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故里長安

    按理來說,李瑋能取到公主算是高攀了,以仁宗對福康公主的喜愛,李瑋所得的好處肯定也不少,但他卻在仁宗死後,也將公主虐待而死。俗話說的好,一個巴掌拍不響,反常理的事必有其蹊蹺之處。

    與其說李瑋虐待公主,不如說是李瑋在報復福康公主。

    1.從電視劇裡來看福康公主。

    從《清平樂》電視劇中來看,福康公主喜歡的是從小到大對自己極好的懷吉,哪怕懷吉只是個宦官,可愛情這玩意兒誰又能說得清楚呢?哪怕所愛之人並不是最好的,但愛了就是愛了,喜歡是不能轉讓的。

    福康公主根本不喜歡李緯,況且自己所愛之人就在身旁,自然是從心裡到眼裡完全看不見李瑋,無論李瑋對她多好,她始終不願給李瑋好眼色。

    更何況李瑋長的並不好看,福康公主可是眾心捧月的人兒,身邊所圍繞的哪怕不是傾城容顏,也是眉清目秀的人,李瑋與他們根本沒辦法比,那公主肯定就更不待見了,雖然公主可能並不是顏控,但她所生長的環境裡的人的顏值都是很高的。就像她不知道窮是什麼樣的一樣。

    把自己許配給不愛的人也就罷了,還是個與自己認知有極大差別的人,那就更不會給好眼色了。電視劇現在還沒演完,也可能會有別的原因導致公主特別討厭李瑋。

    2.從歷史上來看福康公主。

    在歷史上,福康公主是很任性的,嫁給李緯之後,嫌棄李瑋貌醜,特別不待見,經常當奴僕喝來呼去,而且與自己身邊的宦官親近,也不把李緯的母親當人看。

    有一次李瑋的母親偷看了她與宦官一起喝酒,被她發現了,福康公主便毆打了李瑋的母親,並跑向皇宮向仁宗控訴。最終,以李瑋被貶,公主身邊的宦官被換才結束了此事。

    公主是整天尋死覓活,想讓梁懷吉等人回到自己身邊,可將不如願的怒氣全部遷到李瑋頭上,更加討厭李瑋了。

    3.李瑋的遭遇。

    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小說中看,公主下嫁,駙馬自己本身就得事事謹慎小心,唯恐公主不樂意,可偏偏公主極其討厭自己,那他受的氣肯定也不少。

    被羞辱的時候只能忍氣吞聲,而李瑋本人雖然貌醜,但也是很有才氣的人,畫得一手好畫,書法的造詣也很高,有才的人多少都有些傲骨,但李瑋卻將自己傲骨深深地埋在了心裡。

    他其實很厲害,是很忍耐力極好的人。福康公主的生母見不得女兒不開心,便想在李瑋身上找他忤逆公主的證據,可那麼多年,蛛絲馬跡都沒有。可想而知,這個人是個極其謹慎的人。

    然而,能忍的人都是很可怕的,要麼你就不要讓他有翻身之日,那便一直下去了。只要抓住微小的可能,他都會牢牢地抓住機會,然後把欺負他的人都踩在腳下。

    仁宗過世後,英宗繼位,李瑋在此時得以翻身,福康公主落寞,他虐待福康公主也無人再管。李瑋終是發洩了自己心中的仇恨。

    寫在最後:強扭的瓜不甜,而拼湊的婚姻更是兩個人的圍城。

  • 2 # 青鑑

    《清平樂》這部電視劇拍的比較細膩,基本上是按照仁宗時期的史實進行了自己的解讀,從大的歷史事件慶曆新政到小的方面宮女和侍衛私通,基本上在史書上都能找到藍本。

    具體到福康公主的婚姻大體上是靠譜的,宋代公主當中,有些婚姻不幸是有原因的,下面具體分析:

    1.徽柔、李瑋、梁懷吉三人之間的關係

    《清平樂》中為了強化衝突,創造出一個爛的不能再爛的三角關係,小內侍梁懷吉伴隨著公主成長,期間有堡護、有關心,這種感情是在長期相伴中形成的,更多的應該是一種親情吧。

    徽柔和李瑋的結合,更多的因素是仁宗對母親家族的愧疚與報恩。劇中將仁宗的這種感情進行了詮釋,仁宗多次經歷了喪失兒子女兒的傷痛。

    史載,仁宗趙禎生了13個女兒,其中9個夭折了。在仁宗的3個兒子裡,最大的才活了3歲。這對仁宗的打擊太嚴重了,使他誤以為是自己沒有對生母李宸妃盡到孝道,上天降下來的懲罰。

    在這種心理支配下,他將最心愛的女兒福康公主下嫁表弟李瑋。他認為這是對李家最好的回報。

    至於徽柔和懷吉的關係,歷史上也不可能發生,之所以會有這個無解,是編者的故意曲解,在南宋李燾的《宋史紀事本末》記載,公主與梁懷吉飲酒,公主愛之的字樣,這是一本沒有寫完的史書,採用的史料可信度存疑。

    仁宗時期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可信度更高,“梁懷吉等給事公主閣內,公主愛之。”

    這裡公主“愛”的人,是梁懷吉幾個人,不是一個人。這裡提到的“愛”是主人對下屬的器重,而非男女之愛。

    此外,歷史上的梁懷吉只是一個無才的小太監罷了,並沒有什麼才華,只是一個和公主年齡相彷彿的內侍,作為金枝玉葉的公主,沒有喜歡他的理由。

    2.福康公主和李瑋婚後的生活

    仁宗將福康公主許給李瑋時,她才10歲。

    20歲的福康公主嫁給了李瑋,開始了糟糕的婚姻生活。

    首先是夫妻不和。

    徽柔對這個表叔駙馬是不滿意的,因為駙馬容貌醜陋,而且不修邊幅,邋里邋遢,史載他“樸陋”,這樣一個夫君,放在任何一個年輕的女孩身上都不會滿意,因此公主常常將他當做下人看待。

    從李瑋來看,對這段婚姻充滿了怨言,具體原因後面單獨說。但是他不敢明面上反抗,而是採取了冷暴力,史載他“奉主亡狀,”也就是說他不像駙馬的樣子,不履行駙馬的責任與義務。對此王安石的《熙寧奏對日錄》有記載:

    公主病了,李瑋不僅不聞不問,甚至阻攔公主吃飯穿衣看病。公主的衣服、被子生了蝨子,冬天自己生火取暖,把臉都燒傷了。可見李瑋史書上說他老實本分,多半是文人之間的掩飾與誇張。

    其次婆媳關係也難處。

    自古婆媳難處,徽柔和李瑋的母親也不例外,公主婚後的第三年,因為和婆婆發生衝突,深夜逃出婆家,敲開皇宮的大門,去找皇帝老爹訴苦。

    通常認為是公主打了婆婆,惡人先告狀,其實宋代的公主在家庭裡權力很低,沒有自己的屬官和封地,並不像唐代公主那樣囂張跋扈,《宋史》記載,“所生母又忤主意,主入訴禁中。”按此說法,錯在李瑋的母親。

    從公主的人品看,也不大可能做出這種事,史載她“性純孝”,而且她的諡號“莊孝”,可見其人品是得到公認的。如果公主打了婆婆,在古代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她怎麼有膽子去找仁宗哭訴?至於諫官說她驕縱,不過是諫官的誇大其詞罷了。

    因為從仁宗開始,駙馬在仕途上沒有大的作為,對家族和個人來說沒有什麼實際上的利益

    宋代的駙馬幾乎都不是嫡長子。因為在古代,嫡長子是繼承家族職位、財產的合法繼承人,也是家族最願意付出財力培養的人,駙馬家族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不讓長子娶公主。

    李瑋就是國舅李用和的次子,雖然相貌醜陋,卻是一個有才才華之人,蘇軾在《仇池筆記》說他,

    “才思敏妙,雅好吟詠,善作水墨竹、石,又善章草、飛白。”這樣的人不願意做駙馬的,駙馬只有虛職,他可以靠才華,在政治上有更大的發展,出將入相也有可能。

    李瑋的哥哥李璋和弟弟李珣,政績非常出色,受到皇帝獎勵,就是最好的證明。

    與兄弟的風光想比,作為駙馬的李瑋無疑會受到刺激。他無形中將失落與無奈遷怒到公主身上,導致了對公主的虐待。

    英宗時期的寶安公主(蜀國長公主)的遭遇和福康公主非常像,神宗時以長公主的身份,下嫁王詵。王詵非常有才,和蘇軾等人是朋友,因為做了駙馬,政治上難有作為,於是將這種不滿落轉嫁到公主身上,王詵對公主的折磨很殘忍,“詵不矜細行,至與妾奸主旁,”明目張膽的在公主面前,和妾××××。蜀國長公主30歲時病亡。

