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文老師嚴濤

    你的題目我整理如下:

    縣管校聘學校,大家搶著做班主任,沒機會做班主任的,五年後會怎樣?

    如果你是在編在職教師,做不做班主任工作,五年後,對你的工作穩定性都沒有影響

    第一,班主任工作屬於教師對某一個班級負責管理、思想教育的工作,是否被聘任,對教師工作不受影響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師工種的細化,它是為了對學校某一個班級管理的需要而安排的任務。

    我是一個有著18年班主任工作經歷的教師,剛剛開始時,和你的想法一樣,看著別人當班主任,特別羨慕——

    一、可以天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一個月開一次家長會,又可以和家長互動。

    二、學校對班主任工作要額外加一筆工資收入,從收入角度來看,還是相當可喜的。

    三、有不定期的班主任外出培訓,可以出差,可以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學習培訓。

    四、班主任在進崗評職稱方面有優先權,相對非班主任來說,有了一個重要籌碼。

    但是,也有跟我同時分到學校工作的老師,18年來,他們從未當過班主任,但他們依然過得很好,工作的穩定性未受絲毫影響。

    第二,班主任工作有極大的風險性,一旦出事,教師工作難保,它的危險係數至少是非班主任工作的10倍

    在2004年,我校發生一樁案例,初一(2)班的班主任李老師,教英語的,在一次大掃除中,學生在擦窗子時,不幸摔下來,把眼睛摔傷,總共賠了17萬。

    在當時,17萬是一個天文數字,就法律來說,班主任是第一責任人,她負有管理責任,裁定由班主任賠償,除此之外,還要接受相應的行政處分。

    那個老師被迫辭職,一份穩穩當當、幹了近10年的工作,就這樣付諸東流。

    相反,那些未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師卻相安無事。

    如果你不是在編在職教師,無論你當不當班主任工作,五年後,你工作的穩定性都受影響

    如果你是一個代課教師或合同制的教師,對有沒有當班主任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你當班主任,收入會更高,如果不當班主任,收入會相對低一點。

    因為不是在編教師,沒有國家幹部待遇,有隨時被解聘的風險,不要說五年,明天后天都可能有影響。

    以上答案,僅供參考。

  • 2 # 原始森林之重出江湖

    無論是不是班主任,五年後,你還是你,他還是他。但到評職稱的時候,班主任肯定比你評上的早,班主任的掙的錢肯定比你多的多。

    這也是大自然的法則,適者生存。也許你會面臨淘汰。所以,努力吧!

  • 3 # 昭自尊雲慶入門

    不可能,除非待遇足夠誘惑,班主任太忙了,所謂上面千條線都要從班主任這個針眼過,吃力不討好。太難了,現在學生紀律難管,批評不得,體罰犯罪,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神獸,那班主任就是獸王了?

  • 4 # 我是趙小草

    其實,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不做班主任,只要做好本職工作,盡心盡力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練好內功,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學能手,一樣能立足於不敗之地。何愁落聘?何愁無崗位?關鍵在個人的追求與對待工作的態度!

  • 5 # 姑妄言

    對您的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不管任何時候,我看到的是大家不是搶著幹班主任,而是不想幹班主任,但由於是學校安排,沒辦法推脫。

    一、班主任瑣事太多。

    班裡的一切事物都需要班主任負責,學校的各種資料需要上交,學校裡外的各種檢查需要應對,往往是上面一

    句話,班主任帶著學生要忙好幾天。學生的安全需要負責,排查同學之間矛盾,疏導學生心理問題,做有問題學生的工作,提醒要求學生走路別摔了,吃飯別耶著,事無鉅細。學校班主任會需要參加,班裡班會需要召開,自習課需要去轉。

    二、班主任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根本顧不了家。

    由於瑣事太多,幾乎所有時間,都耗在學校,每天五點多到校,十點多回家,班主任老師長年累月如此,往往未老先衰,出門老是占人家便宜,而且家幾乎成了旅館,家裡孩子老人根本沒有時間去培養和照顧,虧欠太多!

