂氏勢力的強大,呂后壯年,長子懦弱,擔心呂氏篡漢,於是廣封劉姓諸侯,對抗控制中央政權的呂氏。
劉邦賦予諸侯國相對較大的獨立性,印象之中,各國有相對獨立的兵權、財權和人事權。呂氏控制的中央很難把手伸到諸侯國。諸侯國名義上屬於漢朝,實際上是相對獨立的實行不同政治制度的國中之國。
不僅如此,劉邦還搞了一個白馬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劉邦死後不久,呂氏做大。首先被廢除的就是白馬盟。諸呂先後被封王,呂祿、呂產,一個趙王,一個梁王——既然劉家能封王,呂家自然也能封王嘍。
不過,呂后執政時期,始終不敢輕易觸碰作為一個強大的政治集團存在的掌握龐大兵力和財力的割據一方諸多劉姓諸侯王。
呂后死後,呂氏集團被剷除。在剷除過程中,地方實力派,也就是那些劉姓諸侯王,堅定擁護中央鎮壓呂氏集團。因此,鎮壓諸呂的過程,類似政變,只是長安血流成河,地方上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在長安搞政變,只需要禁衛軍就可以實現目的,不用長期野戰攻城,難度自然小多了。
至此,劉邦在一個國家之中,設立相對獨立的不完全聽命於中央的劉姓諸侯國的正面作用,完全按照預期實現。
剩下的就是負面作用了。
到景帝時代,這個事情就越發嚴重了。一方面,中央和諸侯王之間的血緣關係日益疏遠,一方面,諸侯王擁有的財力不斷膨脹。
如果不希望東部地區重新陷入戰國時代,那麼削藩勢在必行。要麼大一統,要麼分家。當年,周天子姓姬,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曹國、蔡國國君也都姓姬,五百年前是一家。但是這並不妨礙一群姬們把周天子扔一邊,彼此之間殺得你死我活。
諸侯王們當然也很清楚這個道理。
廣封諸侯王,本來就是主少國疑時代的權宜之計,劉姓皇帝與其說是帝王,不如說是劉姓家族的代表。現在,主少國疑的時代已經過去,副作用不斷增強,怎麼結束這個權宜之計,成了考驗漢朝中央政治智慧的事情。
挑穿這個膿包的人,是晁錯。
漢景帝當太子的時候,晁錯就是太子的心腹智囊。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漢景帝覺得這提議好道理,無法反駁,於是啟動削藩程式。
諸侯王強烈不滿,以吳王劉濞為首,起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諸侯王們起兵,徹底破壞了漢王朝鎮壓諸呂以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起兵的口號是“誅晁錯以清君側!”
——我們不反對漢景帝,我們是要剷除皇帝身邊的奸臣晁錯。我們姓劉的是一家,是這個姓晁的小子挑撥,導致我們一族內部出現分裂。這樣的奸臣,不能留了,只要殺了他,天下就太平了。
這個口號,成功地分化了漢景帝和晁錯之間的關係。漢景帝認為只要慫了,答應了諸侯王的要求,事情就能過去。於是,把晁錯腰斬於市。晁錯一家,疑似滅族。
晁錯死了,事情並沒過去。
晁錯被殺以後,景帝派袁盎出使吳國——你們的目的達到了,晁錯已經被腰斬了。你們和皇上都是劉家人,關起門來是一家,現在挑撥的外人已經死了,你們罷兵吧。
吳王劉濞的回答簡單直接——去你媽的。劉啟聽信讒言,要整自己家的人,誰和他是一家人?老紙要取而代之當皇上。
至此,漢景帝才確認,誅晁錯以清君側不過是一個藉口,對方是要另立中央,取而代之,至少是分疆裂土。殺了晁錯,試圖認慫,不但不能讓對方主動罷兵,反而助長了對方的氣焰,打擊了朝中對諸侯王反分裂陰謀的勢力——晁錯的屍體在那擺在,誰還敢多廢話?
