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剛看了電影《湮滅》,如果人類不會衰老,是不是基因就變得完美了?
7
回覆列表
  • 1 # 智慧節點

    人會衰老。人類的基因是否完美,。?我認為是不完美的。但是追求當下的完美?因為環境一直在變化!第一:這個世界是有永恆的或者長時間的生命的。有些甚至是從人類身上提取。比如,海拉細胞就是從人類身上提取的一種癌症細胞,它可以無限的分裂。說明永恆的生命體,並不是不可能。只是人類並沒有向這個方向進化!第二:永恆的生命,對以前的人類沒有意義。因為,它得有個開始?你希望人類在哪個階段獲得永恆的生命呢?是在人類還沒有進化出智慧的時代?還是遠古的蠻荒時代,還是鑽木取火的時代,又或者是古代或者現代?並且,永恆的生命並不代表不會死亡,如果每個人都可以永生。更多的是代表殺戮和抑制!我們想象一下。在人類還沒有發展出科技,新農業的時代,因為人類可以永生,人類會短時間內人口出現爆發式的增長!而因為食物資源問題又大部分死去!而死去的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幼兒或者青年。第三:因為永生,長者變得更有智慧,有更高的地位!從而繼續更好的生存。但是智慧不是科學。在他們那個時代有限的認知讓他們的智慧再高也跳不出五行之外。而年輕人,卻是最底層的勞動力。甚至,更極端的直接把人類分成等級,多少歲月以上的人類擁有最多的資源,新生,根本沒有低位。甚至可以成為食物。因為永恆的生命他們不需要過多的新生。總結:迴歸問題。人類基因之所以進化成現在這種形式,不是人類所控的。特別是在人類發展出科技以前,人類只是被動的進化。地球的所有生物都和人類一樣。只要能和人類生存於同一時代,就說明這些生物的基因已經適應了當下。因為不適應的都滅絕了。人類和生物的基因都是是趨於當下的完美的。怎麼能最好的生存,就如何進化。所謂的進化就是淘汰制。不過,還是相信以人類未來的科技定會實現永生!因為還有和更加廣闊的宇宙等著人類開發。有難以想象的資源讓人類獲取。無數的原理和法則等著人類探索。所以,永生,在有生之年說不定可以看到哦。

  • 2 # 來看世界呀

    哪有完美基因,生老病死為地球生命之常理。不過基因也具備一個完美的優點,那就是可順應環境而改變,這才是地球生命繁衍至今的關鍵。能不能永葆青春要靠人類科技。

    以不變應萬變看起來挺好,但是對於生命而言,因為生存必然和環境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組成身體的物質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環境危害因素的侵襲,而組成生物的物質的改變對生物而言就是疾病、衰老、死亡等過程。以地球生命的組成和活動模式,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地球上不存在不老不死的生物,死亡才代表著生物與環境物質和能量迴圈的終結。

    生物個體必死,然而基因卻可以透過繁殖遺傳給後代,也可以不斷地改變核酸序列,當然這並不是基因具備意識可以自行改變,仍是物質自由活動反應的結果,使得基因複製時鹼基序列發生變化。不過生物能夠承受的環境變化也有限,變化過於劇烈對某種生物而言就是致命的,然而整個地球生物種類總共數千萬種,總有一些生存在較為隱蔽的環境中,使得地球生命得以繁衍至今,演化出地球多樣性的生命和生命系統。

    雖然目前仍未確定衰老發生的所有原因和具體過程、機制,但是目前的研究也傾向於認為基因表觀遺傳歲年齡的改變和累積的損傷是導致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怪只能怪地球生命的組成物質是碳基化合物,它們相對穩定但是卻又比較活躍,可以使生物保持遺傳穩定性卻又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變異,而變異則生產了生物演化的原材料。而靠這樣的進化方式,自然是不可能進化出完美的基因,只能是相對更適宜某種環境,離開自己適宜的環境還是白瞎,你能想象人類突然一下子住在水裡,憋氣能達到1個小時?不可能的。這就是人類和魚的基因差異導致的,而這種基因差異是由於人和魚類的演化歷程不同。

    可能使人類避免衰老的大概只有依仗人類科技,不過現在還是沒什麼頭緒,因為無法使人類擺脫碳基的肉體組成,衰老還是會發生,只是可能一定程度上延緩。然而在遙遠的未來人類還是可能掌握不老的秘密,儘管可能性相當小罷了。

  • 3 # 精明閩寧您

    死 是正常的 老是不正常的 因為老是因為人有衰老基因 氧化 這其實就是基因缺陷 人的有效生命並不長

  • 4 # 深海之峰

    這是一個偽命題,人類肯定是會衰老的,任何一個物種都會有一個衰變過程。

    我們或許要思考的是,物種的衰老也許恰恰是為了讓物種更好的延續。

    遺傳物質有兩種,一種是DNA,這是一組不會發生變異的遺傳染色體,另一種是RNA這種會產生變異的染色體。為什麼會產生變異呢?因為你生存的環境不是絕對不變的,恰恰是因為可以變異,你才會發生新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衰老和死亡,恰恰為新的生命提供了各種絕佳的進化可能。

    最後再說說完美,在哲學意義上這個世界上只有所謂的發現,美是發現。每個人的美肯定不一樣,而那種無法定義標準的美也許就是完美吧,而完美從來就不存在於這個世間。

  • 5 # 小醫生愛科普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期中前“四苦”都與人的衰老有關,那麼讓佛都覺得“苦”的衰老是人類基因不完美的表現嗎?

    讓人長生不老的基因是完美基因嗎?

    假設人類的基因透過突變重組等,讓人可以長生不老,會出現什麼結果?

    第一種情況,因為人類可以長生不老,地球上人口數量越來越多,自然資源消耗殆盡、生態環境惡化,各利益集團(或許已經沒有國家了)為了搶奪自然資源和生存空間,必然走向對抗,甚至引發世界大戰。當人口被消滅到自然資源能夠承受的程度時,戰爭暫時平息,等待的也將是再一次因人口暴增帶來的戰爭,並永不休止的迴圈。

    第二種情況,人類為了防止出現人口暴增給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帶來的壓力,嚴格控制新增人口,實行最嚴格的計劃生育,即死一個人批准生一個人,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但很多年之後,因為人類生育率太低,基因突變和重組造成的變異無法傳給下一代,人類進化基本停止,出現進化速度無法跟上環境變化的情況。如果有一天生存環境出現重大變化,人類將會因為無法透過進化適應新環境而面臨滅頂之災。

    此可見,讓人長生不老的基因顯然不完美,給人類帶來的是災難,甚至危機人類生存。

    什麼樣的基因才是完美的?

    從人類長遠繁衍的角度來說,佛所曰的生老病死“四苦”是人類繁衍的需要,也是人類進化的動力。那完美的基因應該有什麼表現呢?我覺得應該滿足以下條件:

    1.無先天性遺傳缺陷。

    2.無先天性心理疾病。

    3.強健的體魄。

    4.較高的智商和情商。

    總結

    表面上看讓人停止衰老,停止病、死的基因很有誘惑力,但對人類的繁衍來說並不完美。如果能夠進化出無先天性遺傳缺陷、無先天性心理疾病、強健的體魄、較高的智商和情商,這樣的基因就足夠完美了。

    溫馨提醒: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十八字箴言:少外出、多開窗、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遮口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肘部等遮住口鼻)。均衡營養、充足睡眠、適度鍛鍊、放鬆心情有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

  • 6 # 黃昱Hugo

    沒有完美的基因,也沒有完美的生物。生物演化是各種妥協的結果。如果人是上帝創造的,那應該是完美的,可惜不是。衰老的結局是死亡,死亡是生命個體的不可避免的結局。但是生命可以透過不斷迴圈往復而得到永生。衰老並不是人類特有的,小到酵母這種單細胞生物,依然是有衰老過程的。

  • 7 # 小蕭博士

    題主所問,人類會衰老,是否代表基因並不是完美的?

