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申十七年
-
2 # 回溯史河
陳友諒為人狡詐兇狠,他的很多決定都是親自做出的。加上他最終失敗,所以歷史對他的謀士記載非常的少。
陳友諒劇照
1、張必先,元末農民起義軍將領之一。他在湖北黃蓬鎮與陳友諒、張定邊結拜為兄弟,生死與共,風雨同舟,共謀前程。官居大漢丞相。陳友諒鄱陽湖大戰失敗後,朱元璋進圍武昌四個月,城堅不下。1364年春,朱元璋從建康出發,再次親自臨敵指揮。其間,漢軍丞相張必先自嶽州率軍來趕援,朱元璋派常遇春突然中道攻襲,活擒了這位外號“潑張”的驍將。
常遇春押著張必先來到城下,向上喊話:“汝所恃者,惟‘潑張’一人,今已為我所擒,尚何恃而不降!”
張必先也氣沮,仰頭向上,對張定邊喊話:“吾已至此,事不濟矣,兄宜速降為善。”
張定邊“氣索不能言”,本來就在水戰中中箭百餘,張定邊一身箭瘡,咬牙堅持。
見火候差不多,朱元璋派俘虜的陳友諒舊臣羅復仁入城勸降,表示說:“陳理若來降,當不失富貴。”
羅復仁入城,與陳理抱頭大哭,張定邊也在一旁大哭。於是,轉天大清早,陳理銜璧肉袒,率人出城詣軍門投降。這小孩子俯伏戰慄,不敢仰視。朱元璋見其弱幼,心覺可憐,親自扶起,握其手稱:“我不會治罪於你。”
2、張定邊(1318至1417),沔陽人,元末第一猛將,若論勇猛天下無出其右者。張定邊原籍湖北沔陽州湖弦口,出身漁家。身材魁梧,留著五綹美髯,瀟灑英俊。知天文識地理,習兵法,練武功,精拳藝,擅岐黃。為人急公好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在湖北黃蓬鎮與陳友諒、張必先結拜為兄弟,生死與共,風雨同舟,共謀前程!從陳友諒起義,定都武昌,轉戰荊楚,征伐兩江、閩、浙邊陲重鎮,攻無不克。
當朱元璋的部將康茂才投書偽降,張定邊曾力阻其行,陳友諒專橫獨斷,不納其言,致遭江東橋之慘敗。
石灰山戰敗,陳友諒僅以身免,不思勁敵當前,整軍備戰,而一意孤行,急於稱帝,並以五通廟作行宮,張定邊哭諫不納,而分兵令其攻安慶而無功。
陳友諒身後,群龍無首,起義失敗。張定邊不願做朱元璋的降將,遂於洪武元年(1368)戊甲孟秋,遁入泉南靈源山隱居。為避前嫌,削髮為僧,自號沐講禪師。
3、鄒普勝
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壽輝密謀抗元,攜鐵至他家,囑代制鋤鍬等武器,普勝告之曰:“今天下尚須鋤治耶?當為煉一劍贈君耳。”於是共謀大舉,用紅巾為號。
徐壽輝稱帝后,被封為太師。 陳友諒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鄒普勝仍稱太師,至明朝建立,隱姓埋名,自名為何野雲,取野鶴閒雲之意。後雲遊潮州府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一帶,以相風水謀生,其人形骸放蕩。
民間稱其為蝨母仙、邋遢道士,尊稱何野雲仙師、龍尾聖王、龍尾爺、龍爺。
張士誠的謀士大家應該就多陌生了。
他們均參加了張士誠率領的起義隊伍,但後來又都離張士誠而去,餘生發奮著書,成就了國人史上最著名的兩部小說,他就是《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
施耐庵作為張士誠麾下的一位幕僚,卻據說在張士誠稱王建業之時就離開了他,隱居於興化寫小說《水滸傳》,也許是他參與張士誠的起事隊伍的經歷,給了他許多的創作靈感,也有不少人撰文或者研究施耐庵的水滸傳和張士誠的起義隊伍千絲萬縷的關係,也許施耐庵寫就的《水滸傳》還真和張士誠的起義隊伍有關係呢,至少在人物刻畫、故事構造上受到了當時起義隊伍的影響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巧合的是小說家羅貫中同樣也在張士誠的起事隊伍裡上過班,做著幕僚的工作,但有點惋惜的是羅貫中似乎一直沒有得到張士誠的重用,依照《三國演義》的故事結構和人物刻畫以及對割據勢力的解讀,我們應當覺得羅貫中還是一位很有才華和很有見地的幕僚的,可是有志圖王的他後來也離張士誠而去,圖王未果而發憤著書,成就了國人史上最成功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如若沒有離開張士誠繼續做他的圖王大夢,估計我們今天也就不知道羅貫中其人了,更看不到他的《三國演義》了
-
3 # 叨筆歷
陳友諒、張士誠手下也有李善長、劉伯溫這樣的人才。
陳友諒手下的謀士鄒普勝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和 ,精通陰陽數術、建築學等天下奇才,民間關於他的傳說比諸葛亮、劉伯溫還要多,潮汕地區到處都是他的寺廟,後世有很多人祭拜他。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劉伯溫極力推崇他說他是天下第一奇才,請求皇帝召鄒普勝進京共同治理天下,皇帝趕忙派劉伯溫攜帶厚禮及赦免他無罪的詔書去聘請他,但是鄒普勝自陳友諒兵敗之後,看淡仕途,不再入朝圍觀,從此雲遊各地。
他隱姓埋名,取閒雲野鶴中鶴(何)野雲三字為自己的名字,自稱何野雲。海陽縣、揭陽縣、潮陽縣一帶流傳他許多為民做好事,替人看風水,治病,懲治“地方惡霸、神棍”,戲弄俗僧等傳說故事。
陳友諒手下有如此人才還有精兵猛將,他為什麼失敗了呢?
