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夫平生好奇古
-
2 # 師妃暄
古人將地圖稱作“輿圖”。“輿”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
「輿」字的本意為「車廂、車輛」,概括了那時人們測繪地圖的方式--坐在車上(或騎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憑藉簡單的定向裝置確定位置,再將親眼偵測到的地理資訊記錄下來,繪製到圖上。
裴秀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的“製圖六體”,即繪製地圖的六項原則。
製圖六體:
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為"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
三為"道里",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
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
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注:“六體”中的高下、方邪、迂直三條,後人解釋不一。一般認為,按原文並考慮到測制地圖的基本法則,應理解為:將兩地間的道路長度(包含道路起伏、彎曲而引起的誤差)改化為水平面上的直線長度的 3個因素和方法。
在此基礎上,裴秀主編完成《禹貢地域圖》18篇,它是中國目前有文獻可考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製圖六體”即出自本書的序言,可惜此書早已散佚。
古代中國有以下三種比較典型的繪圖形式:
一、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以行進路線(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等)為基準的地圖,和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地圖。
第二種是以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為基準的地圖。
比如杭州西湖文化廣場上的一幅「京杭大運河沿線圖」的浮雕,就是很典型的以水路為基準的地圖。這幅「地圖」就是在中央畫一條河,在畫卷的首端畫上北京城;作者坐上船,把沿線經過的山川、城池一一劃出,等到到達杭州後,在畫卷末端畫出杭州城,一張地圖便繪製完成了。
而與現代製圖技術相相容的,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第三種地圖,也是由其使用目的所決定的。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圖當推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的地圖,它的測繪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0年的戰國晚期,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還要早兩三百年。
放馬灘出土的地圖共有七幅,繪製非常之精確,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該地區的許多峽谷在該地圖中都可以找到。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兩幅珍貴的古代軍事地圖: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和駐軍圖。這兩幅圖劃時代地使用了比例尺的概念,前者約為1:18萬,後者約為1:8萬,分別描述了長沙國南部的山脈走向和駐軍情況。1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和駐軍圖。這兩幅圖劃時代地使用了比例尺的概念,前者約為1:18萬,後者約為1:8萬,分別描述了長沙國南部的山脈走向和駐軍情況。
-
3 # 閱讀舊時光
首先明確下這個問題,古代繪製行軍地圖,是用什麼軟體,這個軟體如果理解成電腦繪圖軟體,那很明確的說,是沒有任何軟體的。如果理解成工具、方法、理論等軟性物件的話,那就可以回答了,我姑且認為是後者吧。
古代繪製地圖或行軍地圖統制堪輿術,筒單說用人行、車、船等工具丈量土地,以道路、山川、河流走向為基準,藉助定向和測繪技術,再按一定繪圖比例加以計算繪製而成的。
一,繪製的工具有指南針、矩、準、繩、表、丈杆、羅盤、望筒、度竿車,水平儀,覆矩,望尺,繩索、記裡鼓車等工具。
二,定位根據天文星象、山川、河流、道路等定位,計算有九章算術的勾股定理等方法計算,用計裡畫方的方式繪圖,以統一尺寸的方形網格為單位,圖中方格的邊長代表實際的裡數,以此對測量出的地理資訊進行固定比例的縮放。這和現代比例尺理論基本一樣了。
三,裴秀的製圖六法已經是古代最先進的繪製地圖的理論,具體就不多說了。
以上是一般民用地圖繪製方法,如果是繪製行軍地圖的話,則在繪製民用地圖基礎上,派斥候(相當現代偵探兵)四處打探,不僅要標上河流、村莊、山川、道路,這些因素的名稱,大小,長度,還要標上敵軍的屯兵、駐防力量、糧草屯所、甚至人數、武器裝備等要標上,反正就是越詳細越好,一幅繪製精細的行軍地圖,那就是至寶,給領軍的將帥行軍決策提供極大的幫助。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這個行軍地圖的重要性了,馬王堆漢墓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家族墓,利蒼的兒子是個武將,他的墓中就出土了一幅極其珍貴的軍事地圖,是和主人最珍愛的武器放在一起,足見其珍貴。
-
4 # allanshow
我覺得你應該是想做一個仿古的古代地圖,只要有ps就可以了,比如你想畫北京地圖,先把北京地圖拿出來山川河流是不變的,把山川河流保留好,考證你要繪製的年代,不同年代城市位置和建築規模有所不一樣,這些需要考證那個年代的年鑑和相關資料,確定大致位置以及規模,剩下的是做舊,先用ps勾勒出山川河流大體位置,再佈置上相關城池位置資訊即可,會ps的這個就很簡單了!
回覆列表
想弄清楚是繪製古代還是古代繪製。如果是前者,繪製出來的未必是古代的;如果是後者,除卻手繪,工具是筆墨刻刀,想不出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