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山雨木
-
2 # 齊天大猴
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夫一妻多妾制,其存在時間之長,影響之廣,歷來為人津津樂道。妻妾雖然並列提及,但是地位卻有天壤之別。
1.正妻的合法地位是禮教保護的
正妻是三媒六證,八抬大轎迎娶回來,受法律保護的合法夫人。
妾,甲骨文中上面是一把刀,或者是某種刑具,下面是一個跪著的女子女。這樣的造字,可以說明,在早期妾是有罪受刑的女子,《說文解字》中也說妾是犯罪的女子,也可能是部落戰爭中抓來的女奴隸。
發展到周朝後,貴族嫁娶時,女方通常陪嫁同族的姊妹或姑侄來陪伴新娘,這些陪嫁來的女子,天子稱為媵,杜牧《阿房宮賦》中寫道“妃嬪媵嬙”就記載了其內容。之前火爆的《羋月傳》中,羋姝嫁到秦國是,羋月陪嫁過去的。在大夫稱為妾,妾可能則由演變而來的。但無論怎樣,妾在社會角色定位中處於劣勢,基本上沒有什麼權利,大多是相夫教子的工具。
2.妾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是
隨著社會發展,“妾”的地位,逐漸被認可,而且比起最開始,地位有所上升,要比“奴隸”這個等級高不少,但比起“妻”,還有很大的差距。
《孟子》散文中的名篇《齊人有一妻一妾》,講到“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齊人已經窮到討剩飯的地步,竟然還有一妻一妾的。雖然孟子只是給我們講一個寓言故事,但關中窺豹,依舊可以瞭解這種婚配風俗在當時比較普遍。
到漢代蔡邕《獨斷》中記載“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中,卿大夫不僅可以娶一個正妻,還可以那兩個兩個小妾。士子則次之,但也可以擁有一妻一妾,老百姓則實行“一夫一婦”,只有一個老婆。可見納妾在當時成為了一種富裕的人家風尚。但老百姓就就只能娶一個妻子,而且還有很多人根本娶不起老婆,只好打光棍。
《金瓶梅》作為中國第一部世情小說,及其高度真實的記錄了明代時期的世俗風情。主人公西門慶擁有一妻五妾,過得瀟灑自由,風光無比。不僅沒有遭受道德譴責,而且成為一種大家追求羨慕的時尚了。這也客觀上反映了明中後期時的真是社會現象。
到《紅樓夢》裡提到的妾,已經是和丫頭沒有多大的區別。以每個人的月錢為例,王夫人作為當家太太,月錢是二十兩,而且趙姨娘的月錢只有區區二兩銀子,和後來的襲人一樣。所以趙姨娘雖然是賈政的妾,卻也和奴才差不多,只是個給賈政生了個兒子的高階奴才,所以芳官就敢當面罵她賤。其地位之低可見一斑。
無論如何,妾的地位在古代是無法撼動妻的地位的。很的妾在生活中處於從屬地位,只能保持著為男主人傳宗接代的的任務。
3.回到原題,妾有可能取代妻嗎?
當然是可以的,中國古代一直是嫡長制,有正妻的孩子來繼承家業的制度,所以正妻有著不動搖的絕對權威和優勢,但是有時正妻沒有後代或者自己的孩子無法繼承家產時,妾就有了翻身的機會。《周易》“鼎卦”“得妾以其子,無咎”,就是記載小妾因為生兒子而被扶為正室的卦象,《紅樓夢》中賈雨村在妻子去世後立刻就把嬌杏扶為正室。這也成了宮鬥劇的思想來源。
於是受寵的小妾,往往免不了被正妻拿來出氣。如果小妾對於正妻的地位產生威脅,她下手可能比宮鬥劇狠多了。
明代法律規定“夫毆妻者,非折傷勿論”,“妻毆夫者杖一百”,說簡單點就是老公打老婆,不打殘就無罪,但妻子打老公,就要杖一百。而“妻毆傷妾者,與夫毆妻之罪同”,正妻打妾的判罪,跟老公打妻子相同,不打殘沒有罪,就算打殘,也“減凡人二等”,比正常的打殘賞罰輕二等,就是說當時正妻打小妾基本沒有後果,就像今天的未成年人犯罪一樣,受法律保護,基本上可以肆無忌憚。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妻多妾制度已經在被廢除。一夫一妻制度在法律更能彰顯出男女平等。
-
3 # 登高遠眺
古代妻妾的地位區分得很明確。在眾多妻妾當中,正室擁有最大的話語權,妾必須尊重和服從正室。但如果正室亡故或被休妻,妾仍然有機會被丈夫封為正室。
-
4 # Adan小吃
記住,在中國古代封建時期,永遠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但是這種制度一般是發生在有點家底。或者上層階級。因為你要養他們啊,養不起也娶不起呀!所以說農民一般還是一夫一妻制居多。這不是說農民忠貞。
而是因為——沒有錢。
至於題主說的為什麼《紅樓夢》裡屢屢將某某扶正。
我都不說別的了,就說嬌杏。
這個偶為一回顧,便為人上人的女子,最後是被扶正了,但是他嫁的是誰?
賈雨村啊,朋友們!
這個因為“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的男人,這個可以寫出“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的男人,最後卻因“護官符”亂判命案從一個志向高遠的男子墮落成昏官。
最後他的下場絕對是極慘極慘的,那你以為,嬌杏好過嗎?
不然為什麼她是“僥倖”呢?