後面的事情,就是廢話少說,戰場上見。
百姓渴望安定,吳王造反起兵的分裂行為,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不得人心;七王內部,矛盾重重,彼此猜忌;周亞夫的軍事素養高於吳王等人;漢王朝中央軍控制戰略要地……諸多因素相結合,吳王兵敗被殺。
回顧整個歷史事件,根源在於劉邦。
劉邦給予劉姓諸侯王極大的獨立性。劉邦這樣做,有歷史侷限性,他如果不這樣做,可能諸呂就得逞了。
劉邦建藩是權宜之計,後人削藩是歷史的必然。
文帝時代,文帝考慮到實力對比,沒有主動觸碰這個膿包。
景帝時代,擁有削藩的實力,有實力觸碰膿包。晁錯的建議雖然簡單粗暴,但是也是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
相比之下,景帝自己對形勢卻缺少明確的判斷,所以先主動觸碰膿包,後又採取了嚴厲打擊削藩派,誅殺晁錯,希望以此認慫,達成妥協的左右搖擺的機會主義路線。不論後人怎麼解析,都無法掩蓋景帝做了一件大蠢事。
政治鬥爭上升到軍事衝突(暴力衝突)的階段,除非對方在實力上已經精疲力竭,否則主動認慫並不能獲得對方的好感,只能助長對方的氣焰——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得不到,順便讓己方動搖。
手持大棒面帶微笑,才能充分表現誠意。沒有揮舞大棒的決心,手持大棒與手無寸鐵沒有區別。這時的微笑,在對方的眼裡,與二哈一樣的傻笑沒有區別。
棘手的膿包,要麼就別碰,碰就要有決心幹到底。
當然,幸好景帝的爺爺(劉邦)、二伯(惠帝)、大奶奶(呂后,不是親奶奶)、父親(文帝)給他留下的基業如此龐大,七國無力撼動,他還有翻盤的機會。不然的話,難免成為歷史的笑柄。
所以,回顧歷史,平定七國之亂的,不是景帝主動誅晁錯以示誠意,而是周亞夫的軍事才能和強大的國力。
-
3 # 山川志德信松
我的答案:講的是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口號反抗漢景帝的削藩。
分析:1.西漢景帝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解決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而採取晁錯的削藩主張。
2.漢文帝時吳王劉濞吳太子被皇太子劉啟也就是未來的漢景帝因為下圍棋爭棋路而拿棋盤失手打死。從此吳王劉濞不朝,日益驕橫,反跡明顯。
3.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諸侯王封地,鞏固統治,給漢景帝上削藩策,漢景帝採納建議。削去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六個縣。
4.漢景帝削藩詔書到吳國,吳王劉濞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口號反抗,遍告諸侯國。膠西王劉卯、膠東王劉雄渠、葘川王劉賢、濟南王劉闢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配合,以吳、楚為首七國之亂爆發。
5.漢景帝派周勃次子周亞夫迎擊叛軍,內心搖擺不定。吳國原相袁盎建議漢景帝斬晁錯、派使者到吳楚七國、恢復封地,換取七國罷兵。漢景帝相信了袁盎的話,不愛一人以謝天下,在東市腰斬晁錯,殘酷族誅晁錯及家族。
6.七國繼續反叛,漢景帝后悔莫及,決定武力平息反叛,周亞夫率軍平定七國之亂。解決王國問題,可以鞏固統治,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
明朝朱棣反抗建文帝削藩,以清君側、誅齊黃、靖國難為口號,發動靖難之役,歷史是如此相似!
