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嘻嘻啊啊
-
2 # 樂彤媽媽生活日記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食用鹽的需求要不同。1歲以內的寶寶最好不要吃鹽,因為可能會傷害他的腎。寶寶6個月之前,每天需要的鹽不到1克,在7~12個月之間,寶寶需要的鹽會稍微增加到1克左右,通常從母乳或配方奶裡就能獲得。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的鹽也不到2克(相當於每天0.8克的鈉)。
-
3 # 暴躁的媽咪
你好,
一歲以下的寶寶對於鹽的需求量是非常小的。寶寶每天攝入的奶粉或者是母乳以及天然食物中的鹽分已經能夠滿足寶寶本身的需求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鹽的話,可能會對於寶寶的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害,因為這種時候的寶寶他的腎臟沒有發育完全,對於鹽分的代謝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如果攝入鹽分過多就會導致血液中的這個鈉很難被吸收。
而且加重腎臟的負擔。也會影響孩子體內對鈣,鋅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所以對於一歲以前的寶Bora說是不要吃鹽的。
-
4 # 九零後辣媽育兒記
一歲以下嬰兒是不能吃鹽的因為:
孩子出生以後,胃腸道,腎臟功能的代謝能力不完善,特別是腎臟,鹽的代謝要透過腎臟排洩鈉離子,如果吃過多的鹽,會增加腎臟負擔。
一歲以後,腎功能逐漸完善,可以少加點鹽。寶寶在吃的輔食中也會含有一些鈉離子,不會缺乏鹽。
7~24月齡的寶寶,主食應以乳類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穀類為主食。
1歲前不應攝入鹽。
1~2歲,鹽不超過1.5克。
7個月後,每天一個蛋黃。
蔬菜、水果、肉類、逐漸由泥狀過渡到塊狀,由少增多。
-
5 # 島城阿雲
這是因為一歲前寶寶對於鹽的需求量是非常小的。寶寶每天攝入的奶粉或者是母乳以及天然食物中的鹽分已經能夠滿足寶寶本身的需求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鹽的話,可能會對於寶寶的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害,因為這種時候的寶寶他的腎臟沒有發育完全,對於鹽分的代謝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如果攝入鹽分過多就會導致血液中的這個鈉很難被吸收。
而且加重腎臟的負擔。也會影響孩子體內對鈣,鋅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所以對於一歲以前的寶Bora說是不要吃鹽的。
-
6 # 新疆小穎帶娃記
1歲寶寶不能吃鹽巴!因為太小的寶寶吃鹽,只有很多負面的作用的。首先,如果寶寶太小吃鹽會導致許多內臟出現問題。因為寶寶腎臟的功能發育還不夠完善,所以能力是非常弱的。所以不可以把鹽裡的元素全部排到身體外面,會增加寶寶身體其他器官的負擔。而且寶寶鹽吃得過多,還可能會導致寶寶水腫還有高血壓,十分影響寶寶健康。因為小孩的腎功能還不是很完善!過鹹的食物會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還會損傷動脈血管,影響腦組織血液供應,造成腦細胞缺血缺氧,記憶力下降,智力遲鈍!成人對食鹽的需要量每天在7克以下!兒童在4克一下,那麼兒童就是3歲到8歲的才4克!因此3歲之前寶寶還是少吃含鹽巴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包括榨菜,鹹菜,鹹
肉,豆瓣醬等都少吃!避開這些有損寶寶大腦發育的調料!
-
7 # 樂樂麻麻呀
首先我們要了解鹽主要是為人體提供鈉元素。
對於1歲以內的寶Bora說,保持原始食物味道不會影響進食,而且母乳、配方奶、米粉等食物中都有鈉,寶寶體內不會缺鈉,所以不需要額外補充鹽了
鈉在體內大多是透過腎臟代謝的,少部分可以透過汗液排出體外,寶寶的腎臟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攝入過多鹽分,這樣會對寶寶的腎臟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造成傷害。
而且,鈉在體內的含量還可以直觀地影響血壓,寶寶的食物中過早的添加了鹽,會使寶寶未來患有高血壓的機率大大的提升。
總之,家長並不需要在1歲以內的寶寶食物中額外的新增食鹽,不要為了提升食物的口感,讓寶寶過多攝入鹽分。寶寶不吃鹽也有力氣的
-
8 # 學前教育顧問