我們先看項羽,項羽手下有范增,範曾的謀略不在陳平張良之下,他還有諸多忠臣良將,項羽最終還是敗給了劉邦。因為項羽殘暴無道,心性多疑,後世很多人認為陳友諒就是第二個項羽,他的性情跟項羽差不多他經常縱容部下劫掠百姓不得人心。反觀朱元璋體恤百姓,大興仁義之師,團結眾將士,在政治上朱元璋勝出陳友諒很多。
陳友諒剛愎自用、性情多疑、殘暴嗜殺、不施仁政,這樣的做法就是項羽本人再世也會失敗,成功最終是屬於正義之師,所以很多人說陳友諒以遠勝於朱元璋的實力而敗於朱元璋是天命所歸,這也有道理,上天總是偏袒仁義正道的英雄!
-
4 # 樂學讀書會
很多時候,歷史真的就是偶然,運氣好真的很重要。朱元璋徹底奠定帝王基業的戰爭是哪一場?是鄱陽湖水戰。這場大仗其實是第二次,在這之前還有一次預演。
1360年,陳友諒率領白艘鉅艦自上而下攻擊朱元璋部(陳在中游,朱在下游),雙方在現在的南京城外展開水戰。早知道南京可是朱元璋的老巢,由此可知那時候朱元璋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但是很巧的是,江水落潮,陳友諒的大船擱淺,最終失敗。
三年以後,陳友諒捲土重來,號稱60萬大軍進攻朱元璋,朱元璋號稱20萬,雙方最終在鄱陽湖決戰。具體過程就不詳述了,陳友諒當然犯了很多指揮上的錯誤,但運氣也的確站在朱元璋那邊。陳友諒優勢兵力包圍朱元璋的旗艦,就差一點活捉朱元璋。明史記載如下:
丁亥,遇於康郎山(注②),太祖分軍十一隊以御之。戊子,合戰,徐達擊其前鋒,俞通海以火炮焚其舟數十,殺傷略相當。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沙,不得退,危甚,常遇春從旁射中定邊,通海復來援,舟驟進,水湧太祖舟,乃得脫。
而僵持十多天後,輪到朱元璋反攻了,形勢對陳友諒越來越不利。陳友諒決定突圍,突圍過程中,他就往船艙外冒了下頭,然後被箭射死了。
漢軍且鬥且走,日暮猶不解。友諒從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同總),驟中流矢,貫睛及顱死。
在戰鬥不順利時,朱元璋親自上戰場都沒事,這不能不歸結於運氣!
己丑,友諒悉鉅艦出戰,諸將舟小,仰攻不利,有怖色。太祖親麾之,不前,斬退縮者十餘人,人皆殊死戰。會日晡,大風起東北,【東北風…東北風啊…】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實火藥蘆葦中,縱火焚友諒舟。風烈火熾,煙焰漲天,湖水盡赤。
歷史有時候就這麼有趣,成王敗寇,勝利的那邊能被吹成神,失敗的能被噴成狗。如果陳友諒贏了,那鄒普勝就是他的李善長,張定邊就是他的徐達。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至於張士誠,他自始至終都沒用得到可以一統天下的資本,就不說了。
-
5 # 正氣歌聲
說白了,就是成王敗寇。
如果張士誠或者陳友諒獲勝了,成為大周(張士誠的國號)或者大漢(陳友諒的國號),那麼張士誠和陳友諒就是周太祖或者漢太祖了,他們的故事會廣為流傳,他們手下的忠臣謀士自然也就成為風雲人物,成為諸葛亮和張良那樣的人物。
這當然不是空口白話。
就拿陳友諒和朱元璋決定命運的鄱陽湖一戰來說,其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陳友諒都是佔據上風的,獲勝機會多多。只可惜一場大風改變了兩人的命運,陳友諒意外被射死,朱元璋最終獲勝。
其實這一戰朱元璋就是豪賭,他心裡也沒底,只是他最終賭贏了。
而張士誠則是因為自身性格問題,滿足於小富即安的狀態,如果換個明智一點的人,在佔據了富庶的江南地區後,奪得天下的機率也是很高的。
朱元璋這邊獲勝了,後世流傳的當然是他這邊的故事,畢竟成王敗寇,誰又會有心情去宣揚失敗一方呢?但這並不代表失敗一方沒有優秀的人才。
就我目前看的書籍,陳、張兩人手底下鮮有李善長、劉伯溫這樣的人物輔佐,歷史小說中說陳友諒有個側室夫人很有謀略,甚至可以比較劉伯溫,但應該只是杜撰,那麼歷史上陳、張兩人手下的謀士有可以比肩李善長、劉伯溫的嗎?
回覆列表
有啊,羅貫中是陳友諒的軍師。
貫中是字,名本,就是羅本。羅本先生隨陳友諒參加了鄱陽湖水戰,陳友諒的鐵鎖連環艦被朱元璋一把火燒了。羅本先生看到這個畫面,記憶猶新,幾年後根據自身經歷,寫成了《三國演義》中的“火燒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