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鑫旭線上
-
2 # TeaC
不十分了解。
茶葉本身應該是一樣的,每年清明前後從茶樹上採摘下來。
之後的加工方法和製成品可能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不同年代在器具、儲存、運輸、貿易、消費等各方面有區別和變化。
在哪裡看到過介紹,說唐代及以前是有抹茶的,也就是把茶葉加工成極細的粉末來食用,可以單獨飲用,也可以和其它食物混合製作成點心。
後來為什麼不再這樣了呢?那就不知道了。
和古代相比,現在有很高效的粉碎機,實際上已經恢復製作抹茶了,有抹茶蛋糕、抹茶湯圓、抹茶月餅等。
-
3 # 春榮2091
茶,又謂茗。古代喝茶大有講究,可謂是一門學問,選料一般都是清明後穀雨前豐實的嫩芽,這和現代人熱衷清明前的所謂明前茶不同,他們認為"明前″茶還未長實。茶芯謂搶,葉謂旗,一葉一芽謂一旗一搶屬上品。為便於運輸和儲存都會壓成茶餅,散茶上市是朱元璋朱明皇朝以後的事,不少邊遠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壓餅的傳統。散茶的優點其形不會被破壞。喝茶也講究色香味,我們今天(蘇皖浙北地區)的喝茶其實是牛飲,古時謂品,體現的是一種身份,泡茶頗似今天的工夫茶,用的是茶盅。用的水也有講究,一般採用的是雨水(稱無根水),講究點的用山泉,椐說水質差的水會破壞茶的口感。其實是真的,那年王安石得知學生蘇東坡要進京,囑咐他路過三峽給他帶些中流的水,蘇東坡為圖方便裝了些下游的水,結果王安石品出來了,東坡吃驚地請教,王說水亦有性,上遊急下遊緩中流的為中,所以要他取中流的。東坡感到慚愧,特意嚐遍上中下遊的水亦沒嚐出有什麼不同,這當然只是故事,但足以說明對水的講究。另外水溫亦有講究,煮開的水不能馬上泡,需待稍冷卻,頭泡茶是不喝的,都會倒掉,必須待二泡,所謂頭開不掄二開不讓,二泡才能真正品到味。茶又融入了禮,官場交往有座必有茶,如果已上了茶主人再呼上茶那是下逐客令,暗示客人可以走了,客人也會在這時起身告辭。在民間雖沒有這麼多講究,但在選擇水還是較認真的,除了雨水也會選擇河水,井水是絕對不用的。
-
4 # 江南文聞
我國茶文化有近5000年曆史,也就是說基本同步於我國曆史文明。古人喝的茶跟現代人一樣嗎?
我覺得,原料是一樣,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茶的加工越來越精細化,品種越來越多元化,飲用的工具越來越高檔化,泡茶的技巧越來越職業化。就像酒一樣,再怎麼加工,再怎麼包裝,再怎麼飲用,酒還是酒。
茶文化本身是古人傳留下來的習俗,我們本來就是學他們喝茶,只是多了一些花樣與內涵而已!
-
5 # 一個芭蕉
還真不太一樣
在茶葉發現歷史很短的時候,她們是配各種佐料喝,花椒、辣椒都有可能,然後讓身體發汗;
發展的更長一些,就是清飲
再後來多了些花樣,唐朝的時候就是打茶粉沖泡,在沖泡出來的茶湯上作畫。可以參考日本抹茶
現代人喝茶多是與茶經中的相似,但也不是都這麼講究,拿大杯扔點茶葉衝上水的佔大多數,這也是喝茶,可俗可雅。
除了這樣傳統的喝茶,還有民族茶藝,比如白族的三道茶、布朗族的竹筒茶等等
-
6 # 文史探微
我想從原料、加工工藝、飲用方法和禮儀等方面談點看法:
1.就茶的原料而言,古今基本上是一樣的。中國是茶的故鄉,種菜、製茶、飲茶均起源於中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中“荼”便是茶 。當時是以藥飲方式存在的,它是對茶葉最早的記載,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茶神陸羽的專著《茶經》比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從上古到唐這一階段中國人民飲茶的歷史、製茶的方法和產茶的地區,對後世許多有關論茶的著作有相當影響。《茶經》雲:“茶者,發乎神農氏,起於魯周公”。籠統的說,一千年以前,中國已經形成了白、綠、青、黃、紅、黑這六大茶葉體系。
