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道聽途説

    凡事都有“天不滅曹”,“天不絕人之路的說法”,說“氣數未盡”就顯得有些玄幻,所以說司馬懿沒殺諸葛亮,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的,否則歷史只有更改,結論是司馬懿也殺不了諸葛亮,自己也沒有“滿門抄斬”的可能——正如火燒上方谷為什麼突然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一樣……

  • 2 # 歷史的青天

    自古以來,《三十六計》一直都是中國傳統經典中最令人熟知的經典之一。其中的空城計更是被廣泛的用於各個領域。但事實上,空城計這個計策在其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時就已經被人識破了,只是由於一些更加隱晦的原因,這個計策最終成功達到了施計者的目的。

    民間傳說大多認為空城計最早出自諸葛亮之手。相傳諸葛亮六出祁山之際,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結果馬謖因為驕傲自滿而防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實上這段記述中疑點是很多的且當時就有人質疑:司馬懿如果真得到這樣的機會,麾下十餘萬大軍,把他圍住不就完了? 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諸葛亮,或者派一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一直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再怎樣也不至愚蠢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

    但事實上,在筆者看來,這個理由並不足以否認空城計的存在。司馬懿之所以做出如此反常的舉動,極有可能與魏國的國內形勢有關!

    諸葛亮六出祁山之際,正好是曹魏國內青黃不接之時。當時魏文帝曹丕新喪,魏明帝曹睿剛剛即位,曹魏陷入空前的虛弱,諸葛亮也就是瞄準了這個機會才會一意孤行地六次北伐,因為他知道如果錯過這個天賜良機,以後蜀國都不會再有機會打敗魏國。

    得益於諸葛亮猛烈的進攻,魏國西南部邊陲連年告急,曹魏換了好幾位最高將領也無法遏制諸葛亮的攻勢,直到司馬懿上臺,才勉強與諸葛亮打得有來有回。

    對於曹魏而言,能有人抵擋住諸葛亮自然是好事,但這個人卻不能是司馬懿!為什麼呢?這還要從曹操的一個夢說起!

    傳說曹操接受荀彧“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前往洛陽接納獻帝時,曾夢見三馬食槽,由於槽與曹同音,所以曹操因為這是上天在警示他,會被“三馬”所害。不過由於當時天下大勢不顯,所以曹操以為“三馬”是指馬騰,馬鐵,馬休。

    官渡之戰的時候。馬騰被宣來許昌,而後被曹操用計除掉了,之後曹操又大費周章平定涼州,趕走了馬超和馬鐵,這才勉強心安。但是關羽守荊州之際,曹操再次頭疼做夢,又夢見三馬食槽,只是此時正值大戰前夕,曹操不欲多生事,便聽從謀士賈詡的解釋,認定此是吉兆。

    然而根據三國志《晉書 宣帝紀》記載,曹操病重的時候,又對兒子暗示說,他夢見三馬食槽,並且暗示司馬父子具備野心,恐怕會禍害到家族,就是告訴兒子曹丕說要堤防司馬家。

    只可惜,當時的曹丕是因為司馬懿的幫助才登上皇位的,天然對司馬家比較信重,所以並沒有以此為由處置司馬家。等到曹丕去世後,司馬懿被封為託孤大臣,一時間權傾朝野,讓曹氏親貴坐立難安,於是又有人再提三馬食槽威脅論,年幼的魏明帝也差點被說動。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諸葛亮的北伐其實間接救了司馬懿的命。

    於是,不難想見,當諸葛亮擺下空城計時,其實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司馬懿,是一鼓作氣擒殺諸葛亮,做一個大魏王朝的忠臣,而後被卸下兵權,任人宰割。還是繼續養寇自重,藉著諸葛亮的威脅一步步壯大自己,為司馬家留下一線生機!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司馬懿絕對是選擇了後者,否則也不可能忍受著三軍將士的疑惑與嘲弄,強行退兵。

    但是將眼光放長遠一些也不難理解,畢竟正是因為諸葛亮的威脅一直存在,曹魏才不得不捏著鼻子預設司馬懿是軍中的最高主帥。而也正是因為長期擔任曹魏軍中的最高主帥,使得司馬懿獲得了大量軍中宿將的支援,在日後決定曹魏存亡斷續的高平陵之戰中一舉獲勝,改元更制。

    在《三十六計》中,空城計的解釋是透過故佈疑陣使得敵人拿不準己方的真實實力,從而選擇退讓。但事實上的空城計卻是將一切都擺在檯面上,直接叩問敵軍主將是願意為國還是願意護家。然而不可否認,這樣堂堂正正的陽謀才是最難以抵抗的。因為同為當世最聰明的兩個人,諸葛亮太懂司馬懿了!

  • 3 # 好疼的蘋果

    會。

    不殺,留著過年麼?

    理由:

    1.曹操本就對司馬懿有殺心,惜才,想給曹魏政權留用。況且,曹操一代雄主,卓越的政治家,司馬懿對他沒有任何威脅。

    2.曹丕也是權術高手,可惜英年早逝。另外,蜀漢和東吳不停來犯,想殺也不是時候。

    3.曹睿也不含糊。有戰事就啟用,沒戰事就收攏兵權,打發回家。還經常派人監視試探。

    再來,蜀漢政權中,諸葛一死,基本沒戲了。再有新聞出來就是,劉禪舉國投降。東吳那邊,孫權晚年是相當昏聵的,經常在幾個兒子中游移不定。再加上,東吳沒亂,基本不要人打就自我消耗玩完。

    所以,曹魏政權的骨子裡,始終對司馬懿保留弄死的權利。誠然,政治中心,核心權利是容不得外姓的。

    司馬懿偷雞成功,得益於他能活,生生地熬死了一個時代的人傑。

    人才的孕育需要時間,三國中,隨便拎出一個來,都是燦爛光輝的典型。要不是,人生苦短,哪有司馬傢什麼事。

  • 4 # 北社野老

    司馬懿真的在西城殺死了諸葛亮,只是給曹真做了嫁衣裳。儘管曹真一敗再敗,但地位一直壓著司馬懿,所以魏帝嘉獎還是先給曹真,司馬懿只有隱忍,不敢搶功。這是司馬懿不進西城殺諸葛亮的第一個原因。曹操對司馬懿虎顧狼視久後必反的說法,是個陰影,一直影響著曹丕曹睿兩代人,要不諸葛亮聽了馬謖的建議,一紙檄文的離間幾乎讓司馬懿掉了腦袋。司馬懿沒有死,對他來說是萬幸。帶罪立功求穩妥,不能張揚。他知道,只有他才能抗衡諸葛亮,沒了諸葛亮他對曹魏來說就失去了利用價值。沒有價值了,那就要考慮他虎顧狼視久後必反的隱患了,殺了他以絕後患。

    不過,他真殺了諸葛亮立了那麼大的功勞,立即殺了他還是不可能的。慢慢來,第一步削了兵權,這很容易,兵權本來就在曹真手裡。再隨便找個茬子,殺了他。曹魏那麼多能人,打不過諸葛亮,給司馬懿捏個罪名還是很容易的,滿門抄斬其勢必然。反正沒有諸葛亮了,邊境安寧了,對司馬懿殺,殺,殺。

    聰明的司馬懿識透了這一點,他留著諸葛亮成全了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第102集會不會是唐三一個人打新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