-
4 # 北麓書生
看過《漢武大帝》應該很熟悉這段把
西漢初期,劉姓諸侯王的勢力漸漸強大,一些有識之士深感擔憂,建議對這種勢力加以控制。文帝的時候,賈誼就提出把大的諸侯國變成幾個小的,以削弱其面積及實力。景帝的時候,御史大夫晁錯又提出削藩的建議,即削奪諸侯的封地。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景帝接受了這個建議,削去了楚王、趙王和膠西王的部分封地。這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滿,漢景帝三年(前154年)當景帝下令削奪吳王一些封地時,吳王劉即與楚、趙、膠西、膠東、川、濟南等六國聯合起來公開反叛。他們打著「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舉兵而西。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36萬大軍平叛。三個月以後,叛軍失敗,劉被殺,七國之亂結束。
而其中的「誅晁錯以清君側」則是說要殺掉晁錯,讓陛下身旁沒有小人,汙言穢語,以免混淆皇帝的視聽。
-
5 # 智慧文史zhihuiwenshi
講的是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
漢朝建立之初是分封制與郡縣制並存的制度。漢初國家羸弱,民生凋敝,沒有什麼大的矛盾。但是經歷了休養生息,特別是文景之治後,國家日漸強盛,諸侯國的勢力也強大起來。
諸侯國可以鑄造錢幣、招兵買馬,儼然國中之國,實力可與中央抗衡。為了消除禍患,晁錯上書要削藩,這當然會引起諸侯國的不滿,於是勢力龐大的七個諸侯國紛紛舉兵造反,造反當然要找藉口了,於是出主意的晁錯成了冤大頭,說晁錯是奸臣小人,這當然是藉口罷了。
但是漢景帝怕不能平定叛亂,於是殺了晁錯,希望七國退兵,這肯定是不現實的。最後還是周亞夫平定了叛亂,到晁錯已經冤死被殺,這也算是一大遺憾,更大的遺憾是削藩的計劃還是擱置啦。
到漢武帝的時候,由主父偃提出“推恩令”,也就是諸侯王的兒子都有平等的繼承權(以前是嫡長子繼承),結果諸侯國越分越小,諸侯國也越分越小,勢力也被大大削減,成功化解了諸侯國這一矛盾!
-
6 # 湯音—影視剪輯
清君側誅晁錯,主要是講的是漢朝景帝的那段歷史,漢文帝當時在面對各路諸侯勢力日漸壯大的局面,總是要想辦法解決諸侯尾大不掉的問題,當時的諸侯王,就算是同姓諸侯王,早就不是劉邦時代大家一起拱衛大漢的天下,在漢景帝上臺時間,已經經過太子劉盈2代人的權利交接,就算是同姓諸侯王大家也沒有那麼親近了。
挑起這次因為削蕃起因的七國之亂,就是劉邦二哥劉仲的兒子,這個看著匈奴打過來就跑的王爺,自己的兒子明顯厲害多了,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爆發了著名的七國之亂。
削蕃的措施是最直接的辦法,朝廷直接把放給諸侯的權利全面收繳,並先後下詔收繳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種堂而皇之的政策,那最後的結果肯定是起到最激烈的反應,誰也不想把自己現在擁有的權利,輕輕鬆鬆的 就被別人拿走,而自己什麼也不做,在漢景帝下詔收繳楚趙封地時候,吳王劉濞就已經開始聯合各地諸侯王策劃自己的起兵之路。
漢景帝最開始的時候,採取的策略就是安撫,你們不是說我的身邊有奸臣嗎,那好,我把他殺掉,你們總沒有理由了吧,景帝採納了袁盎之計,授意大臣彈劾晁錯,個人認為晁錯死的一點都不冤枉,雖然面對諸侯王問題,削蕃是最直接的辦法,但是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這個和主父偃的推恩令簡直是天差地別,同樣是削蕃,推恩令讓諸侯的勢力變小,並且沒有造反的理由,還要感謝皇帝的皇恩浩蕩。
但是漢景帝殺了晁錯也沒用,因為七國最開始的軍事行動進行的非常順利,人家根本就不見漢景帝的信使,都認為漢景帝是怕了他們,更加肆無忌憚。
在萬般無奈之下,漢景帝採取了武力鎮壓,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領兵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周亞夫獻計漢景帝,用漢景帝弟弟梁王拖住吳楚聯軍的主力,然後再切斷吳楚聯軍的後勤補給,再伺機擊潰敵軍,漢景帝接納了周亞夫的建議,果然梁王怎麼向朝廷求援就是不出兵,梁王無奈,於是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拼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
吳楚聯軍西進不通,反被周亞夫切斷了糧道,幾次進攻未果,最終大敗,大部分將士餓的路都不能走。周亞夫橫掃殘軍。
七國之亂,西漢中央政權獲得了絕對勝利。這次叛亂,從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儲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