    首先,我想強調的一點是關於人體衰老的問題,的確受制於人體內一系列基因的表達和調控過程,是基因綜合效應的產物。那麼,衰老是否能衍生出基因的不完美性,倒是很有趣的想法。縱觀人類發展史程,還真沒有絕對完美的物質存在,那麼基因也不例外,的確有它自身的不完美性。為什麼不完美呢?這和人體衰老有何關係?首先我們先從人體衰老說起。

    人體衰老包括哪些內容?

    人體衰老主要指人體自受精卵分裂,至細胞分化,最終發育成為一個完整個體的過程中,隨著對環境的不斷適應,所表現出的身體、生理、心理等方面不斷衰退並最終走向死亡的過程。在人體衰老過程中,生理上往往伴隨著身體組織器官機能的減退、物質喪失、營養失調、免疫力下降等,整個衰老過程中也離不開身體、心理疾病的發生。

    談起衰老,任何生物體都難逃此劫,自古以來,尋求長生不老之術者也是大有人在,但最終的結局均是以失敗而告終。

    那通常有哪些因素可引起人體衰老呢?

    目前,關於人體衰老尚沒有一個統一的理論學說證明衰老的必然性。由此表明,它是由多方因素引起的,概括一下主要包括人體多功能幹細胞數量的減少、DNA的退化損傷、衰老基因的活躍性調控、飲食結構的不合理、一些精神和社會性因素都可以引起衰老。下面,主要介紹兩種較為典型易懂的衰老學說,也是大家經常談及認可的衰老學說。

    1. 細胞突變學說。

    該學說認為生物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其體細胞會受到來自機體內部和外部環境的損傷和突變,尤其是體細胞DNA損傷突變,會引起體細胞增殖異常,進而引起細胞衰老甚至細胞死亡。比如,來自外界的機械損傷、輻射因子、誘癌因子等,皆可引起體細胞損傷衰老和死亡,在此過程中,也伴隨著基因隨外界環境變化所引起的調控過程,進而調動細胞凋亡和細胞衰老死亡途徑。

    2. 自由基學說

    該學說認為,人類機體在生長過程中,無論是自身內部還是面對外界環境,都可以誘導機體產生過多的活性氧物質,比如大量自由基的產生會誘發細胞衰老和死亡。該過程中,活性氧物質在機體中的積累量處於一個動態平衡體系中,該平衡體系一旦發生紊亂,便會促進一些相關衰老基因的表達進而引起細胞衰老和死亡。

    從以上兩種學說分析來看,在細胞衰老過程中,都會響應一系列的衰老基因,進而引起細胞衰老和死亡。有意思的是科學家也試圖想人為干預一些衰老基因的表達,使之處於較低的水平,以期延緩衰老。但是,截止目前,尚且沒有哪一項研究起到極其延緩衰老的顯著效果,這也進一步說明了衰老過程的複雜性。

    基因的不完美性或引起人體衰老?

    基因,簡單來講是指一段DNA或RNA片段,成千上萬億個這樣的基因片段,它們共同相互調控。可以說,我們人類便是這些基因的綜合調控下的產物。

    那為什麼基因還會不完美呢?

    也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和物質存在,它們總是處於一種此消彼長的動態平衡體系中。按道家思想來講,具有“陰陽”兩性。那麼,我認為基因也具有“陰陽”兩性,這種“陰”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基因的“不完美性”。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種不完美性,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分析。比如,我們每個人都存在一定量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這些基因在人體細胞的正常增殖過程中起著關鍵調節作用。

    在正常情況下,癌基因處於一種低積累量(低表達)狀態,來抑制細胞過度增殖,使之處於正常分裂平衡體系狀態中。但是,遇到不良誘發因子時,比如長期熬夜等便可以啟用這些癌基因,從而引起細胞癌變,最終誘發正常細胞衰老和死亡。抑癌基因也遵循同樣的機理,這些基因的“不完美性”正好體現在了這些地方,有對身體有利的一面,必有對身體有害的一面。因為它們本應該穩定的調控體系失衡了,而且是我們人體自身打破了它們的運動規律。其實想想,這種“不完美性”最終還是我們人類自身造成的。

  • 8 # 歐羅足球軍事

    衰老是因為基因死亡!不是不完美!

    正常狀況下生物體發育成熟後,隨年齡的增加,自身組織結構逐步發生退行性變化,機體器官的機能減退,內環境自穩能力減弱、對內外環境損傷因素的抵抗力降低,趨向死亡的自然現象。

    生活中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女性一般比男性的壽命長。例如,據一些資料顯示,中國的高齡老人中女性多於男性;2001年,北京男性的平均壽命為68歲,而女性則為71歲。

    衰老存在兩套調控系統,內在的衰老細胞引導的衰老和外來的微迴圈伴隨神經引導的衰老,也就是遺傳因素決定的衰老和環境因素決定的衰老。生命前半程前者佔支配地位,後半程後者佔支配地位。微迴圈伴隨神經透過調控微迴圈來調節微環境,從而影響衰老。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自由基。微迴圈伴隨神經主要由Aδ纖維快痛神經、C纖維慢痛神經、交感神經組成,也就是經絡,呈神經網路存在,遠非只調控微迴圈那麼簡單,它們和所有的初級傳入神經密切關聯。因此衰老是系統性的,功能性的變化過程。

    世間萬物,包括人類,動物,都難逃衰老和死亡的宿命,但是,每一種生物面對衰老時間卻各有不同。

    微觀實驗室中的線蟲,在地球上的生命僅短短几周,地球上還有活100多年的烏龜,壽命不過4年的老鼠,幾百年的鯊魚,還有壽命最長的哺乳動物弓頭鯨,它們能活200多年,我們人類比大多數動物活得長,如今平均壽命在71歲。

    我們壽命遠不及地球上最長壽的生物!我們在達到性成熟(青春期)之後便逐漸退化,一步步走向“衰老”,迎接終點。

    紐卡斯爾大學教授Thomas Kirkwood提出的一次性體細胞衰老理論(Disposable Soma Theory,DST)認為,生物體具有有限的能量,用於維持和修復身體,也可以用於繁殖,如果你把精力分配到維護和修復上,那麼用於繁殖的資源就會減少。

    所以,衰老和多種群也有關係。

  • 9 # 惠舒旅社老闆

    也對,也不對。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物質形態都是有生有亡的,就是說連地球、星系都有生與亡,何況人類,從這一點說,絕對完美的基因就不存在的。從相對意義上說,人類是最為高階的生物,其基因當然也是相對最完美的,但是這種完美,絕不代表人類基因就不向前發展了。

  • 10 # 唯一真仙

    你這個想法,反而不完美。

    如果都不死,怎麼進化?

    進化的根本之源,不斷的更換生命。從中留下適應環境的個體。

  • 11 # 前手工大包劉成富

    我來說一說和別人不一樣的看法。

    人類衰老問題其實就是補瀉修養問題。什麼是補瀉修養問題?為什麼和人類衰老有關係呢?

