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正氣

    《夏日絕句》全文如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詩的開頭兩句破空而起,勢如千鈞,先聲奪人地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傑的氣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肅然起敬。這兩句詩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因其崇高的境界與非凡的氣勢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詩的後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點出其原因所在。項羽最壯烈的舉動當屬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暫避江東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殺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來這種失敗中表現出來的異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在宋廷南渡時尤顯可貴。詩人盛讚“不肯過江東”的精神,實因感慨時事,借史實來抒寫滿腔愛國熱情。“至今”兩字從時間與空間上將古與今、歷史與現實巧妙地勾聯起來,透發出借懷古以諷今的深刻用意。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借項羽的壯舉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正氣凜然。

  • 2 # 追夢老學生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短短四句二十字,洋溢著濃郁的愛國激情,讓人感到震聾發聵!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正氣。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爛宋王朝的瓊樓玉苑,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史稱“靖康之恥”。後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裡,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創作此詩,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鬚眉。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3 # 老張打卡北京城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

    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非常正能量

    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正氣。值得廣而學之。

  • 4 # 秦一農夫

    《夏日絕句》是北宋詞人李清照在1127年,發生"靖康之難“後,國破家亡,隨著宋王趙構南渡江南後所作的一首悲憤詩。(說是南渡,是對一般老百姓而言,實際上是南逃)也是一首借古諷今的諷刺詩。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的女詞人李清照,看到北宋王朝在大敵當前,不是奮力抵抗,而是採取夾著尾巴逃跑,不由怒從心起,所以在詩的前兩句,就旗幟顯明地真抒胸臆:”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表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大無畏精神,緊接著後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詩人又借用歷史上"項羽兵敗垓下,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烏江自刎的歷史典故,來諷刺北宋王朝的無能和腐敗。雖然全詩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個字,但言簡意賅,旗幟顯明,強烈地表現出李清照巾幗不讓鬚眉的愛國主義精神,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農夫也是非常喜歡這首詩的。

  • 5 # 塵世浮沉人

    這首詩讓我們知道什麼叫做巾幗不讓鬚眉,完全展現了李易安那種不輸男兒的心氣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奈。這首詩也讓我想到了她另外一句詩:南渡衣冠欠王導,北來訊息少劉琨。此乃異曲同工之妙。

  • 6 # 韓其潭5296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攻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趙宋王朝南遷,南宋建立。1129年,李清照之夫趙明誠任江寧(南京)知府,屬下武官發動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卻棄城而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逃難路過烏江時,有感於楚霸王項羽寧可自殺也決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氣概創作此詩。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這首詩,手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鮮明地提出: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死要成為鬼中的英雄。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然後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不是幾個字的精緻組合,不是幾個詞的巧妙潤色;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詩人纖弱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演繹之柔美,繞指纏心,悽切入骨,細膩感人無以復加。透過她一貫的文筆風格,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筆端勁力突起,筆鋒剛勁顯現時,這份剛韌之堅,氣勢之大,何人可以匹敵?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詩人追思那個叫項羽的楚霸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南宋當權者苟且偷安的時政。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為了無愧於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託,以死相報。一種“可殺不可辱”、“死不懼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氣,漫染紙上,令人叫絕。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 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鬚眉,可謂千古絕唱。

  • 7 # 還文樓主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是宋代著名詩人李清照所寫,主要講人生在世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想起西楚霸王項羽,寧死也不肯過江東。

    古詩背景,靖康之亂,宋室南渡,國破山河碎。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生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這句詩寫詩人尊崇的人生價值觀。做人應當轟轟烈烈,勇於擔當。自強不息,頑強拼搏。不要貪生怕死,怯懦無能。在世時做人中豪傑,死後在地獄也要做鬼中英雄。諷刺執政者,宋王朝腐敗無能,宋室君臣,貪生怕死,怯戰享樂,放棄北方大片國土,使人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許多百姓遭戰火洗禮,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表達詩人對苦難百姓的深切同情,熱愛國家的思想感情。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東。這句詩用對比的手法,用西楚霸王項羽與宋王朝相比較。宋室不戰而退,置國土與百姓而不顧,大好河山落入外族之手。項羽兵敗烏江,寧死不退回江東,死戰到底。這句表面歌頌西楚霸王項羽,英雄豪邁,不畏生死,頑強拼搏的精神,諷刺宋室腐敗無能,怯死享樂。

