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枝不棲

    秦孝公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但統一卻是大勢!春秋戰國紛爭500餘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朝變法的成功使軍隊的戰力上升,這就是其必然。縱然沒有秦始皇也會有其他帝王來統一中華大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變數也不大。只或許是換了個不同的人來完成這些措施而已。

  • 2 # 付語愛手遊

    秦孝公商鞅變法圖強過後,秦國逐漸強大,奮六世之餘烈,不斷的突破自己,終於在秦始皇嬴政年間,蕩平天下,統一六國,開創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題主問秦始皇嬴政沒有出現的話,秦國會不會統一,我的解答是:只要沒有特別糊塗透頂的秦王出現,有沒有嬴政,秦國都會統一天下,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變法的成功使秦國各方面領先

    秦國在秦孝公上臺之前,經過了一些動盪,對比當時的霸主齊國,實力是非常弱的,因此,雄才偉略的秦孝公上臺之後很快就開始了變法,自己革自己的命。

    變法的內容隨便一搜就能找到,我們就不細提了,主要的表現就是變法之後

    1.農業生產大大提高.

    2.士兵為了提拔也敢打仗能打仗.

    3.行政效率簡化和提高.

    4.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更為有力

    5.法律變得嚴苛嚴明

    商鞅搞這一套變法是非常得罪當時的既得利益者的,但秦孝公為了秦國發展,堅定不移的支援了他的變法。使得他的變法提高了秦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

    即便是後來秦孝公死了,繼位的秦惠文王以謀反罪車裂了商鞅,他的那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法仍是保留了下來,經過幾代秦國君王的發展,秦國的實力很快上升到了七國的前面。

    二、秦國的地理條件

    說了秦國變法以後,我們就又來說一下當時各個國家的地理條件。

    我放出來的地圖,秦國已經發展壯大了,在早些時候的秦國,他的版圖是沒有這麼大的,但是不管是哪個時期的秦國地圖,我們都能發現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秦國的西邊是沒有國家政權的,因為當時的秦國,被靠幾個大山山脈,也就是說後方有天然屏障拱衛國家,一旦戰爭,他始終不用擔心大本營腹背受敵。

    反過來別的國家就不一樣了,始終是幾個國家互相比鄰,那麼邊境就不會安穩了,同時打仗的時候,也容易被別的國家互相聯合,使自己陷入多方作戰。

    三、遠交近攻,正確的戰略方針

    秦國有統一天下的野心,一步一步的行動,不停的壯大自身,也離不開他擁有一個正確的戰略方針,那就是范雎提出來的“遠交近攻”,拉攏距離自己很遠的另一個大國齊國,讓齊國在秦國滅掉別的國家的時候看熱鬧就行。

    這一招得以讓秦國就像春蠶吃桑葉一樣,慢慢的把周邊國家吞併下去。

    這一時期,其他國家也都知道了秦國的野心,也作出了反制手段,有個成語“合縱連橫”,裡面的“合縱”就是一種反制手段,具體一句話形容就是大家聯合在一起,共同對付這時候已經強大的秦國。

    這個戰略是對的,但是卻不能有效的實行,大家都有小九九,硬綁在一起,同床異夢,註定了是失敗收場。

    經過上面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只要秦國後來的君主按照這一套正確的思路走,消滅其他六國統一天下是必然的,就算沒有嬴政,也有其他秦國君王在之後不久統一天下。

    寫在後面:秦始皇統一天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文化和傳統上高度一致,為中國後來的歷朝歷代都以統一天下為目標,並堅持統一拒絕分裂,提供了模本,也讓中國上下幾千年始終凝聚在一起,沒有出現像歐洲國家那樣的碎片化提供了基礎,我們得始終銘記秦始皇的豐功偉業!

  • 3 # 貓史天下

    秦國佔據關中,當時是附之一隅的轄控中原的絕佳獨立地理單元,這點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關中平原由黃河和渭河為主,其他河流縱橫,土地肥沃,而關中平原四周是山巒森林,軍事上可進可守,只有一條函谷關道路可透過,當時關中的地理情況與今天截然不同,後世關中長期為都城,房屋宮殿營建,樵採,給關中平原森林植被帶來了很大變化,不再被高山森林包圍,所以函谷關已失其險,而秦時則是另一番景象的。

