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志途

    三國應該都有統一的機會,曹魏的最大機會就是赤壁之戰;蜀漢的最大機會是襄樊之戰;孫吳的最大機會是夷陵之戰 。然而歷史弄人,曹魏在兵鋒最盛時的戰役中敗了,蜀漢也是如此,雖然夷陵之戰孫吳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根本無法延長戰線、擴大戰果,這也是三國的奇妙之處,三而非二。

    孫權在江東地區經營幾十年,其父其兄又先在此地廣樹威信。孫權在江東的地位和權勢是難以撼動的,尤其在襄樊之戰後,孫權奪得荊州大部分土地,孫吳國力達到頂峰。即便此時,孫權也根本不可能攻蜀或攻魏,能守住這份勝利果實就已經是不易了,更何況曹操劉備當時都還活著。那麼到了夷陵戰役的時候呢?

    此時,孫吳進兵天下的可能性要大一點。曹操方死,曹丕上位不過幾年,曹魏方面幾乎處於幾十年最弱的時候,並且吳軍新敗蜀漢,蜀漢元氣大傷,倘若此時孫權獻媚魏國、質子曹丕,自身坐鎮國內防範曹魏,再命一大將領軍,主力直插白帝城,再分兵經上庸襲擊蜀漢後方,則有一定可能動搖蜀漢。吳國只有吞併蜀漢才可能有力量抗衡曹魏。

    天數永遠都是難以捉摸的,誰能想到三國的最後贏家卻是三國之外的,誰又想到司馬懿死了他兒子還這麼厲害,誰知道他兒子死了居然還有個兄弟也這麼厲害,真是世事難料啊。

  • 2 # 陽看世界

    我認為完全不是,他可以和蜀魏兩股勢力三分天下,說明東吳實力並不弱,反而還很強盛,所以東吳有能力一統天下,我這麼說並不是沒有道理,曾經在歷史上東吳有幾次機會一統天下,但是每次都是差一點:第一次是官渡之戰時,可是孫策去世了;第二次赤壁之戰時,周瑜去世了;最後孫權還殺了關羽,造成被劉備追著屁股打的局面,如果孫策和周瑜沒有英年早逝的話,東吳是有這個能力的。

  • 3 # 143508548

    東吳統一天下的機會只有孫策在世的時候才有可能實現,或者退而求其次孫權打下合肥也能湊合。關鍵是有進取之心的人太少,太史慈,周瑜,甘寧都死的太早,魯肅湊合。

  • 4 # 講史詩

    說實話歷史上的孫權真沒希望統一天下。

    因為孫吳是國家制度上出了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還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門閥政治。

    雖然蜀漢和曹魏也有士族(或稱為豪族),不過沒有江東士族這麼根深蒂固,再加上孫權本來就是繼承父兄之業天生缺乏權威性,於是就導致孫權只能分蛋糕,不能做蛋糕(剝奪民脂民膏討好士族的下場參考西晉),也不能奪蛋糕。(指孫權損害士族利益)

    在當時和門閥政治做鬥爭也不止孫權他一人,隔壁曹操就是個成功的例子。

    可是……曹操能對士族採取又拉又打乃至壓制士族的原因是得益由曹操一統華北的武功和作為第一任領袖的絕對權威。

    反觀孫權打個合肥,張遼滿寵各種不給他面子,這不是為難孫權嗎?整天搞公費旅遊怎麼樹立權威?甚至有一次組織作戰,朱桓因為和全琮有矛盾就直接擅自撤退了,孫權對此只能打哈哈,估計孫權內心已經崩潰了。

    而更恐怖的是孫吳還有個制度叫私兵制,讓世家大族擁有私有部曲,這下更是惹不起了,敢搶蛋糕?直接叛亂。

    反觀曹操那邊,曹操讓統兵的將領大多是自己親族比如曹仁夏侯兄弟,或者他自己提拔的寒門將領比如五子良將。而荀彧陳群司馬懿等等名門望族,最多當個參軍,隨軍祭酒之類的,其他時候乾乾文職就可以了。

    孫權在這方面也不是沒做過嘗試,比如呂蒙就是個成功的例子。然而又一個問題出現了,我上面說過曹操除了任用寒門將領外,他的親族至關重要,曹仁曹洪夏侯兄弟都是曹操死粉,屬於同一利益集團。

    可是孫權這邊……孫家是由不同的利益團體結成的,比如孫靜一系和孫權一系就是兩個的利益集團,還有外戚勢力又是自成一派。

    孫權和他們的關係就好像集合,有利益交集的地方,也有利益矛盾的地方。

    所以在無法得到自家宗族的全力支援下,即使孫權靠提拔自己的親信也很難戰勝強大的江東士族,光是搞制衡孫權就很費勁了。

    除了自身宗族問題外,孫權還有孫策舊部要處理,特別是張昭虞翻這樣喜歡打孫權的臉的人,孫權十分不爽。所以孫權聯合宗族和江東大族第一個搞垮的就是孫策舊部集團,該冷落的冷落(張昭),該放逐的放逐(虞翻),該奪取部曲的就奪取部曲(程普、黃蓋),還有秋後算賬的(周瑜和韓當)。

    而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雙方都有責任,孫權刻薄寡恩自然不用多言。而孫策舊部也是仗著自己是功臣老臣往往耍大牌,比如南郡之戰周瑜程普互撕,夷陵之戰諸將不服陸遜,中央張昭虞翻更是出了名的吊炸天。

    作為一個領導,孫權需要權威、也需要面子,所以孫權逐漸把孫策舊部給清理了。

    可是搶了孫策舊部的蛋糕後,獲利的不只是孫權,江東大族,宗室勢力也獲利了。

    接下來孫權就想嘗試嘗試搶搶江東士族的蛋糕。

    而手段基本上是固定的,就是任用酷吏來找士族豪強的麻煩,當然有時候這種人也被稱作小人,呂壹就是這麼一個人。

    不過最後以失敗告終,就算呂壹有孫權撐腰也幹不過樹大根深的江東大族。

    不久後太子孫登死了,孫權就又想出一個辦法,一方面立孫和為太子,一方面寵愛魯王孫覇。孫權的用心自然在於希望讓江東士族分裂,然後開始內耗,而自己坐山觀虎鬥。

    另外孫和做太子的時候和陸遜等江東大族走的太近,讓孫權不放心自己死後,孫和會成為世家大族的傀儡,也有這方面考慮。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也有,比如西魏宇文泰臨死前,就因為擔憂長子宇文毓會被外戚獨孤信牽扯,寧願把位置傳給次子宇文覺。

    然後眾所周知孫權玩脫了…………首先兩派之爭把東吳搞得烏煙瘴氣,影響了國家的運轉。更重要的是孫權意識到就算江東士族分裂,但他甚至連剷除其中一派的能力都沒有。

    孫權只能無奈的嘆息:“"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亂?"”

