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之一朱武的謀略只是中等、武功也不強,因此他如果在三國中謀略也只處於二流級別,都進不了前十名之列。

  • 2 # 楓葉浮生

    我個人一直覺得,水滸裡面的武將謀士和三國時期的武將謀士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按照《水滸傳》的設定,智多星吳用應該算是智力頂尖了吧,但是我記得有一回,梁山好漢策劃劫法場的時候,這個智多星連逃跑路線都沒規劃好,最後一群人像個無頭蒼蠅跑到江邊,靠著當地的一夥“黑勢力”張順等人救濟,才活下來,就這一點,我就實在不敢將他與臥龍先生諸葛孔明、鳳雛龐統還有算無遺策的郭奉孝等人相比較啊!

    仔細想想,水滸之中,一般最大的戰役有多少人呢?大概也就數萬,三國這邊,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大軍,我實在是不敢,將指揮萬人出頭作戰的將軍謀士,和指揮幾十萬的將軍謀士放在一起比較啊!

  • 3 # 路遙lgy

    《水滸傳》裡,神機軍師朱武是地煞星之首的“地魁星”,與三十六位“天罡星”相比,是一個”雞頭”的位置。

    小說第一回就寫到了朱武:能使雙刀,雖無十分本事,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朱武的謀略比起學究吳用並不差什麼,起碼朱武在少華山做過大頭領,見識槍要比吳用強些。

    朱武引進九紋龍史進上山,並讓出自己頭領的位置,是少華山進入梁山入股並增值不少。

    在梁山招安問題上,朱武曾提出走宿太尉的路子。儘管宋江,吳用沒有聽從他的意見,但也足以說明其見識在宋江,吳用之上,卻實有遠見。

    宋江給朱武一個“參贊軍務頭領”給吳用,公孫勝打下手,等於是參謀不帶長。但是朱武安於閒職,不爭不搶,隱而不顯。

    朱武的做法,要與三國裡謀士相比,應該不差於那個人,起碼與龐統相比不差。

    龐統才識過人,但處處與諸葛亮爭風頭,諸葛亮明確告知有不詳,他卻認為是要與自己爭功,最後命喪落鳳坡,可以說是英雄悲劇令人嘆息。

    朱武安於做雞頭,做具體工作,從不與吳用相爭,最終拜公孫勝為師,雲遊四方修道去了。

    龐統與諸葛亮相爭,早亡。可以想象朱武與吳用相鬥會怎樣?以吳用的心胸,朱武不會有好果子吃。

    以朱武的才智,隱忍的做派,最終結局也不錯。如果在三國,蜀國比龐統足以,吳國可比諸葛瑾,魏國可比荀攸。

  • 4 # 皇城super

    我認為神機軍師朱武比不上臥龍鳳雛等級別,但能跟程煜,陳登,陳宮,魯肅等人一個水平!

    神機軍師朱武,梁山地魁之首,排兵佈陣謀略方面獨有特色!可以說是個有真本事的人!

    第一,朱武善使雙刀,還沒加入梁山之前便與史進等人落草少華山,便手下管著七千多人,如果單論史進,他是沒有如此的管理能力的,說明朱武后勤做的好,懂得經營!說明內政做的好!

    第二,加入梁山,排座次,因為梁山有智多星吳用了,朱武在其鋒芒下懂得隱忍,不聲不響。明明有真本事,但卻甘與為人後!說明其自居,懂得自保,而且他也是最後徵方臘活著回來的人之一!

    第三,朱武多次出奇計!

    三敗高俅,吳用看出其轉面忘恩,朱武便建議尋求宿太尉協助招安!

    梁山招安後多次為盧俊義帳下軍師輔助他建功立業!

  • 5 # 德克基地

    朱武就是網文為了踩吳用,硬扶起來的庸才罷了。

    看看朱武出過什麼計策。

    1.剛出場,陳達被史進俘虜,朱武和楊春直接自縛投降了。

    這實在不能算計策。

    有人說這叫苦肉計。放屁。苦肉計是自己示弱,使敵人放鬆警惕,扮豬吃老虎,消滅對方,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比如曹正智取二龍山,讓魯智深假裝被擒,然後伺機殺死鄧龍。

    朱武這一出,自己毫無主動權,完全取決於史進,實在不能叫計謀。

    2.史進被賀太守擒住,朱武無計可施。

    這裡沒什麼好說的,朱武完全沒有計策,只會讓魯智深稍安勿躁。問題是讓人稍安勿躁也能算計策嗎?