    徽柔“性至孝”,蜀國長公主“賙(周)恤族黨,中外稱賢”,她們的不幸婚姻,其主要因素在駙馬的冷暴力,有時是精神折磨,與公主本身的關係不大。

    結束語

    公主的不幸婚姻,除了駙馬李瑋的主因外,仁宗的軟弱、臺諫官員的摻和等多種因素使公主失去了脫離苦海的機會。

    嘉佑七年,李璋意識到公主和李瑋不會幸福,上書請求二人離婚,仁宗準備接受,這時候,同知諫院司馬光跳出來極力阻止,仁宗心軟,公主離婚泡湯了。徽柔的母親苗賢妃曾打算毒死李瑋,雖說濫殺無辜,但是未嘗不是讓公主脫離苦海的方法,但是被仁宗和皇后阻止了。

    這年11月,仁宗恢復了李瑋的駙馬都尉身份,將二人再次湊合到了一起,最終釀成了公主早逝的悲劇。

    宋代,公主婚後生活不和諧的情況時有發生,除了性格的差異外,駙馬仕途上沒有發揮空間,將內心的苦悶轉嫁到公主身上,造成婚姻不和諧,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主要原因。

    面對不幸的婚姻,公主多數的採取的態度是“忍”,像徽柔回宮向父皇哭訴,引起朝堂非議的不多。宋代公主的品行比唐代公主要高很多,縱覽整個宋代,沒有出現公主離婚、改嫁的事例,更乏出軌養面首的公主。正是她們的自我犧牲,成就了宋代公主的賢淑美名。在這個賢名之下,掩蓋著公主的血和淚。

  • 3 # 許小萊

    可能是因愛生恨,導致了一種扭曲的心理。因為儘管李瑋是駙馬,但其實福康公主嫁給他後,從心底眼裡,都是完全看不上李瑋的。哪怕李瑋跪舔,她都不願意多看李瑋一樣。

    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福康公主不僅不喜歡李瑋,還喜歡上了內侍梁懷吉。梁懷吉不僅有才,而且對福康公主非常好,是從小陪在她身邊和她一起長大的,這是人之常情。 但在李瑋看來,福康公主這樣,是對他作為男人尊嚴的一種侮辱。

    所以久而久之,哪怕他曾經的確喜歡過福康公主,哪怕他曾那麼高興娶了福康公主。但慢慢地因愛生恨,心裡扭曲,就開始虐待報復公主了。

    只能說,福康公主和李瑋之間從頭到尾本就都是一場孽緣!

  • 4 # 娛樂小錦漁

    《清平樂》中的徽柔,前半生受盡恩寵,後半生卻悽慘收場。史書記載,她曾在婆家受到虐待,死時只有30多歲。誰有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欺負堂堂公主,原因究竟為何?

    天之嬌女,非比尋常

    徽柔的降生對仁宗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他視為珍寶,疼愛有加。後來,雖然也有妃嬪誕下女孩,但大都夭折,仁宗更是對這個女兒萬分珍愛。所以當徽柔成年時,仁宗特地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儀式,還破天荒地大興土木為她建造豪華府邸,並且每個月給她的零花錢比照的是皇太子的標準。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她,如同溫室中的花朵,她的父皇已經為她擋住了風刀霜劍。

    她的婚姻是一場悲劇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徽柔的婚事,自然是件大事。由於仁宗當年沒有能在生母李妃跟前盡孝,他甚為遺憾,所以他格外關照李氏一族的人。並且將徽柔許給了李瑋。這個李瑋善於作畫,有內秀,但外貌醜陋,性格樸實,不會討女人的歡心。徽柔嫁給他後,悶悶不樂,經常不給他好臉色,對待她的夫君就像對待奴僕一般。

    衝突如期爆發

    一次,徽柔與梁懷吉在夜晚喝酒解悶,這事被李瑋的母親得知,大為惱火,認為有傷風化,就帶領著李家的僕役和徽柔雙方爭執起來。身嬌肉貴的她,哪曾受過這般氣,夜闖宮門,求父親做主。她和駙馬這回算是徹底撕破了臉。這雖是一件家事,卻也在朝堂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從和離到復婚

    夜闖宮門本就是大罪,朝臣們紛紛諫言要處罰徽柔,仁宗只好流放了她身邊的侍臣,降了她的封號。李瑋這邊,也由哥哥上奏代請和離,仁宗同意了。本來這件事到此為止,雙方都可以接受。可是,後來仁宗又後悔了,在他病重之際,他又升了徽柔的封號,恢復了駙馬的身份,命令他們復婚。

    失去皇恩庇護的花,終於凋落北風中。

    1063年,仁宗駕崩,6年之後,徽柔鬱鬱而終。可想而知,在失去了父皇保護的六年當中,她在李家的日子如何難熬。她去世之後,當時執政的神宗曾前去祭奠,回來之後,淚流滿面,說李瑋一點都不憐愛徽柔,從衣服、飲食到吃藥請醫都多加阻撓,她的衣服和鋪蓋因為常年不洗都生了蝨子。寒冬臘月,徽柔還要自己生火取暖,乃至於把臉都燒傷了。因此,神宗追究駙馬李瑋的責任,把他貶到了陳州。

    從廟堂跌落塵埃,一代風華終於香消玉殞,這是誰的過錯?仁宗、駙馬、她自身都有問題,最是富貴帝王家,最是無情帝王家,這些悲慘故事在時光的長河中又有多少呢?

  • 5 # 支支吾吾

    公主出嫁稱“出降”,一個“降”字體現出了天家之女屈尊下嫁的姿態。相對應的,駙馬娶公主需“升行”,即指:以祖為父,以父為兄,遂廢公主事舅姑之禮。也就是說,一旦成為駙馬,父母從此變兄嫂。而公主也不需以公婆之禮對待駙馬的父母。這一制度也為福康公主與李瑋之母楊氏的婆媳關係埋下了禍根。

    司馬光在《涑水記聞》記載:瑋貌陋性樸,上以章懿太后故,命之尚公主。自始出降,常以庸視之。雖然李瑋加官進爵躋身上層,但外貌可能比較難看一點,又加上多年混跡於社會底層市井之氣頗重,這讓自小見慣宗室青年才俊且接受良好教養的福康公主著實不能忍受,她絲毫不掩飾對駙馬李瑋的嫌棄,仁宗為了緩和夫妻矛盾,將駙馬李瑋外放任職,二人的關係卻日漸冷淡。

    嘉祐五年(1060年),兗國公主與內侍梁懷吉月下相對小酌。李瑋母楊氏在外偷窺被公主發現,公主大怒,毆楊氏,並連夜跑回皇宮叫開禁門向父親宋仁宗控訴。 在古代,皇宮禁門晚上並不允許隨意開放。福康公主雖然受寵,但當時文化和環境依舊牢牢禁錮著她。公主的行為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諫官們紛紛向仁宗上奏抗議。

    公主被問責的同時,士大夫們也指出公主會做出對婆家不敬的行為是因為身邊下人們的不良影響,所以要求對公主身邊的下人也進行徹查。經清查後發現公主乳母韓氏盜竊宅內服玩器物。便再次上書要求嚴懲公主宅邸內家臣。身邊的家臣們通通被趕走使公主大受刺激,多次自殺未遂——有時是上吊,有時是投井,有時是縱火焚燒宮殿。仁宗心軟不忍便將梁懷吉、張承照二人召回。梁張二人回來後,公主的狂疾也並沒有痊癒。公主始終厭惡李瑋,不肯回到公主府邸,多次想自盡。後一直在皇宮待到復婚。

    嘉祐七年(1062年),自公主入禁中,李瑋之兄李璋上奏稱“瑋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賜離絕”代弟請求和離,仁宗同意了。

    司馬光又言:“陛下始者追念章懿太后,故使瑋尚主,欲以申固姻戚,常貴其家。今瑋母子離析,家事流落,大小憂愁,殆不卿生,豈陛下初意哉!近者章懿太后忌日,陛下閱奩中故物,思平生居處,獨能無雨露之戚、悽愴之心乎!瑋既蒙斥,公主亦不得無罪。“仁宗遂並責公主,並以金錢補償駙馬,待李氏恩禮不衰。