    言下之意就是我立其中一個兒子,另一派的人就會在我死後造反,那樣東吳就會重蹈袁家的覆轍。

    於是孫權只好搞個了個雙輸,不久後孫權病逝。

    回到問題,如果孫權要一統天下的機會,就要解決士族問題,而這基本上不可能,至少憑孫權一個人是絕無可能的。

    如果孫堅孫權父子聯合還有希望,這樣文武雙全軍政全才,還能擁有無上權威,最重要的是能讓宗室勢力和孫策舊部成為一個利益集團,這樣方有可能壓制江東士族,進而一統天下。

  • 5 # 文字域

    曹魏和蜀漢都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至少在晉朝建國以來,不會統一。三國達到了空前的平衡,如果沒有夷陵之戰,或者會一直和平相處下去。

    若真蜀漢曹魏真有統一天下的可能,那麼吳國也有統一天下的可能。如何統一天下,需要兩個國家結盟,齊力剷除第三國,只有一加一大於二,才能統一。

    魏、蜀、吳的“優勢”

    三國之所以三足鼎立,勢均力敵,都有自己的憑藉。

    魏國坐擁政治核心,曹操把天子留在身邊,可以引導輿論方向,人心歸漢,可以更好的籠絡人才,再者曹魏雄據北方,擁有廣袤的土地,可以說佔據人和和地利;蜀國,立足於西南,雖有富庶的天府之國,但是生活清苦,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只能向外面擴張,在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帶領下,全民一心,六出祁山,以求克服中原,又但憑藉蜀道天險,即使失敗也可回川自保;吳國,作為蜀國的盟友,擁有長江天險,擁有當時最強的水軍,雖無法渡江平復中原,但做水上霸主也樂得逍遙。

    魏蜀戰爭爆發,吳國的“心思”

    三國依然形成鼎立之勢,依然達到了平衡。若貿然發動戰爭,很可能會被第三國趁虛而入。蜀漢和魏國打仗的時候,在利益面前,吳國撕破臉皮,公然違背當初“聯合抗魏”的盟約。

    試想一下,若曹魏把蜀國滅了,曹魏一家獨大,下一步機會肯定要順勢把吳國滅掉;換一種思維,若蜀國真的運氣好,把魏國打的落花流水,那麼會如何對待昔日的盟友呢,是落井下石,還是共享富貴呢?這是未知數。

    孫權肯定也明白這個道理,唇亡齒寒,他不會讓一家獨大,無論是蜀漢,還是曹魏,只要他在適當的時候,幫助或者滅亡其中一方,都可以坐收漁利,這就是他的優勢所在。

    可以說,若蜀漢曹魏有戰爭,東吳作為旁觀者,也會有平復中原的機會,而且贏面很大。

  • 6 # 歷史大良造

    很抱歉,東吳並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東吳的優勢,地理上只有一條長江之險,軍事上只能靠當時最強的水軍。東吳的最強水軍力量想要離開長江揮師北上,面對北方強大的騎兵和輜重步兵,幾乎沒有勝算。所以東吳保一方政權尚可,統一天下嘛,痴人說夢!看到這,也許看官會疑惑了,在東吳自己訓練一支強大的騎兵不行嗎?這不是不行,而是沒啥用。你在江南就算可以練就出一支騎兵,再厲害你有北方平原上的戰馬厲害嗎?更別說人家曹魏有著源源不斷的西涼戰馬的資源供給。而騎兵在南方獲得部署並對北方的騎兵入侵起到效果直到宋朝的時候才出現。想要北定中原,沒有一支力量強勁的騎兵是萬萬不可的,曹魏的騎兵本來就屬於上等水平,再加上西涼鐵騎,簡直就是如虎添翼。這一點諸葛亮看得明白,所以蜀漢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為何不走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的路線,而是走大老遠的祁山戰略?一來是不想冒險,二來主要還是想借此收復隴西,進而佔領西涼戰馬的資源!那換過來說,曹魏和東吳就不一樣了,曹魏可以訓練一支強大的水軍,畢竟曹魏也可以共享長江一面的江岸,他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所以說,三國天下必定會走向統一,不是曹魏,就是蜀漢,東吳基本上可以忽略!

  • 7 # 閒將西話

    等閒識得軍情事,一著功成定太平。百年三國,最後的大贏家確是三國之外。

    其實,在千騰萬變的戰局中,魏、蜀、吳三國都有一統天下的機會。

    一、曹魏的可能——惜哉

    不能不說,曹魏拳大胳膊粗,九州之地魏佔其七,地廣、人多、糧足,軍隊加起來比蜀吳兩家還多。

    特別是,曹操是三國裡親自指揮戰役最多的軍事家。在軍事才能上,孫權、劉備同曹操相比差得很遠。

    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平定漢中,此時,如果曹操繼續用兵,一舉拿下益州,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時的軍情是,益州初定,人心未服,且劉備正與孫權對峙於荊州,成都缺乏主心骨。

    《資治通鑑》記載,丞相主簿司馬懿言於操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克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也。”

    所以說,曹操如果順勢而為,進攻益州,那些投降劉備的人很可能再次投降曹操。結果曹操以“人若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坐失良機。

    三國歸晉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統一天下的思路。

    還有一次機會是,公元222年蜀吳之間的夷陵之戰。此時,如果曹丕趁機進攻東吳,東吳一滅,離天下一統就不遠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時的軍情是,劉備因孫權襲殺關羽,奪取荊州,大舉伐吳。孫權舉全國之力對付劉備,吳國腹地空虛。

    而孫權擔心曹魏趁機襲擊自己,就向曹丕屈服稱臣。侍中劉曄一針見血指出,孫權並非真心請降,這只是權宜之計。

    所以如果曹魏水路進攻吳國,再加上劉備的陸路用兵,不出一個月,吳國必亡。吳國一亡,蜀國就孤立了,也不會堅持多久。

    《三國志 劉曄傳》記載:“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可是,曹丕卻傻兒吧唧地認為吳國已經稱臣,伐之不義。