    三、班主任危險係數太高。

    班主任工作力爭讓所有人滿意,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滿意,再加上現在的孩子不懂感恩,心理承受能力差,嬌生慣養。說一定那句話說錯,就被家長舉報,教育局又只會息事寧人,討好家長,家長一告一個準,丟掉工作是分分鐘的事。

    鑑於以上原因,搶著做班主任的現象不可能出現。真的沒人願意做

    班主任只能是教師中一部分老師擔任,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做班主任,縣管校聘五年後沒做班主任的,繼續做你的老師,老師總是需要有人來做的。

  • 6 # 薪火傳道

    五年後各自憑各自能力聘崗位。

    首先要理解縣管校聘裡面的班主任崗和普通教師崗位。一般我們說崗位設定裡面分為班主任崗,普通教師崗。比如班主任崗是按照學生人數來定的,而教師崗是按照班數,學科來定的。

    現在大家搶著做班主任,當然能夠提高你的分數。但是,如果班主任崗位超員,你現在搶著做也是等於白做。普通教師崗位是按照班數來安排的,一個班配置多少個教師,還有是按照學科來劃分的。

    所以縣管校聘,就是把所有的崗位算的死死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只要你那個學科不會有過多的教師,班數足夠的話,不要擔心去留問題。

  • 7 # 棟哥物理

    我們已在2019年進行了縣管校聘工作,應該說班主任在縣管校聘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在前面的問題裡已經跟大家交流過了。為了回答今天的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要先搞清楚“縣管校聘”的主要內容和目的是什麼?

    一、“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二、實行“縣管校聘”管理重大改革後,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將不會再有一輩子都在某學校工作。“縣管校聘”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所以無論你做不做班主任,對每一個老師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五年也好,十年也罷,變化的可能只是你交流到了不同的學校而已,這也正是縣管校聘的目的,你還是一樣的去教書育人,去傳道授業解惑。

    可能我們絕大部分老師擔心不是這個,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方面:

    1、覺得沒有面子;

    2、對學校產生了感情和依賴,捨不得離開;

    3、在原學校或者周邊安家,覺得麻煩;

    4、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有一定的影響;

    5、不喜歡到陌生的環境中去。

  • 8 # 波叔的生活

    大家好!剛剛看了這個話題,對提問中的“搶著做班主任”有疑問,也許是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我們這中小學在去年已經實行了縣管校聘,但是並沒有出現大家搶著做班主任的現象,特別是我們學校,12個班主任都是學校直接任命的,幾乎都是剛參加工作的,其中有8個班主任參加工作才一兩年。為什麼沒有出現搶著當班主任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班主任待遇低。在實施縣管校聘之前,班主任津貼是每生每個月2元錢,一學期按5個月算,也就是一學期一個學生10元的標準。我帶的班45個人,一學期450元的班主任津貼,說實話,這點津貼不僅不能體現對班主任工作的重視,連平時聯絡家長的電話費就不夠。當然有的人覺得有點誇張,我們是農村學校,學生大多在校寄宿,平時要和家長聯絡,交流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上學、放假還要和家長通報到校、回家的情況。還有平時的臨時事情需要聯絡家長,比如農村寄宿生生活補貼,放假時間臨時變化等,都需要一一通知到家長。特別是實施縣管校聘之後,班主任工作量算了課時,不再有津貼了,帶班主任和不帶班主任在收入上幾乎是一樣了。

    二是班主任工作任務重。現在當一個班主任不僅僅是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紀律。作為寄宿制學校班主任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衛生、心理。可以說是要做到點點滴滴,事無鉅細。除了平時基本的班主任工作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好比說寄宿生生活補貼,“廁所革命”宣傳,扶貧等各種工作和活動。一天到晚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有時候學生病了,就是半夜了還要去學校處理,送學生去醫院,聯絡家長。所以說,當了班主任,肩上就有了比其他老師更重的擔子。

    三是壓力大,風險大。現在作為一個班主任有著很大的壓力,一是來自於學校領導的壓力,現在很多工作任務都層層下壓,最終是壓到班主任頭上,不僅要完成,還要完成得好;二是來自於家長的壓力,現在真正能夠理解支援老師的,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家長,真的是不像以前。都是覺得上學了,所有的事都應該老師負責。班主任和家長打交道最多,受的委屈也最多。現在學生學習不好,不守紀律,有些家長更多的不是思考自己學生的問題,而是一味地尋找老師的問題。甚至有胡攪蠻纏、無理取鬧的。