-
5 # 九州放歌
古代沒有規定妾不能做正妻。
1、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它描寫了封建社會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和社會關係的方方面面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古代的人除了正妻之外還能納妾在古代的說法中妾的身份次於正妻。有的小說中也把妾叫做小星,小星什麼時候能轉為正妻也就是扶正呢?這要區分以下的兩種情況,如果有以下的兩種情況小妾是可以成為正室的也就是主人的正室。
2、小妾成為正室的兩種情況。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有很多的小妾比如趙姨娘,如果紅樓夢不出意料的話,按照賈母的和王夫人的打算賈寶玉的大丫鬟襲人也是有可能成為小妾的。那麼小妾的最大夢想就是能夠成為主人的正式夫人也就是有了名分,許多的小妾在以下兩種情況中也成為了正式的夫人。一個是自己丈夫的正式夫人去世了以後小妾能夠按照正常的手續來接班成為正式夫人那麼什麼是正常的手續呢那就是主人能夠把他作為正式的夫人來對待,按照引起正式夫人的方式進行舉辦一個儀式後公示大家,這樣才能夠成為正室夫人。第二種情況就是主人的正式夫人被主人以休書的方式休掉了。那麼主人的正式夫人要是違反了七出的規定,那麼主人就可以以違反了期初規定可以休掉這個夫人,但是如果這個夫人沒有違法三從四德沒有違反封建禮教的要求那麼主人也是沒有辦法把它休掉的。另外作為小妾來說主人如果不願意把小妾扶正那小妾也是沒有辦法的比如我們宋朝的偉大文學家詞人蘇東坡就存在這種情況,他的小妾朝雲跟了他很多年也深得蘇東坡的喜愛但是蘇東坡卻沒有把她扶為正室夫人,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他的小妾朝雲的出身是一名歌女或也就是說現在的出身不好蘇東坡是一名官員如果把這樣的小妾扶為正室夫人是要受到他的同事和社會的嘲笑的所以,蘇東坡沒有把趙雲復為正室夫人也是基於社會輿論的原因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女人的社會地位也是很低的。在我國的古代有的也把出身個女的小妾娶回家中,但是這是為當時的封建文人士大夫所不容的,有的因此就會被家裡逐出家門,作為一個男人被逐出家族,而且和自己的心愛的女人也不能一塊光明正大的進入家中,到最後也不能被寫入家譜,就在社會上是非常恥辱的事所以很多的封建文人也不會把出身低微的小妾扶為正室夫人。
我國著名的戲曲杜十娘中,就是一個非常活生生的例子,杜十娘本身就是一個出身青樓的身份非常低微的女子但是李甲卻是一個有身份和地位的讀書人,而當時的社會排名逝世農工商商人排名很低微這也就是杜十娘中的鹽商孫富能夠和李佳商量去杜十孃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身份都非常的地位所以鹽商是不會在意這些的人們也不會去異樣的眼光看待孫富。再者說了即便杜十娘嫁給了李甲他也不會成為他的正式夫人,但是即便這樣杜十娘已經是十分的滿足了因為他的出身非常低位嫁了一個讀書人應該是他當時非常好的歸宿了。
-
6 # 九寶聊劇看人生
古代規定妾是不能扶正作為正妻的。除了皇帝的妃子可以扶正做皇后外,一般情況下普通人的妾是不能扶正的。這在唐朝就有明文的法律規定。《唐律疏義》中曾記載: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意思就是說假如扶妾為正,就是觸犯了法律,兩口子一同論罪,服刑一年半。當然古代也有妾扶正的特殊情況,例如儒林外史中嚴監生的妾趙氏,對正妻王氏一直照顧敬重,王氏去世之前就和趙氏認了姐妹,並得著了王氏孃家的許可。這樣等王氏去世後,趙氏才能代表王氏續為正妻。但《紅樓夢》中卻屢次提到把某某扶正,似乎與古代的規定相違背,但也正是如此,才體現出《紅樓夢》的諷刺意義。
一、《紅樓夢》本是滿紙荒唐言,發生的事、說的話都是荒唐的《紅樓夢》開篇就說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故事一開始就定了荒唐胡說的基調。在外人看來嗤之以鼻的言行,大觀園裡的人卻樂在其中。王熙鳳過生日時,賈璉和鮑二家的在房中偷情。本就是見不得人的醜事,鮑二家的還說等王熙鳳死了,不如把平兒扶正的混話。試想王熙鳳連姨娘的身份都沒有給平兒,平兒只是個通房丫鬟,連妾的資格都沒有,又何談扶正呢?做的是荒唐事,說的是荒唐話,又哪裡能有實現的呢?
二、淺談欲把尤二姐扶正的情節,彰顯悲劇的結局尤二姐在嫁給賈璉之前就和東府的賈珍、賈蓉不清不楚,並不是正道人家的姑娘。後又在國孝、家孝期間勾引賈璉。後賈璉雖在外舍偷娶了尤二姐,但畢竟兩人結為夫妻的事一點不合乎規矩。古代雖說男人納妾是正常的,錯就錯在賈璉許給尤二姐,等王熙鳳死了就把尤二姐扶正。尤二姐是又蠢又壞。蠢在相信妾可以扶正的謊話,更何況是她這種不乾不淨的女人。壞就壞在她一心一意的對待賈璉是建立在未來要做正室太太的心上。一個沒有腦子又壞到家的女人,怎麼可能活的長久?到頭來只能是失了兒子,死了自己。
三、紅樓夢》中唯一一個妾扶正的案例-嬌杏,實為僥倖嬌杏是《紅樓夢》中的一個特例。她之前是甄士隱家的一個丫鬟,一日嬌杏正在園中擷花,忽一抬頭便看見窗內有人看她。嬌杏猜出此人便是賈雨村。按照禮數,嬌杏應該非禮勿視。可嬌杏悖了禮教,看了賈雨村一眼,便有了後來被賈雨村納為妾的故事了。嫁給賈雨村第二年,嬌杏便生了個兒子。後沒過多久,賈雨村的嫡妻病死,嬌杏被扶為正室。嬌杏,實為僥倖,當初的一招錯,成就了她的富貴之路。作者也是借嬌杏的例子,影射大觀園的主子們何曾講過道德,尊過禮法。
總結:整部《紅樓夢》都是滿紙荒唐言,其中悖於禮教的,有礙人倫的,顛倒黑白的大有常在。就像屢次提到把某某扶正一樣,不合乎道德法律的,卻成了大肆宣揚的,所謂物極必反,大觀園裡的人想不活出悲劇的色彩都難。 -
7 # 柳五隨風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呸呸呸,不好意思我走錯片場了,不過既然來了,就說幾句我的看法吧,古代的範疇太大,對於妾不能做正妻這件事要區別對待,而紅樓夢中雖然常常提及把某某扶正,但說到底最後也只是扶正了一個嬌杏,還得說她確實僥倖。
“禮無二嫡”,妾的地位極低,原則上小妾絕對不允許扶正我國從古奉行的就是一夫一妻制,以妾為妻是不合禮法的事,在宗法社會,嫡妻在禮法上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不過反對的程度,根據各個朝代文化背景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各個朝代對於此事的態度。
一、西周時期
大周朝是我國禮法初成的時期,在對待婚姻這種重要問題上,突出兩個字就是嚴格!“禮無二嫡”也是在此時確立的,原配的地位在所有配偶之中是最高的,只有她生下來的兒子才是嫡子。
即便是原配去世了,也不能從出身卑賤的妾中挑選,因為存在門第之見,正妻要有一個好的出身,周朝對於這種情況制定了媵妾制度,,媵妾是女子出嫁為正妻的時候,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這種媵妾一般分為三種,一種是親姐妹同嫁,第二種是堂姐妹同嫁,最低的是丫鬟陪嫁。不管是哪一種,媵妾都是女方的自家人,是一條心的。