    二、蜀漢的可能——痛哉

    蜀漢也有一統天下的可能,就是在劉備取得了漢中之戰勝利後,建安二十四年(219),又派孟達襲取了房陵、上庸、西城“東三郡”。

    劉備打通了漢中沿漢水直通荊襄的軍事線路,使漢中、荊州兩條對曹魏進攻的戰略成為可能。

    可以說,此時劉備的勢力達到了鼎盛時期。至此,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提出的“跨有荊益”的戰略規劃已經完美地實現。

    建安二十五年(220),一代奸雄曹操病故,那麼諸葛亮所說的“天下有變”不就來了嗎?此時,蜀漢抓住這個利好時機,兵分兩路,奪取中原,一統天下,就在眼前。

    但是,就是在這短短的一年左右,蜀漢發生了太多的不應該。

    一不應該是,襄樊大戰,關羽亡,荊州失。這樣諸葛亮的兩路出兵伐魏,就變成了只能從益州出秦川這一路了。

    一不應該是,由於孟達和劉封的內訌,丟失了東三郡。這樣從漢中東出,沿著沔水而下東擊曹魏、南逼東吳的戰略優勢不再有。

    一不應該是,劉備發動了極其錯誤的夷陵之戰,結果幾乎是全軍覆沒,更使蜀漢元氣大傷。

    所以說,假如荊州不失,假如東三郡不丟,假如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假如諸葛亮能多活十多年,三國歸蜀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歷史沒有太多的假如,所以蜀漢成了三國裡最早滅亡的王朝。

    三、吳國的可能——哀哉

    在三國裡,孫權是個僅此於曹操的大英雄。孫吳最後一個滅亡,這得歸功於孫權的知人善任。凡有軍國大事,孫權都託都督負責。

    建安十三年(207)曹操取荊州,飲馬長江,但是,赤壁慘敗,三國由此鼎立,直至曹操去世也沒能滅蜀吞吳。

    何以曹操沒能統一天下?打不過周瑜,沒有周瑜的擋路,曹操一統天下毋庸置疑。

    在前後不到十天的時間,周瑜以絕對劣勢的兵力打得雄才大略的當時天下第一的曹操抱頭鼠竄,落花流水,使得東吳轉敗為勝。

    更為重要的是,周瑜還根據敵我形勢提出了一個戰略規劃:“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由此可見,周瑜要並益州,佔襄陽,奪取中原,體現了他一掃寰宇的戰略構想。

    周瑜有一統之才,正如孫權所說,“公瑾有膽略”。赤壁之戰後,如果周瑜有足夠的壽數,是可以打敗曹操一統天下的。此為吳國千載難逢的機會。

    但是,天不假人,建安十五年(210)秋,周瑜箭瘡惡化,一代優秀的軍事統帥英年早逝。吳國一統天下的構想因此擱淺,實在叫人扼腕嘆息。

    總結一下:曹魏以處於有利戰機,兩次因審時度勢欠缺,於一統天下失之交臂,實在可惜。

    蜀漢則在短短的時間內,劉關張皆亡,失人失地,隆中對的戰略,功虧一簣,想來想去確實悲痛。

    吳國千載難逢的一統天下機會,卻因一統之才周瑜的逝世而止步不前,真是哀哉。

  • 8 # 寒家小子

    東吳有四大都督,十二虎臣,文臣謀士不少,為什麼感覺東吳就是個陪跑的,為襯托魏蜀而存在的。東吳真就沒有一統天下的可能嗎?

    其實不然,東吳想做到統一,起碼有三次機會的!

    一、官渡之戰時孫策出兵北伐

    孫策雖被稱為小霸王,但他的氣度、智謀與眼光,卻要高於項羽的。孫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孫策文武兼備,智勇雙全,善於用兵。能在那麼短的時間打下江東基業,是真的會用兵會打仗的將帥。禮賢下士,敬重人才是孫策一生待人接物的主流。而這也確實在客觀上使江東人才濟濟,為孫權建立吳國奠定了基礎。

    可惜,天不假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打仗,孫策想秘密出兵襲擊許都,尚未出兵,遇刺身亡。若官渡之戰,孫策出兵北伐,是最有機會統一天下的。

    二、赤壁之戰後周瑜成功取蜀

    赤壁之戰後,周瑜對孫權分析當時天下大事,說:“曹操北歸,暫時沒有力量南下;而益州的劉璋闇弱,希望可以拿下益州,進而得到漢中;讓孫瑜(孫權之弟,奮威將軍)聯絡西涼的馬超一起從隴西進攻關中;自己與孫權從襄陽進攻,以敗曹操。”從周瑜的策略看,是二分天下之策,若能成功,依然有統一天下的機會。

    然而由於周瑜早逝,二分天下的戰略未能實現。

    三、襄樊之戰時孫權率兵北伐

    襄樊之戰,關羽擒于禁,殺龐德,水淹七軍,逼得曹操差點遷都。當時,張遼滿寵都不在合肥,若此時,孫權命呂蒙、陸遜率兵北伐,依呂蒙,陸遜的能力,依然有勝利的機會。雖然之後,可能被蜀國猛錘,吊起來打,但依然有一絲可能。

    但是實際呢,呵呵。

  • 9 # 兩萬米大長腿

    吳國唯一的機會,就是聯蜀抗魏,待天下有變,再圖之。

    可惜,因為荊州,吳蜀反目成仇,讓魏國得利。

    結果,天下有變時,司馬家鑽了空子,最後魏蜀吳三家,被個個擊破,三分歸晉。

  • 10 # 親一

    大家都知道,蜀漢方面有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戰略,但其實周瑜還有一個二分天下的戰略

    《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中記錄了這麼一段: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

    孫權答應了周瑜的這一戰略,周瑜在出徵劉璋的途中,病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三十六歲,可惜天不假年。後來劉備去取了西蜀,孫劉一直都是盟友,也不好去取西蜀了,

    所以,周瑜活的時間長點,並取了西蜀,再進攻關中,這是孫權的唯一的機會

  • 11 # 四川達州人

    蜀漢從來沒有機會統一 。

    吳國也沒有。

    因為:蜀漢江東都是人口少,錢糧少,沒有北方世家的支援。

    軍事力量更是不足。蜀漢軍隊以山地輕步兵為主,江東也以水軍為主。面對曹魏的重步兵與騎兵,不管是蜀漢還是江東,在北方平原都是被虐的命。

    比如,209年1月,曹操自赤壁撤退,留下曹仁守備南郡,周瑜氣勢洶洶帶領3萬新勝主力包圍攻擊江陵,結果打了一年才在張飛等人協助下逼迫沒有援軍的曹仁退到襄樊。

    同樣,219年5月,關羽主動進攻襄樊,雖然水淹七軍,但打到11月,歷7個月也沒拿下襄樊任何一個城市,終被江東偷襲而慘敗。

    此外,江東方面五次發起合肥戰役,均被人數少的曹魏擊敗,說明江東戰鬥力低下。

    所以,蜀漢江東不佔天時(沒有北方世家的支援),軍事力量薄弱,也沒有人和(人口經濟缺乏),只有地利。因此,蜀漢江東只能固守以延緩失敗的到來。相對而言,十多次次北伐失敗的蜀漢最先滅亡,較少北伐的江東最後滅亡就是證明。