    《夏日絕句》語言簡單,語氣卻激昂彭湃大氣,鏘鏘敲醒人心。廖廖數語,勾勒出一種豪邁無畏的英雄氣概。全詩主旨是尊崇不懼死亡,勇於擔當,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人生價值觀。諷刺宋室的昏庸無能,怯懦畏戰,貪生享樂的思想感情。表達詩人對受戰火荼毒的百姓深切同情。

  • 8 # 讀書分享與推薦

    為什麼喜歡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概括來說,是因為李清照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因為她擲地有聲的大聲吶喊,因為高亢響亮的價值取向!

    《夏日絕句》是李清照的名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20字,但是卻影響深遠。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金兵攻入中原,俘虜了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遷,趙構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權。當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任建康知府,據說當時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居然臨陣脫逃,李清照深感恥辱,因為南宋的軟弱,也是因為丈夫的軟弱,所以在路過烏江的時候,寫下了這首詠懷項羽的悲壯之作!

    詩曰: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首二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了生當為豪傑,為國立業,報效國家,死,也應該是鬼中的英雄,這樣,方才不愧於男子漢大丈夫的身份。這種深刻的愛國情懷和高亢氣魄,震撼人心,這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更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李清照以一個女流之輩,尚且有這樣的勇氣和魄力,反觀南宋和自己的丈夫,卻畏縮不前,當真是令人鄙視!

    後面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懦弱行為。只有像項羽這樣的英雄,才無愧於七尺男兒之身,這一個“不肯”,當真是極具神韻,有一種“士可殺不可辱”的英雄豪氣!

    透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李清照的浩然正氣和凜然風骨,她以嬌弱的身軀,卻發出了這樣的吶喊,筆鋒剛勁雄渾,氣勢之大,又有幾個男兒能夠匹敵?

    另外,這首詩,也提出了高亢和鮮明的人生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建立功業,為國為民,那麼死後,方不失為一個鬼中的豪傑!這種愛國之情,正氣凜然,的確是令人振聾發聵的!

    全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連用了三個典故,毫無堆砌之感,因為這就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振奮的詩句,出自於一個女子之手,如何不令人喜歡?

  • 9 # A怡居

    《夏日絕句》是大家十分喜愛的一首詩。為什麼喜愛?讓我們先來賞讀一番:

    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的作者是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正氣。

    《夏日絕句》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做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借項羽的壯舉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正氣凜然。

    如此好詩,試問能不喜

    愛乎?

  • 10 # 清如雪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詩人人生的價值取向,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苟且偷生。詩人李清照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慷慨雄健、擲地有聲,但無堆砌之弊。

    人傑:人中豪傑。漢高祖曾稱讚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鬼雄:鬼中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項羽:秦末時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奪天下,在垓下之戰中,兵敗自殺。

    江東: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

  • 11 # 可梁識

    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道出了做人的豪邁

  • 12 # 古風時光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雖是婉約派代表,但是這首《夏日絕句》短短四句話,卻把悲憤的壯闊之情露骨的拋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上,由後世評鑑,借古諷今,語出驚人,字字珠璣

  • 13 # 夏冷

    夏日絕句是宋朝李清照所寫。在這首短短四句的五絕裡,李清照一反平日婉約派的常態,忽然間豪放起來。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前二句,李請照作為女性,女性心目中的男人標準,就是男人生當做人中之傑士,死後也應做群鬼之中的雄者。

    那麼,在古往今來的男人中,誰最合乎這個標準呢?秦贏政合乎嗎?漢劉邦合乎嗎?這二個強秦盛漢的締造者,勝利之王,在李清照的心目中,都不符合李大美人的標準,為何,贏政雖生為人傑,但秦朝二世而亡,鬼雄就算不上了。漢劉邦呢?他的後代雖開創了文景之治,在漢武帝時達到了高峰,從此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劉邦符合死亦為鬼雄,但生當做人傑,劉邦不合乎,為什麼?劉邦在世為人,耍流氓,稱無賴,摔兒女,同意烹父親,簡直失掉了做人的尊嚴。