    1062年,兗國公主降封沂國公主,安州觀察使李瑋為建州觀察使,落駙馬都尉。

    數月後,仁宗病重預感自己時日無多,並且內心依然心存對母家未曾盡孝之憾,升公主為歧國公主,恢復李瑋的駙馬身份讓兩人復婚。李瑋雖再次成為駙馬但長期在外任職並且公主繼續和他分居駙馬之位依舊形同虛設。

    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駕崩,宋英宗即位,歧國公主也晉升為越國長公主。但英宗沒有善待仁宗的妻子和女兒,甚至不給長公主們安排住處要求她們搬離舊宮將宮殿安排給了自己的子女,英宗此舉還受到了大臣富弼的上奏質問。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去世公主的侄子神宗即位,公主被晉封為楚國大長公主。宋神宗改元熙寧,取消了“升行”制度,因此公主離婚的可能性更加渺茫。熙寧三年(1070年)正月九月,楚國大長公主鬱鬱而終,年僅33歲,二人婚姻也終於結束。侄子宋神宗至公主宅灑酒祭奠。神宗召中書入見,大哭說道:“李瑋負仁宗恩,遇長主無恩禮,可便與節度副使安置。”神宗曰:“瑋都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蝨,至自取炭生火,炭灹傷面。”

    可見,被迫復婚後,李瑋一直在恨她,恨她打李瑋之母楊氏,恨因為公主被貶官,可惜就算是公主被虐待死了,駙馬爺不過是降職。

    歷史上的寥寥幾筆,就是福康公主令人唏噓的一生。

  • 6 # 桑梓說娛

    高高在上的公主?恐怕只有在仁宗和嬢嬢和徽柔的“姐姐”苗心禾這樣認為了吧。除了出生頗受仁宗和喜愛得了個“福康公主”的名分,她也逃不過成為政治犧牲品,被夫家埋怨的悲慘結局了吧。

    宋朝的駙馬聽起來好聽,實際上沒有實權,實現不了抱負

    仁宗聽說韓琦要給自己女兒擇婿的時候,頗為感慨,他說自己的公主如何嬌貴也不如韓琦女兒可以嫁一個才子、好歸宿。公主的命運就是聯姻,而她聯姻的物件,不過是富貴不愁掛一個虛銜,如此一生。故而就算是徽柔再喜歡的曹哥哥,也會為了仕途而選擇拋棄佳人、從此再無瓜葛。

    李瑋是仁宗親生母親那一脈,如何壯大李氏一族卻又避免外戚干政,嫁個公主再合適不過。可惜此人樣貌平平、資質平平,連個好官都沒可能當的上,徽柔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仁宗說好了給她找最好的夫婿和幸福,卻藝人因此葬送了徽柔的一生,所以說仁宗雙標並沒錯。

    夜扣宮門、和太監飲酒、婆媳不和,已經讓徽柔失去威信

    宋朝公主並沒可能自成一府,所以也就是聽起來好聽,吃穿用度不愁。可天天看見一個不喜歡的人,她的婆婆又得理不饒人,總是教唆,加上徽柔的不如意,和懷吉訴苦,矛盾加劇。實在忍受不了的徽柔只能找他的父親,夜扣宮門惹朝臣重議、上書諫言,讓仁宗也時常無可奈何,他唯一希望就是徽柔和李瑋能真正和好。

    於是在仁宗的安排下,徽柔和李瑋再次被捆綁起來。這時候的仁宗身體已經不太行了,徽柔之前的種種讓她失去威信,沒人會設身處地對為她著想,除了她的生母苗心禾。李瑋陽奉陰違,多加刁難,讓本是鬱鬱寡歡的徽柔越來越沒有活下去的希望。

    三十歲那年,索性也就了了卿卿性命,而更可氣的是徽柔至始至終都沒能為自己而活。看似榮華富貴實際上連普通人家的女兒都不如。

  • 7 # 花小夭

    高高在上的福康公主徽柔,生的嬌貴卻死的悽慘,出嫁後的他頻頻被婆家虐待,最終只能和梁懷吉兩隔相望,黯然收場。

    國朝最尊貴的女子,為何也落得如此下場?

    徽柔是仁宗和禾兒所生,他們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禾兒賢良淑德,淡泊名利,徽柔又是長女,更何況仁宗的其他子女相繼夭折,禾兒便得到仁宗的寵愛更多些。成為國朝最尊貴的掌上明珠。

    和梁懷吉牽絆一生的情愫。

    在徽柔小的時候,有一次被冤枉是懷吉救了她,那時候的懷吉都不知道被救的是位公主,他肯定也沒有想到,就是被救的這位公主,此後半身便有扯不斷的情緒。

    徽柔十幾歲的時候被染疑似傳染病,弟弟去世,一直都是懷吉安慰陪伴無助又傷心的徽柔。

    一聲“哥哥”,包含了多少的感情和寄託,可也正是這聲“哥哥”註定了他們之間沒有更長久的未來。

    一個是高高在上的當朝公主,一個是低到塵埃裡的內侍宮人,這是一場,不管他們要跨越多少世俗和界限也無法在一起的悲劇,只能遠遠看著,內心被孤獨煎熬著。

    丈夫李緯,童年時的喜歡並不是結婚後的適合。

    兒時的李緯對徽柔也是情有獨鍾,甚是喜歡,他可以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去排隊,給徽柔買最甜且皇宮裡吃不到的蜜餞。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就是這樣的喜歡也沒能低過婚後的柴米油鹽,夫妻生活。

    婚後的徽柔依然懂事聰明識大體,可是骨子裡的高貴是她改變不了的,所以下嫁在一個普通人的家庭,勢必會產生分歧和矛盾。

    有一次徽柔找懷吉和悶酒,被婆婆發現,當場大鬧,也正是這一次,在婆家岌岌可危的關係瞬間崩塌。

    可是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有一點點顧忌,畢竟最寵愛徽柔的爹爹還是當朝皇上。

    可是,父親哪能周全女兒一生。公元1063年,仁宗駕崩。

    此後的徽柔,福康公主便受到了婆家長期的虐待。

    不給洗被褥換衣服,生病了沒有藥,冬天了沒有火,這對於一個嬌生慣養,在皇宮被寵愛長大的徽柔來說,已經被踩在腳下,到了生不如死的境地了。

    就這樣生活了六年的徽柔香消玉殞,年僅三十左右,令人唏噓!

    不喜歡這樣的結局,雖說世事難料,可還是心不甘,希望有個神轉折。

    導演,再換一種結局吧!

    歷史是事實,可難過的想棄劇!

  • 8 # 星童N1

    封建王朝的女子結婚多半父母之命,幸福很隨機啊。皇室公主很多時候是政治的犧牲品,徽柔公主的婚姻被仁宗還生母孃家人情了。公主雖然從小被仁宗寵愛但性格比較單純剛烈,嫁給三觀不合的李瑋沒培養出感情,反而和駙馬家積累很多矛盾。和梁懷吉的禁忌之戀也造成了後面的悲劇。宋仁宗迫於壓力剝奪了公主封號,還將宦官梁懷吉發配至西京洛陽掃皇陵,性情高傲的公主因為梁懷吉被髮配,心腹通通被趕走,內心越發孤立,多次自殺甚至縱火焚燒宮殿,精神崩潰。仁宗死前恢復公主封號讓精神失常的公主和駙馬複合了。仁宗沒有親子死後被英宗繼位;新皇帝英宗與公主不親近,公主失勢,地位落差。造成了李瑋的有恃無恐。李瑋此人相貌醜陋心胸狹隘等公主失去庇護,就故意虐待報復公主。一方面是封建教化下的年輕人可悲,縱然貴為皇室公主依舊不能自由選擇婚姻。婚姻不幸也沒法擺脫。如果公主生而為男,命運就不會如此悽慘,仁宗也可以少很多煩惱。可惜命運無常,歷史也沒有假設。名畫雙喜圖對映的就是公主和梁懷吉的故事。

  • 9 # 麥穗日記

    《清平樂》中,徽柔婚後慘遭李瑋的虐待,最重要的原因是爹爹趙禎過世後,徽柔的地位就下降了,她沒有爹爹在世時那樣至高無上了,缺少了這樣的依仗,李瑋便開始發洩心中對公主的不滿。

    福康公主是官家手中的珍寶

    《清平樂》中,徽柔是官家的第一個孩子,27歲第一次做父親的趙禎,激動的不行,徽柔出生之前,官家就苦思冥想徽柔的名字,出生之後更是抱起來怕擠著,離開一步又想念。再加上後宮子嗣少,在28歲時經歷喪子之痛,更是百般疼愛徽柔。