    再者,秦始皇之前,秦國就已經打下了商君變法的基礎,並取得了極其豐碩的經濟,軍事,社會組織成果,後世帝王即使是守成之君,也是在這基礎上蠶食六國,進展的快慢問題而已。還有,出現秦始皇不是偶然原因,也是秦國虎狼文化薰陶之下,所產生的統治者,即使不出現秦始皇,也會出現類似秦始皇的帝王,甚至放開設想,可能有更烈於秦始皇的人物出現。

    額外講,從文化上,當時戰國時期六國文字已經不盡相同,出現了大量異化的情況,秦國繼承了西周灃京鎬京之故地,秦國秦篆更繼承了大篆的精髓和正宗,其文化角度,秦國依然不輸於六國,秦國尊崇郡縣制廢分封,從後世乃至今天的角度,秦代的統一天下,都是一個最佳選擇。

  • 4 # 文人鬼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假如沒有秦始皇,秦朝的歷史肯定會改變的。很簡單,沒有秦始皇,那麼可能出現個“秦帝”、“秦皇”或者“秦太祖”。歷史肯定要變一變的,至少司馬遷要改一改《史記》中的名稱。

    (秦始皇影視劇形象)

    我們現在都是“馬後炮”,是事後諸葛,我也是,隨便瞎比比。我們都感覺自己對歷史知道的太多了,歷史就是這麼一回事。但是,事情沒發生,則我們一無所知,就像我們不知道是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一樣。

    事情發生了,我們又什麼都改變不了。所以,我們發明了“YY”,發明了小說。來吧,我們來一場穿越,請開啟電視劇《尋秦記》,開啟我們的秦朝之旅。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發生了的事。就像電視劇《尋秦記》一樣,如果改變歷史的一部分,可能導致歷史的其他部分跟著改變。當然,假設就是假設,假設更YY一樣,比寫小說簡單多了,但是要論證假設,那就跟寫出一部名著一般困難。

    歷史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假如沒有秦始皇,那麼或許也沒有秦朝,或許依舊是秦國。我們現在知道的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而進行的反推是證明已經得出的結論。而在當時,有誰能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呢?

    有哪位專家敢保證明天一定會發生的事,連算命先生都不敢把話說滿,天氣預報都沒有十足把握。所以,今天的假設都是YY,每個人都知道1+1=2,但在沒有學數學之前又有誰知道呢?

    六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但是不一定說秦國統一天下就是一定的。假如沒有秦始皇,假如沒有某位關鍵的將軍,如白起,如王翦,那麼反推歷史的發展可能會出現N多種可能。

    每一個回答問題的答主都可以想象相互一個可能性。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好多萬個讀者,假設性問題便有假設性的答案。這是一個考驗想象力的問題,只要YY合理你也可以寫小說。

    我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假如沒有秦始皇,是我穿越到了戰國時代,我PK掉了贏政。說服了呂不韋和我一起投奔楚國,然後我遇到了穿越而來的項少龍,告訴他贏政已經被我滅了。於是,我幫項少龍修好了他的時光穿梭訊號發射器,帶上一種美女穿越回了現代。我和呂不韋聯名發表了一本暢銷書,叫《呂氏春秋》,版權費五五分。

  • 5 # 夢東

    如果沒有秦始皇秦國還會統一天下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幾代積累已經非常強大了。秦國相比其他六個具有壓倒優勢具體表現是:一有一支強大的部隊,這種部隊戰術先進作戰勇猛。二秦國地處西北可以從邊界獲得大量戰馬。三秦國所處位置出石油,在當時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四秦國吞併巴蜀,獲得了大糧倉。有以上優勢秦國哪不勝之理?

  • 6 # 小明論壇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秦朝統一六國是大勢所趨的;就算沒有秦始皇嬴政這個人的出現,秦朝其他登上皇位的人,也會帶領秦朝統一六國的。

    原因分析:

    一,秦孝公在位時,任命商鞅進行變法革新,這對於秦國最後能統一六國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政治上:

    ①廢除世卿世祿制,鼓勵宗室貴族建立軍功,有利於社會階層的變動,是一種利益關係的調整。

    ②推行郡縣制,可以鞏固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削弱豪門貴族在地方的權力,有利於國家的穩定。

    在經濟上:

    ①廢除了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有利於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生活水平,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

    ②重農抑商、獎勵耕戰,商品經濟不發達,不如經營土地有保障,國家可以透過穩定的土地稅保證財政收入。

    在軍事上:

    獎勵軍功,禁止私鬥,實行軍功爵制,使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強,

    其它原因:

    強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有利於人口的增長,稅收和勞役的徵收。

    總之,商鞅變法使秦國的戰鬥力不斷增強,得以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最後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為以後兼併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到了秦朝統一六國的時侯,其它國家已經衰落下去了,無力抵抗秦國的入侵。

    齊國:政治落後,經濟發展緩慢,國無賢臣良將,軍無奮進戰鬥之志,面對秦國的入侵,竟然毫無準備,坐以待斃。

    南韓:在三家分晉時,本來就是最弱小的國家。在秦國入侵時,國家疆域狹小,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了。

    魏國:自魏惠王以來,不斷被秦戰敗,疆域日漸縮小。在面對秦國入侵時,國君昏聵無能,不但沒有藉助河外大捷的有利時機,復興魏國,反而聽信秦國的離間挑撥,罷黜賢臣信陵君,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貴時機。

    趙國:對本國良將李牧、廉頗等不予任用。卻聽信讒言妄加誅黜,趙王的這種昏庸無能,終使趙國被秦所滅。

    燕國:秦國入侵之時,正值燕王喜當政,常常與齊國發動混戰,勞民傷財,國力損耗巨大,成為六國之中略強於韓的弱小之國。

    楚國:雖然楚國仍然是一個大國,但曾經都城被白起攻佔後,又多次遷都,大大挫傷了楚國的民心士氣,無法與秦國相抗衡。

    三,從春秋到戰國,人們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戰亂,都迫切的希望結束戰爭,實現統一。而此時秦國最為強大,便接受了這個歷史使命,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總之,秦朝統一六國,不論從秦國的自身條件,還是六國各自的狀況可以看出是必然的。

    所以無論有沒有秦始皇嬴政這個人的出現,秦朝都會統一六國的,秦朝的歷史是不會改變的。

    正所謂: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歷史的大勢是不受個人的改變的。

    我們要學會順著歷史的潮流前進,而不是做一個逆著時代潮流的人,不然終究會被時代所淘汰。

  • 7 # 樓外長江空自流

    歷史假如的話沒有意義。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變革從來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所改變。正所謂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 8 # 益事堂

    我想問題可以拆成兩部分來回答,第一部分是天下統一、六國歸一是大勢所趨,第二部分是秦國統一是大勢所趨。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部分。武王伐紂到西周結束經歷近400年,周天子威望延續,天下諸侯臣服,相對穩定。周平王東遷后王室逐漸衰微,天下諸侯紛爭,吞併爭霸,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天下局面,這一時期持續了近500年。

    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呂氏春秋·觀世》也說,“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如此說來周有八百個諸侯國,不過對此我覺得是誇大了的。那時候的天下比現在要小的多,大概東西是甘肅到沿海,南北大概是長江流域以北和黃河流域的地段,北部差不多到了現在的首都北京,張家口這地方就是匈奴和當時的趙國拉鋸戰的地方了;另外,還有環渤海灣的地方,向東北大概到大連的位置。

    普遍認為有100多個,這個從春秋五霸時期可以看出:齊桓公並35國;晉獻公並17國,降38國;楚莊王並26國;秦穆公滅20國;等等。直至戰國初期,大小國家只剩下20來個,即戰國七雄、衛國、中山國、宋國、魯國、巴國、蜀國等。

    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春秋戰國就是大魚吃小魚,由分散逐漸地聚攏,有數百個變成了幾十個,十幾個,戰國後期的七個,以及最後的歸一。有此可見天下由分散到統一是必然之勢。

    那一定由秦國統一嗎?從大的歷史角度看統一趨勢是必然,但也不一定非得是秦國,可以是齊國,可以是趙國,只要他們足夠的強大。如果說天下歸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大趨勢,那那麼秦國統一六國就人為的大勢所趨。

    讓我們繼續看一下第二部分,秦國統一統一天下的大勢所趨。秦國的統一征程起源於秦始皇的爺爺的爺爺的爹秦孝公時期,他重用商鞅進行變法,廢除奴隸制,獎勵耕戰,開阡陌分田地,制定法律,在秦施行郡縣制度,並練就新軍,這為秦國從貧弱到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歷經了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五世六個君主才實現了最終的統一。所以秦國的強大不是一朝一夕的,秦孝公剛剛接手時它可是個山東六國士子不光顧、商人不進去的蠻荒之所。秦孝公時期,魏國已率先造成了一次變法強大了起來,南韓、齊國、趙國也相繼採取各種新法,但事實證明只有秦國的最適合當時稱霸天下的需求。