    那麼,在古往今來的男人中,誰最合乎李清照的標準呢?換的話說,李清照最中意的男人是誰呢?綜觀歷史,只有項羽,讓李清照最為中意,最為傾倒。你看項羽,在看到秦始皇時,不為他的威嚴所嚇倒,說彼可取而代也!面對強大的秦王朝,又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來實踐了這一諾言!面對失敗,八千子弟今何在,他感到無顏見江東父老,在人生的最後關頭,還要成人之美,讓曾經的手下寶掉自己的頭顱去報功,完全合乎了李大美人”生為人傑,死為鬼雄"的標準,是李清照心目中的理想男人。由此也就可以認為,李清照是虞姬的轉世女人。

    按照這個標準,趙明誠是李小姐的理想情人嗎?顯然不是的。趙明誠只是一介書生,是李小姐在萬般無奈之下不得已的選擇。這就說明了,李小姐這輩子的婚姻註定是不完美的。

    網友們以為如何呢?

  • 14 # 詩詞宇宙歷史神話

    這是一首讓男人顏面掃地、無地自容的一首詩。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卻出自柔弱女性之手,實在是巾幗壓倒鬚眉了。所以我非常喜歡。此詩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之手。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南渡之後,建炎三年(1129)年趙明誠罷守江寧,李清照與丈夫具舟去蕪湖。沿江而上時經過和縣烏江(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處)。該詩可能作於此時。李清照在這首詩中,不以成敗論英雄,對楚霸漢之爭中最後以失敗而結束了自己生命的楚霸王項羽,表示了欽佩和推崇。這首五絕,透過歌頌一位失敗了的英雄——項羽,表現了詩人崇尚氣節的精神風貌。對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個有力的諷刺。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不是幾個字的精緻組合,不是幾個詞的巧妙潤色;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當作”之所“亦為”,一個女子啊!纖弱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演繹之柔美,繞指纏心,悽切入骨,細膩感人無以復加。透過她一貫的文筆風格,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筆端勁力突起,筆鋒剛勁顯現時,這份剛韌之堅,氣勢之大,敢問世間鬚眉幾人可以匹敵?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李清照的愛國情懷,家國精神,也在後兩句中看出了李清照的無奈與寄託希望於項羽的情懷。她多麼希望,她的祖國和丈夫能夠有項羽的精神。知道什麼是自尊自愛,而不是像個懦夫一樣狼奔豕突、苟且偷生。更看出她對國家和丈夫深深的失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淒涼之情,溢於言表!

  • 15 # 解憂詩詞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李清照最出名的一首五言絕句,慷慨激昂,令無數男兒羞愧。

    她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她的婉約詞,諸如《一剪梅》、《聲聲慢》、《醉花陰》都是千古名篇,但是這首《夏日絕句》卻讓我們看到了正氣凜然、無所畏懼的剛強一面。

    對於項羽該不該過江東這個話題,一直以來是有爭議的。

    杜牧說“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在他看來項羽應該過江東。

    而北宋的王安石卻有不同意見,“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在他看來項羽已是窮途末路,無力迴天,即使過了江東也於事無補。

    她十分肯定項羽當年的選擇,在她看來與其苟且偷生,倒不如全了英雄之名。

    生是人傑,死為鬼雄,如此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這讓我想起了屈原的“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李清照以一介女兒之身,卻能發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豪言壯語,怎不令人肅然起敬呢?

    而且李清照寫這首詩是有一定背景的,當時宋朝在金人的鐵蹄之下,被迫南遷,偏居於臨安一隅。

    統治者不思進取,任憑山河落入敵手,苟且偷安,李清照對此十分痛恨。

    更令她失望的是她的丈夫趙明誠,本是一城長官,卻在城中發生叛亂時,丟下全城百姓,獨自逃亡。

    趙明誠是李清照的摯愛,可是卻如此懦弱不負責,她的心中怎能平靜?

