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背影狠孤單3538838
-
2 # 一念成風125
一個人的性格形成與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生活圈子和自我認知有很大關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家庭環境相對優渥,沒有太大生存壓力
現在的年輕人多指90後、00後,他們的父母多為70後、80後,父母這代教育水平相對較高,生活條件也遠優於80後的父母輩,他們從出生到成人,基本都有比較好的生活物質條件支撐著,未來也沒有太大生活壓力,很容易在寬鬆的環境中形成無慾無求的性格,沒有生活拎著鞭子在後面鞭打,很多人是沒有前行動力的。畢竟“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很舒服”嘛,慵懶是人的天性,動物也喜歡躲在大樹下懶洋洋地曬太陽,如果每天不需要為覓食奔波勞碌的話。
二、社會環境相對寬鬆,多元化選擇時刻在誘惑
90後畢業後走進社會,校門外的世界比從前有著更多的誘惑,各種顛覆個人價值觀的事情迎面襲來,都市裡燈紅酒綠的生活不斷向三四線城市蔓延,家庭相對優渥的年輕人,很容易禁不住誘惑,在佛系的舒適圈中酣睡得香甜。不願接受規規矩矩或要受氣的工作,更願意以嘗試新事物之名打破桎梏;享受優越的物質條件,攀比成為常態,手頭的錢不夠一點不擔心,各種網貸平臺嘩啦啦招斷手,負債累累被渲染成“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過得了自己心裡那一關,旁人的眼光不值一提
三、生活圈子廣泛,思想不堅定易動搖
現在各種盡情玩樂形式豐富多樣,找富二代、網紅賺流量、直播1天花5天、以坐豪車為榮等思想衝擊著小年輕的價值觀,本就不堅定的價值觀很容易動搖,淪陷的瞬間如同坐過山車,過程歡樂到高潮,結果如慢性毒藥,玩完之後披頭散髮形象大變。
四、自我認知有偏差,認為千金難買我願意
一個人接受一件事情,一般都經過自己的價值判斷,如果自己覺得負債累累沒關係,一身暴脾氣是真性情,無慾無求是自己最佛系最舒適的生活方式,那麼自己會在這種自我認知中慢慢沉溺,成了別人眼中的那個不符合大眾價值判斷的年輕人。
人的行為表徵是內在性格的一種外在呈現形式,內在性格又是由家庭、社會、社交、自我洞察等綜合因素所塑造的,也許我們看到的並不是現在年輕人普遍的現象,但凡事存在即有其合理性及內在原因,看清這個問題的本質,自己儘可能規避陷坑,“看社會百態,活自我人生”便是我們面對社會現象最該有的思考和行動。
回覆列表
因為現在年輕人被這物慾橫流的社會帶動的很浮躁,社會經濟高速運轉,面對的誘惑很多,好多人都喜歡那個,對自己的職業沒有規劃,對自己工作不願意投入,有的更不想上班工作,靠啃老,或者透支自己,眼高手低,想幹的事沒有資本去做,能幹的事自己看不起,所以,這現實和夢想的差距形成強烈的對比,對自己心靈造成一種很大的挫傷感,很容易浮躁起來,對身邊的人會有一些控制不住的脾氣,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需要靜下心來調節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工作,體驗生活,這樣自己積累的多了,體驗的多了,就會變得沉穩,也會使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得到滿足感,相信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