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枯僧白葉蝶衣
-
2 # 拙然878
作為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路遙完成了許多作品,普通讀者較為熟悉的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以上作品在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也被改編成電視劇播出。
《平凡的世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無疑是代表性作品,成就最高。代表了路遙創作的最好水準。在他《早晨從中午醒來》的創作手記中,看的到他嘔心瀝血的創作過程,和為這部小說近十年得準備過程。
小說顯現了恢宏的時代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從田間道工廠;從農民到官員;改革開放帶給每一個的變化。從主人公身份的變化裡徐徐帶出。
小說結構完整,設計合理,語言厚重,符合各自身份。讓人物帶動讀者。好像一部有聲的電影。
小說在當代以及以後必然是一部影響很大得作品。也是路遙自己作品中最重要和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品。
-
3 # 愛新覺羅小怪獸888
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文學成就最高,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
《平凡的世界》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為背景,描寫了中國改革前後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以及思想、生活的變化與各種社會衝突。
書中向人們傳遞出一種價值觀:面對貧窮、困難、挫折時我們應該勇敢去努力奮鬥;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事中才能體現出人格魅力。
-
4 # 漫步人生路w
只要有人的地方,這世界就不會冰冷!我們可以平凡,但絕不可以平庸!這句話出自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這句話一直深深影響著我。我沒有資本去對路遙老師的作品做出評價,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璀璨奪目,然而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平凡的世界》。
無數個日日夜夜,燈火闌珊間、青煙繚繞裡,看路遙如何譜寫黃土高原的平凡世界。六載春秋,百萬文字,嘔心瀝血,無數個煎熬的日日夜夜,終成經典。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這本書,被裡邊的內容深深吸引,好像是一本魔法書似得,你打開了就無法合上,就想廢寢忘食的去讀,好像我也融入了那平凡的世界裡,成了孫少安、孫少平的家人,為我們的生活揪心。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我又重新活了一回,心靈不再那麼脆弱,而是像那世界裡的黃土一樣雄厚。
這部作品可以影響不同層次的很多人,可見其經典。這部作品影響力極大,滲透社會各個層面。曾受到“馬雲、潘石屹、賈柯樟”等知名人物的好評。馬雲曾經評價說:“在我創業最艱難的時候,是《平凡的世界》改變了我,它讓我明白,即使最艱難的時候,也不能輕易放棄”。賈柯樟曾說:“這部作品我反覆讀了7遍,我感覺路遙就是我的知己,他並沒有死,而是健康的活在我們身邊”。是呀,經典是不朽的,他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生而平凡,但我們可以不平庸。命運多舛,世事無常,你我都要去面對,《平凡的世界》就是最好的武器,帶給你強大的精神力量,載你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5 # a李恬
《平凡的世界》這部劇的原著和電視劇我都看了,個人更推薦去看原著,用文字記錄了雙水村各個家族之間的生活,以孫家為主線,其他家庭為輔線,描寫了生活的點點滴滴,文字功底深厚,生活經歷豐富,只有有過這種生活體驗或經歷,才會寫出如此驚世之作,劇中人物也代表了現實生活中各層面的人,真實有特點。
-
6 # 理可喻
每個人的答案可能會不同,這個應該跟每個人的閱讀經歷也有關吧。我的答案是《人生》。因為我初次讀它的時候是14歲,當時的感覺,就像被人狠狠扇了一耳光,整個人都懵掉了。這也是我第一次在語文教材之外,深深體會到文學的魅力。而《平凡的世界》,我初讀的時候已經是成年之後很久的事兒了。多年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見慣了各種愛恨情仇、世態炎涼,已經很難對一本小說產生劇烈的情緒波動……
-
7 # longsuixin
路遙的作品,我個人認為《人生》比《平凡的世界》成就更高一些。在人生中,篇幅比較短,但是非常精幹濃縮,其中把高加林的一些際遇已經活靈活現地表現了出來。
也就一個農村孩子,在生活中,在人生中,各種不服氣 和努力,但是,最終還是敗給了命運的故事。尤其是在文中,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這簡直是太對了,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是,緊要處就常常就只有幾步。年輕人走好了,就可以順利過一生,走不好,一輩子都很艱難。、
高加林,是一個農村孩子,高考失利,又被奪去了村辦教師的位置,他非常痛苦,而其中村裡的姑娘,劉巧珍。
高加林的身上,有著作者的夢和寄託。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信堅毅的品質,又同時具有辛勤、樸實的傳統美德。
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時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親那樣忍氣吞聲、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現實與他心中的理想總是相差極遠,正是這樣反差構成了他的複雜的性格特徵。
這種人生特點,和《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如出一轍。
高加林的人生可以說是大起大落,最終又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土地上,他沒有辦法,最終屈服了命運的安排。
非常合理且又悲情化的一個人生!