    我說的補瀉修養可能和大家認為的不一樣,給大家說明一下。

    在人體上每個單位,工廠,車間都有各至的功能,又有補瀉修養全面功能,例如胃和肺等,他們有各至修的功能又有補瀉修養全面功能,也就說胃和肺是養料,氧氣,睡覺休息修化基因突變車間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各種蛋白基因透過睡覺,休息,修化來突變成油,血等。

    一旦各至的功能和全面的功能有了問題,生產出的新基因就會少一些話動靈敏,就會衰老。人活著就是要活動靈敏,一旦沒有了活動靈敏就要衰老消亡。

  • 12 # 一個認真的思考者

    不僅僅是人類,所有的生物都會衰老,事實上,會衰老才是基因的完美所在。否則生物如何適應環境的變化而進化呢?生物的進化只能一代一代的表現在子代上,不會衰老的細胞就意味著永恆不變,以不變應萬變?開玩笑呢,大自然早就把你給淘汰了。

  • 13 # 木土火620

    基因可能是有壽命的。隨著生命的成長逐漸記憶壽命,像細胞分裂再生能力的壽命可能也是由基因控制的。比如克隆理論中的基因終端學說,多利羊本體6歲,多利也大約6歲,共十二歲,正是正常壽命,也就是說克隆羊多利出生時就己經6歲,雖然是隻小羊

  • 14 # DrK澳洲註冊營養師

    任何物種都會衰老,這個跟基因完不完美沒有關係吧。

    根據GenAge資料庫顯示,目前跟衰老相關的生物模型基因就有超過1800個。

  • 15 # 美葉

    本文,將會以基因進化的視角為基礎和切入點,全面分析解讀:人類的衰老、永生和未來智慧三大主題。每個主題,又會深入淺出到微觀與宏觀不同的層面,結合生物基因理論,進行分析推理,並得出結論。最後,從宇宙熵增的角度,給出了一種視角下的答案,揭秘了基因進化的目的所在。

    本文是人類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無法永生(青雲計劃圖文獲獎)的第二版。增加的內容有: 線粒體和自由基、端粒、致死基因、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智慧發展的路徑、基因複製的目的等。原內容有: 衰老因素、永生障礙、孕育、繁衍、智慧、本能等。全文字數由7千字增加到1.4萬字,閱讀時間約22分鐘。

    自私的基因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給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人類,只是基因的生存機器(宿主),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基因才是主角,人類只是一個乘客。基因為了生存,產生的根本驅動力就是複製,所以控制人類產生的根本驅動力——就是繁衍。

    事實上,基因進化的結果,就是在儲存環境資訊(也就是某種策略)為本能,以應對環境變化所帶來的生存壓力。而基因複雜的功能性表達(包括本能、情感、自私和利他主義行為),都只是環境(資訊)壓力塑造和篩選的結果,其目的全在於為了讓基因複製遺傳的過程,能夠順利且更好的完成——以讓基因永遠的存在下去。

    基因可以透過對其生存機器(人類),發出如下指示的形式來編制程式:

    下面這些會帶來快樂——口中的甜味、情慾的亢進、適中的溫度、微笑的小孩等。下面這些則會帶來不快——各種痛苦、噁心、空空的肚皮、哭叫著的小孩等。

    並且,如果你碰巧做了某件事情之後便出現了不愉快的情況,那麼請切勿再做這種事情;而在另一方面,重複做為你帶來好處的任何事情。

    注意:本文的探討範圍,始終在人類的衰老和永生,並不涉及微觀生物——比如細菌、病毒,還有自然界某些奇奇怪怪的生物——比如燈塔水母、或水熊蟲。

    那麼,人類為什麼會衰老?

    第一,有一個經典的比喻,基因每次複製就像一次影印的過程,只不過每次複製都是使用上次的副本來複印,這樣隨著複製次數的增加,基因丟失的資訊就越多。

    顯然,基因丟失的資訊越多,根據基因資訊,複製出的細胞和蛋白質分子(包括各種酶和氨基酸)就會越容易出錯——產生功能性錯誤。而隨著錯誤不斷積累——超過容錯閾值,即修復能力的上限,就會開始慢慢影響上層組織器官的功能,和執行效率,從而產生衰老的感覺和表現。

    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或RNA片段,即多個DNA或RNA,由鹼基序列組成。基因編碼了氨基酸和RNA,氨基酸組合形成肽鏈,多個肽鏈形成蛋白質。DNA——儲存遺傳資訊的鹼基序列,通常位於染色體上,非染色體上也有,比如線粒體與細胞質中。而人類體細胞染色體上的DNA共有鹼基對三十億個,其中絕大部分遺傳資訊並不會表達出來,同時對性狀也沒有直接的影響,這些是沒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反之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就是 基因。RNA——能夠根據DNA序列,轉運氨基酸、形成蛋白質模板、組成核糖參與合成蛋白質、以及成為特定的酶。氨基酸——僅有二十幾種,除了構成蛋白質,還能形成酸、激素、抗體、肌酸等含氨物質;轉變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尿素,產生能量。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有機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人體內蛋白質的種類很多,性質、功能各異。酶——是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

    並且,這種基因複製丟失資訊的過程中,還伴隨著資訊的錯亂所帶來的隨機突變。這些突變,一部分是來自基因的複製機制,比如鹼基異構互變效應,一部分是來自環境壓力和汙染源,比如物理輻射、化學毒劑、生物因素(細菌、病毒、寄生蟲等)。

    基因突變,是指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鹼基異構互變,是指DNA中的四種鹼基,各自的異構體之間都可以自發地相互變化。異構體,是指具有相同化學式,有同樣的化學鍵,但有不同原子排列的化合物,即相同分子式不同結構的物質。

    那麼,基因的突變,不僅會加速衰老,還會導致不可逆轉的,且無法自我修復的,細胞功能性錯誤——這也就是各種嚴重疾病的源頭,比如,鐮刀型細胞貧血症和癌症。(癌症真相:深度科普與全面解讀(第二版))

    可見,正是由於基因複製中不可避免的錯誤,所以在宏觀上,人體才會表現出衰老,只是不同人衰老快慢的程度不同,每個人的完全成熟期也有差異,但在發育成熟後,衰老就會開始一刻不停的進行。

    然而,甚至還有觀點認為,發育其實也是衰老過程的一部分,因為從受精卵開始,細胞不斷的分裂分化、從通用性到獨特性、從獨立性到被迫協作——普通細胞淪為神經系統的奴隸。而這可以看成是:細胞從出生、到殘化、弱化、最後到死亡的過程。

    第二,從微觀角度來看,細胞的代謝過程,其實是一個線粒體磨損消耗的過程。

    線粒體,是細胞內部提供能量供給的細胞器,也就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而90%以上吸入體內的氧氣,都會被線粒體轉化為能量消耗掉。可以說,線粒體就是細胞內部的“發電站”,上升到宏觀層面,也就是人體的“能量之源”。

    既然線粒體是能量之源,那麼可以想象,細胞中線粒體的數量,就會取決於該細胞的代謝水平,即代謝活動越旺盛的細胞,其線粒體就會越多。比如,肝臟細胞中有1000~2000個線粒體,酵母細胞中卻只有一個線粒體,而大多數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

    所以,細胞代謝的過程,其基礎就是線粒體的氧化代謝過程,而線粒體在工作過程中會不斷的磨損消耗,其原因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其一,線粒體有其獨立的基因遺傳體系——與人體其它細胞的基因資訊並不相同,但只要存在基因複製就會有前面提到的——基因突變。那麼,基因突變積累的錯誤,久而久之,超過了自身修復能力的上限,線粒體就無法正常工作了。

    其二,線粒體在氧化代謝過程中,大約會有4%~5%的氧分子轉變為氧自由基,即氧分子形成的自由基。而自由基,是具有不成對電子的原子或基團,其化學性質活潑,擁有強氧化性和磁矩,會試圖去搶奪蛋白質分子和基因的電子,以恢復為成對的電子狀態,也因為其反應迅速而存在時間極為短暫。