    按照宋朝的制度,公主擁有封號應該是在嫁人時,但是趙禎在徽柔幼年是便冊封她為福康公主,惹得朝中大臣反對,但趙禎卻一意孤行,堅持說:

    朕要讓徽柔做大宋最快樂的女子,朕的女兒配得上這世間最好的!為盡孝,嫁李瑋,宮中流言中傷駙馬是奴僕

    趙禎因為沒有在生母李順容面前盡孝,而一直覺得愧疚,他儘量給八大王李元儼最好的職位,最高的俸祿,但依然覺得虧欠,所以不惜把女兒也賠上,下嫁給李瑋。但徽柔卻喜歡上了曹皇后的侄子曹評,她多次給爹爹說這件事,可爹爹都不同意嫁給曹氏,怕曹家外戚權力過大,威脅皇權。

    而宮中人安慰徽柔,惡意貶低李瑋,說官家讓李瑋做駙馬,意思是給公主找個奴僕,你嫁過去之後可以隨意利用,所有人都應該以侍奉公主為榮,於是公主便在心裡覺得李家人都是自己的下人,這樣畸形的心理影響了她婚後的生活。

    據司馬溫公載:

    梁懷吉等給事公主閣內,公主愛之。公主嘗與懷吉等閒飲,楊氏窺之,公主怒,毆傷楊氏。(涑水紀聞卷八)

    大意是,一次徽柔請懷吉等人和自己喝酒,而李瑋的生母楊氏便偷偷看他們,公主非常生氣,便打了楊氏。李瑋因此事覺得生氣,兩人的夫妻關係更加不合,公主一氣之下便回孃家了。

    嘉祐五年(1060年)九月,公主“夜扣宮門”,半夜回家找苗昭儀哭訴,說自己婚姻生活不幸福,而李瑋也因此進宮請罪,怕官家責罰,官家趙禎由於心疼閨女,本來想貶駙馬的職位,但又怕二人因此更加生分,於是便只罰了李瑋的俸祿。

    但宮中大臣覺得公主“夜扣宮門”的行為有失禮儀,是身邊侍衛翫忽職守,要革梁懷吉等人職位,沒想到公主聽到此事非常不滿,揚言要放火燒寢宮,自殺了結此生,趙禎無力,便又召回了梁懷吉。

    苗昭儀欲毒死李瑋,官家主持和離之後,又復婚

    “夜扣宮門”一事之後,公主回到李瑋身邊,卻更加不滿這段婚姻,苗昭儀身為公主的母親,非常同情女兒的婚姻生活,與俞娘子商量之後,便暗中調查李瑋的過失,以便在官家面前證明李瑋的過錯,但李瑋這人雖然長相不好,為人卻十分謹慎,苗昭儀調查很久,都沒有抓住李瑋的把柄,此時調查此事的人便建議,要下毒毒死李瑋,並把這個建議告訴了趙禎,趙禎聽了之後,猶豫很久,又在皇后的建議下,覺得毒死李瑋有點違背自己為了彌補生母遺憾的初衷。

    嘉祐七年(1062年)二月二十五,趙禎下旨讓公主搬離李家,回宮居住,並且調離李瑋的職位。

    事情到這,兩人就和離了。

    可離婚不到半年,趙禎就駕崩了,趙禎的養子趙曙(即趙宗實)即位後,李家因為支援新皇,成了朝中新貴,與英宗趙曙極為親近,而福康公主卻沒有之前那樣尊貴,於是在李家的挑唆下,英宗同意二人復婚。

    治平四年(1067年)五月,二人復婚,婚後生活一言難盡。

    地位下降,缺少爹爹護佑,被虐而死

    二人復婚後,夫妻生活更是一團糟,以至於在熙寧三年(1070年)正月初九,32歲的福康公主病重,英宗執政四年已經崩逝,即位的神宗去探望福康公主這個姑媽,才知道姑媽生活的地方如同地獄一般。

    王安石在《西寧奏對日錄》中記載:

    熙寧三年(正月九日)駕至楚國長公主宅澆奠,上召中書入見,慟哭言:“李瑋負仁宗恩,遇長主無恩禮,可便與節度副使安置。”上曰:“(李)瑋都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蝨,至自取炭生火,炭灹傷面。”

    王安石的這段話中,記載了李瑋忘恩負義,不顧先帝的恩情,不懂得照顧福康公主,不給福康公主找醫生看病,讓公主住如冰窖一般的臥室,被褥上全是蝨子和蟣子,冷了還要自己去生火燒炭,以至於炭火燒傷了面板。

    福康公主由於缺少爹爹趙禎的護佑,讓李家人開始意識不到自己官職從何而來,而是恃寵而驕,虐的公主,足以見得趙禎當年封李瑋做駙馬,真是個錯誤的選擇。

    結語

    徽柔作為宋仁宗時期,身份最為尊貴的公主,為了彌補爹爹趙禎的遺憾,下嫁給李瑋,受到宮中人的挑唆,認為李家人就是自己的僕人,而非婆家,這無疑在心理上扭曲了徽柔。二人婚後無愛,趙禎位居皇位,李家自然忍氣吞聲不敢怠慢,而趙禎死後,二人在英宗的支援下同意復婚,在神宗的探望下送走福康公主,此時的徽柔已經缺少那個敢於站出來為自己說話的人,最終在32歲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10 # 寫下一縷月光

    愛之深,責之切,我曾經有多麼想得到你,如今我就有多想毀掉你!

    曾經你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是我一生仰望的存在。你是我在這個世界上見過最美麗的女孩,也是我一生最想得到的人。

    可是當我得到你之後,你卻將自己作賤的不如一個娼婦,是你親手將我用童年記憶塑造的你推下神臺,摔的支離破碎!

    所以我要毀了你,毀的一乾二淨!

    兒時我對你情有獨鍾

    小時候,我第一次見你,我知道我這輩子最想得到的那個人就是你。你喜歡吃皇宮裡吃不到的蜜餞,我可以每天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去排隊,給你買最甜的帶給你。

    我從小就知道我會成為一個武夫,學不會優雅,腹間也沒有詩書氣自華。可是我有一顆心,一生可以一生愛你的心。我只希望可以將它捧到你面前,希望你多看哪怕是一眼。

    我曾以為,我們婚姻困境可以用時間和努力化解

    我知道你屈尊下嫁,心有怨氣,我一切由你,可是我還是那般欣喜。

    我知道我愛的卑微,說我就是個奴才,可在愛的人面前,誰不卑微。

    我知道自己對文墨嬉戲一竅不通,因為你愛竹,我磨著心血去鑽研學畫竹。

    我只願博你一笑,可你好像從沒笑過,從來沒有對我笑過。

    我為終身只願娶你一人,可是你三番四次讓我納妾,可我只想拒絕。

    你可知道,我這一生的願望只是能與你長相廝守,像書中一樣白首偕老!

    因為愛你,我願意放手與你和離

    我記得我娶你那天,是我一生最開心的時光,可是你卻再也沒有正眼看過我一次。

    我才知道,那個讓你夜闖宮門的男人,也是那個能讓你會心一笑的男人,竟然是一個太監懷吉。

    我知道,你的心裡其實一直住著的都是他。

    一個太監,可以讓你對我棄之如履;一個太監,可以讓你違反朝廷大律;一個太監,就將我喜歡一生的人的心完全佔有。原來我所有的努力和歡喜都不如一個太監而已。

    於是喜歡你,我還是願意放手,與你和離,讓時間將過去和現在打碎,不再相見。

    我的心已經碎了一次,可為什麼還會痛

    本來我以為我們的故事到了終點。

    可是我又被你的父親恢復了駙馬都尉身份,難道你想又一次將我的心踐踏。可是你知道嗎,我想告訴你,我的心裡再也沒有你,哪怕一絲絲都沒有。

    你父親去世之後,我知道的家人怎麼對你,可是你求過我一次嗎?

    一次都沒有,我知道你的心早就和懷吉遠去,如今在我府上的不過是一個空殼。

    那我要你又有何用,何不如讓你早點歸去,與他一起!

    你知道嗎,你走的那天我還是流淚了,我那顆支離破碎的心還是疼了!

    真的好疼!