媵妾地位比一般的妾要高,可以稱之為“貴妾”,但即便扶正也不會超過原配的地位。
二、春秋戰國時期
這時周天子的地位已是風雨飄搖,各諸侯國處於禮崩樂壞的邊緣,所以違背禮法之事時有發生,有很多人不再遵從周禮,其中一些人堂而皇之的將自己喜愛的妻妾扶正,但這樣的做法在人們的議論中還是為人所不齒的。
三、秦朝
秦始皇的母親原來只是一個邯鄲的歌姬,不是明媒正娶,只是因為生了嬴政,就從賤妾的身份直接立為夫人,子楚成為秦王的時候,她也跟著直接成了皇后,雖然於理不合,但是戰國時期,也沒有人計較這件事。
四、漢朝
漢朝對於妾室的態度比較寬容,雖然明確禁止“亂妻妾位”,不過在實際生活中,執行起來並不嚴格,
五、晉朝
基本上繼承了漢朝的婚姻制度,雖然在西晉末年,因為時局動盪,偶爾會有代妻之事發生,但是“禮無二嫡”的原則基本上還是堅持的。
六、唐朝
唐朝對於妻妾分別開始有了法律保護,嚴格規定嫡、庶之別,正妻、媵、妾、婢不得輕易改變身份。
《唐律疏議·戶婚律》第178條規定:“諸以妻為妾,以婢為妾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為妻,以婢為妾者,徒一年半。各還正之。若婢有子及經放為良者,聽為妾。 ”
唐朝是對小妾極不友好的朝代,因為有了律法的存在,小妾想要在正室亡故後扶正,勢必登天還難。
七、宋朝及之後
在宋朝之後,雖然依然禁止以妾為妻,但實際上要比唐朝寬鬆的多,比如說劉娥其實就是從沒有名分的女人一步一步的成為皇后的,皇家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家就更沒有禁忌了,到了明清時期,開始在律法中承認妾的身份,妻妾的界限在法律上已經沒有明確的鴻溝了。
不過話雖如此,在一些特定的禮法方面,扶正之後的妾依然無法和原配相提並論,比如封妻廕子就只限於原配,不允許繼室申請封贈。
嬌杏的幸運是建立在無數個尤二姐的不幸的基礎上《紅樓夢》的故事背景就是在明清時期,因為條件寬鬆了,所以很多女人的心思也就開始活了,這裡以尤二姐為例,本來就和很多男人不清不楚,最後和賈璉勾搭在一起之後,被對方要扶正她的迷魂湯灌暈了,不斷的開始做著夫人的夢,最後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而《紅樓夢》中唯一扶正的嬌杏,其實也只能做算機緣巧合,一個無意間的注視被賈雨村看上了,以妾室的身份進門但生了兒子,所以後來賈雨村的正室夫人死了,嬌杏就被扶正了,主要也是因為賈雨村並無甚家世背景。
總結:其實非常同情古時候家境不好的女子,同樣生而為人,她們就要屈居人下,任何的地位都沒有,即便被正室打死,都不會有人幫她們伸冤,更慘的是不止她們受苦,所生的孩子也是庶出,從小就低人一等,真是可憐啊!
-
8 # 三門侃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怎樣的!婚姻制度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六個階段:無婚制、血緣婚、走婚制、搶婚制、族外婚和對偶婚。而妻妾制度是對偶婚的產物,那什麼是對偶婚呢?對偶婚說白了就是一夫一妻制,這個婚姻制度幾乎是東西方同時產生的,因為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人類進入父系氏族時代,再加上私有制的確立,人類在關於財產繼承和王位傳承時需要分清楚親疏遠近,同時也為了維繫家庭與社會的穩定,一夫一妻制應運而生。這種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從產生後迅速取代其他婚姻制度,成為社會主流,也成了一切宗法社會制度的根源。當然中國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度和西方的也有所區別,嚴格來說中國的一夫一妻制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只能有一個老婆,皇帝也不理例外,但是可以娶多個妾,後來妾下面又延伸出一種陪寢制度——通房丫頭。例如《紅樓夢》中的趙姨娘。妾,在甲骨文裡是一個某種刑具下受罰的女人,這說明最早的妾可能就是奴隸,不可能擁有較高的地位。在西周之前,夏商時代婚姻制度還不健全,妾有扶正的可能,從商代的王位繼承可以印證;但也已經有了明確的界限,因為商代已經產生了早期的宗法制。西周建立之後,完善了宗法制度,使得一夫一妻多妾制最終確定。為什麼中國古代會產生多妾制?這和中國古代的社會形態和經濟結構有關,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人是最大的財富,所以多娶老婆,多生孩子,不僅可以延續血脈,傳承宗族,還代表了財富,“人丁興旺”說的就是這一點!但是孩子多了也容易出現問題,最常見的就是爭家產,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所以嚴格規定了妻的地位不可動搖!當然,在禮法中也規定了妾的數量,《禮記》規定:“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周禮》:“王之妃百二十人:後一人、夫人三人、嬪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天子可以擁有以皇后為首的一百二十個女人,皇后為嫡妻,也就是正妻,她擁有單獨與皇帝相處的資格,其它姬妾不能和天子獨處,而且是否陪伴天子要經過皇后的批准。後來就延生出我們現代經常提的“三妻四妾”,也就是“一正二平四妾”。周代的婚姻制度規定:諸侯娶一國之女,女方須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隨嫁,同時還須從另兩個與女方同姓之國各請一位女子陪嫁,亦各以侄、娣相從,一共九人,只有明媒正娶的國女處於正妻地位,其餘都屬於貴妾。媵,相送,引申指陪嫁。諸侯和正妻如亡故或被休徑,不可再娶,應由眾妾中依次遞補,此種制度稱為媵妾或媵婚制度。《公羊傳·莊公十九年》:“媵者何?諸侯娶一國而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當然這個只是《公羊傳》的記載。後來這個制度的一些內容基本被後世沿用,當然廢除了陪嫁女這一陋習,不過又增加了陪嫁丫頭,這是正妻為了防止自己的地位被動搖,利用自己的貼身丫頭來防止丈夫娶其他的女人!到了宋代基本上士大夫按照規定可以娶一個正妻、兩個平妻、四個妾室,其中正妻地位不可動搖,兩個平妻地位低於正妻高於妾室且彼此地位相等,妾室地位低於“一正二平”,但高於通房丫頭。在這種制度下,妾不可能被扶正,因為有兩個備選,即使“一平二正”都沒了,按照規定也只能再選擇娶一房門當戶對的當妻,也就是“續絃”。《紅樓夢》只是一部小說,雖然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面貌,但也有作者藝術加工的成分,為了增加情節衝突,所以我們不管是看小說還是歷史劇都應當客觀看待,最好以真實的歷史為準。
-
9 # 勇哥白山黑水
一首打油詩回答您!