  • 12 # 老龔166916589

    演義

    吳國孫權以長江為天險。他已不想爭奪中原,只要魏蜀不去犯他,他保持東吳之地已心滿意足,自從東吳取得荊州殺了關羽後,所以魏蜀相爭他也不想參於。後來司馬懿滅蜀後,司馬氏勢力越加大,江東一偶之安,隨著老一輩不斷過世,而沒有後起之秀,後繼無人,最後還是被司馬氏拼吞而滅亡。

  • 13 # 物來則應

    吳國有沒有機會統一天下?答案是有的,而且不止吳國,蜀國一樣有機會,只是這些一閃而過的機會,吳國和蜀國都沒有抓住,雙雙被曹魏勢力壓制,而魏國嚴格意義上說也沒有統一天下,它只是消滅了蜀國,之後曹魏便被司馬家族創立的晉國取代,晉國最後消滅了東吳,真正統一了天下。

    那麼我們便來說一說吳國可以統一天下的機會在哪裡。

    縱觀整個三國曆史,吳國的創立,要歸功於小霸王孫策,在父親孫堅戰死的情況下,孫策帶領孫堅舊部先是屈從在袁術手下,後來在袁術稱帝時與之決裂,帶領軍隊返回江東,建安四年擊敗廬江太守劉勳和江夏太守黃祖,建安五年奪取豫章郡,統一整個江東,這份功業在三國時期,是無人可以取代的,小霸王之名,孫策絕對擔當的起,如果不是孫策早亡,以他兩多年橫掃江東的能力,完全可以帶領江東子弟博弈天下,可以說孫策的死,就是吳國第一次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孫權繼位後,在武功方面不如孫策,但是在文治方面卻強於孫策,吳國在孫權統治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內部非常團結,同樣在這段時間裡,吳華人才輩出,前有周瑜,中有魯肅,後有陸遜,三位大都督帶領吳國屹立江東不倒。

    對比蜀國和魏國,吳國的一大優勢就是掌舵人孫權年輕,活的久,正常情況下,他絕對會熬死曹操和劉備,伺機而動,事實也是如此,孫權活了70歲,把自己吳國的繼承人都熬死了一個。

    這裡就要提到東吳錯失統一天下的第二個機會,那就是錯殺關羽。

    有一句諺語叫“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很多不熟悉歷史的小夥伴在《三國演義》的引導下,認為劉備藉助諸葛亮的計謀,從東吳騙來了荊州,擴大了自己的實力,之後東吳再三討要,蜀國就是不給,甚至還上演一出關羽單刀赴會的精彩橋段。

    實際在歷史上,東吳是出於戰略考量,只是把荊州四郡讓給了劉備,為的就是讓劉備在長江對岸牽制曹魏,並不是把全部的荊州都讓給了蜀國,而且在後來看到劉備集團竊取了益州之後,是東吳的魯肅單刀赴會,自己去找關羽討要荊州四郡的。

    就在這段時間,劉備在張松和法正的幫助下佔領了益州,實力達到了空前的鼎盛,完全實現了諸葛亮當初制定的隆中對設想,可以三分天下,雙線出兵威脅曹魏。

    吳國看到蜀國強大,自然要採取制衡措施,便想奪回荊州,掐斷蜀國雙線出兵的一條通道,因為荊州方面,既能威脅曹魏,同樣能威脅東吳,於是就有了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橋段。

    吳國擊敗關羽奪回荊州是對的,但是卻不應該斬殺關羽,進而激怒劉備,使其發了瘋一樣親自率兵攻擊東吳,雖然後來東吳陸陸遜在夷陵打敗劉備,使蜀國元氣大傷,劉備更是因此含恨而死,但是東吳自己也錯失了奪取天下的機會。

    因為在這個時候,曹操的生命走到了盡頭,魏國曹丕在即位之初,還無法完全掌控魏國,正是曹魏最虛弱的時候,如果東吳和蜀國在此時聯合起來攻打魏國,魏國多半是會敗亡的。

    可惜東吳錯殺關羽,引發夷陵之戰,縱然取得勝利,但是卻永遠錯失了滅殺魏國的機會。

    最後補充一下,很多小夥伴認為東吳沒有強大的騎兵,所以無法在北方戰場馳騁,不可能統一天下,其實這個觀點是不對的,首先東吳最早透過水路便和遼東的公孫瓚有過貿易,可以獲取戰馬,其次東吳的騎兵透過訓練,一樣可以與北方鐵騎一較高下,大家看看孫堅早年在北方的輝煌戰績就能知道,江東騎兵一樣兇猛,絕不次於西涼鐵騎,孫堅可是唯一正面率兵擊潰過呂布的猛人。

    所以說東吳至少錯失了兩個機會,當然,以後人的角度看待歷史,自然會比當時的局內人清晰太多,只能嘆息天命不在魏蜀吳,最後落在了晉國的頭上。

  • 14 # 虎臣

    唯一一次機會就是戰神孫堅時代…不過被黃祖扼殺了,自孫策決心開始經營江東得那一刻起…東吳就沒有機會了…原因很簡單,長江天險的阻礙。首先東吳缺兵缺糧,三國志關於兵力,糧草,戶數的資料什麼的就不引用了…孫策之所以選擇江東就是因為遠離中原戰亂,可以依靠長江天險,猥瑣發育,東吳三次高光全部是依靠地利的防禦戰…除了偷襲關羽算是主動進攻…此外吳軍攻擊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你看看兩次合肥打的多糟心…而且東吳沒有騎兵將領…甘寧的幾百騎兵除外,你怎麼和曹操的虎豹騎,馬超的西涼鐵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袁紹的大戈士鐵騎衝殺???總不能走到哪裡就把河挖到哪裡吧……當然這只是一個側面,三國的格局一開始就決定了最後,誰佔領中原和關中,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 15 # 唐代丹藥

    三國鼎立,自曹丕建國到東吳被滅,持續了六十年。一強兩弱,內部矛盾是此起彼伏,卻又奇特的堅持如此長的時間。尤其是東吳堅持到了最後,比之三國中最弱的又連連出擊的蜀漢還多了十多年,要說一次機會也沒有根本無法說通。