  • 11 # 舒筱米的伴讀小屋

    《清平樂》中的徽柔和李緯之間的悲慘結局,全因宋仁宗和大宋的皇室制度而造成。下面,我就來簡單從宋仁宗和大宋皇室制度,這兩個方面來談一下。

    為彌補自己為人子的遺憾,斷送自己掌上明珠的未來

    在歷史上,宋仁宗是直到大娘娘去世後,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而這時,他的生母李氏也早已經撒手人寰,所以,他對於李氏心中充滿了愧疚。

    而這場愧疚,在皇子最興來染上瘟疫死亡後,被徹底爆發出來。宋仁宗覺得,自己唯一的皇位繼承人沒有保住,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孝順生母所致。因此,宋仁宗就想將所有的彌補都放到自己舅舅身上。

    哪怕所有的朝臣都對此反對,宋仁宗也一意孤行。先是不斷給舅舅加官進爵,然後覺得還不夠。他想要讓李氏的後人世代繁盛下去,所以他才決定將自己最心愛的徽柔下嫁給舅舅的兒子,李緯。

    說到李緯,從小天資愚鈍。但性子十分質樸,相當老實本分的一個人。其實要說找這樣一個老實人嫁了,也未必不是一件很壞的事情。但卻偏偏是和冰雪聰明的公主湊成了一對。

    作為皇長女,從小給徽柔授課的都是大學士,宋仁宗又經常讓徽柔抄寫才子們的詩詞。因此,小小年紀,徽柔遇到的男人不僅優秀才思敏捷,而且看上去也是一表人才。看慣了好的,突然嫁給這麼一個普通到不行,並且和自己並沒有半點話題的人,對於徽柔來說,是一場無法承受的打擊。

    偏偏宋仁宗為了彌補舅舅一家,對於這個傻傻的小表弟,愣是覺得橫看豎看都喜歡。

    急於彌補孃家人的宋仁宗,為了自己能心安,就完全忽視了自己女兒作為天之嬌女的那份傲氣。

    害怕外戚當道的宋朝舊制,生生拆散一對鴛鴦

    可能是因為看多了前車之鑑,宋朝的皇帝們害怕自己的朝代被外人改名換姓。所以,對於大宋的駙馬,一律被當成一尊佛一樣供著。不會在朝堂上有一官半職,只是享受著駙馬的頭銜,被國家白白養著。

    出於這樣的原因,身份最尊貴的女孩子,卻無法和有才華的男子相守一生。郎才女貌的佳話,從來不會發生在宋朝公主的身上。

    這一點,其實宋仁宗的心裡,也很清楚。

    所以,當徽柔最早看上曹皇后的侄子曹評的時候,宋仁宗和皇后兩人都極力反對。宋仁宗反對,是出於對於曹家功勳家族的忌憚。曹氏一門,前有建功立業的大臣良將,後有將後宮治理得妥妥帖帖的皇后,曹皇后的能力,也同樣讓宋仁宗心裡存著一絲警惕。

    而曹皇后,因為知曉宋仁宗心中的顧慮,同時也為了能儲存曹氏血脈周全,所以她也反對徽柔和曹評兩人的愛情。因此,好好的才子佳人,就這樣被活生生拆散了。

    最後

    在原著中,嫁給李緯的徽柔,始終看不上李緯。對於自己不能嫁給喜歡的人,也始終鬱鬱寡歡。再加上李緯的娘是一個厲害的狠角色,大部分徽柔吃的虧,都是拜這個婆婆所賜。而李緯卻是一心想討好公主,卻始終沒被公主看上的可憐人。

    可以說,這場痴男怨女的婚姻,是大宋的皇帝和大宋的制度一手造成的。

    我是舒筱米,多平臺講書撰稿人,只願和你分享有深度、有溫度的內容。

  • 12 # 亦君說書

    《清平樂》快演完了,徽柔公主和梁懷吉的愛情故事想必令不少人唏噓。然而歷史上真正的公主是什麼樣的呢?公主愛上太監的悲劇有解嗎?

    翻開歷史書,細細品,瞭解了徽柔的原型,你就會知道這出悲劇從公主誕生那一刻起就註定了。真實的歷史比戲劇也不遑多讓。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

    徽柔的原型福康公主和泯然史書的萬千皇家公主不一樣,她值得擁有姓名。

    她爹仁宗28歲才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孩子。這年齡即便擱現在也算晚婚晚育了,放在皇帝身上那就是災難。

    仁宗的前半生一直活在大臣懷疑的目光裡:“官家那方面是不是不行?”徽柔的出生大大緩解了他羞於啟齒的尷尬,耕地耕那麼久才得了那麼一株苗,想不得瑟都不行。

    《清平樂》裡說仁宗發誓:要讓徽柔成為大宋最快樂的姑娘。這話大概是真的。仁宗就是個麵糰性子,他一輩子有數的幾次跟大臣們正面剛,有好幾次都是為了這個女兒。

    徽柔四歲的時候,遼國跟大宋開戰,打完了遼國要求和親,並且指明不可由宗室女代替。宋朝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GDP世界第一,軍事卻極為孱弱,一打仗就跪。按說以一個女兒換來暫時的和平這波交易對大宋不虧。但仁宗堅決不肯,跟大臣們吵了半天,最後決定花錢消災,宋朝以半座城的賦稅交換遼國不再求娶公主。

    要說也不能怪仁宗寵女兒,老趙家的基因可能有問題,趙光義這一支,每一代都子嗣艱難。徽柔出生後,仁宗的嬪妃們生的基本上也都是女兒,而且生一個掛一個,13個女兒只活了3個。很多年裡,徽柔依然是那千頃地裡唯一的獨苗。

    仁宗的後宮總是經歷著這樣的迴圈:出現孕婦(狂喜)——期待兒子(搓手等開獎)——生了個女兒(女兒也好)——孩子夭折了(啊!)。作為一個傷心的父親,這宮裡唯一能治癒仁宗的就是健康活潑的大女兒,怎麼可能不寵?

    仁宗就是個寵女狂魔,徽柔的吃穿用度一直是比照皇太子來的。女兒但凡有點值得驕傲的事,他就讓史官記錄下來。比如公主小時候,皇帝爹病了,公主就光著腳丫跑去向月亮許願,希望父王的病能快點好。

    其實這就是件小事,在崇尚孝道的古代,皇子公主為了向皇帝爹表忠心,抄經、吃素、許願、祈禱都屬於常規操作,能不能在史書裡擁有姓名,還得看受不受寵。

    更深一步:孝是古人最值得大書特書的美名,皇帝大肆宣揚公主赤腳祈禱,更大的可能是為了替公主背書。

    公主難嫁

    仁宗這般宣揚公主的美名是有原因的:皇帝女兒不好嫁。各位小主如果要穿越,千萬別穿到宋朝當公主。宋朝的駙馬都是倒黴蛋,公主也一樣。

    首先,駙馬沒有實權。管你是才高八斗還是學富五車,一旦尚主也就意味著政治生命到此結束,以後你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伺候好公主。

    但凡覺得自己有幾分才氣的青年才俊都不樂意當駙馬,即便是皇帝在嫁公主的時候,也會考慮:這個小夥太能幹,當駙馬浪費了。

    宋朝甚至有駙馬覺得以自己的才華當駙馬太委屈了,沒事就PUA公主,活活把公主給虐待死了(宋朝被虐待致死的公主不是個例)。更奇葩的是,公主死後,駙馬還真又被朝廷重用了。(論宋朝皇帝真是麵糰)

    做駙馬職場天花板極低也就算了,問題是娶公主體驗感太差。

    一般人娶媳婦,媳婦就是身份再高貴,也得住到夫家,給公婆端茶倒水。娶了公主,連駙馬帶公婆都得住到公主府去,倒插門還得賠上爹媽。

    更氣人的是,宋朝的皇帝怕閨女受委屈,公主嫁人後就強行提升一個輩分,成了公婆的平輩,不用給公婆行禮。人家娶的是媳婦,駙馬娶的卻是姑姑。

    另外,公主的嫁妝駙馬也不能碰,萬一公主死了,又沒有孩子,皇家是要收回的。(好處沒有,壞處一堆,這待遇都快趕上網文作者了)

    這種情況下,把公主嫁給誰就成了仁宗的一件心病。徽柔比一般的公主還要難嫁,因為她出嫁前就得了老趙家祖傳的神經病。

    是的,史書上記載公主“病心”,也就是遺傳性青春期精神病。老趙家絕對受了詛咒,不但生兒子困難,還有遺傳性精神病。仁宗、英宗都有精神病,只是發病時間有早晚。徽柔病得很厲害,後期仁宗生病她都無法去侍疾。孝道大過天,公主連皇帝爹病了都不去看望,絕對病得很嚴重了。