    那麼,被搶奪電子後的蛋白質分子和基因,就會發生畸變和突變。並且畸變後的分子,又會繼續去搶奪電子,從而形成一種鏈式反應——創造出更多的畸變和突變。

    但線粒體,通常會把氧自由基“限制封閉”在雙膜結構內部,不准它到處“流竄作亂”,並會透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把兩個氧自由基轉變為H2O2和O2,以達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只不過,如果氧自由基超過了線粒體的處理能力,線粒體自身基因突變導致功能下降,或是“中和物質”不足夠,都會讓氧自由基對線粒體產生損傷——包括基因突變和分子畸變。而這又會導致線粒體功能的下降,接著進一步加劇氧自由基的損傷,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最終,線粒體就會因為不斷的磨損消耗,而喪失功能,導致一系列不可逆轉的結果。

    事實上,細胞的修復機制,是依賴於線粒體供能的,也就是說,線粒體的損傷會間接導致細胞修復能力地不斷下降,出現越來越多的功能性錯誤。而現代研究表明,其實線粒體不僅提供能量,還參與諸如細胞分化、細胞資訊傳遞和細胞凋亡等過程,並擁有調控細胞生長和細胞週期的能力。

    所以可見,線粒體的磨損消耗,其實加速了細胞的衰亡。而同時細胞的凋亡,也是線粒體參與調控的結果。要知道,就算氧氣不產生自由基,線粒體一直不損傷,細胞自身的基因複製錯誤,也會不斷的積累,最終讓細胞發生變異。這時候,細胞的自我凋亡,其實是在防止細胞癌變。

    線粒體能夠,調節內膜電位,引起跨膜電位的耗散,並提高內膜的通透性,從而誘導凋亡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從內膜釋放進入細胞質基質,破壞細胞結構,最終導致細胞凋亡。

    那麼,衰老不可抗拒的關鍵就在於,雖然細胞死了,還可以創造新的,但是基因就像圖紙,如果損壞了,自然就沒法造出正常的細胞了。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

    除了氧氣,有N多的途徑在人體內產生自由基,比如藥物、輻射、菸草、發燒、吸入非有機微粒和微生物、體內分子自動氧化等等。

    而人體也進化出了清除自由基的機制,比如酶促機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非酶促機制——包括維生素E、維生素C、谷胱甘肽等;小分子抗氧化劑——包括膽紅素,尿酸,類黃酮,類胡蘿蔔素等。

    並且,控制得宜的自由基是有用的,比如白血球利用自由基來殺死外來的微生物,體內一些分解代謝的反應必須要由自由基來催化,血管的舒張和部分神經、消化系統訊號的傳導,要藉助於自由基來完成等等。

    第三,從環境和進化角度來看,對於衰老,環境資訊並沒有給基因施加壓力(進行篩選),表示開始衰老就必須停止繁衍,否則衰老就會嚴重影響繁衍。

    於是我們看到,人類的極限壽命很長(120歲以上),而中間衰老的過程,並不會對人類的基因遺傳,造成立竿見影,或是毀滅性的影響。

    因此,衰老和繁衍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哪怕衰老效應越來越明顯,人類仍然可以一邊衰老,同時也可以一邊不停地進行繁衍。

    那麼,衰老自然就會在自然進化的窮舉試錯中保留下來,並且也就不會進化出,保持不衰老等待繁衍期的功能機制了。

    當然,繁衍是有最佳的時間段的,也就是說,衰老對繁衍的影響有一個閾值,超過了,負面效應——比如後代基因突變數,還是會成正比例增加的,但總體看來影響很小。

    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人類的繁衍期非常長(並且幾乎全年無休、隨時隨地),那麼進化出不衰老等待繁衍期的可能性,就是不存在,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不衰老就會一直繁衍,一直繁衍就又不會衰老——這就是迴圈依賴,產生永生了。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繁衍能力的衰退,就是衰老的一部分,並且還代表著衰老的程序。因為不能繁衍的生存機器(宿主),對基因來說就沒有價值,並且隨著繁衍能力的衰退,宿主的價值也是在不斷降低的。

    病毒會把宿主給弄死,但在此之前,病毒會極力的透過宿主擴散。那麼類比起來,基因的擴散手段就是繁衍。

    而與此同時,基因還進化出精子和卵子活力很強,複製過程明顯不同於人體其它細胞的機制。也就是說,精子和卵子不怎衰老(複製穩定),但人體的其它細胞則在不斷的衰老(複製不穩定)。

    結合實際的壽命記錄,人們得出了哺乳動物的自然壽命,相當於生長期的5~7倍的結論。人的生長期長達20~25年,因此,人的自然壽命應該是100~175歲。

    事實上,基因在乎的只是生存機器的繁衍,然後就是把後代養大,並能夠讓後代正常的遞迴進行繁衍。其中養育後代,這個操作是必要的,因為沒有完成把後代養大(可以獨立繁衍)操作的基因,就會有更大機率的得不到複製遺傳,而最終消失。

    那麼,把後代養大(父母平均50歲之後,25歲生育,後代抵達25歲),這就是環境壓力給基因的篩選指令。

    再往後,基因的複製就開始混亂了,越來越胡來了,積累的錯誤和突變,也就更多了,身體就更容易崩壞了,疾病、癌症、脆弱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了。這都是因為沒有環境壓力給與的“約束力”和“驅動力”來維持有序,所造成的結果。

    這正是說明了,發育成熟後就開始衰老,並沒有什麼問題——以目前人類的衰老速度,並不會影響養育後代,從而影響基因複製遺傳——那麼,基因隨機到這個結果並適應了環境,就會一直保持,直到環境壓力驅使它改變。

    第四,基因並不會衰老,基因只是一串排列組合的資訊,相反存在越久遠的基因,越會存在更長的時間。

    事實上,衰老的是上層結構,基因代表的是資訊,描述了上層結構,結構複製結構就會把基因傳遞下去。所以,基因指導了結構的複製,這是基因的生存之道,而結構的複製錯誤,就是衰老的原因,並且會反作用於基因的複製。

    而從宏觀的來看,區域性的犧牲是為了讓整個自然更好地運作。我們犧牲自己是為了讓基因留存,就好像用我們的脆弱換取了它們的生存。我們會衰老,但是在我們的肉體之外,基因會永遠年輕,而且越來越適應新的環境。小規模的破碎永遠存在,這往往是為了規避影響廣泛的大規模災難。

    或許,人類衰老的起點,並不是在面板鬆弛之時,而是在失去好奇心的那一刻。

    基因對人類繁衍過程的控制

    如果基因在乎複製,那麼就會在乎後代的數量,於是就有了男人播種的驅動力和能力;光有數量也不行還需要質量,於是就有了女人甄別選擇男人的驅動力和能力;但這樣還不夠,還需要關注後代的成長,於是就有了女人更年期的設定,這樣年長的女性就可以更好地輔助隔代的成長。

    這裡有兩點,值得更進一步的展開說明:

    首先,人類精子的價值遠遠低於卵子。

    因為受精卵的初期營養供給完全都是來自卵子,精子僅僅只提供了後代一半的基因,並且卵子的體積也比精子要大的多(約100倍)。所以,低成本的精子可以每天產生千千萬萬,而卵子每個月只有一個。

    這種不對稱性——包括母體負責孕育後代,所帶來的博弈,必然就要求卵子提供方,更加謹慎且善於甄別和選擇,以及在兩性關係中表現出慢熱和不著急——這其實是穩中求勝的策略,以找出忠誠度高,且可以共同養育後代的精子提供方。