    在尋找吳國出手機會之前,我們先看下三國真正鼎立時吳國發生了什麼。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廢漢稱帝。二年(221年),劉備稱帝。八年後即229年,孫權由吳王升任為皇帝。

    對於孫權的做法,劉曄一語道破其想法。

    “(孫)權前襲殺關羽,取荊州四郡,備怒,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承其釁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曄又進曰:“夫王位,去天子一階耳,其禮秩服御相亂也。彼直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義也。”

    曹丕廢漢稱帝,劉備聽聞漢獻帝被弒,以皇室貴胄身份也稱帝。兩人先後稱帝,為世人認可為正統,因得自於漢室。孫權自行稱帝,沒有合法性可言。即便是吳王也是迫於形勢,以臣服於曹丕的代價交換而來的。為此曹丕內部還發生一場君臣間的辯論,以劉曄為代表認為王爵僅次天子一級,不可輕授。最終曹丕內部的決議是仍然賜封孫權為吳王,附帶的條件是讓孫權遣子入侍,用來羈縻孫權。

    孫權內部群臣對此是一致反對,勸諫吳王不要接受,而是自稱“九州伯”,取古時分立天下為九州之意,而伯雖次於王爵,但好在為九州之伯,意思為天下霸主。

    孫權則是在獲得曹丕賜封之後,立刻著手應對這一不堪的局面,堅決不同意曹丕和群臣的意見,而是接受了吳王的封號,冊立孫登為太子且不入朝侍奉曹丕。

    也就是說,夷陵大戰之前後,孫權雖然以少勝多,贏了蜀漢,佔有整個荊州,擴大了地盤,削弱了蜀漢,卻在政治上處於極為被動的境況,政治地位的不合法嚴重製約了他。

    之後,為了增強政治合法性,孫權採取曲線救國的方法,先是設立東宮,以東宮太子的名義招攬當時名士,擴大孫氏政權的影響力,進而提升東吳全國的影響力。

    後因孫登早死,改立孫和。可由於孫權的偏愛,孫霸又介入進來,東吳陷入了長久的太子之爭,就連被視為東吳當時中流砥柱的陸遜也被迫牽連進來。東吳的政治動盪一直延續到了暴君孫皓繼位才告一段落,但是此時東吳已經是油盡燈枯。

    也就是說,孫權在夷陵大戰之後,困於外部和內部,更多的是內部的原因,無法出手統一全國。另一方面,懾於之前偷襲荊州的過往,東吳雖和蜀漢主動拋棄前嫌而言和,內部卻是怕重蹈關羽的覆轍。

    那為什麼說孫權還是有機會統一全國?

    東吳鑑於地理環境的限制,其轄內河道密佈,多以水軍為主,騎步兵為輔。

    魯肅在為孫權策劃應對當前局勢時,如同諸葛亮一般,鑑於曹操佔據北方,勢大而不可為,而要驅逐劉表佔有荊州,進而爭霸天下。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的意思是佔據荊州,而後伺機繼續向長江的源頭髮展。在實際操作中,魯肅鑑於形勢主動尋找劉備共同抗擊曹操。具體的做法就是,在能力範圍之中資助一心抗擊曹操的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勸阻孫權承認劉備與劉琦佔據零陵、長沙、桂陽、武陵四郡的事實,還要主動將江陵借與劉備。

    江陵,從南郡分割出來,緊鄰曹操所佔有的襄陽郡。赤壁之戰後,曹操大敗退兵,周瑜率兵進佔江陵。

    魯肅決意將江陵借與劉備,是從全域性考慮。北方的曹操聽到孫權借給劉備江陵,驚的手中的筆都掉落下來。這其實就是孫權的統一全國的機會。

    諸葛亮在隆中對說道,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本是依附在劉表之下,半生飄零。赤壁之戰後,藉助劉表之子劉琦的名義才佔據了荊州五郡,而後取益州,完成諸葛亮兩路進擊中原,中興漢室的宏大願景。雖然明知道孫權同意借荊州,就是為了保證孫權自身的側翼安全,也不得不接受。更何況,借荊州本是劉備自己主動提出。

    劉備病危白帝城,臨終遺命諸葛亮輔佐朝政,李嚴掌管軍事。李嚴軍權被奪後,諸葛亮全權掌握蜀漢,繼續他的策略,聯孫抗曹。諸葛亮的繼承者姜維同樣如此,卻最終多次因路途和補給的原因,終蜀漢亡國,也是一事無成。

    所以,孫權完全可以繼續執行魯肅兩弱聯合抗一強的策略,在劉備取得益州後,配合劉備雙路進軍中原的計劃,或者進攻合肥響應劉備,坐觀劉備與曹操對抗,消耗彼此。退一步講,即便劉備無法戰勝曹操,孫權在劉備和曹操互攻之下,積極穩定本國內政以及平定吸納南方百越,增強實力。同時接受遼東公孫淵的請求,行船北上,聯合烏桓從北向南襲擾曹操。

    然而,事實是魯肅死後,呂蒙接掌,數次勸諫孫權取回荊州,之後甘寧,周霸也相繼勸諫,以及駐守荊州的關羽一再藐視東吳,搶掠東吳軍糧,拒絕孫權的和親請求等等,最終促使孫權,偷襲荊州,劉備困於益州一地而無法自如進軍,促成了夷陵大戰,使得孫劉聯盟名存實亡,需要派駐大將重兵駐紮荊州防禦蜀漢。

  • 16 # 以史為鑑

    其實從中國歷史上來講,江南地區和四川盆地一般都是割據政權,極少能誕生一統天下的存在。

    其中僅僅有兩個例外。

    一個是從漢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漢高祖劉邦。

    一個是從乞丐白手起家建立明朝的朱元璋。

    而劉邦和朱元璋在所有的開國之君中也是極為厲害的存在。

    我們以三國時期舉例。

    蜀漢能有機會一統天下嗎?