    所以現在搶著當班主任的真的很少,至少在我們這裡是這樣。當然,以後隨著國家對教育的越來越重視,逐步提高班主任待遇,我想搶著當班主任的現象在全國各地都會出現。

  • 9 # 王大錘錘錘哥

    沒有做班主任,可以申請呀,工資一定會不一樣的。多勞多得。

  • 10 # 郝峰濤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就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即以某一方面為核心,帶動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制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學習的原力在於自然和社會變化的引導,而教育只是一種輔助孩子成長的手段。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以寬容之態讓學孩子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四,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要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謝:

  • 11 # 教育思考一線教師

    首先,要說明的是筆者本人當班主任15年,筆者所在的學校實行“縣管校聘”17年了。所以對“縣管校聘”這個話題非常熟悉。

    先看最新“縣管校聘”的定義。“縣管校聘”是指縣級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全部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推進校長教師優質資源的合理配置,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從而將校長教師從過去的“學校人”改變為縣域義務教育的“系統人”。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是加強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校長教師補充配備,破解擇校難題,促進教育公平,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人員範圍是:校長交流輪崗的人員範圍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校長、副校長。校長、副校長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滿兩屆後,原則上應交流。教師交流輪崗的人員範圍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在編在崗教師。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幹教師交流輪崗應不低於交流總數20%。這是教育部對“縣管校聘”工作的“初衷”。

    “縣管校聘”在很多人眼裡可能是新鮮事物,對它有種種的猜測和假想,對於已實行17年的老校來說,“縣管校聘”制度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校的發展。校長掌握了用人權,又擁有績效工資的分配權,可以對學校老師實現有效的管理。對優秀教師,幹活多的教師可以多方面獎勵,對不認真工作又覺得“高枕無憂”的教師可能會促進其轉變工作態度。校長的教育思想可以得到有效的貫徹,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解聘。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一個實施“縣管校聘”17年的一個老校來說,並未出現爭搶當班主任的現象,所以也就沒有當不上班主任,五年以後會怎樣這種假設了。其實,當班主任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苦差事”。工作時間長,學生的管理也主要依靠班主任,一天多工作幾個小時也就二三十元補助(這點補助往往是包含了伙食費和交通費的)。因為有同年級班與班之間的比較競爭,面對的壓力也很大。很多班主任睡眠時間不夠,神經衰弱,處於亞健康的身體狀況。工作時間長,也就意味著班主任們只能犧牲小家為大家了。

    當然,從事班主任工作在晉升職稱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還有就是自己多年從事教育工作,最終有一大批自己的“親學生”的自我成就感。就我和同事們的交流過程中發現,後者是很多優秀的班主任們仍然堅守一線的主要原因。

  • 12 # 在師言師

    縣管校聘中大家搶著做班主任,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班主任在縣管校聘中,也參與本班教師的招聘工作,有一定的人事權。這樣利於選聘自己中意的教師搭班,便於以後教學工作的開展。成為班主任,一開始就把自己置於主導地位,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二、班主任將來會成為校委會成員,在學校的一些重要事情上可以發聲,便於維護自己的利益。

    三、班主任工作一般來講任務較重,但是報酬會越來越多,在積分、評優、評模上會佔很大優勢。

    四、年輕上進的班主任經過鍛鍊,在下一輪縣管校聘中,進入領導階層的優勢大。

    以上幾條是當前大家搶著擔任班主任的主要原因。那麼,沒機會做班主任的老師,五年後會怎樣呢?