2.就茶的飲用方法,在古代是不一樣的,經歷了上千年才發展成與今天大致相同的飲用方法了。茶葉開始飲用是從唐開始的,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點茶法和明清的泡茶法。唐代的煎茶法,即煮茶法,陸羽《茶經》記述,煮茶講究三沸,三沸以上為老湯,不能用。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其時,除去黑雲一樣母狀的水膜,加入適量的鹽(與今大不同),以生水味。再經過二沸、三沸,煮茶完成,舀取茶湯於碗,即可飲用。宋代的點茶法,不再像唐代那樣將茶末投入鍋中煎煮,而是放入盞中,以沸水烹之。點茶法成敗的關鍵,一是點,即注湯入盞;二是擊拂,即以筅攪動。點的成功地茶湯有兩個基本標準:一是茶湯“面色鮮白”,二是乳花“著盞無水痕”。文人點茶可謂一門生活藝術,較之煎茶法,更講技巧。點茶法直到元代尚盛行,現今日本末茶法類似元明時點茶法。到明清,泡茶法興起,直到今天大致相同。這種方法極為簡單,將茶葉放入壺(盞)中,以沸水烹之即可。但文人不敢於如此平淡乏味,非要從中找出幾點樂趣來,也就創造了很多方法,增添了雅趣。
3.就生產工藝上講,經歷了從吃到飲的過程。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展到生煮羹飲,類似現代的煮菜湯。《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齊景公的宰相晏嬰生平事蹟的史書,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記載:“嬰相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說的是晏嬰身為國相,吃糙米飯,幾樣葷菜之外,只有就是用茶葉做的“茗菜而已”。茶作羹飲,有《晉書》記“吳人採茶煮之,曰茗粥”。三國時,魏國己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採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乾或烘乾,這是製茶工藝的萌芽。唐宋時,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組織官員研究製茶技術,從而促使茶葉生產不斷改革。唐代蒸青作餅已經逐漸完善,陸羽《茶經·三之造》記載“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清代在製茶方法上,形成了我國茶葉結構的六個大類——綠、紅、花、白、烏龍、緊壓茶。
4.飲茶成為文化,有規範的禮儀。會茶就是主人有目的邀請客人前來議事、慶賀、遊樂、酬恩、謝情等禮儀。今天大家所熟知的茶話會,也就是會茶的影子。《紅樓夢》、《金瓶梅》等小說中有很多此類場景的描寫。如《金瓶梅》第11回“一日正輪花子虛家擺酒會茶”一節描寫了西門慶結拜的十兄弟會茶的情景。還可作為禮品,親友搬遷、定親、迎親、新婚、生子等送茶為賀,文人雅士間以茶相贈,提高共同志趣,另外還有上下級間相互贈送,甚至還有國家的賜茶。作為國禮沿襲至今,1972年,尼克松訪華,毛主席送給他二兩大紅袍,尼克松心中並不以為然,那意思是還有些嫌少。一旁的周總理得悉他心中所想,不由地笑起來,解釋說:可別小看這點茶葉,主席可是把半壁江山都奉送了呢。一句話說得尼克松有些愣,怎麼二兩茶葉就能成半壁江山了呢?“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聽周總理解釋才知道,原來這二兩茶葉,是產自武夷山的珍品茶葉“大紅袍”,那時“大紅袍”母樹只有三棵,加上這種茶葉不好採摘,所以一年的產量少得可憐,統共不過五兩左右。毛主席一出手就是二兩,這可不就是給出“半壁江山”了麼?尼克松一聽,心中又是一陣感動,直言這份禮物實在是太珍貴了,並表示能得到毛主席的慷慨饋贈,實在是榮幸之至。2007年3月,在俄羅斯“中國國家展”巡展現場,胡錦濤主席向普京贈送了由中茶公司精心定製的國禮茶。“國禮茶”選用的四款茶品均來自胡主席家鄉安徽,其中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是中國傳統名茶,普京連連稱讚。
-
7 # 醉夢裡的雨夏
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具、茶藝,琴棋書畫等等。世界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應出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禮儀和傳統美德。
在現代生活中喝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雖說飲茶、喝茶、沏茶、品茶的方式和起境界不同,即便是喝茶,也就隨便喝喝。
茶自有茶的雅緻,茶的雅緻就在於它能給人清淨的心境,能給人迴歸大自然的感覺。茶使人心靜,談談的一絲香甜,柔柔的一縷清醇,暖暖的一份真情。
-
8 # 白米48
古人喝的茶跟現代人喝的茶一樣嗎?