    所以在經過烏江之時,想到當年項羽寧願自刎也不肯過江東,再對照南宋統治者和丈夫的行徑,一時感慨萬千,於是便有了這首《夏日絕句》。

    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獨屬於李清照的錚錚傲骨,讓我們明白她不是隻會寫“悽悽慘慘慼戚”,她也有不輸於男兒的非凡氣魄。

    很多人喜歡這首詩,應該就是喜歡它所傳達的那種無愧於天地的英雄氣概。

  • 16 # 我是李小哲

    你好,看了很多大手的回答,喜歡的原因都差不多,這首詩對我而言意義非凡,所以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首先這首小詩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就是俗稱的五言絕句,但是短短的四句話里居然有三個典故,你說厲害不,更厲害的是根本不覺得在湊數,一切都那麼的自然而然,這就是作詩的境界!

    詩的背景不多說了,大家都說的挺好,就是南宋時期皇室人員不景氣,不顧老百姓,只顧自己,

    如老子而言,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

    然後作者聯想到了當年那個讓人心生遺憾的項羽,本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卻因心中孤傲,無顏見江東父老而重回戰場,英勇就義。

    據說作這首詩時,她丈夫趙明誠就站在她身後,聽到老婆這樣的心境,很是羞愧啊,因為自己也算是個逃兵,畢竟是南京城的知府大人,後來不久就病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當時受了刺激,從此那對被世人羨慕的才子佳人也就沒了後話。

    再說一個厲害的,

    作者李清照可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在月球站得住腳的女人!

    月球環形山有以李清照命名呦!

    上學時期我還把這首詩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呢,刻在小桌板上(大家不要學我這不文明的行為哦,寫在書上就可以了。。)當時覺得國家有難一定要拋頭顱灑熱血。。

    後來看到中庸的一句話

    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

    真是深深的被國學震撼到!

    國學這件事兒,我們來日方長!來和我一起交流吧!

  • 17 # 楚襄蠻

    如果沒有人告訴我《夏日絕句》的作者,那麼我猜想這首詩應該是出自岳飛、辛棄疾或者文天祥那樣鐵骨錚錚的愛國硬漢之手吧?

    可偏偏它不是。

    當“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變成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時;當“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變成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時,讓人驚掉的豈止是下巴?

    原來婉約派一旦“跨界”,其力量亦足以摧枯拉朽,其效果亦足以蕩魂攝魄!

    婉約派只是後人給古人貼的標籤。

    九泉之下的李清照表示嚴重不服!

    時間回到八百多年以前的公元1127年,封建時代的中國歷史即將改變,而才女李清照的個人歷史亦隨之改變——

    靖康之難發生,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退出歷史舞臺。

    南宋小朝廷在以宋高宗趙構為首的統治階層在金兵的不斷追擊下棄萬千子民於不顧,一路南逃,先逃到揚州,再逃到臨安(今杭州),後又逃到越州(今紹興),之後又逃到明州(今寧波)。

    李清照耳聞目睹金人攻城拔寨,燒殺擄掠,大宋黎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李清照的丈夫,大才子趙明誠擔任江寧府知府(類似於現在的南京市市長),位高而權重。

    當時,局勢未定,有位將領率領一支部隊駐紮在江寧,圖謀不軌,意欲作亂。當地一位官員得知訊息後迅速報告給了趙明誠。

    按常理,作為江寧的首席父母官,應該立即嚴查並制止此類事件。

    但,常理只適合常人,對於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常理只是空洞的道德虛設,趙明誠做出了讓李清照鄙視至極的一件事

    當天晚上,趙明誠和他的幾個下屬官員,從城牆上放下一條繩子,悄悄的逃走了。趙明誠不僅沒有嚴查,亦沒有制止叛亂,而是棄一城之百姓於不顧,自己率先“跑路”了。

    朝廷不積極抗敵,敗不可再敗,退亦不可再退;而李清照自己深愛的丈夫又成功的學會了皇帝老兒的那一套,當了“逃兵”。

    亂世中的某一日,

    心情沉重的李清照在路過烏江時隨口吟出——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人,生時,應當作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

    時至今日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只因為他不願苟且偷生退回江東。

    烏江還是那條烏江,千餘年後,烏江邊的弱女子李清照意圖借項羽的視死如歸,來喚醒當時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或暗諷懦弱無能的丈夫,以抒發心中那難以言說的悲憤。

    據說,當趙明誠在聽到李清照口中吟誦的《夏日絕句》時,羞愧難當。沒過多久,就病死了。

    王立群教授說:這首詩把項羽血性男兒的本質給解釋了出來。我們這個民族需要千千萬萬個有血性的男兒。

    古往今來,女子詩作,

    《夏日絕句》最具血性!