    被嫌棄的駙馬

    跟電視裡演的一樣,當時仁宗的女婿人選有曹皇后的侄兒曹評與孃家舅舅的兒子李瑋。曹評跟公主年紀相當,文能提筆成書,武能百步穿楊,風流倜儻,世人見了都說好,想必相貌也不俗。

    而李瑋呢,史書上形容他“貌陋性樸”。要知道史書是男人寫的,很少會說某人貌醜,既然專門說了他貌陋,那估計長得真不咋地。李瑋除了相貌上不得檯面,性子還老實,不太會說話。但他絕非一無是處。

    首先,他家家教很好。作為皇帝的舅家,他跟他哥李璋為人都很踏實,為官清廉,禮儀方面也很到位,面見皇帝不卑不亢,仁宗一見就很喜歡,當場就把公主叫出來跟他相見。(從這一點來看,應該也不會太醜,皇帝也是挑臉的,猛然見個醜八怪不會馬上介紹給閨女吧。

    而且李瑋很有才華,他的水墨畫流傳至今。要知道歷史上書畫浩然如海,沒有兩把刷子絕對留不到今天。就連書畫大家米芾都對他的字畫讚不絕口。

    仁宗選來選去就選中了李瑋。後世很多人都認為仁宗是對母家心懷愧疚,所以強行把女兒嫁給李瑋。

    咱們代入仁宗來思量一下一個從小寵到大的神經病女兒,一邊是大老婆家少年風流的侄子,一邊是女兒親舅舅家的老實孩子,相貌雖然一般,但絕對沒有花花腸子,還很有才華。你怎麼選?

    而且歷史上曹皇后跟徽柔的娘苗賢妃可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你好我好姐妹淘。曹皇后賢惠,仁宗的寵妃都對她蹬鼻子上臉。作為親爹,不放心曹評也很正常。仁宗後來把小女兒永壽公主嫁給曹評的堂弟曹詩,那位公主23歲就被活活虐待死了。

    總之仁宗把心頭肉嫁給了李瑋。公主府的規格,公主的嫁妝和婚禮的規模一切比照皇太子來的。當時為了給公主加封,仁宗還跟大臣吵了好幾架。

    公主的悲劇

    可惜這場婚姻註定是個悲劇。公主是外貌協會的,一看駙馬長得不好看,又不會花言巧語地哄自己,嫁過去就把駙馬撇到了一邊。《皇宋通鑑·五十二卷》裡說公主對駙馬“常傭奴視之,韓氏復相離間”。

    公主完全拿駙馬當傭人看,公主的奶媽韓氏還一天到晚挑撥公主跟駙馬的關係。駙馬沒說什麼,但是駙馬的娘坐不住了。兒子受欺負也就罷了,關鍵公主不把駙馬當老公,她抱不上孫子啊!

    李瑋的親孃不是仁宗舅舅的原配,只是個妾,素質也不高,有一天晚上,公主跟梁懷吉還有張承照在花園裡喝酒,老太太就忍不住去偷看,結果被公主發現了。徽柔揪著老太太就是一頓揍,完事了,她還覺得自己特委屈,大半夜的披頭散髮跑去宮裡敲門,非要見她爹。

    仁宗以為女兒怎麼了,就放她進來,好言安慰。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夜闖宮門可比在故宮開大奔嚴重多了。皇帝的門要是說開就開了,哪天有人造反,皇帝不就被一鍋端了?

    以司馬光為首的文武百官不停地上書,讓皇帝懲罰公主。他們不為公主把駙馬當奴僕,也不為她大半夜的跟太監喝酒,更不為她毆打婆婆,就為了她不該夜闖宮門。

    仁宗沒辦法,他的懲罰也很有意思。他把駙馬貶了,又把包括梁懷吉、張承照在內的公主的下人們貶去看皇陵,最後只罰了公主的俸祿。錯都是別人的,我閨女是個好孩子,我都罰她錢了,你們還要怎麼著?這事就這麼抹過去了。

    公主不幹了,貶駙馬可以,你把我心愛的侍人貶了是咋回事?大概徽柔和梁懷吉是真有愛情的,這一刺激,公主神經病又發作了。仁宗那個心疼啊,又把懷吉他們給叫了回來。可惜精神病一旦發作,那真的是六親不認。懷吉回來了公主還是每天都發瘋。

    公主的母親苗妃就遷怒上駙馬了,她先是找人盯李瑋的稍,看他有啥劣跡,好光明正大地恁死他。結果李瑋竟然毫無劣跡。一不做二不休,苗妃臉也不要了,直接要給李瑋賜毒酒,被仁宗攔下來了。

    李瑋的哥哥李璋一看這不是個事,主動要求仁宗讓這對冤家和離。又過了幾年,仁宗也發了神經病,眼看要不行了。他放心不下這個女兒,又要李瑋跟公主復婚。

    這是為啥呢?因為接位的英宗跟仁宗不對付。仁宗一直有孩子出生,本來就不樂意收宗室子弟為養子。後來頂不住壓力認了英宗做兒子,又對他百般看不上。一待自己親兒子出生立馬就把英宗給趕了回去。直至親兒子早夭,才又把英宗給叫了回來。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子!仁宗也知道自己乾的不地道,就不想讓女兒留在宮裡受委屈。可世人都知道公主是個神經病,誰肯接這個燙手山芋。想來想去,還是隻有託付給李瑋。李瑋從未說過公主壞話,也沒有納妾再婚,除了他,仁宗也真是找不到別人了。也只有讓公主再婚,她才能生活在公主府,過快活日子。

    果然仁宗死後,英宗對仁宗的女兒就很惡劣。徽柔原本的俸祿是一個月5萬貫錢,英宗直接給砍成了1000貫。

    徽柔33歲死的時候,英宗的兒子神宗去看她,下人回報說公主的衣服被子都生了蝨子,冬天沒人侍奉,自己動手撥弄炭火被燙傷了。神宗回來大哭一場,又把李瑋給貶了。

    世人都說駙馬虐待了公主。但比較大的可能是李瑋心涼了,不管公主了。公主俸祿減了那麼多,奶媽還偷了公主的陪嫁,以次充好,下人看公主沒有什麼油水就怠慢了她。她一個神經病,時好時壞,皇帝爹死了,也就沒人真正在意她了。

    順便一提,李瑋終身未另娶,也沒有孩子,最後過繼了大哥李璋的兒子。

    回顧這一生,徽柔的悲劇,大概在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吧。嫁給誰,她都不會幸福的。

    她的前半生,和後半生落差太大。出嫁告別爹爹那一刻,她的世界就塌了。

  • 13 # 八卦小蝸牛

    公主是世上最高貴的女子,然而卻也是世間最悲慘的女子。

    歷史上,公主出嫁和普通人出嫁是很不一樣的,公主出嫁後一般都會有自己的府邸,駙馬未經召喚是不能跟公主親近的,即使親近也都是由規矩的,而這顯然是跟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是相違背的,所以歷史上很少有公主的婚姻是幸福的。

    回到《清平樂》當中,徽柔為什麼會遭李緯虐待?我覺得歸根結底還是三觀不同。

    徽柔

    徽柔是個骨子裡追求浪漫的人,她喜歡的人,她期望是翩翩君子,能夠吟得一首好詩,作得一幅好畫,寫的一手好字,同時能夠容貌秀麗,如果能夠懂她就更好了。

    她從小是長在深宮之中的,作為趙禎唯一一個成活下來的公主,她自然是受盡了萬千寵愛,她敢於跟管家最愛的女人,張貴妃,針鋒相對,甚至敢於直接反駁她的爹爹,說明她從來都不是逆來順受的人。

    李緯

    李緯是個怎樣的人?從徽柔的嘴來聽來,就是容貌粗鄙,不懂浪漫的人,雖然他也畫的一手好畫,寫了一手好詩,但是他不是徽柔心中的那個人,他給不了徽柔想要的浪漫生活,他也不懂徽柔到底想要什麼。

    而李緯疼徽柔嗎?我覺得他是疼她的,在徽柔不想跟他同房時,他並沒有強逼她。

    但是為什麼最終他又打了徽柔呢?因為婆媳矛盾。李緯的娘實在是一個強勢的人,她處處想要壓徽柔一頭,想要彰顯她婆母的威風,所以她責罵李緯是窩囊廢,甚至想出給徽柔下藥的手段,徽柔也是一個強勢的人,李緯夾在兩個強勢的人之間,最終選擇維護自己的母親。