    其實要是荊州未失,劉備未亡,蜀漢的確有極大機率完成劉邦出漢中一統天下的老路。

    但是很遺憾,蜀漢首先失去了荊州,又失去了關羽這樣一方領軍大將。之後又在隨後對待東吳的戰爭中喪失了蜀漢數年積累的精銳。

    沒有了這個基礎,諸葛亮就算再有才能,也只能維持蜀漢割據一方的情況,很難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再來說東吳。

    中國歷史上,可以說北方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經濟中心。直到南宋,經過幾百年的耕耘,南方才逐漸和北方持平。

    到了明清時期,南方才成為了經濟中心。

    三國時期,雖然東吳的佔據面積看似極大,其實東吳的核心區域也一直是在長江沿岸。再往南走,不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便是充滿瘴氣的荒蠻之地。

    這也是孫劉必須聯合,才能共同抗擊曹劌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三國時期,雖然孫權割據一方成功稱帝,成為三國勢力之一。但這也是建立在北方和四川盆地都處於戰爭中,無暇度過長江天險罷了。

    等到北方一統,長江以南永遠逃脫不了被兼併的命運。

    這一點無論是晉朝滅亡東吳,或者說隋朝一統天下,或者是趙匡胤攻滅南唐……

    基本上都是北方統一南方。除了朱元璋這位千年一出的人傑,中國古代歷史上幾乎無人做到南方一統北方的壯舉。

    所以說在三國時期,東吳從來都是沒有機會的。

  • 17 # 清山雅舍

    前言

    三國時期,曹魏在赤壁之戰前有統一天下的機會,贏了便可以一路高歌,囊括寰宇;蜀漢在關羽失荊州前也有了吞天下的氣勢,荊州、益州各發一軍,完成隆中之願景。那麼東吳就沒有統一天下的機會了嗎?我覺得還是有的,並且還是有兩次機會。

    一、江東猛虎,縱橫漢末

    孫堅網路形象

    其實孫堅、孫策的死實在是太可惜了,二人皆是開疆闢土,英勇善戰的人物,而孫權守成有餘,開拓不足,逍遙津一戰就是明證,所以註定東吳成不了大氣候。

    孫堅在東漢末年是出了名的能打敢打之將才,他鎮壓過黃巾起義、西涼叛亂,平定過長沙叛亂,打敗過董卓,戰功卓著,東漢被朝廷封為烏程侯。如果他能不死,背靠袁術,那麼他極有可能在漢末割據之初,為東吳打下一片大基業,囊括揚州、荊州,成為南方真正的霸主。以此為開端,一面由江淮窺探中原,一面出荊襄圖謀宛洛,與北方諸侯會戰於兗州和冀州,天下大業可期也。所以說,如果孫堅不死東吳的潛力更大,能夠在初期形成領地優勢,不會出現後來孫權偏安江南的局面。這應該是東吳爭奪天下的第一次機遇,只是被扼殺在萌芽之中了。

    子承父業,江東稱霸

    孫策網路形象

    孫堅死後,孫策繼承了他的優點,也是一個勇猛善戰之人,多為世人稱讚。他忍辱負重,藉助袁術的力量掃蕩江東勢力,所向披靡,二次開創東吳基業。就連曹操在聽聞孫策一統江東時,都不禁感慨:“孫策這個孫堅的虎兒難以與之爭鋒啊。”因而還與孫氏展開聯姻,希望藉此拉攏孫策。那時孫策帶領的江東集團,的確是蓬勃向上,人才濟濟,文有張昭、張紘、虞翻、魯肅等一眾俊才,武有周瑜、太史慈、程普、周泰等一眾虎將。

    孫權網路形象

    原本,在曹操與袁紹展開官渡大戰的時候,最擔心的便是孫策會跨江北上,由江淮殺出襲擊許昌。事實上,孫策暗地裡一直在籌備偷襲曹操,可惜他在建安五年四月的時候就被許貢的門客搏刺殺了。而曹操到了同年十月,才靠火燒烏巢翻了盤。如果孫策不死,那麼四五個月的時間,他絕對能給曹操帶來致命的威脅。而且,天下大勢,本就瞬息萬變,孫策只要首戰告捷,還會引導天下觀望勢力一齊攻曹。曹操一破,則天下局勢必然大變。屆時,孫策無疑將接替曹操成為最有潛力的天下爭奪者。袁紹和劉表雖然勢大,但都已經垂垂老矣,無法持久。所以,孫策如若在世,東吳的機會依然很大。

    結語

    其實東吳有沒有統一天下的機會,主要在於這個政權的開拓能力和搶佔前期優勢。到了孫權時期,孫權固然算是明主,但是一則浪費了前期搶佔優勢位置的時機,二則孫權不擅軍事,面對曹魏更是難有什麼開拓可言。

  • 18 # 讀古今

    一直以來,東吳給大家的感覺都是配角出場來著,因此大多數觀點都認為三國中東吳是最沒有機會一統天下的。

    但我有不同看法,在我看來,吳國至少有三次機會統一天下的機會。

    1、第一次☝️,袁紹與曹操相持於官渡,孫策曾定計暗襲許昌,迎奉漢帝,並已為此調兵遣將,但就在計劃即將實施的時候,孫策被人刺殺,傷重不治,計劃未及實施。

    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

    如果孫策不出意外,能如劉備般長命,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可能就不是曹操而是孫策了。這裡面的好處簡直大到無法想象,受儒家思想、世家教育影響,漢代世家以及百姓的意識形態都偏向於效忠漢室正統,漢帝在誰那,自然就跟誰混,這也是歸順曹操的文臣武將以及世家都比較多的原因。天子尤其對文臣和世家影響最大,文臣提供謀略,世家提供資源,有錢有人有地盤自然贏面就佔了一大半。這本是東吳日後一統天下最好的一次機會,因為孫策意外殞命而喪失。

    2、第二次,赤壁之戰大敗曹操之後,周瑜曾獻兩策:其一,軟禁劉備,使其與關羽、張飛分開,自然成不了大事。其二,趁曹操新敗,無力插手,儘快拿下巴蜀,與馬超結盟,再圖北方。此兩計若成,不僅可與曹操旗鼓相當,成二分天下之勢,而且除掉了一個潛在的強力對手。可惜的是,第一計因為孫權怕控制不住劉備沒有采納,第二計未及實施,周瑜就因傷口感染英年早逝了(赤壁之戰後因率兵救被曹仁圍困的甘寧為流矢所傷)。

    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權......恐備難卒制,故不納。 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曰“今曹操新折衄,...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趶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可惜了雄姿英發的周郎,想當年,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3、第三次,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打得曹操欲遷都之時,東吳如果不選擇背刺關羽,而是協調關羽先打魏國,結果將完全不一樣。從來只有老二跟老三結盟對付老大才有翻盤的機會,老三選擇了跟老大一起坑老二,那就只能一直乖乖做小弟了,很多事情做完選擇的時候結果就已經定了。話說回來,即使選擇背盟,拿下荊州,封鎖長江之後,也還不是沉迷享樂的時候,此時應該大力發展造船業,走海軍出海才是出路,海上貿易也好,經略夷洲也罷,總之應該勵精圖治,儘快積累資源才是正道。結果孫皓貪圖享樂,暴虐無道,白白葬送了大好江山,該說是長江天險給了他錯覺吧?