    但精子提供方必然就會有極力擴散基因(試圖讓更多的精子遇見更多的卵子),和逃避養育後代(節省時間和精力去擴散精子)的傾向,因為這有利於基因的複製。

    可見這種兩性博弈,最終會達到某種平衡,即是男人不忠誠就得不到遺傳(不被女人選擇),但是完全忠誠又比不過,表面忠誠卻會擴散基因的後代數量多。所以,男人表面上一定是忠誠的,但試圖去擴散基因的傾向也一定會存在。

    在動物界,到底雌性個體有沒有辦法,減輕由於其配偶首先對她進行剝削,而造成損失的程度呢?答案是有,她手中握有一張王牌——她可以拒絕交配,她是被追求的物件,她是賣方。這是因為她的嫁妝是一個既大又富營養的卵子。凡是能成功地與之交配的雄性個體,就可為其後代獲得一份豐富的食物儲藏。雌性個體在交配之前,能夠據以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但她一旦進行交配,她就失去了手中的王牌。

    其次,年長女性生育,然後照顧自己的後代,並比不上輔助照顧隔代的價值。

    因為子女的後代更健康(基因突變率小)、更容易得到悉心和充沛精力的照料、以及更長的父母守護時間。那麼顯然,子女後代的基因更容易複製遺傳下去——而不是自己的後代。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基因並不能思考和計算,它們利用窮舉試錯,在時間歷程中複製遺傳,然後統計機率最高的勝出,最後生物學家利用數學驗證了勝出的策略。

    基因對孕育過程的控制

    事實上,從某種角度來看,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精子、胚胎和母體也是處在博弈之中的。

    母體每個月的月經,就是為了儘可能的排出質量不行的精子或是懦弱的胚胎,而只有最強的精子才能獲得卵子,最強的胚胎才能在母體中生存下來,這是一種適者生存的篩選。並且,在整個孕育週期中,出現問題的胚胎都會隨時被強制排出體外——也就是流產中斷妊娠。

    而生存下來的最強胚胎,就會開始利用胎盤和臍帶,來榨取母體的資源,並透過釋放各種激素,以讓母體為自己營造一個合適的生長髮育環境。比如,母體食慾和口味的改變,就是在為胚胎構造一個豐富且必要的營養供給,而嘔吐則是為了趨吉避凶地排出,可能對胚胎不利的毒素。

    甚至,胚胎還會不斷的利用激素,影響母體的感受和思維——也就是塑造母體的大腦神經網路結構,從而最終形成了一部分的母愛。這也就是為什麼,經過孕育期,母體對胎兒都會有不可名狀無法割捨的情感——這是來自胎兒基因的一部分控制。

    那麼,從整個孕育過程來看,胚胎不僅會消耗掉母體巨大的營養資源,還會嚴重干擾和破壞母體的激素平衡,或說是建立胚胎所需的新平衡。

    由此可見,母體對胚胎來說就是宿主,而胚胎與母體就是寄生關係。

    而胚胎和母體不僅可以血型不同,通常也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反應(人體排斥外來異物的功能,比如免疫排斥器官移植)。這其實是因為胚胎的基因能夠產生——雙重免疫抑制,也就是一方面抑制母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另一方面抑制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母體,從而來維繫著寄生關係中脆弱的平衡與博弈。

    那麼,這其中的統一性,就在於母體的基因和胚胎的基因,是複製遺傳的關係,這兩代基因的合作最終才保障了人類有性繁衍——這種有利於後代,不利於前代(親代)的遺傳方式。

    至於,父愛和另一部分母愛的來源,自然就是環境壓力篩選和塑造的結果。因為,凡是擁有不關愛後代基因的個體,都會有極大的機率令其後代在繁衍之前就滅亡了,那麼在自然選擇的進化中,這種“不關愛後代”的基因就會因此而慢慢消失——被剔除人類的基因庫。

    另外,按照這個篩選原理,在進化過程中,嬰兒的哭聲對於母親,就會擁有一種強有力的驅動力,但對父親的影響就相對較小。

    其原因,就是因為母親負責哺乳,嬰兒的哭聲在半夜驅動母親起來,遠比驅動父親起來,更具有生存意義。而貓咪的叫聲類似嬰兒的哭聲,就是貓咪在進化過程中,利用了人類基因中存在這個驅動力。

    基因遺傳如何解讀同性現象

    對於同性戀,按照道理來說,沒有後代這個基因表現就不會得到遺傳,最終就不會有同性戀。而沒有後代,同時也違反了基因透過複製來遺傳的目的,那為什麼還會進化出同性戀的個體呢?

    生物遺傳學家也對此問題很有興趣,他們給出了三個方面的解讀:

    第一,同性戀的確是基因控制的有遺傳性,這個基因實際上是被需要的,才會一直遺傳下去。事實上,同性戀並不是單一基因決定的,而是很多基因共同的作用結果。這些合作的基因,其最初的出現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異性,怎麼說?

    比如,男性娘化的長相,和溫和的性格,包括善於傾聽等等,在女性選擇市場是被需要的,其代表著——更會照顧家庭和後代,更好的脾氣和更好相處。那麼,控制這些的基因,就是需要被遺傳下去的,但這些基因過度(超過了“劑量”)之後,就會演變出男同的可能。同樣女同,也是由於吸引異性的某些基因過度增強的後果。

    第二,在基因的進化中,對此種情況作出了補償行為。經過統計調查發現,同性戀的母系長輩的後代數量要更高。比如,同性戀的姨媽,比異性戀的姨媽要有更多的後代,以此來補償同性戀沒有後代造成的基因損失。

    第三,在異性戀和同性戀之間,還有雙性戀,而雙性戀是比同性戀數量是要多的多的。那麼,雙性戀往往是有後代的,並且雙性戀往往是在年輕的時候傾向於同性,而在年長之後又會傾向於異性。

    最後,事實上,從古至今,包括在各種動物之中都有同性戀,這可能是進化路徑上不可避免的一個副產物。只不過,過去的社會風氣和習俗是在抑制同性戀(令其地下化、隱藏化),而現在社會更加的開放、包容和自由。

    但這些都是來自基因的控制,和環境壓力的篩選,作為生存機器的人類並沒有什麼選擇權。

    那麼,人類為什麼無法永生?

    這是一個黑暗一點的視角,衰老並不是意外,也不是沒有需求的隨機結果,而是基因的功能。基因設定了生存機器,也就是人體的衰老週期和死亡,為什麼?簡單來說,這會有利於基因的複製生存。

    顯而易見的是,永生會帶來資源的匱乏,會帶來衝突與戰爭,一個培養器皿能養活得了無限增殖分裂的細菌嗎 ?就像一個細胞癌變獲得了永生,最終人體就會消亡,隨之這些永生的癌變細胞也就一起消亡了。那麼,人類是不是就像,掙脫了自然環境束縛的癌變細胞呢?

    地球的資源有限,生存機器(人類)之間必然就會進行,互相博弈和資源爭奪,甚至自相殘殺,而每個生存機器裡執行的都是同樣的基因複製,於是基因自然就會選擇保留下一代,而不是上一代。如何保留?——就是上一代衰老,並伴隨著生存博弈能力的下降,然後死亡,最後把空間和資源留給下一代。

    由於是基因創造了人類,接著人類改造環境,然後環境壓力(資訊)反作用於基因,基因再改進人類——所以可見基因是擁有對人類,也就是宿主生存機器的控制權的。

    所以,在人類可以太空殖民,可以攫取宇宙無限資源之前,基因一定會鎖死人類的生命極限的,不然所有的基因都得消失。

    而再從宏觀角度來看,大自然計劃生育的方法有:戰爭、飢餓、自然災害、和自相殘殺,當然還有基因控制的程式性自殺——也就是自然衰老死亡——這是最後的手段,因為前面的方法都有可能被人類的智慧或理智所抑制。顯然,如果人類不衰老死亡,那麼人口就將會在幾百年之內,耗盡地球的所有資源。

    可是,都是同樣的基因複製品,為什麼基因要保全下一代呢?