    在秦孝公後期秦惠文王時期,東出天下統一六國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國策,只不過那時候秦國還沒有與其他六國拉開差距,周王室也還沒有完全沒有話語權,外表上還是周天子。這期間犀首公孫衍、張儀、蘇秦三兄弟、戰國四公子,合縱連橫,使天下有了一定時間的喘息期,特別是蘇秦時期,令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一步。然後,六國也抓住了機會休養生息,變法圖強,特別是趙國,強大到可以與秦國抗衡。可惜的是秦國這十五年並沒有閒著沒事兒,而是向西南吞併了巴蜀,擁有了漢中、巴蜀兩大糧倉,成為了長平大戰戰勝趙國的最有力支撐。同時,鞏固了國內新法基礎,消除了西部義渠國的威脅。

    秦武王開始東出天下,秦昭襄王開始大肆吞併別國領土,特別是鄰國魏國、楚國,繼而近交遠攻,蠶食各國,做好了一併天下的準備。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莊襄王在位也不長,但滅掉了東周,幾乎為秦始皇統一天下鋪平道路。秦統一天下的也便大勢所趨了,六世七代君王創造了這樣不可逆流的大勢。

  • 9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有人說秦朝統一六國是大勢所趨,如果沒有秦始皇出現,秦朝歷史會改寫嗎?

    其實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能力能完成的,我們承認秦始皇是個有能力有作為的皇帝,但沒有前面秦國君王的努力,給秦國打下能夠統一六國的基礎,即使到了秦始皇這一代,也不能完成統一。

    下面從秦國的歷史發展軌跡分析一下,

    公元前356年,秦穆公任用商鞅變法,主要內容是: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戰,實行連坐法。這標誌著秦國走在了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發展轉型的前沿,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變法後,秦國經濟大發展,軍隊戰鬥力大大增強,逐漸對其他諸侯國在實力上形成碾壓之勢。

    秦惠文王在位期間,重用張儀,連橫六國,東進攻魏,滅蜀敗楚,北伐義渠國,使秦國實力得到大的發展。

    秦昭襄王功勳卓著奠定了秦國統一戰爭勝利的基礎,在位期間,先後打敗三晉,齊楚等國,後重用範睢,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在長平之戰中用名將白起,大敗趙軍,坑殺趙軍四十萬,當時能和秦國在軍事上一爭高下的也就是趙國,其它強國齊國,楚國在秦國打擊下早已衰弱,這一戰過後,在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和秦國爭鋒了,

    總之,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國君可以說沒有一個昏君,到秦始皇時代,統一六國的時機已經成熟,秦始皇牢牢把握了歷史給予的機會,滅掉六國,完成了中國的第一次統一。

    可以說是歷史選擇了秦始皇完成統一,如果沒有秦始皇這樣偉大的皇帝,或許統一會推遲,但歷史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完成了封建制度的秦國也能完成統一。

  • 10 # 齊天大猴

    秦國自孝公變法之後,基本上解決了本國羸弱的生產方式,達到了國富兵強的地步,同事也讓大秦帝國能從新審視自己對六國的態度。基本上當六國還在蠅營狗苟之時,大秦的威壓已經開始聚力,歷史上即便不是沒有嬴政統一六國,也會有贏小政,贏小小政,揮鞭宇內實現統一。其具體情況可以簡要分析如下:

    1殲滅六國是長期不變的基本國策

    就像我們國家一直要實現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策理念代代相傳一樣,大秦也是有著國策相連的。賈誼《過秦論》中描述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的內容,已經把大秦的野心報露出來。

    後文有提到“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文中一語中的,說明始皇帝是奮六世之餘烈,也就是繼承了前人的遺願,那麼就的出一個基本的結論,秦自孝公開始,就有了統一天下的野心,並且把他列入歷代繼承者的工作任務中。雖然每個時期的秦王在位時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但是核心思想依舊是為消滅六國,統一天下努力。

    在這個政策指引下,最終都能消滅六國,只不過哪位秦王在位時機遇好,能力強,歷史的幸運之星就可能會砸到他。

    2制度的強大是殲滅六國的強大保障

    商鞅變法是一次集大成似的綜合改革,集合了前人的改革優點。經濟上廢井田制,是直接模仿李悝變法;重農抑商繼承了管仲的思想。軍事上,採用的軍爵制是魏國“武卒制”的改良和完善,廢除世卿世祿源於李悝和吳起的變法,兵源的什伍制度借鑑管仲的裡甲制。政治上,戶籍管理參考李悝的《法經》,律法基本是抄襲魏國《法經》的內容。