-
8 # 手機使用者瑞祥
很早以前就讀過路遙的小說,個人認為巜人生》寫在《平凡的世界》之前,作家把生活中的人物寫活了,雖然篇幅比《平凡的世界》較短,但處處都出彩。《平凡的世界》雖然是路遙先生的嘔心之作,從文學成就上看,不如前期的《人生》
-
9 # 冷月青史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是文學成就最高的。堪稱建國以來,現實主義文學的巔峰!
中篇小說《人生》也是現實主義傑作。
不只因為它們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和“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兩部小說更是收穫了無數交口稱讚的讀者。
讀者持續讚譽長達30多年的口碑,就是文學作品最高的獎盃!
這兩部小說,也是我隔幾年就要重新拜讀的作品。
更是我對路遙用生命書寫文學的敬仰!
每次帶著不同人生閱歷去讀這部小說,
閱讀感受都不一樣,這就是傑出文學的魅力所在。
讀著路遙的文學,就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主要原因:
1、敘述語言樸素無華,接地氣。從泥土裡豎起來文學經典人物。
講的都是老百姓的平凡事,卻蘊含了人生如何面對坎坷起伏的大道理。
現實主義作品最打動人的是真實。
只有真實,才能讓讀者有代入感,才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
因為小說裡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最底層的勞苦大眾,
敘述語言太文氣很容易與故事脫節,讓讀者跳戲。
路遙對農村的深度理解,化成了小說裡方方面面的真實存在。
很容易讓人覺得孫少安、田潤葉……,這些虛構人物曾經真實的生活在陝北這片溝梁裡。
這也是現實主義小說很難成功塑造經典人物的原因。
不是太過普通平凡立不起形象來,就是為了拔高形象而與真實脫節了。
路遙成功地把藝術形象堅實地紮根到了泥土裡,
帶著讀者走進了濃重泥土氣息的世界,
而讀者卻看不到狹隘、猥瑣、卑微的靈魂。
引起很多當年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共鳴,為小說中的人物命運扼腕嘆息、默默流淚過。
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這就是傑出文學的魅力:用虛構情境描繪藝術真實,感染打動讀者。
路遙做到了!
2、用百萬長度的文字,表達出對苦難命運不低頭、不屈服的拼搏人生意義
如果一部小說僅僅是故事引人入勝,不能引發讀者深層共鳴、深度思考,
它在讀者心裡留下的痕跡就很淺薄,不久就會被遺忘在蒼茫書海中。
今天的我們誰還能說出二三十多年前的一篇小說呢?
如果有,那一定是震動了你靈魂深處某根心絃的作品。
路遙的小說為什麼到今天還有勃勃的生命力?
這是今天作家們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2018年9月《平凡的世界》獲得改革開放40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得到了權威專家和普通讀者一致認同和讚譽!
更重要的是小說傳達出了路遙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那就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
3、用生命書寫文學,本身就是最高的文學豐碑。
由於路遙年僅42歲就肝硬化早逝了,正值一個作家最年富力強的時候。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燃燒生命用來書寫文學的必然結果。
對此,路遙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透過他《平凡的世界》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
我們不僅瞭解了他的創作心路,也明白他的肝硬化就是長期熬夜,營養不足導致的。
如今,浮躁的社會,再也沒有產生過這樣的文學作品。
路遙和他《平凡的世界》,更顯得彌足珍貴!
還有誰可以像路遙那樣,長年忍受貧困孤獨、點燃生命去寫作呢?
文學就是人學,路遙對文學的搏命追求本身,就是最高文學殿堂皇冠上的明珠!
雖然生活中難免困苦磨難。
我們仍然需要不懈向上奮爭。
這是路遙點亮的,堅守奮鬥靈魂的不熄火把,
照亮了像你我一樣的平凡生命!
-
10 # 下雨天雨東
長篇《平凡的世界》文學性最高
短篇《人生》文學性最高
路遙
本名王衛國(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
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路遙1949年12月2日出生於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臺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
1992年11月17日上午,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路遙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2019年9月23日,路遙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
11 # 三水一車
路遙的作品裡,哪一部(篇)文學成就最高?