    看得出來,東吳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是越來越小的,一是因為東吳的強力人物英年早逝,二是因為對手實力的增長,所謂此消彼長,東吳在下坡路上是越走越快。

    所以說,東吳真正一統天下的機會在孫策和周瑜,這一對絕對是三國的黃金組合,結果天妒英才,致使東吳數次一統天下的機會盡皆喪失,有時候也不得不說是命啊!

  • 19 # 豹眼看歷史

    豹眼愚鈍,不清楚蜀漢統一天下的機會在哪裡,也不清楚吳國有啥機會。只感覺曹魏還有一線希望,遺憾的是沒能完成一統大業。

    歷史沒有如果,事後諸葛也僅僅是事後,但回答這個問題,還是離不開如果和事後。

    如果曹魏不是自亂陣腳,就沒有司馬氏的機會;司馬氏能夠一統天下,還是依靠曹魏集團給他留下的那些基業。

    曹操掛了,沒有給劉備、孫權留下機會;曹丕掛了,也沒有給諸葛亮、孫權機會;曹叡掛了,依然沒有給劉禪、孫權機會,卻只留給了司馬氏家族以機會。

    這就是說,在任何時候,蜀漢、孫吳都沒有機會。

    如果司馬氏還抓不住機會的話,最大可能還是曹魏自己能夠抓住機會。

    根本而言,機會還是由勢力所決定的。

    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來形容曹魏,恰如其分。在曹魏最爛的時候,蜀漢、孫吳都沒有機會,就是說曹魏依然比他們強大。

    諸侯爭霸憑的是實力說話,人謀本身就是實力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曹操從陳留起兵,一步步成為最大的諸侯勢力,就諸葛亮也得承認,曹操不惟天時,亦為人謀。曹操能夠取得如此大的霸業,哪一步不是人謀的結果?

    就是赤壁之戰戰敗,在孫劉無疑是人謀的結果,在曹操也是人謀不當的結果。

    不能說成功就是人謀,失敗就不是人謀吧?

    袁紹官渡之戰,人謀還少嗎?只不過正確的沒有采納,採納了錯誤的建議而已,無一不是人謀的結果。

    首先看一下曹魏的機會在哪裡?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與孫劉聯盟在赤壁展開決戰。孫劉聯盟藉助人謀,成功擊敗了曹操,阻止了曹操一統天下的步伐。

    這其中,孫劉聯盟的策略得當是毫無疑問的,但當時疫情大發,北方士卒不習水土,導致了曹軍戰鬥力下降。

    如果赤壁之戰能夠像官渡之戰那麼持久對峙的話,孫劉聯盟能有幾成把握戰勝曹操呢?

    豹眼認為,這是曹操一統天下的最好時機,因為戰敗,錯失了一次大好機會。

    曹丕主政時期,曾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南征。

    據《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記載:

    是月,孫權復叛。復郢州為荊州。帝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權臨江拒守。

    黃初三年(221年),孫權因為夷陵之戰全力對付劉備,就向曹丕稱臣納貢。擊敗劉備之後,孫權就反叛曹丕。

    魏文帝曹丕從許昌出兵親自南征孫權,各路大軍齊頭並進,孫權依靠長江據守。

    之後就沒有之後了,曹丕臨幸宛城,就回到了洛陽。

    這裡沒有記載這次南征的結局,也沒有記載南征撤軍的原因。

    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記載: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須督拒仁。

    黃武元年(221年),曹魏派遣曹休、張遼等五路大軍,分別進攻洞口、濡須、南郡。可見這次南征,曹丕整得動靜不小,意在一口吞併江東。

    孫權自然是不敢怠慢,調遣呂範等督五軍據守。

    時揚、越蠻夷多未平集,內難未弭,故權卑辭上書,求自改厲,“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

    大敵當前,但孫權內部卻因為揚、越等地蠻夷沒有擺平,可謂內外交困。孫權就卑躬屈膝給曹丕上書,請求允許自己改正錯誤,說:“如果我罪難除,實在不能赦免的話,我將奉還土地和民眾,請讓我寄命於交州,結束我剩下的生命。“

    孫權主動求降,曹丕順坡下驢。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魏吳交戰各有勝負,曹魏只是略佔優勢。

    這裡也沒有記載,曹丕是因為啥原因,就同意了孫權求和,但絕不會因為孫權的幾句妥協、示弱的話,曹丕就撤軍的。

    有資料說,魏吳在江陵展開了激戰,戰鬥非常慘烈,又是因為疫疾,曹丕不得已撤軍。

    但豹眼沒有查閱到相關的史料,無法予以佐證。

    但沒有記載曹丕是因為戰敗而撤軍,參考孫權主動求和來看,加之漢末三國時期瘟疫頻發,這個情況也並非不可能。

    據《三國志·張遼傳》記載:

    孫權複稱藩。遼還屯雍丘,得疾。

    從《吳主孫權傳》來看,張遼參加了這次南征。

    孫權再次稱臣之後,張遼撤軍屯守雍丘,隨後就得了疾病。

    曹丕撤軍後,孫權隨即又反叛。曹丕命張遼征討,孫權得知張遼帶兵出征,依然心有餘悸。

    也就在這一年,張遼病逝,年五十四歲。

    有學者也認為,張遼突然病逝,恐怕是與瘟疫有關,很可能張遼在上次南征時感染了瘟疫。

    不管曹丕這次南征是因為啥原因撤軍,起碼說明,曹魏的勢力還是遠遠強大於孫吳。

    孫權隨即反叛,也說明孫吳並非不堪一擊,但絕沒有具備一統天下的實力。

    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一]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

    黃初六年(225年)冬十月,曹丕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

    曹丕意在與孫權再次決戰。但由於當時天氣大寒,水道結冰,舟船不得入江,不得已曹丕撤軍。

    次年,曹丕病逝,年四十歲。再也沒有機會與孫吳對決了。

    曹丕在位時間較短,僅有的兩次南征,都是主動撤軍。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孫權也曾經主動征伐曹魏,都是小打小鬧。無非是想賺點便宜而已,並不具備滅掉曹魏的實力,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孫吳根本就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

    曹叡登基後,面臨諸葛亮屢次北伐和孫權的聯合夾擊。但年幼的曹叡,穩坐釣魚臺,連續擊敗諸葛亮的北伐和孫權的進攻。不必說諸葛亮沒有機會,就是孫權也沒有機會擊敗曹魏,一統天下。

    此時的曹魏不能夠碾壓蜀漢、孫吳,但勢力還遠在其上。

    最後,看一下蜀漢、孫吳的唯一機會在哪裡?