    徽柔為什麼會遭虐待

    關於徽柔的結局,有人說是婚後受李緯虐待,最終抑鬱而死。那為什麼大宋朝最高貴的女子會遭人虐待呢?因為她所能仰仗的人早已逝去。

    在徽柔出嫁不久,趙禎因病去世,這個大宋朝最高貴的女子,自然也就失去了依靠,自然李緯和他的母親也不會再把她放在眼裡,公主,只不過是一個軀殼罷了。

    而徽柔可能也正好應了當初曹丹姝說的那句話,“你和她有一樣是相同的,就都是依仗著你爹爹的寵愛”。張貴妃因為管家的寵愛,處處跋扈,最後31歲逝去,徽柔也同樣因為爹爹的寵愛,擁有高傲的身姿,最後也在三十多歲死去。

  • 14 # 影視m記

    徽柔是宋仁宗的第一位女兒,身為長公主的她不僅身份高貴,而且深得宋仁宗寵愛。首先是因為徽柔的母親禾兒跟宋仁宗是青梅竹馬的伴侶,倆人的感情極深,再加上禾兒誕下長女,宋仁宗就更加的高興!還賜予徽柔封號“福康公主”。

    加之,宋仁宗從小就在彰獻太后壓制下長大,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把他沒有品嚐到的快樂都補償回來。兒子肯定是要肩負重任的,女兒卻不一樣,宋仁宗說他特別希望自己有個女兒,希望他的女兒成為大宋最快樂的公主。

    也是因為這一期望,徽柔從小就生活富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的確,她也是很幸福。但是,宋仁宗卻忘了一點,身為北宋的長公主,身份是很高貴,但是她的一言一行也都是起著帶頭的作用,加之宋朝時期的諫官在朝廷中起著監督皇室言行的作用,這就決定了徽柔的未來沒有自由。宋仁宗對徽柔的寵愛,無疑是對她日後的成長是無益的,因為她缺乏挫折教育

    其實,徽柔身邊的長輩除了張貴妃,她的母親和皇后都是當時非常優秀的女子,她母親禾兒雖說不是學識過人,但是心靈手巧,溫柔體貼,賢惠過人。而皇后不僅賢惠端莊,知書達理,在處理後宮諸事上智慧過人。可徽柔卻沒能在這兩位長輩的身上學到優點,還記得皇后丹姝第一次嫁的時候,嫁的是一位一心修仙的郎君,這樁婚事是娃娃親,丹姝當時並不願意,可是在書院學習過的她卻懂得了為人的擔當。她會換個角度去想,當時若不是對方的家人,她爺爺早就戰死沙場了,丹姝認為應該報答對方的恩情,於是還是心甘情願地嫁到男方的家裡,哪怕男方對自己無心,她也會盡自己的婦道,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或者享受她的興趣愛好:讀書

    徽柔她的不幸也是源自於她的婚姻,她沒辦法嫁給自己喜歡的人,李瑋並非沒有才識,他也很愛徽柔,但是徽柔嫌棄他其貌不揚,身份高貴的公主自然不能容忍這一點,她不能像丹姝這般去換個角度想問題。丹姝兩次都嫁給了不愛自己的丈夫,但是丹姝懂得由內而外地去展現自己的魅力,一點一點地去吸引對方。徽柔,卻一直是以自我為中心,這跟她生長的環境有關,她沒有意識到她生長的朝代是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她深居宮中,不諳世事,為所欲為,心底雖善良,卻沒有體會到人間疾苦,不食人間煙火,是她走向香消玉殞的主要原因。

    含著金湯匙出身,沒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當

    徽柔的出身對宋仁宗來說是件非常喜慶的事情,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宋仁宗不光對她的名字很用心起,還對她所住的宮殿大興土木修建,她從小就能受到家人很好的愛護,再加上家境極好,出身高貴,她及䈂以後卻成為她人生的轉折點。因為女子嫁人以後就開始要有自己的擔當了,要承擔起對家庭的各種責任,然而她卻沒能用心去做,或者說她做得特別的委屈,所以,她後半生是過得特別的悽慘。

    宋朝時期,皇室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諫官的管控,連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例外,這是宋朝時期的優點,統治者能做到以身作則,這一慣例從宋太祖就開始了。宋太祖的長公主當時因為喜歡拿翠鳥的羽毛來做頭上的裝飾,被宋太祖制止,宋太祖說,如果作為長公主不能以身作則,那麼民間的女子都會競相效仿,長此以往,世間就不會再有翠鳥的羽毛了。

    既然老祖宗都已經開了這個口了,宋仁宗必然也是會在這方面對自己的女兒嚴厲教導的。可是徽柔不明白父皇的一切教導,將是對她日後的一言一行起到一個保護作用。而作為長公主的她,也因為在溫室裡面呆的時間太久,缺少閱歷,也缺少挫折教育,以致於她在情緒的剋制方面難以做到平和。

    父親視她為掌上明珠,她沒悟到自身該盡的孝道

    《孝經》有云: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人之行,莫大於孝。

    五行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宋朝時期,孝道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女子的教育,出嫁前要當一位孝女。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徽柔不孝順,只是,她沒能明白爹爹為何讓他嫁給李瑋

    徽柔是位充滿著現代氣息的女子,在婚姻的擇偶上她希望嫁給自己喜歡的人,這本沒有錯。但是,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對女子的要求就是“出嫁前從父,出嫁後從父,如果丈夫去世後就從子”。從現代女子的獨立思想來看徽柔是沒有錯的,但是她生的時代不對啊,那個時候的婚姻沒辦法讓自己作主,雖然偶爾也有開明一點的人家,但是生在皇家的她沒有這個命,她也只能是聽從父命。

    無論是哪個時期,婚姻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徽柔如果能夠從欣賞的角度去看李瑋,如果能夠多讀讀《孝經》或者《佛經》,體會其中的“孝道”和“為人之道”,也許她會過得開心一些。有句話叫“既來之則安之”,徽柔若能從佛系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命,也許她心裡就會好過不少,生活不能事事如意,但是,我們能從書本中尋找到自愈的各種方式

    沒能做一個“賢妻”

    宋朝時期對女子的教育也包括為人妻之教,要求要柔順事夫做“賢妻”。

    司馬光在《家範》中曾指出,為人妻者,其德有六:

    一曰柔順,二曰清潔,三曰不妒,四曰儉約,五曰恭謹,六曰勤勞。

    柔順”為“從夫”之道,“不妒”為與婢妾相處之道,而“清潔”“儉約”“恭謹”“勤勞”為持家之道。首先,第一個“從夫”之道徽柔就已經是做不到了,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後面就更不用說了。其實李瑋是個很好的人,對她也很好,是徽柔自己看不上人家,從來不給人家好臉色看。最後,被婆婆捉到她跟自己的侍從懷吉在喝酒,全家人都怒斥她,她便跑回皇宮,跟爹爹訴苦。

    這已經是犯了大忌了,加之皇宮有門禁,她還不是挑到對的時辰進宮,婚後女子也不能隨意回孃家,自然而然地她就給群臣們留下話柄了。

    在宋朝,女子的德行對家庭的影響是很大的,宋初學著陶谷云云:

    一妻不能御,一家從可知。以之卿諸侯,一國從可知。以之相天子,天下從可知。蓋夫夫婦婦而正天下,正家而天下定矣。

    也就是說,家國天下事跟御妻息息相關,“”是規訓教化的意思,妻子若做不到柔順,家就沒辦法齊心,家都不齊心就沒辦法治國,國都治不好,更不能平定天下。徽柔作為國之公主,不帶頭做到“柔順”,那麼對平民中的影響自然也是不好的。要怪就怪她自己是公主,沒有辦法像常人般享受自由。

    雖然她後來和李瑋實現了和離,但是宋仁宗病逝前,也許是怕無顏面對自己的生母,所以,他又把徽柔推回去給李瑋。

    男人變心的速度是很快的,過去因為她是長公主,沒有人敢動她,可是宋仁宗去世後她失去了靠山,這一次是真的送羊入虎口了。徽柔的侍從懷吉被流放,她獨自面對夫家對自己的虐待,堂堂一代長公主,就這樣在丈夫的折磨中香消玉殞。

    宋朝諫官言辭激烈,身為長公主不盡婦道被彈劾

    宋朝的皇室再怎麼尊貴也經不住諫官的彈劾,連長公主也不例外。長公主沒能看透朝堂的潛規則,她一生在寵愛中隨性慣了,太過於注重自己的情緒,以致於她很難平衡自身與前朝之間的關係。

    記得曹丹姝初為皇后的時候也犯了這麼一個大忌,此後她便分分秒秒不敢逾矩,恪盡職守,做好每一個細節。但是徽柔卻沒有這麼理智,雖說皇室子女擁有權力去使喚人,但是在宋朝,皇室人也並沒有這麼自由。