-
7 # 為少
漢景帝時期,七王之亂。
漢景帝在位時期,勵精圖治,任用賢臣,與自己的父親漢文帝劉恆共同開創了西漢的盛世“文景之治”,傳為後世美談。
但是,七國之亂也對劉啟的統治造成了陰影,漢朝建立之初,高祖劉邦採用分封制,將子侄派往各地做藩王,到漢景帝時期,藩王勢力逐漸擴大,影響到統治階級,所以景帝根據老師晁錯的建議採取削藩,這才釀成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王之亂,當時七王並不敢直接造反,反對景帝,對於皇家權威還是有所顧忌,所以打出了“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
另外,吳王劉濞作亂也有個原因,那就是在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吳王攜子進京覲見,吳王的兒子與還是太子的景帝劉啟下期,孩子之間的遊戲發生口角,導致太子劉啟一怒之下舉起棋盤將吳王之子打死,可能是太子被文帝劉恆慣壞了,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吳王也沒有什麼辦法,總不能將太子治罪,此事不了了之,但在吳王劉濞心裡始終有一個心結。
七王之亂的結果導致國家再一次陷入動盪,由於景帝劉啟的準備不足也好,還是實力不行也罷,總之,最後的結果還是殺了晁錯,以平息叛亂,諸王的口號是“誅晁錯”,晁錯已死,怎奈吳王早有謀逆之心,最後細柳營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吳王兵敗自殺,七王之亂宣告結束。
晁錯的死冤不冤,我個人覺得是不冤的,為皇帝出謀劃策,提出削藩的方向是對的,但是,當時並沒有採取正確的方式,做好充分的準備,才使七國之亂的初期陷入被動。
如果所有的主意是景帝劉啟想的,那作為老師的晁錯沒有起到提醒和勸諫的責任,如果是晁錯的主意,確實有點欲速則不達啦。
一場棋局引發的血案,有點類似蝴蝶效應,也許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
8 # 太陽下的奔波
“清君側,誅晁錯”這句話是西漢漢景帝時期,發生了“七王之亂”,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叛軍拿這個做藉口發起了對西漢中央皇權的挑戰。
話說當年晁錯看到西漢王朝眾藩王逐漸坐大,威脅到了他那神聖的大漢皇帝時,為了改變各王割據、威脅中央朝廷的局面,他試圖提出削藩。但是卻由於其思想激進不懂得分化瓦解對手,致使矛盾激化,局勢惡化。本來這些藩王都有點蠢蠢欲動,這下有機會有藉口反叛了,所以吳王劉濞會同其他的七個藩王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叛亂。當時局勢一塌糊塗,不可收拾,沒得轉圜,漢景帝是急的一頭包,所以聽信袁盎等的建議處死了晁錯,但叛亂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漢景帝后悔不已啊,這時候才明白吳王劉濞等人其實不是為了“清君側”,來幫助他清理身邊的佞臣,而是反對他劉啟的,看中了他屁股底下的皇座,所以漢景帝重整力量,安排老將周亞夫率領大軍迎擊叛軍,經過努力,平定了“七國之亂”。
但是晁錯已經死了,透過這個故事我們要明白,任何時候任何人,做事都要講究方法,不能頭腦發熱一根筋,那樣會誤了事情,甚至你會丟了卿卿性命的。
-
9 # 談古說鏡
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發生一次諸侯國叛亂,史稱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漢景帝聽信袁盎等的建議處死了晁錯,漢景帝試圖用犧牲晃錯換來預想的政治利益,結果不但沒有達到任何政治目的,還白白犧牲了一員大將,自己落下個不仁不義濫殺無辜的罵名。
-
10 # 蒙說史話
西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等七個諸侯國發動的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漢景帝為了平息諸侯的憤怒,聽從袁盎建議,誅殺晁錯,但吳楚七國並沒有為此停息戰爭。景帝派將軍周亞夫和弟弟梁王劉武平叛。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
11 # 趙小寶123
漢景帝即位之初,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實行削籓政策以強化中央集權,結果引來“誅晁錯,清君側”的吳楚七國之亂。晁錯原本是景帝所倚重的大臣,在戰事驟起之際,吳國原國相袁盎的一番話動搖了漢景帝對晁錯的信任,直接導致漢景帝斬殺晁錯。晁錯被殺了,而七國的叛亂如故,真實“陪了夫人又折兵”,令漢景帝悔恨不已。(《資治通鑑》漢紀八)
-
12 # 上進的紅蜘蛛