屢次提到又如何?
一次成真乃僥倖!
宗法制度等級劃,
嬌妾難過獨木橋!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封建社會婚姻制度問題。而婚姻制度受到封建社會一以貫之的宗法制度規範約束。宗法要解決的是血緣繼承的正統問題,核心是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婚姻必須為宗法服務,絕不單單是男女結合,更重要的是兩個家族的結緣,即合兩姓之好。所以,婚姻的核心是結緣與繼統,看重的是門第與生育。所以,娶妻必須門當戶對,且某女宜男,也即民間雲“買土要買三合土,娶妻要娶大屁股”。婚姻必須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須履行一整套繁瑣的程式和儀式,必須坐花轎。夫妻關係是對等關係,受到宗法的保護。娶妻納妾,納乃收容。妾是男子的第二梯隊,納妾是婚姻的補充。聘則為妻奔則為妾,納妾的程式要簡潔的多,不要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承擔兩姓之好。納妾一般需要妻子同意,並有正當理由,比如妻子無法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等。妻妾的地位天差地別,基本屬於主僕關係。妾的扶正,難度相當大,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妾的家族地位一般不高,妾的來源一般不明,坑蒙拐騙偷普遍存在,很難達到門當戶對的要求。妾扶正的唯一希望,就是妻子亡故,但也建立在妾的家族地位較高,來源明朗的前提下。否則男子一般會再續絃門當戶對家族之女。
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大家族生活的百科全書,是詮釋宗法制度的好教材。《紅樓夢》裡的扶正難不難?難!所謂的扶正只有唯一一次!即賈雨村扶正侍妾嬌杏為正妻。但這次扶正只是敘事情節的需要。嬌杏乃“僥倖”也,諸位可否領會曹公的本意吧!紅樓夢提到的幾次扶正,或逗笑或誘騙。舉例為證。
1.賈璉趁鳳姐過生日的機會,與鮑二家的偷情時提到平兒,鮑二家的說:“她死了,你倒是把平兒扶了正,只怕還好些。
這是逗笑,平兒只是王熙鳳的陪嫁女,她哪裡有門當戶對的本錢呢!況且王家族勢力強大,只怕賈璉有賊心沒賊膽吧!
2.賈蓉替賈璉做媒說娶尤二姐時說道:“鳳姐身子有病,已是不能好的了,暫且買了房子在外面住著,過個一年半載,只等鳳姐一死,便接了二姨進去做正室”。尤二姐是尤氏繼母尤老孃帶來的拖油瓶,不但在婚前失貞,還與賈珍也曖昧不清,可謂即門不當戶不對,又來源不明,又不貞潔,更沒有資格扶正了!
3.賈赦喪妻,續娶了邢夫人;賈珍喪妻,續娶了尤氏。邢、尤兩家族雖然也是世家,勉強門當戶對,但兩家族的地位比起賈家族差多了。家族不硬氣,所以邢夫人和尤氏才不得不低眉順眼,處處小心。試問,即便如此,他們可曾給了妾扶正的機會?
宗法制度實際就是等級制度,它把人分為男女,再把男女各分為三六九等,以維護封建社會秩序。妻妾地位定義為主僕,將僕人扶為主子,何其難也!
-
10 # 霜晨月夕
古代的確妻妾身份地位有很大區別,在我所讀過的小說《儒林外史》和《金瓶梅》中都有這方面的描寫。
《儒林外史》中才女沈瓊枝嫁給揚州富商,表面說是做妻,其實是騙她做妾,沈瓊枝是落難讀書人家的女兒,雖然清貧,但是仍然不屑為妾,設計逃出富商的追捕。
《金瓶梅》中孟玉樓丈夫去世,薛嫂給她說媒給西門慶,說是去做正頭娘子,結果是做妾。孟玉樓只能無可奈何,等到西門慶去世,李衙內看上她,著媒婆來說親, 孟玉樓就直接問是不是去做正妻,問清楚後才放心。小說中還寫,李瓶兒在嫁給西門慶的酒宴上,眾客人說一些夫妻喜慶吉利的話,潘金蓮就開始向正妻吳月娘挑話“她不過是個妾,說這些世世夫妻永團圓的話,把姐姐放哪裡?”月娘聽了,心裡也氣惱。等到李瓶兒去世,西門慶傷痛,讓人在靈柩上寫了恭人李氏,平時插科打諢的應伯爵就再三不肯,說這個禮上不通,講了半天嘴,非得要“恭人”改成“室人”才罷。再者,等到西門慶去世,正妻吳月娘可以讓媒婆賣了作為妾的潘金蓮。這些都說明,在古代,正妻和妾的地位很懸殊,禮教上也很嚴格。
在《紅樓夢》中,賈府的妻妾制度仍然是很嚴格,妻子一般是門當戶對,利益相關,妻子陪嫁豐厚,地位尊貴,但是妾就不一定,可以是丫頭,也可以是買來的,一般地位比較低賤,即使模樣人品性格都好,也只能做妾。李紈喜歡平兒,曾經感嘆平兒這能力模樣,誰不當個正經主子呢?她也只是感嘆平兒的命運。
在《紅樓夢》中,提到做官的賈雨村把丫鬟嬌杏扶正,這是一件非常“僥倖”的事情。同時也因為賈雨村他不用考慮什麼家族利益,正妻去世,妾生了兒子,賈雨村也不好女色,扶正這件事比較水到渠成。
在賈府這種富貴家庭,賈璉與鮑二家偷情時候也提到說,王熙鳳為人狠毒,不如把平兒扶了正。但這不過是下人的議論,說明平兒處事得體,得人心。只要王熙鳳在,平兒是不可能被扶正的。
不過小說的後面,王熙鳳去世,這時候賈府已經敗落,子孫分散,自顧不暇,賈璉這時候已經成了平民,把平兒扶了正,不涉及各方面利益,所以扶正是可能的。
-
11 # 誒呦我的小文藝
俗話說 家花不如野花香,受寵不過小老婆。
咱們都知道,古代男人只要有錢,娶幾個老婆都行,但只能有一個大老婆,除非大老婆死了,或者搞什麼膩歪被休了,男人才能再娶正室。
但也有例外,比如
清朝文康的《兒女英雄傳》裡的安公子,就娶了張金鳳、何玉鳳兩位正妻,地位一樣,另一位長姐兒、後來改名“烏珍”的,才是侍妾。
那麼,如果正妻不死,小老婆能高升,走上人生巔峰嗎?理論可以。
像皇帝的老婆,一開始都是嬪妃,透過鬥爭才能上位。皇帝可以,平民為啥不行?