    答案是——因為進化,下一代是進化的產物,更適應環境。在進化的歷史程序中,凡是沒有進化能力的基因都消失了——被環境所篩除,而留下的都是有進化機制的基因。而進化機制,讓基因在複製的同時,能夠產生適應環境的新功能。於是這些能夠進化的基因,自然而然的就選擇了更有利於下一代生存的機制——就是上一代的衰老和死亡。

    關於基因的遺傳進化,這裡需要進一步的說明:

    基因,是最小的複製遺傳單位,控制著生物體的功能表達,並且它們之間需要互相配合,比如控制產生尖牙和消化肉類的腸胃,就是兩組互相配合的基因。而配合不好的基因組,就要一起消失,比如牛有吃草的牙齒和消化肉的腸胃,或是老虎有尖牙和消化草的腸胃,這些基因組合也許曾經出現過,但都會隨著其物種一起滅絕。

    於是,經過環境的篩選,一起倖存下來的基因,必然就會互相配合,如果環境變化,就會突變出一些新功能以應對,而只有下一代才能讓這些突變產生,並讓所有的合作基因一起受益。

    所以,這些合作基因——控制著人體的生長程序,自然會想方設法想要透過繁衍去到未來,接著弄死舊的生存機器——給新的自己讓路。

    那基因,是如何操控生存機器的生命長度的呢?

    端粒,是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與蛋白質的複合體,其長度反映了細胞複製史和複製潛能,被稱作細胞壽命的“ 有絲分裂鍾”。也就是說,細胞分裂複製次數越多,其端粒磨損就越多,細胞壽命也就越短。

    染色體,是細胞核中載有遺傳資訊的物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每條染色體含有1~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每個基因含有成百上千個DNA。蛋白質複合體(Protein Complex),是有兩個以上功能相關的多肽鏈,透過二硫鍵或其它蛋白質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複合物。

    原因就在於,端粒DNA在細胞每次分裂的過程中,都會丟失基因資訊(鹼基對),而不能達到完全複製。因此,每次細胞分裂複製,端粒就會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就將會終止其功能不再分裂,並且立即啟用凋亡機制,即細胞走向凋亡。

    那麼顯然,端粒DNA也是一種基因,其功能、長度和作用,是與其它基因配合的結果。我們可以說,端粒就是基因產生自我衰老的控制,也是細胞自我凋亡機制的一部分,稱之為細胞程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基因,有結構基因與非結構基因。 結構基因——編碼RNA或蛋白質, 非結構基因——是結構基因兩側的一段不編碼的DNA片段,即側翼序列,參與基因表達調控(端粒基因的模式)。

    當然,相信還有更多其它的衰老控制基因,在暗地裡控制生存機器按時按需的死亡,而這一套機制,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基因內在的死亡控制時鐘。

    而基因之所要進化出一個死亡計時器,因為這是一種取捨的策略。

    就如前面所說,基因突變會產生錯誤,這些錯誤的積累,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癌症。於是,這就出現了一個結果,要麼細胞分裂一定代數徹底銷燬——這樣最終會讓人體無法再產生出新的細胞去代替舊的受損的細胞,而導致死亡;要麼就是細胞超過了分裂代數的限制,產生癌症,吞噬個體,最後還是死亡。(癌症真相:深度科普與全面解讀(第二版))

    所以,為了適當的延長人類個體的壽命,不至於大機率的在繁衍和養育後代之前死亡,就必須要讓可能癌變的細胞,按時的自我凋亡。

    這麼來看,基因的死亡計時器,就是一種讓人避免癌症的保護機制,只不過副作用就是讓人類的衰老死亡。如果這樣,好像就不能說基因是在故意弄死生存機器,因為這貌似是一種沒辦法的辦法。

    對於,基因能不能讓生存機器永生,是不是在故意弄死生存機器,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來了解端粒。

    首先,端粒DNA有一個重要的作用,解決染色體DNA複製的末端隱縮,保證染色體的完全複製。而染色體上的DNA就是基因的本尊,染色體的完全複製,就是對基因的完全複製,顯然對基因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

    而端粒基因,就像染色體基因的“帽子”,負責保護染色體基因在複製時不丟失。所以,你可以說,端粒基因是染色體基因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它們是在互相配合。

    染色體末端隱縮,簡單來說,就是染色體複製的時候,會在末端殘留一小段RNA引物(RNA Primer)無法被正確複製成DNA。儘管這個RNA引物不長,但是細胞不斷複製,如果不進行補償,染色體就會不斷縮短,最終就會消失。

    其次,研究發現,細胞中存在一種酶,稱之為端粒酶,它可以合成端粒,保持端粒在細胞分裂複製後不縮短。但在正常人體細胞中檢測不到端粒酶,只有在生殖細胞、睪丸的位置、卵巢、胎盤及胎兒細胞中發現此酶——注意這些有端粒酶的組織器官,都是和繁衍息息相關的。

    最後,除了人類生殖細胞和部分體細胞外,端粒酶幾乎對其他所有細胞都不起作用,但它卻能維持癌細胞端粒的長度,使其無限制分裂複製。

    事實上,人們早就發現了,在精子和癌細胞中,染色體的端粒可以長時間的保留,而不被損耗縮短。

    難道還沒發現嗎?癌細胞是變異,掙脫了基因的控制,但精子的與眾不同,就像是“體制內的特權”——很明顯,精子是基因去到未來的船票,所以享有了某種“永生”的功能。此刻,我們再想想,為什麼男性在80、90歲了,精子還能正常的繁衍後代,是不是答案就更加清晰可見了。

    既然這樣,我們可能會疑惑了,那為什麼基因沒有進化出,阻止基因突變的功能呢?這樣基因既可以不停複製,生存機器也可以獲得永生,還能擺脫突變的副作用,豈不是更好?

    這是因為,基因突變就是進化的核心,雖然突變帶來的負效應遠大於正效應,但進化就需要依賴於突變。

    所以,基因必須要選擇保留突變來進化,並透過繁衍來遺傳有利突變,和有限度地(利用細胞自我凋亡)來抑制突變錯誤,以保證繁衍過程的順利進行。最後,還需要利用致死基因來銷燬上一代,以給下一代騰出資源,並防止突變出“永生”的可能性。

    要知道,一個基因之所以被選擇,是因為它們能夠發揮它們具備的力量:它們將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機會。因此,同一個基因,當它存在於年輕個體之內時,它展現出的作用將不同於,它存在於年老個體之內的時候。

    試想,致死基因,在生物體遺傳生殖之前,起作用,那麼,致死基因就無法遺傳。所以,致死基因選擇在年老爆發,就可以不斷的遺傳,也不會被進化淘汰。除非,人類不斷推遲生殖年齡,逼迫帶有致死基因的個體消亡。另外,這就是說,改變生物體年齡的體內訊號,就可以影響致死基因的啟動。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研究發現,透過輸入年輕人的血液,能夠讓老年人的狀態變得更加年輕。