    最後救史進和魯智深,正是吳用的主意。就這還有人拿朱武踩吳用。

    3.加入梁山第一戰,征討芒碭山。

    史進前軍抵敵,朱武等中軍吶喊,亂竄起來,正所謂人住馬不住,殺得退走三四十里。史進險些兒中了飛刀。

    史進、朱武、陳達、楊春四人對上項充、李袞,被打的落花流水,朱武沒起到一點作用不說,反而率先亂了,完全是個幫倒忙的。

    之後大聚義之前,朱武居然一直沒出場機會了。也是,就這第一戰的表現,換誰都不敢用了。

    徵遼,朱武有兩場鬥陣。

    第一場擺了個鯤化鵬陣,唬得外行人一愣一愣的。

    宋軍中朱武上去梯看了,下來回報盧先鋒道:“番人布的陣,乃是五虎靠山陣,不足為奇。”朱武再上將臺,把號旗招動,左盤右旋,調撥眾軍,也擺一個陣勢。盧俊義看了不識,問道:“此是何陣勢?”朱武道:“此乃是鯤化為鵬陣。”盧俊義道:“何為鯤化為鵬?”朱武道:“北海有魚,其名曰鯤,能化大鵬,一飛九萬里。此陣遠觀近看,只是個小陣,若來攻時,便變做大陣,因此喚做鯤化為鵬。”

    結果兩軍一對陣,直接對對方衝爛。

    四個番將,乘勢趕來。西北上來的番軍,刺斜裡又殺將來。對陣的大隊番軍,山倒也似踴躍將來,那裡變的陣法。三軍眾將,隔的七斷八續,你我不能相救。

    不是敵軍來攻,小陣變大陣麼,你倒是變啊。

    第二場和兀顏延壽鬥陣

    宋江留下吳用同朱武在將臺上,自下雲梯來,上馬出到陣前,挺鞭直指遼將,喝道:“量你這太乙三才陣,何足為奇!”兀顏小將軍道:“你識吾陣,看俺變法,教汝不識。”

    勒馬入中軍,再上將臺,把號旗招展,變成陣勢。吳用、朱武在將臺上看了,此乃變作河洛四象陣。使人下雲梯來,回覆宋江知了。兀顏小將軍再出陣門,橫戟問道:“還識俺陣否?”宋江答道:“此乃變出河洛四象陣。”

    那兀顏小將搖著頭冷笑,再入陣中,上將臺,把號旗左招右展,又變成陣勢。吳用、朱武在將臺上看了,朱武道:“此乃變作迴圈八卦陣。”再使人報與宋江知道。那小將軍再出陣前,高聲問道:“還能識吾陣否?”宋江笑道:“料只是變出迴圈八卦陣,不足為奇!”小將軍聽了,心中自忖道:“俺這幾個陣勢都是秘傳來的,不期都被此人識破。宋兵之中,必有人物!”

    兀顏小將軍再入陣中,下馬上將臺,將號旗招展,左右盤旋,變成個陣勢:四邊都無門路,內藏八八六十四隊兵馬。朱武再上雲梯看了,對吳用說道:“此乃是武侯八陣圖,藏了首尾,人皆不曉。”便著人請宋公明到陣中,上將臺,看這陣法。“休欺負他遼兵,這等陣圖,皆得傳授。此四陣皆從一派傳流下來,並無走移。先是太乙三才,生出河洛四象,四象生出迴圈八卦,八卦生出八八六十四卦,已變為八陣圖。此是迴圈無比,絕高的陣法。”宋江下將臺,上戰馬,直到陣前。小將軍搠戟在手,勒馬陣前,高聲大叫:“能識俺陣否?”宋江喝道:“汝小將年幼學淺,如井底之蛙,只知此等陣法,以為絕高。量這藏頭八陣圖法瞞誰?瞞吾大宋小兒,也瞞不過!”

    這裡必須得說,朱武確實還是認得許多陣法的,也確實把對面兀顏延壽嚇了一跳。但他也就僅限於此了,認識很多陣法,但是實際佈陣、破陣的能力都十分拙劣。梁山真正對敵起作用的,還是公孫勝當年在芒碭山一戰獻的九宮八卦陣。

    徵王慶,朱武打破六花陣,還上了章回標題。但不知道是不是這部分的作者故意和朱武過不去,好不容易有個功勞,結果加了這麼一句:

    且說盧俊義等得破奚勝六花陣,大半虧馬靈用金磚術,打翻若干賊兵,更兼眾將勇猛,得獲全勝,殺了賊中猛將三員,乘勢驅兵,奪了龍門關,斬級萬餘,奪獲馬匹、盔甲、金鼓無算,賊兵退入城中去了。

    得,頭功給了馬靈,大部分功勞都是眾將的,朱武提都沒提。。

    徵方臘,分兵,朱武擔任盧俊義這一軍的軍師。結果一開始盧俊義這邊就整了個大活。派了史進、石秀、陳達、楊春、薛永、李忠六個人帶了三千步軍去做前哨,全被龐萬春射死了。

    當然這裡沒說是朱武的安排,但作為軍師,朱武沒有任何表示,實在不能算高明。

    之後他派時遷偵查,成功打破昱嶺關;打歙州城戰敗之後,成功預測敵方劫寨,這些表現確實都不錯。

    今日賊兵見我等退回軍馬,自逞其能,眾賊計議,今晚乘勢,必來劫寨。我等可把軍馬眾將,分調開去,四下埋伏。中軍縛幾隻羊在彼,如此如此整頓。

    所以總的來說,朱武無論在陣法上還是在謀略上,都很平庸。陣法只是認識的多,佈陣和破陣能力都很一般。謀略上偶爾有不錯的表現,但也有無計可施甚至幫倒忙的時候。比起吳用這種,只要一出手,梁山很少會輸的水平,相去甚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瘦的女生才會有人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