    曹叡病逝,年僅三十六歲,少帝曹芳繼位,由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政。

    曹芳在位初期,曹爽與司馬懿還是能夠合作的。儘管曹爽沒有聽從司馬懿的建議,屢屢出兵進攻蜀漢、孫吳,都以失敗而終。但蜀漢、孫吳依然沒有機會滅掉曹魏。

    曹芳執政後期,曹爽控制了朝政,司馬懿韜光養晦,不再參與朝政。

    從正始八年(247年),曹爽將郭太后遷徙永寧宮之後,到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之前,曹爽獨自控制朝政最多不足兩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曹爽專權,飛揚跋扈,曹魏朝政烏煙瘴氣,這對蜀漢和孫吳來說,是唯一的機會。

    此時的蜀漢是費禕主政,他放棄了諸葛亮時期主動北伐的策略,改為戰略防禦,曾經擊敗曹爽的進攻,但沒有主動再繼續北伐。

    實際上蜀漢是沒有任何機會能夠戰勝曹魏的。

    而孫權此時在幹嘛呢?

    自赤烏五年(242年)起,太子孫和就與魯王孫霸因為儲君問題爭鬥不休。孫權年事已高,為了繼承人的問題搞得焦頭爛額,也沒有心思再去考慮北伐曹魏的事。

    曹爽專權時期,孫吳也已經進入了老年政治時期,完全喪失了稱王爭霸的鬥志。不要說去一統天下,恐怕自保也是最大的願望。

    太元元年(251年),也就是在司馬懿高平陵事變的第三年,孫權病重,次年病逝,年七十一歲。

    這個年齡與司馬懿倒是相當,但孫權之後的子孫們可就不成器了,與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相比,不可相提並論。

    司馬懿掌控了朝政後,對於蜀漢、孫吳來說,就沒有一點機會啦。

    因此,在豹眼看來,蜀漢、孫吳在整個時期,幾乎就沒有機會滅掉曹魏,一統天下。

    唯一可能的機會出現在司馬懿高平陵政變之前,曹爽專政的兩年時間內。但由於孫權已進入了老年政治時期,不僅失去了鬥志,也沒有實力去與曹魏爭奪天下。

    司馬懿控制了朝政,曹魏宗室失去了掌控力,但曹魏國家整體的勢力還在。

    曹魏宗室衰敗僅僅是給與了司馬氏機會,但司馬氏並沒有給蜀漢、孫吳任何機會。

    豹眼認為,蜀漢根本就沒有機會,孫吳的機會在哪裡,豹眼也沒有看到。

  • 20 # 巴山夜雨涮鍋

    吳國統一天下的機會在於219年聯合蜀國削弱魏國的優勢。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三國的實力排名大致是魏國第一,吳國第二,蜀漢第三。當然,在更早的219年左右,則是魏國第一,吳蜀基本相當。

    事實上,由於魏國佔據的領土大致達到了天下70%左右,也就是說比吳蜀兩國加起來還強,這種格局下,只要魏國不犯錯誤,吳蜀的機會是很少的。要說有,那就是趁著魏國還沒恢復,鉚足了聯手先把魏國打趴下,至少將三家的實力變成“任意兩家之和明顯強於第三家”才算均衡。而這個機會,最好的就是在219年。

    219年,魏蜀兩家進入戰略決戰環節。年初,劉備、黃忠在漢中擊殺了曹魏西線總司令夏侯淵。五月,又逼迫曹操率領的魏軍主力退回長安。八月,關羽大舉北伐,水淹七軍,不但殲滅了魏軍南線軍團數萬主力,而且生擒于禁,斬殺龐德,逼得曹操一度想要遷都。

    這一刻,單單是蜀漢一家,已經打得曹操暈頭轉向。為了對付關羽,曹操親自南下,還抽調了包括徐晃、夏侯惇、張遼、曹洪等在內的大部分良將,往襄樊聚集。在魏吳交界處的東南,曹魏軍防守空虛。

    對孫權而言,從大戰略角度,顯然是趁虛北上好。北上用東吳的主力部隊,對抗曹魏已經大大削弱的東線(臧霸),勝算是比較高的。如果能得手,至少東吳可以全據揚州,甚至可能進入徐州、豫州。即使在這一線沒能取得大的優勢(比如東吳以保守戰法),那麼至少可以牽制部分魏軍,使得關羽方面的壓力減小,而取得更大的戰果。

    須知在魏強而吳蜀弱的情況下,假設東吳勢力不變,而魏蜀之間此消彼長,魏更弱,蜀更強,對東吳而言整體是有好處的。因為魏蜀兩家實力越均衡,則東吳作為第三方在中間左右逢源的操作空間越大。相反如果魏國進一步加強,蜀漢進一步削弱,極端情況蜀漢幾乎滅亡時,東吳必然成為魏國的重點盯防物件。

    所以,對東吳而言,即使不全力配合蜀漢北伐,或者從曹魏奪取領土,至少也應該騷擾曹魏。總之,一切的既定目標,是使得吳蜀兩家對魏的劣勢減少,逐漸拉平。

    可惜的是,孫權被“全據長江”的念頭蠱惑,反而發動了背叛盟友,偷襲荊州之戰。這一戰的結果是使得關羽軍團數萬人全軍覆沒。雖然站在東吳本身的角度,以很小的代價奪取了半個荊州,是佔了大便宜。但這便宜不是從敵人身上搶來的,而是從盟友身上搶來的。站在吳蜀同盟的角度,東吳這種擴張不但沒有削弱主要敵人魏國,反而還使得吳蜀聯盟整體實力嚴重削弱。隨後引發的劉備東征也是後遺症。

    儘管依靠陸遜的奇謀,吳軍以較小代價殺敗了劉備的傾國之兵,但從更高層面上,這是吳蜀兩國對魏國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儘管因為當時曹丕的愚蠢,未能趁火打劫,東吳逃過一劫;

    儘管後來靠著諸葛亮的努力,恢復了吳蜀聯盟;

    儘管因為魏國自己的不斷內亂,吳國後來延續了數十年方才滅亡。

    但終究,在219年那一刻,貪圖荊州而向盟友亮出匕首,吳國已經葬送了擊敗魏國的最好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一瞬間你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青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