講吳王劉濞謀反聯合六個封國反抗削藩,結果漢景帝劉啟腰斬恩師晁錯的故事。唐初武德朝被貞觀替代,也有削減封王的政令,義安王起兵請誅特進魏徵,清君側,李世民令尉遲㳟持義安王上朝堂,當場誅殺。
-
13 # 相州背嵬軍
晁錯被殺是西漢前期的事情。
漢景帝三年,(皇帝有年號是從武帝開始的,之前都稱帝號多少年)
吳王劉濞起兵於廣陵(今揚州),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向西渡過淮河,與楚兵會合,“七國之亂”爆發。
起兵之初一度進展順利,吳楚聯軍渡過淮水一路向西進攻。
膠西等國叛軍合夥攻打齊王劉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
景帝聞知訊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曾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獻策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景帝採納了袁盎之計,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於東市。
晁錯已死,七國聯軍並未因此撤兵,反而認為景帝軟弱無能,於是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政權分庭抗禮,拒絕會見袁盎。
景帝這才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吳楚聯軍東進到了梁國,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吳楚聯軍併力攻城,攻下樑國南面的棘壁。
形式緊迫之際,梁王劉武向朝廷告急,周亞夫則認為吳楚聯軍勢大,正面決戰難以取勝,獻策用梁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雒陽。
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堅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梁王於是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拼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
梁國的城池防守嚴密,吳兵被阻擊而無法西進,轉而奔向周亞夫的軍隊。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私下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軍斷糧,士兵飢餓,幾次挑戰未果,於是夜裡襲擊周亞夫軍營,佯攻東南面,周亞夫命令於西北面守備。吳兵果然從西北強攻,未能攻破,吳兵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周亞夫率軍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乘夜逃走,渡過淮河逃至丹徒,退守東越,並派人招集殘兵。漢廷派人以利引誘東越,東越騙吳王出去慰勞軍隊,用矛戟刺死吳王,獻其頭於漢朝。吳王死後,吳軍潰散,楚王劉戊自殺而死。七國之亂的主力吳楚聯軍被平定後統計資料,漢朝與梁國所殺傷和擄掠的敵軍、物資大約相等。
( 由於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首功,梁孝王在七國之亂後實力反而更加壯大,直接威脅了漢朝,埋下了梁孝王謀奪儲君之位,刺殺袁盎等多位朝廷大臣的後患)。
在齊地,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國。膠西王回國後,其子劉德建議襲擊漢軍,不成則逃到海上,膠西王不聽。到漢營請罪,韓頹當面斥責他陰謀叛亂之罪,宣讀詔書,膠西王自殺而死。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也都伏法被誅。
在趙地,酈寄領兵進攻趙國,趙王劉遂堅守邯鄲,酈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吳楚兵敗,也不肯入出兵相助。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會師,水淹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劉遂自殺。濟北王劉志曾被脅迫參與叛亂,後堅守不發兵,所以被赦而未殺掉。齊王劉將閭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被寬恕,被迫自殺。
這次大規模叛亂從景帝三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國從此被廢除。
