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數學教育
-
2 # 軍軍工作室
一、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自我效能感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可以解釋為何某些人能夠有強烈的動力。很簡單的道理,就是他認為自己能夠成功。成功的體驗又增強了他的信念,形成了良性的迴圈。回顧自己的上學的經歷,在初一的時候自己的成績在中等左右的水平。初一的時候開始有英語這門學科。(那時小學還沒有普及英語)在我姐的指導下,我掌握了背誦英語單詞的方法,在英語成績上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自己對學習英語的動力也增強了。後來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擴充套件到對其他科目的學習的興趣。最終到了初二的時候,我的成績已經到了班級第一名。從我個體的經驗來看,你需要找到一個興趣點,獲得成功之後,自然而然對學習有動力了。
二、明確的目標蒙田:靈魂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想一想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之後才有動力。目標可以是考取一所理想的高中,也可以是在某個科目上成績有所突破,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才會遇到困難之後堅持下去。還是回顧自己初中時的經歷,在初中的時候,自己默默下定決心要考取縣城最好的高中。拿出一張紙條,寫上自己各個科目想考取的成績,默默放到鉛筆盒的最後一層。有了目標的指引,自己學習也有了動力,最後如願考取了理想的高中。
三、成就自己,成就他人西漢·戴聖《禮記·中庸》:“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
成己成物指的是自身有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個體離不開他人,離不開自己的原生家庭。個體在成就自己的時候,也成就了他人。在初中,想必父母對你有很大的期許。想想父母對你的照顧,對你的愛,你自己需要勤奮努力,不辜負父母對你的期許。就我自身而言,父母都是務農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在當下,要實現階層的跨越,唯有認真讀書一條出路。
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問題,在思考之餘,能夠努力去踐行,必定有收穫。
回覆列表
對學習產生動力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學生自己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自己人生的意義在於承擔起為國為民為社會發展應承擔的責任,這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家長和學校要立德樹人,教育學生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對所學學科有興趣。興趣來源於好奇,來源於對知識的思考,所以學習的時候,一定在閱讀的時候,寫的時候,思考總結,反思評價。有了思考,有了自我評價,就像動機被髮動了,自己就會越來越深入。
外界的督促,壓力,能夠促使學生學習,但這些外部因素很難控制,很難進入學生內心。只有自己願意努力,願意拼搏的時候,才是最有效的,也是自主的,積極的,最有效果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