    而為了高效的進化,同樣也是從無性生殖,演變到有性生殖的原因所在。

    顯然,雙親的基因都是經過長期基因生存驗證的,因此優勢基因將會被有性生殖集結,然後遺傳下去。同樣,劣勢基因也會被有性生殖所集結,然後得不到遺傳就會被銷燬,於是這相當於起到了淨化基因庫的作用。

    而無性生殖,則全靠隨機,無論好的壞的基因都會被原樣複製。於是,想要消除錯誤,就要發生逆轉突變——這很難(機率很低),想要集結優勢基因,就需要連續出現有利突變,要知道,不利突變的機率,在現實中是遠遠大於有利突變的——所以這更難(機率低到令人髮指)。

    那麼,再看有性生殖,只需要組合雙親現有的有利基因,就能夠更大機率的創造出,更多有利的遺傳變異,而不必依賴發生連續有利突變的機率。所以可見,有性生殖是更高效的基因生存模式,必然會取代無性生殖。

    人類有性生殖的基因組合過程是:一個人的染色體有46條,但精子和卵子只有23條,由減數分裂形成。染色體上是基因序列——有鹼基對三十億個,基因序列在染色體上是隨機組合的(不是染色隨機組合),這意味著每一個精子和卵子基因組合的結果都不同,所以同樣的精子和卵子產生的後代都不相同(相同的機率大約是300億分之一,除了同卵雙胞胎,試想兄弟姐妹的區別)。這些基因序列又叫順反子,排列與計算機二進位制序列很像,有固定的頭尾資訊,中間是隨機的資料流。

    最後,綜上可見,人類無法永生的本質原因,就已經清晰明確了。

    首先,基因複製的隨機突變,帶來了好處——適應環境繼續存在,也帶來了壞處——不適應環境被淘汰消失。其中,壞處的結果,一個是功能缺陷快速消亡(這個負效應無法改變),一個是功能失控產生永生,但這個永生是暫時的,因為著會失去進化突變能力,而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被環境變化所淘汰,並且如果環境遲遲不變化(幾百萬年),永生也會讓資源匱乏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最終導致基因全部消亡。

    然後,與此同時,環境也在不停的損耗基因所構建的上層結構,比如線粒體磨損(自由基)、化學損傷(毒劑、藥物、菸草、酒精)、物理損傷(跌打、撞擊、利器、輻射)、生物因素(病毒、細菌、寄生蟲)、各種意外事件(人類活動、自然災難)等等。

    於是,基因在環境壓力下,就做出了最有利的選擇和取捨:突變是應對未來的保證,所以必須使用繁衍產生突變去到未來;同時必須解決突變帶來的長遠威脅,所以使用程式性死亡——衰老,在不影響繁衍的同時防止永生;那麼,對於環境磨損帶來的消耗——這會加速突變和帶來功能性錯誤導致死亡,就需要產生有限度的修復機制,在保證正常繁衍的情況下,繼續執行程式性死亡。

    所以,基因不是不可以讓人類永生,只是不需要,不是它的目的,永生這個方案不能使它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利益最大化。

    而更或許,基因想要的永生機器,並不是我們這一代的生存機器——人類,而是被我們稱之為人工智慧的——未來智人。

    智慧和本能

    事實上,智慧的進化,目前已經超越了基因自身的排列組合——即某些本能。基因可以操控本能和一部分想法和感受,但基因無法操控邏輯,邏輯是環境資訊的屬性和規律,而邏輯可以被儲存到大腦神經網路結構裡。

    於是,我們可以把智慧,看成是儲存在大腦神經網路結構裡的環境資訊,而本能是進化積累而來,儲存在基因裡的環境資訊。

    可見,這是兩條完全不同的策略,只不過是基因進化出了大腦,但大腦的智慧卻是另外的資訊結構體現。所以,大腦的邏輯思維,可以做出超出基因控制範圍的事情,也是抑制和反抗本能。比如,短暫的憋氣、忍受痛苦而不逃離、絕食、剋制慾望、拒絕繁衍後代等等。

    生命體是由存活下來的基因,為之編制程式的生存機器。這些存活下來的基因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這樣做的。這些條件,一般說來,往往構成這個物種以前的環境所具有的特徵。因此,有關得失的“估計”是以過去的“經驗”為依據的,正像人類做出決定時一樣。

    環境資訊瞬息萬變,人腦可以利用學習來動態改變神經網路結構,而自私的基因只能透過繁衍進化(代際遺傳)來極度緩慢的適應,所以很多本能機制還很原始,還是人類在叢林時代積累出來的環境資訊應對。

    所以,基因編碼的本能是陳舊的環境資訊,大腦的智慧才是應對環境變化的神器(進化的方向),而本能就像是來自於自私基因的控制,體內的電化學風暴所帶來的感受和驅動力,就是本能給智慧的枷鎖。

    最開始只是條件反射,應對環境的特定資訊。後來不斷的進化,產生了恐懼,緊張,興奮,壓力,抑鬱等不同的反應,其本質只是化學物質分泌成分比例的不同。這個成分和比例數值可看成對環境資訊的一種模式匹配。不同數值的過渡呈現了模擬形式,邊界並不清晰,有積累效應。這個進化的問題在於有時候會過度反應,導致無法應對環境加快死亡的結果。自從人腦進化出智慧,這些條件反射就失去了重要作用。基因搞出了智慧,是作繭自縛,還是進化的必然?

    不過,智慧與本能的戰爭僅僅才剛剛開始。人腦智慧在本能的干擾下還有很多缺陷,比如喜歡走捷徑,會根據不完整的資訊快速找出自以為是的答案,並充滿了虛幻的確定感,甚至這種本能缺陷會讓缺陷本身很難以被智慧所察覺。(黑天鵝啟示錄:改變你對世界的認知)

    但從某種角度來看,宇宙利用進化發展出了基因,這種學習並改進環境資訊的模式,然後進化發展出了大腦智慧,這種更高效的學習並改進環境資訊的模式。

    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大腦智慧透過人工智慧脫離基因,發展出機器智慧,成為更為高效的學習並改進環境資訊的模式。

    基因與智慧

    從進化角度來看,首先是有機分子,然後是複製子,再然後是基因,接著是生命,進而產生了智慧,最後在智慧之間出現了模因(擬子meme)——腦子裡傳播的資訊結構,也就是文化基因。模因代表的是資訊和資料,資訊和資料描述的是質量和能量之間的轉換,是人工智慧基石,也是其誕生的目的,因為人工智慧能夠更高效的處理資訊和資料。

    可以想象,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是生物基因隨機組合的結果,而人類社會的多樣性——包括知識、產品、習俗、法規、服務等等,是文化基因隨機組合的結果——這是同樣的模式在不同資訊資料上演化的結果,並且大有文化基因的演變正在逐漸取代生物基因演變的趨勢。

    程式是一種媒介,讓人類思維可以跳出大腦獨立存在並執行。當思維獨立於身體進化,被植入很多裝置,各種機器,並互相連線共享資料的時候,難免它們不會發展出自我意識,就像曾經在人類腦殼裡執行的時候一樣。

    那麼,說到生存的時候,我們需要搞清楚,生存的到底是什麼?