但實操起來就不好說,很少有小老婆直接變成大老婆的。
《紅樓夢》裡,只有賈雨村的侍妾嬌杏,被“扶正”為正妻。其他基本都沒實現。第四十四回,賈璉和鮑二家偷情,言談之間提到平兒,鮑二家說:“
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兒扶了正,只怕還好些。另一次是賈蓉說娶尤二姐的時候:
“鳳姐身子有病,怕好不了了,暫且買房子在外面住著,過個一年半載,只等鳳姐一死,便接了二姨進去做正室”。這其實也相當於 大老婆死了,小老婆扶正,和官方說法無二。
但兩次別人提到“扶正”的問題,賈璉都沒有答應,
賈府也不是沒有先例,像賈赦喪妻,續娶了邢夫人;賈珍喪妻,續娶了尤氏。邢、尤兩家,雖然比賈家地位較低,但還是世家。
所以答案就明顯了,不是賈璉不樂意,而是姑娘不配。
平兒是陪嫁丫頭,身份低微;
尤二姐雖是世家出身,但名聲不好,似是暗娼。
好吧,侍妾不是不能扶正,而是要看女子身份。
皇家那種,嬪妃本身就出身名門,無所謂身份。
而真正的名門大戶講究門當戶對,好多女子只是不配做賈府的少奶奶,哪怕二婚都不行。
只有賈雨村這樣的暴發戶,才會不顧身份,娶個卑賤的小丫頭呀! -
12 # 隨心簡談
古代其實並沒有妾不能做正妻的規定,填房一詞其實就是專指被扶為正妻的妾室的,古代也有不少妾室成為填房的例子,像後宮中妃子繼位皇后,雖然因為身份的不同聽上去好聽了些,但本質上這些繼後還是填房。
而《紅樓夢》中提到的要把一些人扶正的話,大多是玩笑之言,像平兒、襲人等人,她們的身份並不是妾室,而是通房丫鬟,是比妾室身份還要低的存在,即使真的發生正房太太去世,要選妾室扶正的情況也輪不到她們頭上。
平兒是王熙鳳的心腹,深得王熙鳳的信任和倚重,即使一些丫鬟婆子開這種玩笑,王熙鳳也不會追究,而寶玉當時也還沒有娶正房太太,大家也就在閒暇之餘隨口一說,當個樂子罷了。
-
13 # 大展宏圖3329
古代對於妾能否做正妻,並無統一定規,時嚴時松。《紅樓夢》一部小說,脂胭齋在第二回評曰:餘最喜此等【半有半無,半古半今,事之所無,理之必有。極玄極幻荒唐不經之處】。《紅樓夢》作者,遵此寫法,【妾是可以做正妻的】,前提是,正妻已亡!且看44回,鮑二家笑道,多早你老婆死了就好了,【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兒扶了正,只怕還好些】。第65回,賈蓉對尤老孃說道,鳳姐身子有病,【只等鳳姐一死,便接了二姨進去做正室】。第2⃣️回,賈雨村要嬌杏作二房。不承望自到雨村身邊,只一年便生一子,又半載雨村【嫡配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將嬌杏【扶作正室夫人】。嬌杏由二房被扶正,嬌興是雨村之妻[忽染病下世]。
-
14 # 小水滴213269177
從其他書中也可看到古代妾可以扶正的。
如果正妻死了,或者是正妻做了不能讓丈夫忍耐的事把正妻休了,只要妾中有溫柔賢德的,就可以扶正。如果沒有合適的人選,就從外面另娶一個來填房。
古代,丫頭子可以轉二房,比如趙姨娘就是。所以,二房只要條件具備就有機會扶正。
-
15 # 棲鴻看紅樓
古代規定?哪裡有這樣的規定?請舉出古代法律條例、皇帝詔書的文獻,不要憑穿越小說網路文學說話。
最簡單的邏輯:如果妾不能做正妻,怎麼會有“扶正”這個詞語?難道古人閒著沒事,專門給不可能出現的違法行為,制定了專用名詞?
古代明文記載的,從嬪妃升為皇后,屢見不鮮。著名的像漢武帝的原配正妻是陳阿嬌,在側室衛子夫生了皇子以後,廢阿嬌、立衛子夫為皇后。還有漢宣帝剛登基時,立民間所娶的妻子許平君為後,納霍光的女兒為妃,又在許平君被害死後立霍氏為繼後。還有前一陣很火的《延禧攻略》,如懿也是從妃到後的。
嬪妃就是皇帝的妾,皇后才是正妻。嬪妃可以升為皇后,侍妾怎麼就不能做正妻呢?就算皇帝再霸道,也不能在這件事上“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吧?