    徽柔畢竟是閱歷太少,她並不知道,這個世上除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人會包容自己的性子,所以自身的德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她守婦道,最起碼她還能留住幾個親信在身邊,可現今她是造成了自己一無所有的局面,也只能怪自己當初太不理智了。

    結語

    有時候命運真的是難以捉摸,但是從徽柔的身上,我們應該看到作為女子修身養性是最重要的,雖然那個時候女子都是要依附男子生活,不然就只能依附於孃家,但是多讀書就會改變自己對這個世道的很多看法。看問題的視角很重要,要想把握自己的命運一定要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

  • 15 # 遇見蘇西

    時代的悲劇、公主的悲劇、李緯的悲劇。

    李緯典型的因為愛而不得,內心煎熬,還不能解脫,時間長了心理就扭曲了,產生報復的心理。

    報復以後就痛快了嗎?其實並沒有,相反會更掙扎,痛苦。

    這件事全都是受害者。作為看客只能嘆息……

  • 16 # 雨霽視角

    《清平樂》熱播後,帶火了一位離經叛道的公主,即兗國公主趙徽柔,她與太監梁懷吉的愛情可謂是驚天動地,公主與太監的愛情,在旁人眼中實在是有些不知廉恥,非得把他們拉出來好好罵上一番才可解氣,但人們在批評公主不顧天家顏面的同時,也往往忽視了宋仁宗才是造成這場悲劇的幕後推手。

    嬌寵——宋仁宗為女兒埋下的第一道雷

    由於史書上未曾記載兗國公主的名字,故後文沿用《清平樂》的說法,稱呼她為趙徽柔。宋仁宗一生有十六個子女,但只有四個女兒平安長大。宋仁宗28歲時才得了第一個孩子,而這個女兒又是他在接連經歷子女的夭折後,好不容易才長到成年的。故此,他對這個既是長女,又差不多是他唯一常伴膝下的孩子,傾注了太多的感情,對她的寵愛只有唐時的太平公主才可比擬。

    宋仁宗初封女兒徽柔為福康公主,後又不顧群臣阻攔,執意為女兒行了冊封禮,加封她為兗國公主,而她也成為了宋朝第一個行冊封禮的公主。一般說來,公主貴為天之驕女,縱然嬌寵些,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更何況,徽柔是宋仁宗第一個活到成年的孩子,溺愛她也是人之常情。

    但宋仁宗對女兒的寵愛讓這個天真爛漫的公主,忽視了禮法與規矩原是對她也有約束力的。公主在婚姻中受委屈後,憤而夜扣宮門,在宋朝,宮門夜晚都是關閉的,只有緊急軍情才可讓宮門名正言順地在夜晚開啟,否則便是政變。宋仁宗為女夜開宮門,在言官眼裡,足以與幽王烽火戲諸侯等同,公主的悲慘命運也在此進入高潮。

    婚姻——宋仁宗為女兒埋下的第二道雷

    《少年包青天》中,有一起案子最是驚險,而這起案子,便是大名鼎鼎的“狸貓換太子”。宋仁宗生母為李宸妃,但嫡母劉皇后沒有孩子,便強行從生母旁奪走了他,謊稱他為自己的孩子。宋仁宗自小便被養在劉後膝下,在劉後薨後才得知自己的母親不是劉後而是李妃。出於對母親的愧疚,宋仁宗極為抬舉李家,連最為寵愛的女兒也能被他當作禮物,送與李家庶子李瑋為妻。

    在他看來,李瑋才華橫溢,為人老實本分,又是自己親戚,與女兒徽柔合該是一對神仙眷侶。但出嫁的是徽柔,要與李瑋共度一生的是她,而不是她的父親宋仁宗。李瑋在宋仁宗眼裡真是樣樣都好,可李瑋相貌醜陋,又不會說些喜口話討公主歡心,看著真是又憨又傻的。

    公主自幼長在宮裡,身邊皆是相貌出眾又氣度不凡之人,她那裡見過這般粗鄙之人,更何況是要嫁與他了。而且李家出身市井,得了仁宗青睞才算有了身份地位。這樣靠她父親才發家的人,公主自是瞧不上的。李瑋長在市井中,也沾染上了市井無賴的俗氣,公主自幼受寵,如何願意嫁與這樣一個庸人。但仁宗既已將她許嫁李家,皇命難違,公主再不願也得乖乖出嫁。

    本就是強扭的瓜,夫妻自然情薄,公主厭惡李瑋,鬱鬱寡歡,只有與精通詩書的梁懷吉吟詩作對,才能釋放些許心中的不滿。公主雖不允駙馬親近,卻也鬆口讓駙馬納妾,對駙馬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

    可李瑋的母親看不慣公主放著好好的夫婿不管,偏偏與內侍親近,便暗中窺視公主行蹤,發現公主與內侍梁懷吉似有私情,引得公主大怒。李母出身微末,不知天家貴胄,欲教訓公主,但在宋太宗時,因公主輩分與駙馬相距過大,便規定公主出嫁後自動升上一輩,與駙馬的父母同輩,既是同輩人,公主也就無須侍奉婆母了。

    李母想倚仗婆母身份教訓公主,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公主一為貴女,二與她同輩,豈是她能隨意教訓的,公主與李母爭執激烈,甚至公主都不顧身份與李母動手,受夠了委屈的她一氣之下回了孃家,向父母哭訴,若是尋常人家,女兒受了委屈回孃家是理所當然,但公主既擁有天下之供養,也要承擔起這份責任。

    她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了天家的顏面,她回孃家夜扣宮門,乃是犯了大忌,就算仁宗再寵愛她,也不能平息言官的怒火。所以為了息事寧人,仁宗又讓女兒回了婆家,貶她為沂國公主,還讓她與心靈慰藉梁懷吉生離。公主哭也哭了,鬧也鬧了,投井也投了,但還是沒能挽回父親的旨意,不得不離開懷吉,回到那個壓抑她天性的李家。

    其實說起來,我認為李瑋也並不多喜歡公主,反覺得她是個要被供著捧著的活菩薩。因為宋朝吸取前朝教訓,不予駙馬高位,只給虛職。李瑋既迎了公主為妻,這仕途也就到此為止了。若是夫妻二人琴瑟和鳴,舉案齊眉,這仕途沒了也就罷了,畢竟公主的軟飯還是很好吃的。但遇上一個不喜歡自己同時還阻礙了自己仕途的妻子,李瑋在沉默中表態了,也默許了所有對公主的苛待。

    所有命運贈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徽柔身為帝女,未出閣時享受了世間女子夢寐以求的待遇,成年後再不情願,也要咬牙接受仁宗為她安排的命運。

    新帝——宋仁宗為女兒埋下的第三道雷

    宋仁宗因為無子可繼位,便收養了宗室子趙宗實為嗣,趙宗實在仁宗駕崩後也登基為了皇帝,史書稱其為宋英宗。但人嘛,總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宋仁宗曾有三子,雖然無一活至成年,但這證明了仁宗還是有要兒子的希望的。

    而能有自己的孩子,誰還會在意養子呢?孩子都是很敏感的,本就是寄人籬下,宋仁宗又對他不甚親近,趙宗實自然惶惶不安。而且他是見識過仁宗對子女的溺愛的,這一對比,倒顯得他愈發可憐了。父不慈子自然不孝,英宗繼位後對仁宗的子女也沒什麼好臉色。

    仁宗一去世,徽柔沒了靠山。而英宗當了二十多年備胎太子,一朝得勢也自然要順著自己的性子來。徽柔出嫁時,仁宗給她的嫁妝極其豐厚,而這筆錢全是從國庫出。英宗繼位後發現這國庫到自己手裡就少了許多錢,對徽柔更是不滿,甚至不顧群臣阻攔將她從內廷逐回了李家。

    而這一切也造成了徽柔最後的結局——精神崩潰,也沒有新衣可穿,冬日甚至無人可為她生炭取暖,最後33歲就香消玉殞。史書記載,“瑋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蝨,至自取炭生火,炭灹傷面。”一個自幼在蜜罐中長大的女孩,死因竟如此不堪,令人唏噓。

    兗國公主趙徽柔從錦衣玉食到衣不蔽體,她的悲慘命運全是仁宗打著為她好的妻子為她安排的。仁宗一步步為女兒埋雷,先是嬌寵,再是婚姻,最後是新帝,這三道雷一炸響,公主的生命也就一步步走到了結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睡覺醒來口臭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