-
14 # 塵埃讀歷史
講的是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
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聽從大臣建議採取了分封制與郡縣制並存的制度。所謂分封就是將皇室子弟封到地方當諸侯王,擁有地方軍政實權,中央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地方諸侯王能夠拱衛中央。漢初劉邦,也封了很多開國功臣的異姓王,如韓信、英布等人,但是劉邦為了鞏固劉姓江山,相繼剷除了各個異姓王。
到了漢景帝時期,各大地方諸侯王實力不斷強大,嚴重威脅到了中央集權。漢景帝就聽從了大臣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
15 # 好奇觀古今
西漢漢景帝時期,七王之亂,七個反王提出的口號,因為這一口號,晁錯被腰斬。
景帝時藩王勢力強大,景帝也想削弱藩王的實力,所以採納了晁錯的《晁錯論》,《晁錯論》的主要觀點就是削減這些蕃王的地盤,約束軍隊的數量,提出了各種的條條框框,這樣的情況下影響了各個蕃王的利益,於是有些蕃王就變成了反王,其中為主的吳王劉濞最為厲害,這個劉濞不僅僅因為削減實力而反,同時也因為自己的兒子被漢景帝劉啟給打死了,這也讓劉濞懷恨在心,新仇加舊恨讓劉濞成為了反王。
同時晁錯在朝廷中也有人反對他,晁錯精通法家學說,同時還精通儒家學說。這個時候的漢朝實行的是道家思想,講究的是無為而治,這點和法家的想法,儒家的想法有衝突,在加上晁錯不斷的進諫提建議,這讓漢朝的群臣都十分的反感,其中的丞相申屠嘉就懷恨在心,就想找機會打壓晁錯。
誅晁錯清君側只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雖然後來漢景帝后悔不已,但是從另一個方面想,讓晁錯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國家動盪會更加嚴重。
可以說晁錯的死有一部分是歷史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因為他的主張有悖當時主流思想,但從另一方面去想,如果沒有晁錯論的話,等到蕃王反叛的時候,估計就是漢王朝末日了。
-
16 # 史海揚帆的每一天
主要講述漢朝時的七國之亂,該叛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誅殺晁錯。”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
17 # 閒來無事聊聊歷史
七國之亂,又稱“七王之亂”,發生在漢景帝二年。
漢景帝劉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奪藩王勢力,聽取了晁錯的建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於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從而引發七國之亂。
說起七國之亂不得不說吳王劉濞,參與這次叛亂的七個諸侯王中,吳王劉濞的實力是最強的。可謂國富民強,兵多將廣。
首先,吳國是大國,且最富饒。
劉濞是漢高祖劉邦二哥(堂兄)的長子。勇猛而工謀略,善於任用賢才,籠絡人心。
漢高祖十一年,劉濞隨劉邦征討英布,屢立戰功,被劉邦封為吳王。其封地包括東南三郡五十三城,都城在廣陵。
這些地方極其富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前漢書•地理志》曾載:“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遊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
劉濞在自己的封地苦心經營幾十年,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致力於發展經濟,取得了國富民強,百姓安居的繁盛局面。
《史記》記載當時吳國的鼎盛:“國用富饒,能使其眾。”
《前漢紀景孝第九》中也提到吳國的富有:“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
其次,吳王劉濞資格最老,兵力最強。
七國之亂時,劉濞已62歲,是所有諸侯王中資歷最老的。且自稱擁兵50萬,加上他聯合的楚、趙、膠東、菑川、膠西、濟南等六國,兵力有80萬之眾。
七國叛亂時,劉濞諸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但當吳楚聯軍渡過淮水,打到河南時,大臣袁盎向景帝獻計:“既然七國是為晁錯而來,不如誅殺晁錯,滿足他們要求,七國不就自然退兵了嗎?”
於是,漢景帝將晁錯腰斬於市,並派人將晁錯的人頭提去見劉濞。但劉濞並未買賬,反而自稱東帝,並嗤之以鼻:“我已是東帝,還須向誰跪拜呢?”