-
16 # 講點歷史小八卦
首先,妾不能做正妻的說法是不確切的。歷朝歷代都以妾為正妻的。
殷商西周春秋戰國的時候,中國的夫妻關係是一夫一妻媵妾時代,妻亡媵替,小妾則不行媵是陪同妻子嫁到夫家的女子,是妻子的親姐妹或堂姐妹,妻亡媵替,親姐妹,堂姐妹同嫁一夫,萬一正室無福,中間亡故了,自己的姐妹頂替上,既能維持兩個家族的姻親關係不斷,也能善待正室留下的孩子。媵妾的身份比妾室要高,因此也被稱為貴妾。她們可以隨正室出席正式場合,在正室亡故後,可以被扶正為正妻,死後可以與丈夫、原配合葬。
秦漢之後,媵妾歸一,只餘妻妾,妾室代妻時有發生,兩晉時期,時局動盪,出現二嫡,只分先後,不分貴賤孔鄉侯傅晏,因“以妾為妻”被“奪爵流放、免國”,但是這個是政治報復,說白了,是借題發揮,事實上,以妾室代妻時有發生。到了西晉,甚至出現了二嫡,也就是兩位正妻的現象。
起因是西晉開國元勳賈充的原配李婉,因為孃家犯罪,受牽連被流放,只能與賈充離異,但是後來李婉的孃家又平反了,李婉回來了,賈充又另娶了,於是由皇帝作主,賈充有兩嫡妻,這個口子一開,娶二妻的人就多了,但禮法對人的影響依舊很深,誰家出現了這種“亂妻妾位”的事情,人們對他的評價是很低的。
南北朝時期,鮮卑風俗的傳入,嫡庶之別加深,妻死當需另娶,扶妾為正的事情少有發生。唐朝,妻妾分別開始有了法律的保障,扶正小妾偶有發生,但是依然不合禮法,要受人非議唐律,五品官以上可以有貴妾,稱為媵;以下迄於庶人,只能娶妾;妾下面還有婢。妾的地位稍微高一些,必須是從良人中納之。按照《唐律》,客女(風塵女)和婢女是賤民,不能直接成為妾,違反者會被判流刑。但是有兩種例外,一種是她們已經生下孩子,另外是走了登記成良民的程式,客女、婢女與妾之間是可以有條件流動的。
紅樓夢裡的丫頭先是屋裡人,也就是通房丫頭,有機會才能成為姨娘,就是這個原因。如平兒,是管家丫頭,鳳姐不在她就成了搶手貨,但是身份上還是丫頭,邢夫人許諾,讓鴛鴦一進門就開了臉當姨娘。
宋朝承唐制,禁止以妾為妻,但是實際情況比唐朝要寬鬆。宋太宗時宰相沈義倫,原有正室閻氏,還有一個小妾田氏,正室閻氏無子,小妾田氏生下了沈義倫唯一的兒子沈繼宗。在閻氏去世之後,沈義倫就把小妾田氏扶正為正室,但是沈義倫並沒有受到法律制裁,而且宋朝的輿論環境也比唐朝寬鬆的多,正史也沒有因為這個事說他什麼。他這個庶子生的的女兒還成了宋真宗貴妃。
明代律法,妻在 , 以妾為妻者 , 杖九十, 並改正。若有妻更娶妻者, 亦杖九十, 離異 。從這條法律可以看出來,妻在,不能以妾為妻,但是妻不在了,還是可能以妾為妻的。賈璉以正妻之禮偷娶二姐,鳳姐罵停妻再娶,並讓張華去告賈璉,也是依據這條法律,本來按律應該判張華要回二姐,但是賈母讓賈蓉出面,把事情料理清楚,所以最終二姐還是歸了賈璉。
弄明白這些問題,就知道紅樓夢裡為什麼時時出現扶正這個話題了。
鮑二家的與賈璉偷情後說,多早晚你那閻王老婆死了就好,賈璉說死了再娶一個也是一樣,鮑二家的說把平兒扶了正,這個是痴心妄想,認為平兒老實,扶了正他們還可以長期來往。
李紈說平兒是奶奶模樣,該與鳳姐倒個個兒,不過是開玩笑嘲笑鳳姐為人太粗俗,不象大家閨秀,更深層可能有挑唆鳳姐妻妾關係的意思。
二姐為什麼相信鳳姐死了,賈璉會把她扶正的話,是因為她本是官宦人家出身,賈珍父子做保,以正妻之禮娶作外室,她自認是貴妾或平妻,有資格升為正妻。
賈雨村為什麼會將嬌杏扶正,第一,嬌杏的兩次回頭,讓賈雨村以為嬌杏是他的患難中的知己,非一般女子能比,第二:賈雨村並無父母親族管束,可以自行其是,他能認同寶玉等人的觀點,見解不凡,本身也是個不走尋常路之人,被罷官時嘻笑自如,是個不把別人的看法放眼裡的人,第三,作者要讓嬌杏有僥倖的人生,所以才會有此幸事。
當賈府抄家,徹底敗落後,沒有人再把百年貴族的派頭,祖宗的顏面規矩當回事的時候,鳳姐死了,賈璉還是有可能把平兒扶正的
-
17 # HuiNanHistory
妾在古代當然是不能扶正的!
不管《紅樓夢》等小說裡怎麼寫,但在古代妾就是不能扶正的,一旦被官府查出,是要問罪的。
不只是《紅樓夢》裡出現過“妾扶正”這樣的話,在其他的小說裡包括《儒林外史》,也有嚴監生之妾趙氏被扶正的情節。
我必須承認的是——這些並不是胡編亂造的。在古代民間,確實有很多妾被扶正的案例,但是,這種行為並不被官方認可。換言之,如果沒有官府發現你把小妾扶正,那你怎麼搞都可以。但如果被官府發現了這件事,你也就惹上了麻煩。
我這裡以嘉慶七年(1802年)的一件案例來說明古代司法的具體情況。
這是一樁命案。
說是有個僱工不服管教,出言頂撞僱主楊張氏。於是,楊張氏便命人用棍毆打這名僱工作為懲戒,導致她重傷斃命。
這件事報告給官府後,在查案的過程中發現了楊張氏身份的貓膩:
緣楊張氏系原任漢軍佐領楊玉珏之妾,生育子嗣,楊玉珏因正妻病故,告知族人將張氏扶正為妻。
根據《大清律例》規定:“凡以妻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為妻者,杖九十,並改正。” 但是,法律沒有規定妻子死後,能不能把妾扶正的答案。於是,刑部對此作出批示:
扶妾為正,例無正條。《箋釋》注云:妻死以妾為妻,問不應,仍改正。
所謂的“不應”,意思就是官府認為某些行為是錯誤的,但律例中沒有明文規定如何處罰,通通適用於此律。
最終,楊張氏被從妻重降回妾,而且按照“家長期親毆僱工人致死律,杖一百徒三年”。
-
18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古代的妾往往出身低微,只因為長了個好胎子,偶爾被主人看上,花錢買下收入自己的房中,成為一個專屬的洩慾工具。這很像現代的那些包養女,小三兒。雖然現實存在,但沒有得到法律的認可。古代的妾室,也是不再婚帖之內的。古代的妾即使在夫家也是毫無地位的,可以隨意出入。並不像正妻,一般都是門當戶對的正經人家明媒正娶。而且不犯六出之罪,夫家無權休妻。
但是萬事也不是絕對的,一旦主人覺得其品性純良,且孝義雙全,堪為賢惠。自然會高看你一眼,一般正妻去世之後,主家又不想再麻煩再取。便可以訴之宗族將其扶正。經過族人考察同意。可以從此成為正妻!