    一、依然是普通教師一枚,繼續參與下一輪縣管校聘,相比年輕教師經驗多。

    二、與當過班主任的老師相比,缺少班主任工作經驗,如果與其競爭班主任,沒有優勢;這五年在經濟收入上要少於班主任,班主任每年的津貼將會是5000到10000元;積分要落後於班主任;榮譽獲得上也較班主任少;在下一輪縣管校聘中,與當過班主任的老師相比優勢較少。

    綜上分析:如果你是年輕教師,精力充沛,就應該抓住機會盡力一搏,爭取當個班主任,歷練五年,在成熟自己的同時,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給家庭增加部分收入。如果你是中老年教師,那就把機會讓給年輕教師,一利於自己健康,不給家人帶來更多麻煩。二讓給年輕教師更多機會,讓年輕教師參與更多的歷練,畢竟他們走的路更長。

  • 13 # 至簡生活每一天

    對於大家搶著做班主任這事,我覺得未必真實存在吧(至少在我們學校不會發生),我雖然任教時間不長,但幾乎每年都擔任班主任,如果可以選擇,一千一萬個不願意當班主任,因為只有當過班主任,才會理解當班主任的難處。為什麼說當班主任很難:

    首先,班上的大小事你得管,就拿這次疫情下的班主任來說,學生每天上報體溫是你負責統計,遇到有些不自覺的家長,怎麼也不把體溫發群裡,你得一天天的打電話詢問,甚至他還會嫌煩,把你拉入黑名單,到時候你想想是什麼心情,但是非班主任此時根本不用做任何事情,而這只是這次特殊情況下班主任要做的一個簡單事情之一;

    其次,班上有任何事情都是找班主任,大到學生打架鬥毆,小到學生自己發生情況,一籮筐的事情等待著班主任處理;

    再次,班上如果發生需要追責的事情,那麼首當其衝的必然是班主任承擔;

    最後,其他地方不知,我們學校當班主任的人一個月比不當班主任的人多7元錢,多麼的悲哀。

  • 14 # 鄉村小老師的閒言碎語

    如果這樣的話校長不用發愁了!縣管校聘,班主任竟成了香餑餑,大家都爭著當班主任。

    縣管校聘就是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的教師和校長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將“學校人”變為“系統人”的合理流動機制。縣管校聘可以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改變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師資不平衡現象,有效整合人力資源,讓師資流動起來,形成良性迴圈,緩解有的學校教師很多,有的學校非常缺教師的現象。

    我們這裡還沒實行縣管校聘。

    因為班主任工作量大,又要處理大量的事務性的工作,每月班主任費又不高,所以大家不願意當班主任。

    到每年暑假後的開學時刻,校長都要大費周折,給這個做做工作,給那個做做工作,好說歹說人家才願意當班主任。

    如果大家要是都爭著當班主任那就太好了!

    當不上班主任怎麼辦?

    當不到班主任的,可以要求競爭上崗,要求學校搞個儀式,大家同臺競賽,進行演講,說說如何當好班主任,管好班級,並簽好責任狀,實現能者上,庸者下。

    如果確實當不上班主任的,對自己的職業也沒有多大影響。最多你的教師量化積分低一點,評先進,拿榮譽證書少一點,正職稱晉的慢一點。

  • 15 # 輕風教育

    如果縣管校聘能讓老師們搶著做班主任,那就是縣管校聘的一種成功。

    縣管校聘是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政策,而政策真正難實施的將是農村學校。

    作為城市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各校即使有差異,差異也不會很大,而且城市生源足,按師生比教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老師間的交流阻力小,教師落聘現象更少。

    而農村學校之間差異大,不少學校由於學生流失,教師數嚴重超編,因此真正縣管校聘難實施的是農村。

    那為什麼在說班主任的事來說什麼農村城市學校的情況呢?

    道理很簡單,我這裡主要說的就是農村,在農村學校怎麼會有老師搶著做班主任?

    具體原因就不展開說,現在農村學校做班主任,工作任務量壓力大,而班主任又不比普通老師待遇收入高很多。因此農村學校的班主任不是老師搶著做,而是要學校難著做。

    所以說如果真的在縣管校聘下有老師搶著做班主任,那將是縣管校聘的一大成功,那做了班主任的老師5年後會在縣管校聘中有優勢也是應該的。

    其他沒做班主任的老師只有更加努力工作了。這不正是縣管校聘的意義所在。

  • 16 # 在商言商422

    怎麼一下子議論又從大家沒人願當班主任跳到了大家搶著當班主任?5年以後會怎樣?與年以後看唄,整個教育發展了就繼續,倒退了還用得著5年嗎?34年就著手調正唄,一正一反慢慢調到正好!!!