我們不可能知道古人是怎麼喝茶的,只是從文學作品當中瞭解了一二。
我在讀《紅樓夢》的時候,得知他們吃完飯後用茶水漱口,林黛玉說,在吃完飯一刻鐘之後再喝茶。
就林黛玉的體質來說,一定是涼性體質,所以他喝綠茶是不合適的。如果他喝了綠茶,只會讓他的寒性體質越來越寒性。如果用綠茶漱口,我想是很科學的,綠茶中含有一種氟成分,對牙齒是有益處的。不能喝綠茶,用綠茶漱口是蠻好的事。
有一點我很納悶,古人在喝茶的時候,走到哪都可以喝,進一個屋子就有茶,難道他們煮茶或燒水,能比我們現代化裝置還快?
我們現代人喝茶,也是分季節來喝的。如春天的時候喝點烏龍茶,夏天的時候喝點綠茶,秋天的時候喝點紅茶或是熟普,冬天的時候喝點熟普新會小青柑。
兒童不要輕易喝茶,孕婦也不要輕易地喝茶,吃藥的人不要喝茶。這已經是常識了。
如果整天在電腦前工作的人,還是喝一點綠茶,他有防輻射的作用。
據說,紅茶有防止帕金森綜合症的功效。得了帕金森綜合症是不行的,它能起到一個預防的作用。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什麼茶,都不能不節制地飲用,整天泡在茶館裡一杯接一杯、一壺接一壺地喝,不是什麼,好現象。過猶不及!
-
9 # 曦陽揮手暮色歸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神農發現茶開始作藥物使用,到煮茶、喝茶、飲茶、茗茶,以茶代禮成了一種習俗。
唐代陸羽在隱居浙江湖州苕溪時著作的《茶經》問世後,開始注入文化內涵,雅稱茗茶,再注入茶具、茶道元素,而後又經文人墨客詩詞渲染,成就了中國獨特的茶文化。
古代文人喝茶,先煮再喝。宋·杜耒《寒夜》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宋·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現代人喝茶,更喜歡直接泡著喝。
古代文人喝茶,是品,品茶後發感慨。宋·李清照《鷓鴣天》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細分茶。現代人喝茶,是喝,喝茶後聊天。
茶文化發展到今,已有數千年曆史。如今有許多場合講究茶道,表演茶藝。捻一小撮茶葉,放進了杯中,緩緩的倒入沸騰的水。杯中飄逸如仙,盡眼其中的是茶葉起伏的清媚,陣陣香氣飄蕩。
人生就好比一杯茶,不管輸贏與否,只要細細品味,便都可以品嚐到那杯茶獨特的嗞味。
-
10 # 福苓張
茶文化歷史溯源
中國飲茶,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的歷史。
茶文化透過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中國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中國文化特徵的特有的一種文化。
中國自古以來以茶相待,禮儀之邦的文化體現。從古至今,待客之禮,主要為沏茶相待。
古人喝茶大致可分為粥茶法和末茶法,散茶法粥茶法,西漢到六朝時期,國人大多采用這種方法飲茶。
《茶經》中提倡飲用的茶已不再是粗放的粥茶,而是逐漸向精緻的末茶轉化。這也是喝茶方式的一種變遷。
陸羽提倡飲用以茶餅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為宜,先將水在茶釜中煮至冒小氣泡,再投入茶末,用竹莢攪拌,等茶末鋪滿水面時,便可舀出飲用。
元朝後期,多數是散茶飲,散茶飲用與今日飲茶相似,茶農採茶後將茶葉焙乾,泡茶之人主要是直接在茶壺裡沏茶喝,茶葉不再摻澱粉、香料,也不再製餅、碾末。
現代人喝茶現代人喝茶,對器皿和環境的選擇更多樣化,最具代表的是南方的功夫茶,現代喝茶也是逐漸變得簡單,平淡即是真。
現代喝茶多了一些花茶的選擇。更講究環境的佈置
-
11 # 傾城錯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燻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三級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閤中國漢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透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漢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漢族茶文化的基礎。