像紅樓夢中的這種情況,家族敗亡了。覆巢之下的凍雞兒。世上還有幾個人會搭理?哪還有大家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種家庭?說一下賈蓮,薛蟠之流。如果不扶正平兒香菱。即使想在外面再娶一房門當戶對的正妻,也是很有難度的。還不如趁著方便,也保全名聲。把妾室扶正的好!
是謂:錦上添花時時有,雪中送炭世間無。
-
19 # 南山橘暖讀書時
《紅樓夢》中加上後四十回續書,一共有三次提到把妾扶正:賈雨村扶正嬌杏、薛蟠扶正香菱,賈璉扶正平兒,其中,後面兩個是後四十回中提到的。
古代封建社會等級分明,妾也有良妾和賤妾之分,扶正資格也有區分古代社會封建等級森嚴,不僅是皇權不可冒犯,就連尋常百姓身份也有很大差別。古人分四良三賤,四良乃士農工商,三賤則有隸卒、倡優、奴僕。
古代平民劃分良籍和賤籍,賤籍不是良民,可以隨意買賣,生命安全也不受律法保護,除非脫籍,改為良民,否則後代也都只能是賤籍。不能讀書科舉,也不能置業,要是從主人家逃跑了,官府也會幫助捉拿回來。賤籍制度在清雍正年間才廢除。
也因此,妾室才有良妾和賤妾之分,還有貴妾、平妾等名分,這裡不涉及,所以不多做分析了。
以《紅樓夢》中為例,賈璉除了鳳姐這個正妻之外,還有三個妾,其中只有尤二姐是良妾,平兒和秋桐都是奴婢出身,屬於賤籍。
尤二姐的母親尤老孃是“安人”,古代從五品和正六品官妻子的敕命為安人,可見尤二姐原本是個官宦小姐出身。她本來是可以嫁個中等人家做正妻也綽綽有餘的,只可惜她婚前失足,自降身份給賈璉做了外室,後來被鳳姐接進賈府才算見了天日的二房。
因為拜過天地,焚了紙馬,所以尤二姐可以稱二奶奶,她生的兒女可以自己撫養,也叫她娘。鳳姐不能隨意處置她,所以書中鳳姐只能先裝作賢良,演了一齣戲把她誆騙進賈府,才開始暗地裡收拾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王熙鳳真的去世,尤二姐是有資格扶正的。
平兒是王熙鳳的陪嫁,屬於王熙鳳的私有財產,秋桐是賈府的奴婢,都屬於賤妾,其實在律法上並沒有資格扶正,以賤做良,在很多朝代都是犯法的。鳳姐甚至可以隨便把她倆給賣了也隨意。
除了平兒和秋桐這樣自家丫鬟出身的妾,還有外頭的青樓女子贖身未脫籍,唱戲的優伶,如芳官齡官等十二個小戲子等都屬於賤籍。
在古代,賤籍出身的妾就算過了明路,成了名正言順的妾,有了兒女,也都是半奴半主的身份,孩子都要養在主母名下,主母去世,按律法不能扶正。比如賈政的小妾趙姨娘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芳官說的那句“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幾呢!”並不是假話。
至於香菱,她是外面從柺子手裡買來的,但她也不屬於賤籍,就算不知道她原是鄉宦之家的千金,至少也應該知道她是清白人家的姑娘,薛蟠雖然渾,但是買了她來就是要做妾的,不至於作踐她再入奴籍,所以香菱應該也是良妾。
香菱是薛姨媽擺酒請客,開了臉正兒八經給薛蟠在婚前納的妾,而賈府的公子婚前只是放兩個通房丫鬟,別看小小的名分不同,已經可以看出薛家作為商戶是比較不怎麼講究體面的。
這也是夏金桂後來為什麼非要對香菱趕盡殺絕的原因,一個又美又有才華又得人心的良妾,威脅實在太大了,當真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一旦香菱生了兒女,她這個主母豈不是更加頭疼?所以她總想先下手為強,發狠要把香菱往死裡整。
古代妻妾嫡庶分明,但是律法是一回事,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嚴格在古代,妻是與夫相對應的存在,娶妻要三書六禮,父母同意才能進門,納妾只要花錢就可以了。無論名分地位和進門儀式都差別很大。
我國古代唐朝律法對於妾室扶正要求最為嚴格,秦朝增加了續絃的正妻地位,即使妻子死去也不會將妾室抬成妻子。明令禁止以妾為妻,就是說不管良妾賤妾,都不能被扶正;宋《刑統》規定:律法認定妾為妾,不允許成為正妻。明清兩代也有律法條款寫明:“凡以妻為妾者,杖一百;以妾為妻者;杖九十,並改正。”
但是古代的律法說歸說,實際造作起來也並不是很嚴格:
比如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曹操與髮妻丁夫人離婚後,就扶正了侍妾卞夫人,也就是曹丕、曹植的生母。卞夫人本屬賤籍,出身歌舞伎。
北宋初年名將王景妻子被殺後,就娶了他一見鍾情的官妓侯小師為妻,侯小師後來受封楚國夫人。
南宋著名的護國夫人梁紅玉出身教坊,先為侍妾,後為韓世忠家立功,所以韓帥的正妻死後把她扶正為妻。
當然也有扶正妾為妻操作翻車,撞了槍口的案例:
宋神宗時期趙宗景、趙宗惠,都是衝妾滅妻的主兒,妻子去世之後,把且遣返出去,再以良家女的身份娶為續絃。後來事情被皇帝知道了,鬧的滿朝風雨,神宗大怒,主要覺得丟面子,當即宣佈婚姻無效,把兩個女子都趕出家門,還把兩位叔叔革職禁足反省。
尤其是宋代以後,明、清兩代基本上不嚴格禁止扶妾為正室的規定。
從皇帝開始,就可奉自己的生母為皇太后,如順治皇帝時期就有兩宮太后臨朝,不過生母的地位略低於嫡母。