    當然商鞅變法也有自己的新舉措,而且都是大手筆,統一度量衡、推行郡縣制直接影響接下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當然了那麼牛人的變法都沒有成功,但到了商鞅這裡就行的通?其實不在於商鞅本身的無敵能力,而是秦國舉全國之力的積極配合。從這裡可以窺見秦國君王眼界之大。統一六國的種子就此埋下。

    秦國取商鞅變法後,基本摧毀了原有的世襲貴族制,取而代之的是靠軍功新興的貴族和文法吏共同構成的統治集團。商鞅變法重農抑商的本意,就是斷絕商業利益的源頭,將華人凝聚在耕作和打仗上,這樣就大大激發軍功貴族的擴張土地的積極性,

    簡單的說,就是新制度將秦國上至君臣下到吏民的慾望凝聚起來,使得秦國在戰國混戰中具有極高高的戰爭效率,最終把蠶食消滅。所以制度優勢是秦吞併天下的內動力動力,這絕不是蘇秦之流靠一張嘴皮子就能解決的問題,別說他身懷六國相印解決不了問題,他就是身懷六甲也無濟於事。

    3地理優勢幫助秦國免遭腹背受敵的尷尬

    秦國地處六國之西,東面有太行山脈,黃河天險保障。南面有秦嶺重重阻隔,著名的函谷關就坐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孔道上,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重地。天然屏障幫助秦國阻擋了來自東方六國的進攻。秦國佔據關中地區,有著對東方六國進可以攻,退也可以守戰略優勢。

    秦國曾一度向西部發展,兼併少數民族部落,掠奪土地和人口。迅速擴大了自己的戰略縱深,增強了自己的實力。

    有著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之秦國曆代國君統一天下的雄心,秦國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如果不能最終統一全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到後來,漢唐都以長安為都城,可見三秦之地還是有著獨特的吸引力的。

  • 11 # 卓別林的歷史書

    我個人認為,秦始皇的出現,無疑改變了秦朝統一後的走向,但他對秦朝統一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所謂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言論,用來匹配這段歷史顯然是人云亦云的說辭罷了。統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秦國能夠統一,是綜合國力的必然。 為什麼說“統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統治已經名存實亡,落後的分封制開始崩潰,已經不再適合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原有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的階級產生。新興軍功地主階級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從而引起了社會秩序的變動。因此,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建立地主階級統治。而此時,中國歷史上首次最徹底、最成功的變革——“商鞅變法”,應運而生。商鞅變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了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轉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秦國透過改革,廢除了舊的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秦國的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說“秦國能夠統一,是綜合國力的必然”?