上學時看過路遙的兩部作品,一部是《人生》,另一部是《平凡的世界》。那時,校園裡每逢星期天就會有人擺地攤賣許多文學著作的書本,《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我都買過,還因為許多學生當時都在議論這兩部作品,路遙這位陝西作家的名字十分熱耳。兩部作品看過後,後來將《人生》贈送給好朋友了,現在家中還有一本破了紙張的《平凡的世界》。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都是路遙的代表作,內容都非常精彩。《人生》寫得早一些,《平凡的世界》寫得晚一些,路遙是寫完《人生》之後才去寫《平凡的世界》的。很多人認為《平凡的世界》是在《人生》的基礎上續寫的,沒有了《人生》,也就不會有《平凡的世界》。
那麼,路遙的這兩部作品哪一部文學成就高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分別分析一下這兩部作品。
《人生》這部作品,篇幅上短了一些,內容上較《平凡的世界》簡單些,作品在寫作方法和技巧上已經成熟。《人生》主要以高加林和巧珍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社會的一些矛盾。尤其對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在當時一些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生》還被拍成電影。
《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篇幅上較長,內容更豐富,因為路遙已有了創作《人生》的成功經驗,所以寫作方法和技巧更為嫻熟。在《平凡世界》作品裡,路遙採用了雙線索雙方向的寫作技能鋪展情節,一條是以孫少平離鄉奮鬥為線索,一條是以孫少安回鄉創業為線索。一個是以外出拼搏成功為方向,一個是以在家鄉自主創業成功為方向,小說成功解決了七八十年代改革初期給人們帶來的問題,為大部人指明人生前進的方向。而在《人生》作品裡並沒指明。因為《平凡的世界》採用了雙線索,所以作品涉及社會面更廣,社會層次更多,社會矛盾重重,人物更復雜。從遊手好閒的王滿銀,到思想比較保守的大隊支書田福堂,再到市委書記田福軍,最後到省委專幹,作品都給予了成功塑造。尤其對孫少平的塑造更為成功,單說他的愛情故事就比《人生》中的高加林的愛情故事更為精彩,孫少平的愛情故事是由單純走向成熟的。作品還寫了另外一些人的愛情故事,如田潤生,如金波,雖然情節簡略些,但同樣震撼人心。因此,在《人生》奠基石上誕生的《平凡的世界》更精彩,文學成就更高。所以,《平凡的世界》獲得了第三屆矛盾文學獎,後來改編成了電視劇,深受人們喜愛。
我們在含著淚水讀《平凡的世界》時,也在深深地懷念路遙!
-
12 # 曉霖
是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臺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23日,《平凡的世界》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2019年9月25日,路遙被評選為“最美奮鬥者”。
-
13 # 笑冰
路遙先生的作品,我幾乎都看了。一般來講,作家的成名作是最好的。我認為路遙先生是《平凡的世界》,無論篇幅之恢弘、人物之眾多、故事情節之曲折,反映時代之準確都超過了其它小說作品。我預測《平凡的世界》的生命力將會超過任何傷痕文學。因為她帶給我們的是希望和奮鬥精神!
-
14 # 生活百科大全書
我覺得是“平凡的世界”其次是“人生”,因為這兩部實在是太火了,雖然路遙已經去世很多年,同時他的書還在廣為流傳,並還會一直延續下去,並且路遙的名字也是流傳之今包括以後
-
15 # 宏文
談起路遙的作品,哪一篇成就最高,這還真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路遙的小說,有兩個作品成就最高,一個是官方的,另一個是“民間”的。
官方評價路遙成就最高的作品是《人生》。人生是一部中篇小說,也是路遙的成名作,在《人生》問世後,還被拍成了電影,當時轟動一時,路遙也成了名人。在大學教材,專家評論中,簡直把《人生》捧上了天,俗話說,“把你捧得多高,你就摔的多狠”,等路遙耗費6年之久,100萬字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問世後,得到的是一片質疑的聲音,甚至這部作品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究其原因,專家們都呆在象牙塔裡,他們的生活圈大概都是市井之輩,無法看到廣闊的黃土高原眾生相,無法走進普通民眾的生活中去,無法理解普通人也有酸甜苦辣,喜怒悲哀吧!
當然,歷史是最好的見證,如今《平凡的世界》沒有被埋沒,獲得了自己該有的地位,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路遙先生在天有靈,一定是很欣慰的。據說,這部小說第一部成稿後,專門找了幾個專家評論這部小說,結果成了一場“批鬥會”,開完會的路遙,一下病倒了,在招待所裡躺了三天三夜,隨後,路遙打起精神,相信自己,不聽專家的,帶病把剩下的兩部作品完成。
當然,《人生》也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比人生更優秀!
回覆列表
應該是《平凡的世界》吧!
為了寫這本書,他還去煤礦生活一段時間,1988年寫完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路遙,原名王衛國,陝西渝林人,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風雪臘梅》、中篇小說《在困難的日子裡》《人生》、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等等。
很多人認識路遙可能都是透過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認識的,其中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故事讓人羨慕又惋惜。
“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為英雄掩淚,卻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歸於平凡,歸於平凡的世界。”
注:以上僅是個人看法,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