由此可知,劉濞叛亂,其真正用意並非“誅晁錯,清君側”,而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藩王的利益而來。
公元前154年,劉濞兵敗身死,吳國也被朝廷撤銷。
-
18 # 永哥的生活感悟
“清君側,誅晁錯”主要講得是西漢初年景帝劉啟在位期間的一個事件。
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廢除了秦朝的郡縣制,實行劉姓諸候王分封制。到景帝年間,由於各諸候王權勢很大,不僅可以自行鑄錢,而且還可以組建自己的軍隊,已經嚴重威脅到皇權的安全。
當時的御史大夫晁錯,既是劉啟作太子時的老師,又是景帝朝中的智囊人物,他及時給皇帝提出削弱諸候王勢力的“削藩策”,意思為早削會造反,遲削也會造反,早削還好對付,等他們實力強大再削就不好辦了。景帝當然知道其中歷害,所以便下令支援晁錯削藩。
也因為晁錯的雷霆手段,直接危害了各諸候王的利益,還有吳王劉濞蓄謀己久,早懷不臣之心,所以吳王以此為藉口,聯合楚王,趙王,淄川王,膠東王,膠西王,濟南王等六個諸候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發動叛亂,史稱七王之亂。
叛亂後,景帝也甚為緊張,因為聯軍勢大,人心惶惶,出於對自身皇權的考慮,也加上朝中重臣袁盎,竇嬰,申屠嘉等都把矛頭指向晁錯,萬不得巳,景帝把晁錯腰斬於東市。《史記》記載,"上令錯衣朝衣,斬東市”。穿著官服,完全不知情的情說下被斬,作了皇權政治的犧牲品,忠心事君一生,真謂悲慘之極。
然七王並沒有因為劉啟誅殺晁錯而退兵,暴露了他們叛亂的真實意圖,劉啟悔恨之餘,組織梁王,周亞夫,竇嬰等奮力反擊,絡於平定七國之亂。
回想晁錯當初之言,真是眼光深遠,如沒有晁錯削藩而早早引發七王之亂,再加以時日,漢朝歷史就可能被改寫。所以晁錯晁大夫是景帝最大的一個功臣。
-
19 # 沐陽文史
此事發生在西漢景帝時期,時任御史大夫的晁錯因力主削藩,激化了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的矛盾,於是吳楚聯軍以“清君側,誅晁錯”的幌子陰謀作亂,真實目的則是奪取帝位以自立。
漢景帝繼位之初,晁錯就力諫皇帝開始削藩,此時的漢帝國曆經幾十年的休養生息,雖然百姓生活已安定富足,但內憂外患問題卻也愈加嚴重亟待解決。帝國的北部邊境,僅依靠和親政策並不能徹底解決邊患,面對匈奴騎兵的頻繁擄掠,漢景帝需要集中全國的力量予以反擊。然而要加強中央集權勢必會侵犯各諸侯國的利益,這是諸侯國絕對無法接受的。另一方面,隨著諸侯國實力的增強,它對中央政府的離心力也越來越強,不再服從中央政府的政令,儼然國中之國。
對於削藩問題,晁錯向景帝陳說利害,言之對於諸侯各國,無論削藩時間是早是晚,他們終將會造反,早些削藩,尚可避免禍亂的擴大,於是,初登帝位的景帝就開始了削藩了。
面對來自中央的削藩政策,諸侯國自不會坐以待斃任憑宰割,這時強大的諸侯國如吳國就開始聯絡各國陰謀作亂了,吳王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因軍功受封吳地,算算輩分,還是景帝的叔叔,但是他和景帝的關係可算不得親近,甚至可以說是仇人,因為景帝劉啟在還是太子的時候,由於和劉濞的兒子下棋時發生口角,竟然失手將其打死了。如今吳王劉濞面對新仇舊恨,怎能不對景帝恨之入骨,更因吳國地廣民豐,欲取代劉啟稱帝,但為了掩飾目的,只得讓晁錯當了替罪羊。
再說漢景帝劉啟聽說了諸侯作亂的訊息,不知是慌了手腳,還是為了讓天下人清楚吳楚七國叛軍的真實目的,竟然將晁錯腰斬於街市,可憐晁錯一代忠臣,落得如此下場,此事也成為西漢初年的政治悲劇。
晁錯的死並沒有終止這場禍亂,最終景帝任命周亞夫為統帥,鐵血鎮壓了這場由吳楚發起的戰爭。
-
20 # 歷史長河有你有我
“清君側,誅晁錯”這是西漢漢景帝時期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七個反王所提出的口號。晁錯是個什麼樣的人?七國的諸侯王為什麼把矛頭都指向他?最後晁錯為什麼又被腰斬?事情的最終結果又如何呢?