    巾幗絲毫不讓鬚眉!

    “何等氣概!何等志向!

    千載下讀之,凜凜有生氣焉!”

    李清照當為女中“大丈夫”!

    我一直在想,趙明誠逃跑的那晚,是不是把李清照也拋棄在了江寧城中??

  • 18 # 文史馬後炮

    提起李清照,大多數人腦子裡面應該是浮現出一位溫文爾雅才華橫溢女子形象,“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確實,作為婉約詞派著名詞人,其詞風直追柳周,橫絕兩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千古名句太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但是,把李清照僅僅看成一個只知道花前月下的女才子卻是有失偏頗,《夏日絕句》正是男兒氣概的寫照與流露。“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試問又有幾個男兒能寫出如此氣魄的詩句。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列”。在國家危亡的時刻,往往是思念英雄的時刻。李清照寫這首詩,一方面是思念英雄,希望有英雄人物出現,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頹。這是李清照的呼喚,同時也是時代的呼喚。李清照寫這首詩,另一方面隱喻著對趙宋朝廷的不滿。外表貌似強大的大宋,被北方金國輕鬆打破東京防守,擄掠徽欽兩帝,而現有朝廷不思北伐,偏安江南,“只把杭州當汴州”。

    其實,聯絡個人經歷,可以想見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看見妻子所作《夏日絕句》,一定會紅了臉,甚至想找一條地縫鑽進去。關於其中原因,這裡不在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檢視資料。

  • 19 # 明貞

    歷史上有幾位才華膽魄勝男人的女子,武則天李清照花木蘭劉胡蘭江姐等,氣魄不輸男子!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猛人項羽太脆弱了,因失敗而自殺令人遺憾!李大美女有點想不通,何不東山再起?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也表達這意思!但其實他們是對人性不太夠理解所致,項羽是個很自我的人,心中無他人只有自己,這是他失敗的根!即便他不自殺而回江東重整旗鼓勝利的機率也不太大,除非他能改造自己性格,那又不太可能!現實是殘酷的,但又全能而公正!何謂命運?命即事實,而運即成為事實的過程!命運是公正而全能的,李清照雖女中丈夫,但也是人,是人就有迷惑無知的一面!

    她是極有膽色之人,後來又再嫁卻遇人不淑受騙,她毅然上公堂要求離婚並痛斥騙她的人,實是巾國英雄!善惡是非是有確切意義和標準的,和平常我們理解的不一樣!比方一網友說生命不過利益愛並進化,有道理,利益是生存延續之必須,愛是友好和諧的基礎,而進化是都需要的磨歷!利益與慾望,愛與佔有控制,進化與敗壞,許多人混為一談,這是人是劣根所致,也正是每個人的使命所在,是每個人需進化的地方!

    歷史是一面鏡子,表達著命運的玄妙!看懂了,少走些彎路,看不懂,多受些折磨,如此而已!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福禍由因果,苦樂唯自招!

  • 20 # 紅孩唉

    《夏日絕句》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

    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慷慨雄健、擲地有聲,但無堆砌之弊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詩的開頭兩句破空而起,勢如千鈞,先聲奪人地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傑的氣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肅然起敬

    這兩句詩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因其崇高的境界與非凡的氣勢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詩的後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點出其原因所在。

    項羽最壯烈的舉動當屬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暫避江東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殺身亡。

    在作者李清照看來這種失敗中表現出來的異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在宋廷南渡時尤顯可貴。

    詩人盛讚「不肯過江東」的精神,實因感慨時事,借史實來抒寫滿腔愛國熱情。

    「至今」兩字從時間與空間上將古與今、歷史與現實巧妙地勾聯起來,透發出借懷古以諷今的深刻用意。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做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

    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借項羽的壯舉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正氣凜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火鍋食材超市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