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嶽西小毛哥

    總有那麼一部分人,看演義的時候跑來說三國志,其實他自己也沒看過,道聽途說一點。。。

    言歸正傳

    劉備伐吳為什麼不帶馬超,按照三國志上面所說,馬超是個很自私,天性涼薄之人, 他明知父親兄弟在曹操手上為人質,卻公然起兵,導致父親兄弟族人被曹操所殺

    劉備說女人如衣服,這句話應該馬超說更合適,他隴西兵敗投靠張魯,後轉投劉備,投劉備的時候完全不考慮漢中的家眷,曹操佔領漢中後,因為和馬超有仇,就把馬超的老婆送給了張魯手下長相最醜且很猥瑣的謀士閻圃 ,說白了就是羞辱馬超,馬超貌似很無所謂,一件舊衣服嘛,在劉備這邊又從新建立了家庭。。。這樣的人,劉備敢重用麼?

    從演義來說就簡單了,演義裡的馬超可就厲害了,出場怎麼形容來著: 虎體狼腰,面如冠玉,眼若流星,白袍銀甲、胯下駿馬、手拿一杆虎頭戰金槍。。。。三回合刺李通於馬下,二十回合擊敗張郃,人稱錦馬超,不僅厲害,還是個帥哥

    劉備伐吳,一部分為了報仇,另一部分為了統一天下 ,殺父之仇當然兒子來報了,關興、張苞都爭著搶著當先鋒,差點打起來,這時候你劉備說不行,讓馬超來當先鋒?

    其次,當時吳國沒什麼厲害將領,我是指武藝,關興張苞綽綽有餘,這點劉備心裡清楚

    再有就是,馬超在羌族裡威望很高,又是大將,後方防守需要他,重要特殊的關口,可以獨當一面,只有後方穩定了,防禦住曹丕軍隊,劉備才放心,才敢放手的去打孫權

    後來馬超47歲病死了,按照演義來說挺可惜的,搞的諸葛亮北伐,來一個張郃,打不過,來個王雙,又打不過。。。為了搞死這些人,諸葛亮各種花心思,騙進包圍圈,又是射箭、又是扔石頭、又是絆馬索、結果還讓張郃跑了,要是馬超在。。。算了,故事要是那麼完美,一邊倒的話,也就沒什麼看頭了

  • 2 # 曦陽揮手暮色歸

    《三國演義》中,劉備伐吳的時候怎麼沒讓馬超當先鋒呢?

    理由一:鎮守西部。劉備伐吳的時候,張飛被殺。張飛的防地閬中出現真空,劉備讓馬超鎮守,那時的魏延鎮守漢中。前面劉備同曹操爭奪漢中時,馬超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策應劉備,牽制曹操。可以看出馬超在這一帶很有威望,留守馬超防禦西部的是劉備最佳的選擇。

    理由二:口碑不好。涼州舉兵反抗打曹操,致使家中百餘口人被殺害,後又中曹操離間之計兵敗投靠漢中張魯。又受張魯部下排劑,只帶隨從人員投奔劉備門下,致使妻兒被殺。劉備稱王后,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

    理由三:帶兵難於服眾,影響士氣。兵敗曹操時丟下許多部下不顧(如龐德),投靠張魯,而後僅帶少數幾人投奔劉備。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讓劉備覺得馬超帶兵難於服眾。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彭羕私自見馬超說:“這個老兵痞,荒唐無理,沒什麼可說!”後又說:“你是外放官,我是內應,天下不會平定不了。”這番話令馬超吃驚,默不作聲,彭羕走後,馬超如實上報,後彭羕因此事被處死。這件事直接影響到劉備對馬超的看法。

    綜上所述,劉備伐誤未讓馬超當先鋒還是有原因的。

  • 3 # 峴批三國

    馬超不能也不會被任作先鋒。

    劉備在用人方面,把德行卡的很死,不同於曹操的唯才是舉,劉備麾下所用,皆忠勇孝廉,馬超雖武藝高強,卻入不了劉備的法眼!