原來早在劉邦建國的時候,為了永保劉家天,實行了分封劉姓子弟的郡國並行制。給予了這些諸侯王很大的權力和實力,後來沒想到他們實力做大之後,反而成為朝廷的威脅和隱患。
毫無疑問,晁錯是個大學問家。年輕時學法家學說,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專家,後來又被漢文帝選送學習儒家的《尚書》,又是天下第一。因為有大學問才被選拔為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漢景帝)的老師。學生漢景帝當上皇帝后,他成為朝廷智囊團的重要成員,先是被提拔為內史,最後被提拔為御史大夫。
這個時候的漢朝實行的是道家思想,講究的是無為而治,這點和法家的想法,儒家的想法有衝突,在加上晁錯不斷的進諫提建議,這讓漢朝的群臣都十分的反感,其中的丞相申屠嘉就懷恨在心,就想找機會殺掉晁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找到了機會,因為晁錯拆了廟牆,但是申屠嘉的計策沒能得逞,最後得病死了。晁錯這個時候被升職了,於是就變得更加的顯貴了,同時,朝臣也變得更加的記恨晁錯了。
晁錯招人恨的原因是因為《晁錯論》,《晁錯論》的主要觀點就是削減這些蕃王的地盤,約束軍隊的數量,提出了各種的條條框框,這樣的情況下影響了各個蕃王的利益,於是有些蕃王就變成了反王,其中為主的吳王劉濞最為厲害,這個劉濞不僅僅因為削減實力而反,同時也因為自己的兒子被漢景帝劉啟給打死了,這也讓劉濞懷恨在心,新仇加舊恨讓劉濞成為了反王。
可以說晁錯是個好官,卻有些過於自我的個人英雄主義。總想顯擺自己的才能,總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些理論明明不適合國情,還要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在全國推行,還寫了一批比如《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貴粟疏》《舉賢良對策》等政論文章,闡述自己的理論觀點。在那個年月,不得人心不討人喜歡的政客危險係數是很高的。
晁錯對國家一片好心,卻常常好心不能辦好事。因為他的削藩策,國家鬧動亂了,這個時候他不是自告奮勇請纓親自出馬把這件事情擺平,而是提議讓皇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在京城大後方坐鎮。晁錯的用意是好的,皇帝出馬一個頂百個,和別人帶兵出征的震懾力不一樣,他這樣提議也是為了速戰速決,儘快平息戰亂。沒想到所有的人此時都火了,更有一些人認為他居心不良。把皇上推到戰爭第一線,萬一出了閃失,他直接就可以篡權當皇帝了。說的人多了,後來漢景帝對大家的意見也有些相信了,越想越恨晁錯,越思量越覺得他心術不正,這種心態為他之後果斷地簽發殺晁錯的命令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不過後來的實踐證明,“清君側,誅晁錯”這個口號是中國歷史上最不講信用最不靠譜的一個口號。晃錯作為一個求和的籌碼被冤殺了,叛亂方卻沒有按照遊戲規則兌現承諾,他們把叛亂活動搞得更加轟轟烈烈。晁錯之死成為千古奇冤,漢景帝試圖用犧牲晃錯換來預想的政治利益,結果不但沒有達到任何政治目的,還白白犧牲了一員重臣,自己落下個不仁不義、濫殺無辜的罵名。
可憐晁錯,成了政治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一個學者型的高官,不如一輩子去做學問。看來選擇職業很重要,像晁錯這種不適合搞政治的人,最好還是遠離政治。
回覆列表
西漢初期,劉姓諸侯王的勢力漸漸強大,一些有識之士深感擔憂,建議對這種勢力加以控制。文帝的時候,賈誼就提出把大的諸侯國變成幾個小的,以削弱其面積及實力。景帝的時候,御史大夫晁錯又提出削藩的建議,即削奪諸侯的封地。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景帝接受了這個建議,削去了楚王、趙王和膠西王的部分封地。這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滿,漢景帝三年(前154年)當景帝下令削奪吳王一些封地時,吳王劉即與楚、趙、膠西、膠東、川、濟南等六國聯合起來公開反叛。他們打著「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舉兵而西。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36萬大軍平叛。三個月以後,叛軍失敗,劉被殺,七國之亂結束。
而其中的「誅晁錯以清君側」則是說要殺掉晁錯,讓陛下身旁沒有小人,汙言穢語,以免混淆皇帝的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