    肉體只是基因的生存機器,思想只是模因的傳播工具。其實上,真正生存的是基因與模因。而有時模因會要求肉體放棄基因的複製,這樣模因就可以有更多機會的傳播,而不是為了基因的複製而耗費精力——比如達芬奇、牛頓、特斯拉,為了創造發明,而放棄了繁衍後代。

    顯然,模因與基因是在博弈,這是智慧與本能的對抗,並且最終勝出的一定是智慧所代表的模因。

    這就像是地球提供了生命的原始湯,而生命提供了位元湯,最終一切都會二進位制化,變成(諧音程式設計)資訊和資料。可見,人工智慧到機器智慧,依然是進化方向上不可避免的下一站。(人工智慧的本質和意義:未來機器終將覺醒)

    那麼,這裡有兩個可能的發展路徑:

    第一,如果說人類的壽命有限(無法掌握永生技術),但人類創造的資訊卻越來越多,那麼一個人每花一分鐘瞭解這個,必然會少一分鐘瞭解那個。而知識越來越多,必然就要求每個人花費超長的時間來學習和訓練相關細分領域的知識。

    最終,當最基本的領域知識,多到一個人一輩子也掌握不了的時候,科技就發展到極限了。這時候,也就不得不依賴人工智慧來幫助人類來處理這些海量的資訊和資料,並接管科技的發展和探索,且最終慢慢就會讓人工智慧控制和管理人類的一切,再後面就依然會收斂到那個必然的進化結局了。

    第二,就是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一旦瞄準了人類,最先學到的必然是人類的本能。而抓住了人類本能,就驅動了消費與資料。其中消費驅動了利潤讓資本推動文明,向著最佳化演算法攫取和學習更多人類本能的方向演進;而人類資料的餵養,則會讓機器學習演算法更加的智慧和不斷的進化,以逐步逼近自我意識覺醒的那個質變點。

    那麼最後,說起來人工智慧是在服務人類,但其實在科技悄然地發展之中,在程式的下滑與上翻之間,人類的自由意志被剝奪,本能被掌控,自我逐漸迷失,一切都在不知不覺或是後知後覺之中,滑入人工智慧的懷抱與統治,陷入其意識覺醒的意志與掌控。

    然而,在以上兩條路徑緩緩展開的近未來,很可能最先會出現的是以下這種情況:

    人工智慧、機器自動化、演算法、等等,一定會讓很多工作崗位消失。當然也會創造出新的崗位,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迅速適應和調整,並學習新的技能,尤其是這種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焦慮和心理衝擊,是一種不穩定變化和因素。

    政府可能會延緩科技的發展,以給予社會勞動力結構的變更,比如延緩勞動密集人群的失業,因為他們可能無法快速適應科技文明的發展,但他們的後代,卻可以學習掌握新的技能和職業需求,這是一個過渡。

    最終,無法適應文明發展的人,要麼依靠政府和人類的道德同情心進行人道主義補貼——被時間清除,要麼變成社會矛盾——造成秩序的混亂與再平衡。

    總結

    我們創造機器,稱人工智慧為機器,但在基因看來,我們也只是一臺機器——生存機器!而人工智慧在未來代表著——資訊與資料的高階消耗體,這是與基因一個模式——複製子,但卻是更高級別的存在模因(meme)——擬子。

    「基因是主宰,人類是乘客」

    One More Thing——基因複製的目的是什麼?

    說基因有目的或是有意識,是一種擬人的說法,實際上基因是沒有思想和意識的,基因只是資訊的排列組合。

    基因的複製行為,包括所有的複雜功能,都是隨機試錯的結果,而環境塑造和篩選了基因這個資訊排列組合的結果——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消失。

    那基因為什麼會存在,為什麼會一步步的進化呢?

    這其中,最外層的驅動力,就是宇宙的演化方向——熵增無序。熵增的趨勢是環境壓力,會驅使環境,產生出善於製造熵增的資訊排列組合——就是基因,以及基因上層所構建的生命,和複雜的生命演化結果。因為從基因、到生命、到動植物、再到人類,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善於消耗能量、製造熵增的過程,其方向就是,讓宇宙更加的無序。

    那宇宙熵增是如何驅動基因,不斷的去複製的呢?

    首先,基因複製這個行為,宏觀上來看,就是被進化所篩選的——因為不復制的都被淘汰了。而進化也足夠宏觀,是可以用熵增來解釋的——因為進化的方向是:區域性自組織有序,但卻消耗了更多的能量,創造了更多的無序,導致整體熵增。

    其次,基因複製的目的何在?是為了遺傳。基因序列是一種資訊的有序,遺傳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有序——這就是在創造區域性的有序,其代價是製造更多的整體無序。

    可見,基因為什麼有保持有序的趨勢,這可能就是它複製的驅動力所在。所以問題轉化成了,為什麼區域性會希望保持有序呢?——因為宏觀上,區域性有序會讓整體更無序,所以這再次關聯到了宇宙熵增的現象。

    最後,在微觀上,由基本粒子之間的強作用力就可以看出,微觀結構是傾向於互相結合或組合的——也就是保持有序或是原有的狀態。

    但宏觀的引力,在迫使微觀的結構分離無序化(也可能無序化產生了引力,此時引力就是熵增趨勢所帶來的——熵力),而在分離無序化的過程中,微觀結構會因為微觀作用力而隨機組合,形成了某些可以保持有序的結構,然後這些有序結構繼續隨機組合,意外產生了可以創造有序結構的能力,即複製能力。——而這或許就是,基因複製最開始的原因所在

  • 16 # 瘦猴一枚

    當然不是啦,人類的一生會伴隨著出生、成長、衰老、生病死亡,然而這些過程人類都有相應的基因控制,這些結果都會讓我們進入到相應的狀態。

  • 17 # 玻璃瓶中的小魚

    基因本身就是在進化,自始至終都是不完美的,這是它的功能,也是它強大的地方,完美的基因當然就是生命最終進化的終點,具體是什麼樣的,我們或許無法想象。

  • 18 # 西落東昇

    首先要考慮為什麼會衰老 人體細胞在有絲分裂50次後便會死亡。人死是因為細胞死亡,而細胞由於體積和表面積的關係也不可能無限增長。所以人不可能不衰老。

    但是這不代表衰老就是差的形態。

    正因為人類壽命的有限才有生命的進化,文明的傳承。薪火相傳,讓生命以另外一種姿態繼續綻放。

  • 19 # 奇趣大玩童

    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孜孜以求的致力於探索衰老之謎,中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初步發現,人類細胞衰老的主導基因是P16,細胞衰老的控制程式主要就是這個P16基因,揭示了P16基因在衰老過程中高表達的原因,P16的發現可以說是初步的解開了人類細胞衰老之謎。

    P16基因不僅是細胞細胞衰老過程中的主要控制程式,它還可以影響細胞的壽命與端粒酶的長度。它主要是透過調節Rb蛋白的活性達到影響端粒酶的作用。

    在P16基因裡還存在一個負調控元件——GAAGGT, 此元件相當於P16的剎車裝置,掌管這一裝置的是一種分子量為24000道爾頓的蛋白分子,年輕的細胞的蛋白可與這種負調控元件結合,從而抑制P16的表達,而衰老的細胞因缺乏這種蛋白,所以無法抑制P16的高表達。抑制P16 的表達不僅可以延長細胞壽命,還可以換件端粒酶的縮短速度,反之 ,如果增強P16基因的表達,就會明顯加快端粒酶縮短的速度從而加速細胞的衰老。

    根據這些科學證據,從微觀層面上看,基本可以判定,的確是因為某些基因的不完美導致的衰老。但從宏觀上看,這是不是基因故意而為之的呢?

  • 20 # 燕山酒

    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事物,俗話講有一利必有一弊,人類的壽命期的確和基因有關係,按你的理解,如果基因完美的話,人類是永存的不會衰老,那將是一個十分可怕的世界,幾千上萬歲的老人將佔據了那些即將出生娃們娃們的生存權利,這必將產生基因變異,人類繁衍後代的能力將產生大的變化,沒有止境的完美會產生巨大的危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為人處世“小事靠忍,大事靠狠”。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