    縱觀秦國的發家史,我們不難看出,秦王嬴政是一個標準的“富二代”,他已經有足夠的資本躺在老祖宗的功勞簿上數錢了。

    從秦孝公頒佈《招賢令》開始,商鞅入秦實施變法,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中央集權國家。河西之戰、西鄙之戰,秦國收復河西大片領土,使得魏國自此衰敗。秦惠文王重用張儀,合縱連橫,擴疆拓土,壯大實力。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東進攻魏。此時,秦國不僅把魏國黃河以西的地盤全部吞併,而且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陣地,並平定了自己的大後方。到秦昭襄王時期,開始鯨吞蠶食,逐鹿天下。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間伐戰不斷。垂沙之戰,楚軍大敗 ;鄢郢之戰,又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楚國自此一蹶不振 ;伊闕之戰,戰勝韓、魏兩國,自此兩國侍秦馬首是瞻,掃平了秦軍東進之路 ;五國伐齊,齊國傾覆,齊王殞命。儘管後來田單力挽狂瀾光復齊國,但戰後的齊國再也無力與秦國爭雄; 華陽之戰,大敗趙、魏聯軍;長平之戰,殲滅趙卒四十五萬,做為最後一個有一戰之力的國家,趙國也退出了爭雄的歷史舞臺。自此後,六國的全部兵力,也不及秦國一國。秦國的統一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了。即使是換做子嬰接手,統一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很多人瞭解“長平之戰”是從“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開始的,然而,如果把長平之戰的失敗都歸功於趙括一人,顯然是不公平的。長平之戰,秦趙雙方兵力相當卻對峙三年,趙國守將一直都是老將廉頗,直到最後才替換為趙括的。因為當時趙國的國力已經到了無法支撐的地步,到了必須要主動出擊進行決戰的時刻,而趙括也只是執行了趙國高層的決策罷了。趙軍被圍後,在斷糧無援的情況下,竟然奇蹟般支撐了四十六天才投降,也足見趙國士卒之勇武。而據史料記載,當時秦國每年的糧食產量,是趙國的三倍,武器和兵種配置也是諸國中最先進的。這或許才是趙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吧。另據史學家考證,整個戰國時期,各國戰爭損耗的總兵力約為200萬,而秦國參與並殲滅的總數竟達120萬之多。這些數字的背後,浮現出來的是一個政治、軍事、經濟、綜合國力都遙遙領先的強大帝國。秦國能統一六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 12 # 肖戰的思考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世界有許多可能和偶然,但是大勢是不可逆的,秦始皇有秦昭襄王和秦孝公這樣的曾爺爺和祖爺爺,有秦朝後期的百萬雄獅,不滅掉列國都是小機率事件,秦朝的制度相當符合當時的天下局勢,鼓勵軍工和農耕,任用六國有才能的人,不問出處,不問國籍,有海納百川之像,同時提拔有帥才的人,給予足夠的軍權和信任,對兵士賞罰分明,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兵士上下一心,願意為國效力,所謂大勢所趨,不是一代君主能改變的,國家自推行新政以來煥然一新,國力成倍增長,雖然曾有如魏國,趙國,齊國,楚國那樣的諸侯國強盛一時,成為擋在統一路上的障礙,但秦國的兵戈所向,各個都接二連三的倒下,一統的大勢不可阻攔,也許會有意外,但終不能阻擋秦國的號令天下的情勢,可見秦國統一不如說是華夏民族的大統一,大融合,是民心是歷史的方向,不可遏制。

  • 13 # 當朝大學士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整體觀之中有這樣一句話:“不能過度誇大個體的作用!”

    不管是秦始皇統一六國,還是新中國成立,都不能誇大個人的作用,因為部分的作用只有在整體中能夠發揮全部效力,換句話說就是:部分離不開整體。

    秦國一統天下是“奮六世之餘烈”,並不是秦始皇一個人用十幾年就把列國全部幹趴了。

    秦始皇的存在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那就是秦始皇的領導班子延續了東出的基本國策不動搖,有了國策的前提,才有了秦國大幅度的東出計劃,這一點的確是秦始皇之功。畢竟,沒有一個賢明的君主制定正確的國策方針,統一六國是會被推後的。

    列國有可能做後起之秀嗎?

    在這裡大家要注意的一點是,沒有秦始皇或者這樣的堅持東出的國君出現,也僅僅是延緩統一時間,因為秦國統一中國已經是大勢所趨,秦莊襄王死後,大半個中國的領土已經成為了秦國土地,而六國早已經被打廢,要想趕超秦國,那就要徹徹底底的變法,並且堅持很多年,反正秦國是已經堅持了109年(前356年商鞅變法—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

    列國要想趕超秦國,要堅持一個世紀,前提是秦國一個世紀原地踏步,而且放棄東出政策。列國呢,要世代明君、堅持變法國策、廣納人才。這些都具備之後,天時地利皆備,還要看人和,那就是有沒有秦國那麼好的運氣,商鞅之後有張儀、張儀之後有范雎、范雎之後呂不韋。這些人都是有經天緯地之才,而且因時而異提出了符合國家戰略規劃的國策,這是難能可貴的。

    比如張儀所處的秦惠文王時代,列國伐交頻頻,而秦國剛剛起步。此時的秦國可以蠻橫但不能到處樹敵,秦國還沒有到以一敵六的地步。這時候採用張儀的連橫策略則恰到好處。一方面對抗了合縱,一方面可以聯合弱國以抗強,從中獲利。

    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已然崛起,秦國已經有了以一敵六的能力,尤其是在長平之戰後,列國中最後一個有資格跟秦國叫板的趙國被徹底幹翻。這時候的秦國已經不是“敵六國”,而是“滅六國”。此時採用范雎的“遠交近攻”,一方面麻痺列國,讓他們疏於防範,一方面蠶食鯨吞,大幅度侵佔鄰國土地。

    這樣一看,列國反超秦國的可能實在是小到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而歷史選擇了秦始皇成為代言人,秦始皇也沒有給列國時間。