茶為一種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長品易健康、長壽,茶品順為最佳、還可作藥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華,順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裡有茶順為茗品。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茶葉已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出土的樹根,經初步判斷是茶樹類植物,中國最早種茶的歷史可能被改寫;茶字的讀音源於巴南人,巴渝是茶文化發祥地。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曆代茶人富有創造地開發了各種各樣的茶類,外加茶區分佈廣泛,茶樹品種繁多,製茶工藝不斷革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茶類。而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統一規範的分類方法,有的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劃分,有的根據茶葉外形來劃分,有的按初、精製情況劃分。
當然,在眾多的茶類劃分中,運用最廣泛、最權威、認知度最高的當屬中國六大茶類,即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全國有18個產茶省,主要產地為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80%左右。綠茶的基本工藝流程分殺青、揉捻、乾燥三步驟。
殺青方式有加熱殺青和熱蒸殺青兩種,以蒸青汽殺青製成的綠茶稱“蒸青綠茶”。乾燥以最終乾燥方式不同有炒幹、烘乾和曬乾之別,最終炒乾的綠茶稱“炒青”,最終烘乾的綠茶稱“烘青”,最終曬乾的綠茶稱“曬青”。
多年來的研究發現,眾多茶類中綠茶最保健。市場上常見的名優綠茶有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
中國綠茶十大名茶是西湖龍井、太湖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太平猴魁、廬山雲霧、四川蒙頂、顧渚紫筍茶。
紅茶基本工藝流程是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紅茶紅湯紅葉的品質特點主要是經過“發酵”形成的。
青茶也叫烏龍茶,屬半發酵茶。是介於不發酵茶(綠茶)與全發酵茶(紅茶)之間的一類茶,其外形色澤青褐。
烏龍茶沖泡後,葉片上有紅有綠,傳統工藝的烏龍茶,葉片中間呈綠色,葉緣呈紅色,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美稱。湯色黃紅,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郁,具有獨特的韻味。烏龍茶主要產自福建、廣東、臺灣三省,因品種上的差異,烏龍茶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四類。
閩北烏龍:產於福建省武夷山一帶,主要有武夷巖茶、閩北水仙、閩北烏龍。
閩南烏龍:閩南是烏龍茶的發源地,由此傳向閩北、廣東和臺灣。產於福建南部的烏龍茶,最著名、品質最好的是安溪鐵觀音。
廣東烏龍:主要有廣東潮州地區所產的鳳凰單樅和鳳凰水仙最出名。
臺灣烏龍:主要有凍頂烏龍、阿里山烏龍、文山包種、東方美人等。
黑茶的基本工藝流程是殺青、揉捻、渥堆、乾燥。黑茶一般原料較粗老,加之製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油黑或黑褐,故稱黑茶。黑茶主要供邊區少數民族飲用,所以又稱邊銷茶。黑毛茶是壓制各種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各種黑茶的緊壓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黑茶因產區和工藝上的差別有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邊茶等。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基本工藝過程是萎凋、曬乾或烘乾。白茶常選用芽葉上白絨毛多的品種,如福鼎大白茶,芽壯多毫,製成的成品茶滿披白毫,十分素雅,湯色清淡,味鮮醇。具有天然香味,茶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類,故名白茶。其中以銀針白毫,最為名貴,特點是遍披白色茸毛,並帶銀色花澤,湯色略黃而滋味甜醇。
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
市場主要的白茶有白毫銀針、白牡丹等。
黃茶的加工工藝為殺青、揉捻、悶黃、乾燥。黃茶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這是製茶過程中進行悶堆渥黃的結果。
黃茶主要的代表名茶有蒙頂黃芽、黃山黃芽、君山銀針等。
古人和現代人喝的茶都是一樣的,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在做茶工藝上可能有所改變或提高……
-
12 # 土布袋溝人
茶是茶樹嫩芽經人加工製作而成的,茶樹嫩芽是原料,加工過程和方式工藝,原料未變工藝來自傳承,略有突破,所以保守點說未變
-
13 # 長路漫漫可有盡
種茶,製茶,飲茶,中國是茶的故鄉。古人和現代人的烹茶方式大有不同,但是古人為什麼知道水煮樹葉子能喝呢?
