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個男人遇到難過的事與老婆訴苦,老婆總是先聽完,然後安慰,最後給意見,但是總是在給意見的環節男人又會找架吵,說老婆不該這樣說,老婆該怎麼辦?以後還給意見嗎?但是有時候不給意見男人又是一天十幾個電話問,或者幾天都在糾結這個事。該怎麼辦?這個死結怎麼解?老婆快受不了了!
15
回覆列表
  • 1 # 農民嚴少博

    首先你要知道一點,遇到問題,需要的分析的原因在於:

    你光憑自己的腦袋,沒有辦法理清了,所以必須利用工具來輔助大腦進行決策和分析。

    而這些分析工具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夠讓你快速歸因,理清大腦的邏輯,從而找到解決方案。

    所以那些看似牛逼的SWOT分析法、5W2H分析法,其實本質上就是對邏輯的梳理。

    說到邏輯的梳理,有兩個非常古老的方法,可以說不得不提。

    那就是歸納法和演繹法。

    數學老師在做證明數學定理的時候,就經常會用到這兩個方法:

    例如歸納法案例

    最簡單和常見的數學歸納法是證明當n等於任意一個自然數時某命題成立。證明分下面兩步:

    證明當n= 1時命題成立。

    假設n=m時命題成立,那麼可以推匯出在n=m+1時命題也成立。(m代表任意自然數)

    這種方法的原理在於:首先證明在某個起點值時命題成立,然後證明從一個值到下一個值的過程有效。

    而語文老師在寫議論文的時候,也會經常用到這兩個方法;

    例如,透過一般性的案例,證明某個結論。

    (比如,透過男人會傷心,女人會傷心,得出人都會傷心這個結論。)

    而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嚴密的理論,更是源自於這兩種方法,雖然每個領域解釋會有所不同,但是其原理是一致的。

    歸納法基於對特殊的代表的有限觀察,把性質或關係歸結到型別;或基於對反覆再現的現象的模式的有限觀察,公式表達規律。

    例如,使用歸納法在如下特殊的命題中:

    冰是冷的。

    彈子球在擊打球杆的時候移動。

    推斷出普遍的命題如:

    所有冰都是冷的。

    所有彈子球都在擊打球杆的時候移動。

    在我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歸納法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小助手。

    例如:

    公司這個月的銷售業績下滑了50%,現在讓你來分析原因並且提出對策,你應該怎麼辦?

    你是不是得先找出業績下滑的原因,然後才能提出應對策略。

    但是現在有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原因應該怎麼找,你想到的原因就是可能的原因嗎?

    未必,對吧?

    你搜集了很多公司的案例,也蒐集了公司歷史上的一些案例,你發現了一些普遍規律:銷售額的影響因素,一般可以分成內因和外因。

    內因可以分為好的原因和不好的原因,而外因又可以分為機會和威脅。

    你嘗試建立起這些因素的聯絡,看看哪些在一起會造成銷售額上升,哪些會造成銷售額下降,於是你歸納出了SWOT分析法。

    透過這個方法,你找到了問題的原因,並且成功提出應對策略,讓公司業績回升。

    這個思維方式,都可以稱之為——歸納法。

    歸納法的核心就在於,這是我們對過去事件的總結,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

    但歸納法的缺陷卻很大:他基於我們對過往事件的瞭解,推測出一個普遍性的解決方案,會存在思維的侷限性。

    比如:小明的媽媽很愛他,小剛的媽媽也很愛他………但這就是沒辦法推匯出:世界上所有的媽媽都愛他們的孩子。

    但實際案例中,我們就經常會發生這些思維的謬誤。

    比如,小剛不努力,他混得很差;小王不努力他混得也很差……所以不努力就會混得差。(這是一個看似正確實際錯誤的觀點)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到演繹法了。

    所謂演繹法是指人們以一定的反映客觀規律的理論認識為依據,從服從該認識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思維。

    是由一般到個別的認識方法,跟歸納法剛好相反。

    演繹法最經典的就是三段論:

    三段論,是指由兩個簡單判斷作前提,和一個簡單判斷作結論組成的推理。三段論中包含三個部分:一是大前提;二是小前提;三是結論。

    運用三段論,其前提一般應是真實的,符合客觀實際的,否則就推不出正確的結論。

    為了語言簡潔,我們說話,寫文章用到三段論大都採取了省略形式,有的省略大前提,有的省略小前提,有時省略不言而喻的結論。

    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會死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

    結論——所以蘇格拉底會死。

    演繹法的大前提來自於普遍規律,所以我們還是嘗試一下來分析剛剛那個問題:

    公司這個月的銷售業績下滑了50%,現在讓你來分析原因並且提出對策,你應該怎麼辦?

    你一點也沒有慌張,因為你已經掌握了銷售額下滑的規律。

    你已經掌握了這些真理: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銷售人員數量會引起銷售額變化;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廣告費用多少會引起銷售額變化;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淡旺季也會引起銷售額的變化;

    ......

    於是你開始逐一排查各個影響因素,最終發現原來是這個月行業進入淡季,淡季行業內的銷售額都會下滑,公司自然也不例外。

    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對嗎?

    但是實際情況往往是: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大前提(也就是客觀規律),甚至連很多專家都不還不知道,所以沒有真理支撐,演繹法其實適用程度有限。

    但又不得不說。現實生活中,很多厲害的分析方法,恰恰也是建立在這個兩個底層邏輯之上的。比如我們常用的金字塔原理,將問題進行分解,透過構建思維框架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但是這其實就涉及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我們自身構建的分類是否完全窮盡,是否完全合理?

    比如如何提高學習成績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成外因和內因,內因又可以繼續分成學生的基礎、學生的智商、學習的環境等等N多個因素,同時這N多個因素又可以再細分出N多個因素,可以說往下無窮盡也。

    你會發現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解決方案,只有一個相對高效的學習方法。

    而我們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面臨的更多的,恰恰就是這些複雜的問題。

    你會發現,所謂的分析方法,到了自己這裡,似乎沒有那麼靈驗了。

    因為我們本身的知識面和經驗有限,所以很多時候做分析也只得其形,不知其本質。

    所以,分析方法是工具,而如何用好工具,是依靠一個人的內在邏輯、知識來支撐的。與其去學習N多工具,不如先掌握好歸納和演繹這兩種基本方法,再去進行工具的學習。

  • 2 # 千紙若言

    傾聽問題,分析問題,然後讓男人自己想解決辦法;

    根據男人的解決方案,妻子在給出建議;

    要勇於打破這個迴圈,要不然兩人都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一直明白男朋友沒有那麼愛我了,我也不值得為他耗下去,可是還是捨不得他,感覺一直在作踐自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