上行下效,明清時期,民間的一些男子,尤其是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嫡妻過世,且要扶正的妾是長子生母,基本沒有什麼大問題。
這就很符合《紅樓夢》中賈雨村扶正嬌杏的案例了。
嬌杏雖然是甄家婢女出身,但是賈雨村那她為妾,肯定已經為她脫籍為良,她又迅速為賈雨村生育了長子,在這樣的情況下,賈雨村的原配去世,她已經符合扶正的條件了。
但是賈雨村當時已經做了縣官,扶一個婢妾為正妻,這樣做其實並不太體面。
所以賈雨村扶正嬌杏這一波操作也是很迷,可能他對嬌杏是真愛吧,又因為嬌杏確實是僥倖,畢竟賈雨村的原配夫人那麼巧合的去世給她騰了位置,她又那麼幸運的生了兒子。
否則如果再晚幾年,等賈雨村攀上了賈府的關係,當上應天府知府甚至兵部大司馬,他是萬萬不會扶正嬌杏為嫡妻惹人笑話,怎麼著也得續娶一位正兒八經的官宦千金做續絃才行。
同樣命運的還有一個女人,那就是《金瓶梅》中婢女出身的龐春梅,她懷著陳經濟的孩子,被賣給周守備做妾,生下了兒子,接著一年後,周守備的妻子病故了,春梅被扶正當了正室夫人。
至於《紅樓夢》續書中平兒和香菱被扶正的事情,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雖然續書是高鶚補的,但是同是古代人,高鶚也是比較有身份地位的文人官僚,所以對於當時的社會禮法和現實情況肯定是熟悉的才敢這麼寫。
續書中所寫的香菱在夏金桂死後被扶正,也完全符合薛家破落商戶的做事風格,沒什麼問題,不過並不符合“香菱安排的被夏金桂折磨致死”的作者就是了。
至於平兒被扶正,是在賈府抄家之後,賈璉是罪臣之子,且自身一無所有了,再也不是什麼大家貴公子,成了一個破落戶,所以扶正平兒也沒人追究了。
所以呢,古代的律法規定雖然嚴格,但是執行起來並不十分嚴格,所以扶妾為妻的案例比比皆是,主要看男人是否有權有勢,也要看時間和機遇時候恰當。
《紅樓夢》中的嬌杏、平兒、香菱,《金瓶梅》中的龐春梅被扶正其實也都是屬於正常合情理範圍內的。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愛讀書,愛讀紅樓夢。紅樓夢解讀見仁見智,如有歧誤,敬請雅正。
回覆列表
《紅樓夢》中真正被扶正的只有嬌杏一人。再有就是鮑二家的在和賈璉偷情時說過“把平兒扶了正,只怕還好些”的話。
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目的是為了給繼承人一個清晰的次序,所以同樣是子女才有嫡庶之分。
對於妾能不能扶正,在中國各個朝代都有不同的律法要求,基本上唐代之前,小妾如果要上升為妻是非常難的。到了明清,律法開始寬鬆,在《明律》中,在正妻亡故、被休之後,是可以另娶繼室或者把小妾扶正為繼室的。
《金瓶梅》中的春梅就是如此,因為生了兒子,被扶正成了守備夫人。但妾即便成為了正妻,可以進宗族家譜,但如果想得到官方承認,甚至得到封誥就幾乎不可能。
《紅樓夢》就處在這樣一個時代,理論上妾是有可能扶正的。但是決定一個小妾能否升為正室,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下面以紅樓夢中不同人物的情況舉例說明。
1、“僥倖”的嬌杏嬌杏是甄府的丫鬟,因緣巧合嫁給了賈雨村,還生了兒子,後來賈雨村的正室夫人死了,嬌杏就被扶正了。因為賈雨村並無甚家世背景,況且正室死後房中估計也沒別人,所以嬌杏就僥倖當上了夫人。作者也認為是僥倖,正說明那個時候這種情況是非常罕見的。
但是即使嬌杏做了夫人,她想得到官方的封誥也是幾乎不可能,最多也就是被家族承認。
2、平兒能否扶正雖然鮑二家的說了把平兒扶正的話,但實際上就連賈璉也從沒動過這個念頭,他是這樣說的“他死了,再娶一個也是這樣,又怎麼樣呢”,他自然指的王熙鳳。王熙鳳即使死了,賈璉也是要再娶個妻子回來,不會扶正平兒。
因為賈璉捐了個四品同知,他的妻子雖不是誥命夫人,至少也是個安人,而以平兒妾的背景,是不可能受封的。
所以平兒若要扶正,只有當賈家徹底敗落,賈璉變成一介平民至少沒有了官職,這時才有可能。
3、續絃的邢夫人和尤氏因為賈赦和賈珍的原配夫人都死了,找不到高門大戶的女兒做續絃,只能找一些家世背景弱一點的,因此邢夫人和尤氏才得以有機會嫁入賈府。
但她們雖然門第不高,但也算清白人家的女兒,和妾比還是有天壤之別的。
記得《圍城》裡有個情節用姨娘比喻副教授,說從丫頭升到姨娘相對還是容易的,但要從姨娘升為夫人就很難了,以此來形容副教授晉升教授之難,這個形容也是十分形象了。
4、小紅和賈芸如果不出意外,小紅和賈芸應該是修成了正果的,那麼小紅做為一個丫鬟因何可以嫁給賈芸呢?
賈芸雖然算個主子,但他是賈家的旁支,早已敗落,否則也不會淪落到要討好鳳姐,求個差事做。
但賈芸好歹也算個世家子弟,小紅在寶玉那無望後,能和賈芸結為夫妻也算是不錯的結果了。而且以賈芸的財力,不大可能會妻妾成群,小紅和賈芸實際上過得也就是一夫一妻的日子。而且他們將來的孩子已經不是奴藉,對小紅來說也算是完成“階級跨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