最早的發現首先茶葉被發現是可以入藥的原因,所以最早發現茶葉的人必定是神農,神農嘗百草嗎?茶葉屬於植物樹上的葉子,在神農煮水的時候,茶樹上的葉子自己飄進了神農煮水的釜裡,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內生津止渴,提神清腦。隨即神農認為它是一種難得的藥材。茶文化的興起西漢後期到三國,茶發展成為宮廷的高階飲料,老百姓是不能喝的吧!隨後西晉到隋唐,茶葉逐漸成為普通飲料,全民皆飲茶。
唐中晚期以後茶道開始興盛,到宋朝茶道已經成為宋朝文人精緻生活的具體體現,也是茶道的熱鬧非凡的鼎盛時期。宋徽宗的《大觀茶論》極大地提高了茶道的地位。唐宋茶人崇尚自然,不拘形式,心閒神靜,超然灑脫的茶風,到明清後的文人社會大都不太具備了。現代人飲茶,北方人直接大碗泡,北京流行的大碗茶就是寫照。幾百升的茶水咕咚咚的一飲而盡,這比《紅樓夢》裡面妙玉挖苦寶玉“飲馬,飲牛”的情景,更加的貼切的稱為“牛飲”。南方人更精緻一些的功夫茶,杯杯盞盞羅列一盤,杯子小到北方的大漢可以連被子帶茶一下吞進去。不過南方的功夫茶套盞,的確比較接近中國宋代的茶風。茶盞裡分為――茶海,聞香杯,茶盞,茶漏,茶夾,茶托,茶壺,茶盤,茶巾。一套精緻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絕的名茶,可謂是相得益彰,沁人心脾唇齒留香。基本上保留了傳統茶道的一臭二聞三品。功夫茶道與唐宋的經典茶道,還相去甚遠。我們來了解一下宋朝李清照“豆蔻連翹煎熟水,莫分茶”裡面的北宋茶文化。 首先“輾玉成塵”就是將茶餅用茶碾和茶羅,斬成細末。茶輾為輾茶之工具,有木製茶碾和石製茶碾。木質茶輾用質地堅硬細膩,且無異味的木材製成,上等者為橘木,次為梨木,桑木,桐木等。秦觀《秋日》詩友“月團新碾渝花磁”,說的就是用外方內圓“月團”形的碾盤把蒸好的茶餅碾碎的過程。
關於“團茶”《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太平興國初(公元976年),特製龍鳳模,遣使臣到北苑造磚茶……”當時有大龍團,後來有小龍團 小鳳團,都叫“團茶”李清照喜歡的小龍鳳團茶,就是這種貢茶。
北苑是南唐建立的茶官,在皇宮的北部所以得名北苑,在宋代如果稱“北苑茶”就是官府烘培的官焙也是貢茶 。
《北苑別錄》中記載,團茶必須經過七道工序;採,擇(揀芽),蒸,榨,研,造(把茶膏製成型)和過黃(將成型的茶,經過數天的烈火烘培,讓其乾燥硬結,茶幹才會細膩有光)才可完成
點茶步驟①將團茶以絹紙包住,烘培之後再用“槌”擊碎,捶碎過的茶餅須立即輾碎,否則時間過久,會導致茶色暗淡。
②把捶碎的茶移置茶磨或茶碾中研製成細末。
④把茶末置於茶盞中,點茶前需要先把茶盞加熱,否則茶不浮起。
⑤將茶瓶中的沸水注入茶盞(即點茶)宋代“鬥茶”注水時講究水煮要用力,落水點要準,否則會破壞茶麵的藝術效果。
⑥以“茶筅”(為攪拌工具,大多為竹製)擊拂茶湯如濃香油,是茶沫和水交融,並泛起湯花。
⑦喝茶前置茶托可避免燙到手。宋代普遍使用漆製茶託。
唐宋的製茶,烹茶方式與現在的我們大為不同。我們現在或泡茶或煮茶,體味的是葉子與水帶給唇齒間的清香與芬芳,給身體帶來的清爽與歡愉,感受茶帶著厚重的文化氣息穿越身體帶來的恬淡和舒適。而古人飲茶製茶,繁瑣細緻充滿了茶文化的儀式感。唐宋時期精緻研磨出來的茶粉,再點出來的精緻茶湯,讓今天的我們看起來好像一碗茶粥,不知道品嚐起來味道如何?
不管古今中國人都好飲茶,對身體也大有裨益,願各位多多飲茶,健康多多!