一歲前寶寶對於鹽的需求量是非常小的。寶寶每天攝入的奶粉或者是母乳以及天然食物中的鹽分已經能夠滿足寶寶本身的需求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鹽的話,可能會對於寶寶的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害,因為這種時候的寶寶他的腎臟沒有發育完全,對於鹽分的代謝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如果攝入鹽分過多就會導致血液中的這個鈉很難被吸收。
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也會影響孩子體內對鈣,鋅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所以對於一歲以前的寶Bora說是不要吃鹽的。
-
9 # 胖媽讀書育兒匯
答:因為不需要,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透過飲食可以獲得身體所需要的鈉。
加入鹽之類的調味劑,一方面會增加孩子腎臟負擔,另一方面可能影響孩子的以後的飲食習慣,重鹽的飲食習慣可會增加成年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國2016年釋出的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裡的意見,裡面明確說了:“週歲內嬰兒可以透過奶(母乳或者配方奶)以及輔食可以滿足350毫克每天的適宜攝入量。”
此外,世界衛生組組2015年的檔案裡,也明確說了“在6個月後,應在母乳餵養的同時,新增各種營養充分的安全稠食。不應在輔食中新增鹽和糖。”
所以,總的來講,嬰兒輔食不加鹽是當前最新指南的意見,也是有依據的做法,其實不只是鹽,所有調味品都不用加,包括糖、醬油之類的。作為家長,依據這些可靠的意見科學育兒是有必要的。
-
10 # 傑心媽媽
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對鹽的需求很少,他平時吃的母乳或者奶粉以及其他天然的食物裡面含有的鹽已經足夠,如果這時候再額外攝入一些鹽,會導致體內鈉元素過多,而多餘的鈉身體是不吸收的就要由腎臟排出,這樣的話會加重幼兒的腎臟負擔,也會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所以一歲以下的寶寶不應該再吃鹽了。
-
11 # Miss何小妞
這是因為一歲前寶寶對於鹽的需求量是非常小的,寶寶每天攝入的奶粉或者母乳以及天然食物中的鹽分已經能夠滿足寶寶本身的需要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鹽的話,可能會對於寶寶的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害
-
12 # Candy剪輯
寶寶的腎功能還未發育成熟,過多的鈉鹽會加重腎臟負擔,影響腎臟功能。同時,嬰兒攝鹽過多的鹽會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得口腔唾液分泌減少,並導致唾液裡所含的溶菌酶的數量減少。溶菌酶有殺菌的作用,它的減少會降低口腔對細菌、病毒的防禦功能,從而削弱寶寶的抗病能力。寶寶的味覺極為靈敏,只要一點點鹽,他們就會感覺很有滋味。攝鹽過多的話,寶寶即使感覺很鹹但由於不會表達,只能慢慢適應這樣的鹹度,最終口味變得越來越重,味覺發育受到嚴重影響
-
13 # 六六家蓓趣
正常一歲以內的嬰兒不建議吃鹽,因為此時嬰兒的各個臟器發育並不健全,若是攝入鹽分會加重嬰兒腎臟的負擔,不利於其健康發育。建議:平時可以讓寶寶吃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米糊、水果泥等。
-
14 # 蘭姐姐養生
一歲一下的寶寶不建議吃鹽,這個時候的寶寶各個臟器發育還不夠成熟,特別是腎臟。寶寶過早的攝入鹽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對腎臟會產生一定的傷害。寶寶吃的母乳、配方奶、輔食中都含有食鹽的成分了,完全可以滿足寶寶此時生長髮育的需要,不需要額外新增。
建議等寶寶一歲後,可以少量新增食鹽,每天控制在2克以內。家長們在放鹽的時候還要注意有些鹽是食物中自帶的本身鹽的含量就超過寶寶的所需要的鹽攝入量,那麼我們就要把這些食物去掉。
-
15 # 暖東爸爸
我是奶爸暖東,一個女兒的父親,和你分享育兒經驗。這是我給出的答案:
寶寶對食鹽的生理需要極低,因此寶寶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該控制在4克以下。如果父母經常給寶寶吃過鹹的食物,會損傷寶寶的動脈血管,影響其腦組織的血液供應。寶寶的腦細胞會因為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而造成智力遲鈍、記憶力下降。所以,寶寶的食物建議以清淡為主。
祝願寶寶健康成長,平安快樂!