    六國的悲哀

    與秦國最近的國家便是三晉(韓、趙、魏)。

    南韓自從申不害變法之後,國力有所提升,尤其韓弩,一度成為了列國弓弩代名詞。

    但是申不害變法重視的帝王權御、御心御人。積極方面在於君權加強、君臣共治,可以很好的推行變法,缺點則是太依賴於個人意志,倘若國君英明,變法得以堅持,依仗申不害的御人之術可以減輕改革壓力,加快改革速度,當時如果後繼之君昏庸無能呢?那變法終成笑談。南韓就是這樣,起不早,無奈歷代君王多昏,擅長自守,喪失良機。

    魏國是戰國初期第一強國,李悝變法之後,魏國迅速絕地,而且是第一個崛起,魏武卒的名聲響徹列國。而且魏國一度對秦國用兵,讓秦國吃了不少苦,客觀上促使了秦國變法圖強。可以,魏國在魏惠王時期已經是“大國遲暮”,不僅失去了列國霸主地位,而且被後起之秀秦國收拾壞了。魏國的衰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人才流失,瞭解一點戰國史的人就會知道,很多列國奇才都是魏國或者與魏國有直接關係的。比如商鞅(秦國變法)、吳起(楚國變法)、信陵君等。

    趙國是戰國名副其實後起之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事力量迅速提升,平定了北方少數民族,滅了“國中之國”中山國。很難想象,這一切都是在秦國強大之後完成的。但是,趙國的命運不見得有多麼好。先是後繼之君用人乏術,後是秦國步步緊逼,最終長平一戰,徹底回到變法前。

    其餘的諸如華而不實的楚國、無力對抗的燕國、大國自居的齊國,都是在內耗中一步步把自己搞死,等到秦始皇來臨,他們早就沒有了抵抗力。

    所以,我們可以把秦國對戰國威脅譜成一個時間座標,那就是:商鞅變法(前期)——以攻為守(中期)——長平之戰(轉折)——一家獨大。

    長平之戰秦國勝利,標誌了列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合縱也抵抗不了),秦國一統天下從實力問題轉變為時間問題。

    結束語:凡是以弱取勝者,無不在己強彼弱只是下手。列國顯然已經沒有了這個機會。秦始皇是歷史選擇的“亂世終結者”,個人是有很大能力的。但是,筆者已經徹底分析了列國局勢,秦國一統天下已經是大勢所趨,縱使,沒有秦始皇,也會有下一位繼承者。

    【文 / 楚南青史君】

  • 14 # 龍行天下看古今

    先回答問題,即使沒有秦始皇,也會有楚始皇、趙始皇來統一中國,這是歷史趨勢,只是早晚的問題。

    從黃帝開始,中國就是一個大統一,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春秋戰國,七國都是周天子分封而形成的,就算楚國也是黃帝子孫,七國的神話和歷史記憶都是一個體系,已經形成統一的意識。

    文字方面,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文,基本上相似,秦始皇統一六國,其實就是消滅地方格局勢力。

  • 15 # 隱愚者

    是大勢所趨,也是歷史的必然,秦國能夠最終勝出,也是一百餘年的勵精圖治。

    秦始皇在前人的基礎上,用十年時間吞併六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

    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疆域到達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帶,面積達340萬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東起遼東、西抵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陰山。

    史載其時疆域,“東至海暨北韓,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響戶(北迴歸線以南),北據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為何說它是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大一統王朝呢?首先便是三省六部制和郡縣制,讓秦朝的政令在全國統一實行,真正建立了有效管轄。其次便是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基礎,也被後世兩千餘年沿用。

    自夏商周起,大一統便是終極目標

    其實夏朝便是大一統王朝,不過有很多限制。比如分封制,王朝統治者因為各種條件的阻礙,無法對偏遠地帶實施有效管理,所以只能採取分封制,這些諸侯都向王朝效忠,也對諸侯的軍力進行了限制,為的就是王朝的穩固。

    顯然,這種做法很難保證從一而終,夏商周的滅亡都是諸侯做大,西周以後,諸侯之間更是相互攻訐,西周王室衰微。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大諸侯國的實力遠超周王室,於是紛紛兼併小諸侯國,大一統似乎成了大家共同的目標。戰國時期,只剩下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了,他們之間只有一個最終勝出。