  • 17 # 聽雪學苑

    提出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提問者所在地是不是正在實施“縣管校聘”,實施“縣管校聘”的過程中,是不是有某些特別的地方?

    一、如果真的出現在“縣管校聘”的地方大家都搶著做班主任。那麼一定是老師競聘流程中,班主任有很大的優勢

    這種優勢可能有兩種:一是在老師競聘時,對班主任優先聘任;二是在老師競聘時,班主任打分佔比很高。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為了避免落聘,就要爭做班主任。

    如果沒有機會做班主任,肯定就只能當普通老師了。5年後,普通老師會怎麼樣呢?還是普通老師。至於普通老師在聘任過程中會不會落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聘任方式和聘任評價標準。

    從國家推出“縣管校聘”的初衷是促進優秀老師向農村學校流動。

    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實施權卻在縣教育局。這就要看地方教育管理部門怎麼做了。

    比如網傳浙江某些地方把“縣管校聘”搞成末位淘汰制,並且規定必須淘汰多少人。這時,老師人人自危,如果班主任有優先或加分,自然都會搶著做班主任了。

    二、按照目前各個地方傳出的“縣管校聘”流程機制來看,實行優秀老師向農村中小學流動的初衷基本落空

    現在的“縣管校聘”都是先學校內部聘,把優秀的留下,落聘的再去流動輪崗。這樣幾輪下來,流到農村學校去的老師只會越來越弱。而且反過來,農村的優秀老師和年輕老師都會想方設法向城區流動。這樣農村學校最後留下來的都是老弱病殘。

    對於學生來說,所有農村有能力、有條件的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到城市學校去。

    所以,“縣管校聘”如果按照這種模式走下去,只不過加快了農村學校的凋敝。

    另外,流動性太大,對於學校的建設是極為不利的,因為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文化。不同學校有著不的文化。這樣的流動就使學校變成了真正的工廠流水線,文化再也難以沉澱聚集。那種認校為家的老師恐怕會越來越少,缺少了文化積澱的老師職業真的只是一種打工職業了。

  • 18 # 0冰風0

    本來我國各行各業最大弊端就是缺乏有效監管,所以反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縣管校聘依然存在同樣的問題:如何避免任人唯親徇私舞弊?如何避免利益輸送?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而老老實實教書的人,不會跑關係的人,終將吃大虧!

  • 19 # 奈米緣份

    人人搶著當班主任並非好事,所謂說物極必反,當前制度下形成的狀況反映了人們心底最自私的心態,同時也反映了制度人文缺失,理性缺失。那一鼓看似積極向上的勁其實就是應付上級領導的思想,絕不是純粹的為人民教育!是絕對的新時代的官僚形式主義!

  • 20 # 升學規劃指導沈老師

    縣管校主要是調配最佳化教育教學資源,這樣的話才能在縣域範圍內把更好的教育教學資源合理最佳化,所以首先是要定崗定編,然後在確定那些學校缺那些科目的教師,哪學學校這些科目的教師還多,這就可以在縣域內進行調配,而很多老師在某個學校已經幹很多年了,有很多同事都很熟悉,還有環境也很熟悉,總之熟悉的東西太多了,已經深入其思維當中了。當然不想去一個新的環境甚至新的崗位去重新適應了。那麼怎麼才能不被調配呢?幾種情況可以不被調配:如你是班主任,這個崗位在學校是最重要的,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和核心崗位,可以不被調配。因為不可或缺。還有你足夠優秀單位不想讓你走,那樣的話單位損失太大。所以這時候也就有了危機意識了,這是好事,但是好事能否辦好那就看這個政策能否按其原來的想法落實落靠了。如果這個政策落實的時候還算公平公正的話,那我們的老師一定的要想法了,要麼當班主任,但是當班主任你操心有累,不當班主任吧,自己的崗位配置還是點多於或者過剩,那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了,或者是當班主任的能力或者是本學科能力,或者是其他人不具有的能力。總之學習是可以使人有夠高的提高空間的,老話講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麼。不管幾年後怎麼樣,自己現在都不要混日子,要為自己做點什麼,多積累點本領,總沒有壞處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地方的血橙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