-
16 # 麻通爸媽
傷害寶寶腎臟
大家都知道,食鹽中最重要的組成成分就是鈉,一歲以下的寶寶平時在飲食中,都已經含有足量的鈉元素,可以完全滿足寶寶對於鈉的需求,也就不需要額外吃鹽來補充。如果補充過量,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危害,最直觀的就是造成寶寶腎臟負擔加重。
導致寶寶挑食
寶寶的味覺是比大人要敏感的,食物本來的味道對寶寶的味蕾就已經有足夠的刺激。如果再加鹽的話,就會讓味道太重,寶寶在吃慣了重口味的食物後,口味就會變得很挑剔,容易導致寶寶挑食和偏食。
導致寶寶缺乏微量元素
寶寶在一歲內如果經常吃鹽,那麼吸收的鈉含量過多,就會導致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減少,從而引起寶寶鈣鋅等微量元素的缺乏。
增加病菌感染
寶寶口腔平時分泌的口水比較多,這其實對於寶Bora說是一種保護機制,因為口腔內口水多那麼溶菌酶也會比較多,能夠對寶寶形成保護。如果攝入鹽分太多的話,就會減少口腔內唾液的分泌,口水變少,溶菌酶也就會少了,病菌就容易入侵寶寶身體,引起各種疾病。
-
17 # 兒科醫生王麒鏵
並不是一點都不能吃,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中或者牛奶中,都含有鹽,這些鹽分已經能提供一歲以內寶寶身體的需要量,不需要額外再補充,額外補充後反而會增加腎功能的負擔。除外嘔吐、腹瀉、脫水狀態。
-
18 # 兒科醫生小愛
寶寶的飲食是分階段的,每個年齡階段的飲食都有一定的忌吃食物。6個月內寶寶一般不宜吃鹽。其實,6個月內的嬰兒並非不需要鹽,而是從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鹽分足夠了。6個月後,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寶寶腎功能逐漸健全,鹽的需要量逐漸增加了,此後可適當吃一點點,切不可攝入過多的鹽,原因如下。
由於嬰兒的腎臟發育尚不成熟,排鈉能力弱,如果吃的食物太鹹,攝入鹽過多,就會使血液中溶質含量增加。腎臟為了排出過多的溶質,就要彙集體內的大量水分來增加尿量。這不僅加重了腎臟的負擔,也會導致寶寶身體脫水。另外,由於小兒的腎臟排洩功能不全,不能排出體內過多的鈉鹽,可造成水、鈉瀦留,久而久之便可導致高血壓,危害寶寶的健康。
-
19 # 不做嘮叨的媽咪
一歲內的寶寶剛加輔食不久,飲食清淡點可以預防寶寶挑食,因為小的時候吃的口味太重,青菜類的食物寶寶就不會喜歡,這樣營養就不均衡了。我記得我們家寶貝小時候無意間嚐到了大人吃菜的味道,那幾天吃蛋黃時就沒有開始時那麼興奮。我們成人的味覺也是這樣的,吃過了重口味的飯菜,再吃少鹽的食物就難以下嚥。
所以,一歲內的寶寶儘量不要吃鹽,可以用不同口味的青菜和水果做輔食,為寶寶增添不同口味!
-
20 # 口口CoCo
1歲內不能吃鹽 別聽不吃鹽沒力氣那套,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1歲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吃鹽。0~6個月以內的寶寶主要吃母乳或配方奶,其中的鈉足夠滿足寶寶的需求。7~12個月新增輔食的寶寶,母乳、配方奶及輔食中都同樣含有不同份額的鈉。所以,只要是正常吃飯的寶寶,食物中的鈉就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過多的鹽量攝入會加重寶寶身體負擔,而且還會使口腔唾液減少,從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同時攝入鹽分過多還會打破體內代謝平衡,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甚至對以後的身體健康埋下高血壓、糖尿病、成人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隱患。而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寶寶的膳食口味以清淡為主,不應過鹹。所以家長在逛超市的時候,要養成檢視食物成分表的習慣,給寶寶選擇營養豐富又含鈉量低的產品。
回覆列表
轉自網路:
鹽是百味之首,飯菜不放鹽或太淡,吃起來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很多家長也會想當然地為小寶寶的飲食里加些鹽,認為能調節口味,促進孩子食慾,甚至有老人覺得寶寶吃了鹽才有力氣。
鬼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結論。
今天就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一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鹽。
什麼是食鹽?
食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食鹽的主要化學成份氯化鈉(化學式NaCl)在食鹽中含量為99%。
鹽並不單單指我們炒菜時放的帶有鹹味的調味料,而是廣泛存在於我們每天的大部分食物中。
不吃鹽寶寶真的會沒力氣嗎?
在和家裡老人育兒觀念衝突中,有一點相信80%的寶媽都遇到過,那就是寶寶輔食要不要新增鹽的問題。
通常情況,上一輩人會認為“不吃鹽沒勁”,走路不穩、站不穩等統統都要歸罪於寶寶沒有吃鹽。
其實,這個理論根深蒂固的存在於老人的思想裡,主要是因為上幾代人們,生活上需要繁重的體力勞作,但是生活水平有限沒有富含豐富蛋白質的魚、肉可以吃,只能用多吃鹽補充鈉來維持身體內電解質的平衡,所以才流傳下這個說法。
和老人說的那個“吃鹽有勁”的年代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不知道好了幾百倍,平時所吃的各種食物中都含有鹽,分分鐘就可以得到補充,根本不需要再額外補充啦。
為什麼1歲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鹽?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1歲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吃鹽。
這主要是因為0-6個月以內的寶寶主要是吃母乳或配方奶的,母乳中的鈉足夠滿足寶寶的需求,配方奶中含的鈉相對於母乳更高,所以吃奶的寶寶安心吃奶就可以了。
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6-12個月寶寶每天需要的鈉也只有350mg。在7-12個月的寶寶可以新增輔食後,母乳、配方奶及輔食中都同樣含有不同份額的鈉,所以,只要是正常吃飯的寶寶,食物中的鈉就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
同時這一時期的寶寶口味正處於形成階段,如果在製作輔食的過程中添加了鹽、糖、味精等調味料不僅不利於寶寶品嚐到食物的自然味道,還會影響寶寶清淡口味的形成。寶寶一旦變得口重,在其成年後就會存在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安全隱患。
*
營養學家建議,1至6歲的幼童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1週歲以前以每日不超過1克為宜 。對患有心臟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更應嚴格控制飲食中的鹽攝入量。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