    秦國勝出,是一百餘年的勵精圖治

    秦國在戰國時期脫穎而出,最終吞併六國,這其中的艱辛,也是恆古未有。

    秦孝公上位前,六國紛紛實施變法,秦國的實力逐漸落後,魏國更是趁勢佔領大片秦國領土。秦孝公於是任用商鞅實施變法,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和軍功制度,積極發展農業生產,終於打造出了一個強大的秦國。自此,秦國便有了統一六國的念頭。

    隨後的秦國君主,都繼承了秦孝公的遺願,秦國實力愈發強大,尤其是秦國的軍隊,堪稱“虎狼之師”。等到了嬴政上位,六國的實力不足為慮了,統一正式開啟,十年之間,六國紛紛滅亡,大一統成功。

    中華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大一統,可以說這個觀念在人們心裡存在了五千年,秦國的統一也只是順勢而為而已,無論是誰也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步伐!

  • 16 # 天羽歷史驛站

    天羽認為,大的方向不會變,小方向肯定會有所出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準則,和處理方式。

    在沒有秦始皇以前,秦朝的歷任君主對於向東擴張都很有興趣,特別是在秦孝公時代,變強的想法是空前的。

    要知道秦朝的生存的位置,在當時被人稱為是蠻夷之地,沒有和其他六國相提並論的資格,其他六國對秦國的態度也談不上多友好。秦孝公為了打破這種局面,廣招天大人才,來幫助自己治理國家,商鞅在其中格外的耀眼,孝公力挺商鞅,實施變法,從經濟領域,逐漸擴充套件到軍事領域,短短的十幾年秦國的整體實力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再到秦始皇繼位,秦始皇又重用李斯,聽從李斯的建議,先滅南韓再逐步兼併它幾個國家的主張,使得秦國最後橫掃天下,一統六國,無人能敵,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封建王朝。

    秦朝的成功最大的程度上源於商鞅的變法夠狠,夠徹底,商鞅的變法給秦朝帶來了信心,經濟實力雄厚,軍事實力強大,為後來的統一天下,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經濟和軍事領域的進步,是秦朝一統天下的資本。就算是沒有秦始皇的出現,也會有其他的人,秦國的強大不允許他低調,就算當時秦國沒有去進攻別的國家,別的國家也一定會進攻他。

    秦始皇的出現,重用李斯,可以說是加速了秦朝統一六國的程序。秦始皇最後一統六國,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修築萬里長城,收復南越,等等一系列重大的舉措,對中國做出的貢獻尤為的突出。

  • 17 # 雪天下的魚

    我之前發表過的文章就說過,自商鞅變法後,秦國就已經初步實現了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度,先進制度與落後制度的對決,對東方六國已經佔據了獲勝的制高點。

    在秦昭襄王時期,由於“遠交近攻”的方略的運用,秦國基本就已經把東方六國給打殘了,在實力上已經產生碾壓態勢。

    所以說,秦國既有先進的制度,又有明確的戰略,就實打實的戰爭機器,換做任何一位君王上位都能一統天下。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如果統一天下後依然完全採取法家的殘酷苛刻,君王大興土木,百姓得不到修養生息,天下一直處在高壓狀態下,這樣的王朝註定不能長久。

  • 18 # 華哥說史

    對於這個問題,本人認為,如果沒有秦始皇出現,歷史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首先,秦始皇統一六國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經過歷代明君勵精圖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後,秦國經濟、軍事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到秦始皇時期,秦國已經一家獨大,有一統六國的實力了,所以秦始皇只用了十年時間就滅了六國,實現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從這個意義上講,秦朝統一六國是歷代君王的共同功勞,換成其他秦王也大機率的能實現統一。

    客觀來講秦始皇也是一位很有能力有魄力的君主,親政之後重用李斯,殺伐果斷,統一之後實行郡縣制,車同文,書同軌,統一度量衡,這些改革都是有長遠的戰略眼光的,影響深遠。但是秦始皇也有嚴重的錯誤,比如大肆徵用民工勞役修建長城,極盡奢侈的修建自己的皇陵,導致天下百姓死傷嚴重,經濟嚴重衰退,才有了孟姜女哭長城的千古絕唱。也導致了原來各國的強烈反抗,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如果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能實行對百姓的休養生息政策,能實行仁政,不搞那些天怒人怨的暴行,秦朝很有可能長期的統治下去,決不會出現二世而亡的悲殘結局。所以我認為秦始皇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王,但決對不是一個偉大的君王。沒有秦始皇出現,歷史很可能是另外一種發展模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男90年的,即將結婚,什麼都定好了我卻想退卻,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