-
14 # 夢醒尋夢晶純1
茶,在中國源遠流長,茶最早是在中國開始種植,過去的茶葉沒有現在的烘炒技術,當然喝起來還是有區別的,過去要煮茶,在很多古典小說中有體現,隨著種茶技術的發展,茶葉種類越來越多,不同地區,不同地域,對茶葉的加工也不同,對喝茶越來越講究,西湖龍井,雲南普洱,黃山毛峰,都是名茶,對水質水溫都有要求,茶道太深。
-
15 # 三茶九舍
不是特別的一樣。
人們對於茶的正式接觸是從秦朝開始的,一開始是被作為食物引入的,後來到了唐代是採用的是煮飲的方式。
將茶用茶碾碾成粉末,放入茶壺中烹飪煮沸。加入鹽和花椒等佐料引用?這樣將茶餅碾碎,烹煮的方式,一直延續到明朝,在宋朝時帶達頂峰。故而有,興於唐盛於宋之說。
到了明代,有了散茶的出現,飲用方式就與現代十分接近,完全於現代一致的時候,就是在民國了。
-
16 # 言語一聲兒
古人喝茶與現代人喝茶不盡相同。茶興於唐,盛於宋,唐代流行煎茶法,而到了宋代,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新時尚。
品茗在唐,是貴族專享,而在宋代,上至皇室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以飲茶為生活時尚。
在中國茶藝史上,宋人的烹茶方式是獨一無二的。
宋代流行喝“團茶”,即茶葉採摘下來後,不是直接焙乾待用,而是經過洗滌、蒸芽、壓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複雜的工序,製成茶餅。團茶始制於福建,專供宮廷飲用。茶餅上印有龍、鳳花紋。印盤龍者稱“龍團”或龍茶、盤龍茶、龍焙、小團龍;印盤鳳者稱“鳳團”或鳳餅、小鳳團等。
團茶製成後,用專門的茶焙籠存放,烹茶時,從茶焙籠取出茶餅,用茶槌搗成小塊,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過篩,才可沖茶。先用茶釜將淨水燒開,隨後調茶膏,每隻茶盞舀一勺茶末,注入少量開水,將其調成膏狀,再一邊衝入開水,一邊用茶筅擊拂,使水與茶末交融,泛起茶沫,擊拂數次,一盞清香四溢的宋式熱茶就出爐了。整個烹茶的過程,宋人稱為“點茶”。
十二件鬥茶用具還分別被賜以名、字、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銜職,存放茶團的茶焙籠叫“韋鴻臚”,搗碎茶團的茶槌叫“木待制”,磨茶的小石磨叫“石轉運”,研茶的茶碾叫“金法曹”,量水的瓢叫“胡員外”,篩茶的羅合叫“羅樞密”,清掃茶末的茶帚叫“宗從事”,安放茶盞的木製盞託叫“漆雕秘閣”,茶盞就叫“陶寶文”,裝開水的湯瓶叫“湯提點”,調沸茶湯的茶筅叫“竺副帥”,用來清洗茶具的方巾叫“司職方”。
宋徽宗喜歡茶,自己更是個點茶高手,甚至還專門寫了一本《大觀茶論》教大家怎樣喝茶。他認為烹茶的水以“山泉之清潔者”為上佳;茶葉以白茶為頂級;茶末研的越細越好,才能發泡充分;火候也極為重要,以水剛過二沸為恰到好處;盛茶的茶盞以建盞為宜;點出來的茶湯色澤要純白,茶沫以鮮白為佳。
-
17 # 達摩說
古人和現代人喝的茶應該差不多,但喝茶的方式有很大區別。
今天我們流行的喝茶方式叫泡茶法,也就是把茶葉放到茶壺裡,然後泡上開水,直接飲茶水即可,但古代人可不是這樣的。
中國正式把茶作為一種飲料,始於唐朝,但唐朝喝茶的方式不是泡茶,而是煎茶。那時候的茶都是茶餅,唐人把茶餅磨成粉,然後加入鹽、姜、茱萸等調料一起煮水喝。這就是唐朝的煎茶法。
到宋朝又有新的喝茶方式,叫點茶法。點茶法同樣是把茶餅磨成粉,放入茶碗中,然後加入少量水,調製成茶膏,接著再一邊加水一邊用茶筅快速攪打茶湯,形成泡沫,這也就是所謂的抹茶。
元朝建立後,蒙古人對中原的茶文化不怎麼感興趣,他們雖然也喝茶,但只喝酥油茶之類,或是散茶,所以煎茶法和點茶法都逐漸失傳。
到了明朝,朱元璋考慮到減輕百姓負擔,於是下令各地不用再進貢茶餅,只進貢散茶即可。受上流社會的影響,明朝的飲茶風氣逐漸轉變,開始摒棄繁瑣的煮茶和點茶法,形成了簡便易行的泡茶法,並延續至今。
不過,中國的煎茶法和點茶法都流傳到了日本,並形成了日本的茶道藝術。
回覆列表
直到現在在南方的方言裡面喝茶,依然會被叫做吃茶,比如福建人喝茶的叫法到現在還是叫吃茶,這是保留了古代人的叫法。
唐朝時期的人們叫“吃茶”。
因為在唐朝之前,平常人飲茶的目的是五花八門的,有的是當藥來用,有的是當菜來吃,其喝茶的方法有點像是在喝中藥或者喝菜湯。到了唐朝時期,飲茶成為了一種時尚,流行貴族與尋找百姓之間。
唐朝的飲茶風氣與當時佛教的形式密切相關,佛教禪宗講究坐定,就是盤著腿一直坐在一邊思考,而一坐就是半天時間是非常耗費體力的,所以古代的僧人需要吃茶來補充體力,而茶中在當時會放入各種各樣的作料。
唐朝時期的飲茶方法跟今天的喝茶不一樣,他們是真正的在吃茶。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了一整套唐朝宮廷製茶器具,很形象的還原了當時唐朝人的吃茶方式。唐朝人吃茶並不是直接沖泡茶葉,而是煮茶或煎茶。他們大多數都是用餅團茶,先把生茶葉蒸清、搗碎做成茶餅烘乾,然後再放在茶籠裡面,而這個茶籠是四周鏤空,主要是為了通風曬乾茶葉,有時候還會給茶籠加熱,已達到快速烘焙茶葉。
吃茶的時候,唐朝人會先用茶碾器將茶餅碾碎,然後再將茶放在篩籮中篩去雜質留下茶粉,最後再煎制。煎茶時將茶粉和各種佐料一起煮,而作料一般有蔥、姜、鹽等,看個人喜好,有的人還會放橘皮、茱萸、薄荷、桂皮等等,這樣煮出來的茶是粘稠狀的,所以也被稱為茶湯。
這種茶食用的方法不是細品,而是直接吃。法門寺茶具所還原的唐朝吃茶方法,跟陸羽的茶經中描述的吃茶方法基本吻合。所以古人吃茶主要有6個步驟:焙炙、篩籮、煮水加鹽、加茶末、吃茶。
日本的抹茶是學習了唐朝的茶碾成粉後再引用。而當下一提到抹茶,大家都會覺得他來自日本,但其實真正的抹茶起源於中國的唐朝,日本只是保留了唐朝時期抹茶的方法。
宋朝時期流行的是點茶法。
宋朝時雖然都是以茶粉作為原料,但煎茶的方法不同,宋朝人將茶粉放在茶碗裡,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同時用器具攪動是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形狀。
宋朝時期的文人比較喜歡拼點茶手藝,而這也形成了一整套的規則,這就是“鬥茶”的風俗。宋徽宗曾經還寫過一部關於茶的《大觀茶論》,裡面對鬥茶風俗有著詳細的記載。
其整個過程:“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這種帶有表演性質的點茶手法,從操作上來看,與現今日本的茶道非常相似。
明朝的炒青製茶法
明朝時期的人對喝茶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將茶葉用熱水沖泡後立即飲用,無需食用就能享受茶葉帶來的芳香。
明朝人也認為,相比繁瑣的點茶方法,泡茶引用“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另外,明朝放棄吃茶也跟明太祖提倡的節儉有很大的關係。
“太祖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一照各處,採芽以進。”—《餘冬序錄摘抄內外篇》明朝時期的茶主要來自嶺南和閩南一代,因為茶餅上印有龍的團,所有又被稱為“龍團”,但在朱元璋下令後,用沸水沖泡飲用也隨著流行起來。
當然,即便是現在,南方地區也還又人保持唐朝時期的吃茶習慣。廣東汕尾地區的“擂茶”,就是將綠茶加入大米、花生、食鹽、生薑等放入缽內將其搗碎,然後再煮沸食用。
透過“吃茶”到“喝茶”的歷史發展,再從“擂茶”到“抹茶”的飲用風俗,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影響至今。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國人不愧是優秀且智慧的勞動人民。
人生自古誰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