    雖有威名,卻有勇無謀

    馬超真正走進歷史舞臺,是在公元211年的潼關之戰。西涼馬氏一直坐領涼州,在父親馬騰的帶領下,馬超在抵禦外族入侵的多次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被稱為神威天將軍,在當時的羌族等少數民族心裡 就是一個瘟神,只要聽說馬超來了,掉頭就跑,馬超之神武,當時難有人匹敵。

    當時的情況是,曹操一直擔心馬騰會有問題,於是便以入朝為官的名義,將馬騰軟禁與宮中,按理來說吧,投鼠忌器,自己老子都被曹操按在手裡,你還不乖乖聽話,想辦法把老子救出來再說,但是馬超腦子就缺根弦,或者說是個喜歡好勇鬥狠,大逆不道的逆子!居然起兵聯合韓遂反曹操,並對還在猶豫的韓遂大放厥詞:

    “如今我就拋棄親身父親馬騰,以將軍您為父親;將軍也應當拋棄親身兒子,把我當成你的兒子啊!

    雖在潼關之戰前期取得優勢,但後期非常容易就中了曹操的離間計,輕鬆被曹操擊垮。曹操也評價馬超不減呂布當年之勇,不過,雖為誇讚,實為大加揶揄罷了。

    由此可見,有勇無謀,又大逆不道,絕對是劉備所不允許的。

    羈旅歸國,常懷危懼

    劉備入住西川后,打算攻破葭萌關,開啟漢中門路,這時候馬超兜兜轉轉又來投靠張魯,與劉備鏖戰起來,後來經過李恢的勸說,歸降了劉備。劉備愛才不錯,但是馬超歸順後,並不得到重用。很快打響的漢中攻略戰,馬超只是張飛的副將,而且戰績平平,雖位列五虎上將,不過虛名而已。

    於是乎,馬超在歸順劉備的這幾年,越發的忐忑,當聽得彭羕一句醉話“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就嚇得趕緊表忠心也罷,膽子小也罷,立刻向劉備打小報告,實在不是大丈夫多為啊!哪裡還有當年錦衣馬超之神勇呢?如此婦孺之作為,也是劉備看不上的。

    積鬱成疾,悶悶而逝

    關羽死後,劉備就在為伐吳積極做準備,在劉備看來,夷陵之戰是非常重要的戰役,最信任的趙雲他都沒帶(當然有趙雲不同意的緣故),何況這個編外人員小孟起呢?

    馬超歸順後,經常活在痛苦之中,有時驚夢馬氏族群含冤而死,有時驚懼成為劉備的刀下亡魂,有時又因無法再征戰沙場的落寞而黯然失色。如此這般,馬超也終於扛不住了,正所謂上天要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這也是劉備沒選馬超作先鋒的一個原因,劉備伐吳帶走的,是蜀國目前正值壯年的二代將領,馬超這個意志消沉 又重病纏身的病虎,又怎麼能擔此重任呢?

    馬超好勇鬥狠,無孝義之舉,惡鬼纏身,又如何,建功立業,先鋒伐吳呢?

  • 4 # 周建廣

    這個問題需要用歷史學和社會發展學的眼光來看,就會覺得劉備與馬超有些格格不入。

    第一,劉備是漢室胄裔,自我感覺良好,道地的大漢族主義者,勉為其難,要匡扶漢室。馬超卻是西涼土豪,道地的番邦外族,豈能讓皇室後裔入眼。

    第二,劉備好哥們義氣,不是真正的豪俠仗義。一直重用結義的哥們,卻總是不喜魏延那樣的智勇雙全者。這決定了劉與馬隔心隔肚皮。當然不能與馬同轡征伐。

    第三,劉備根本不會用兵,也不是很會用人。他遠不如他的老祖宗劉邦會用人又會控人。在諸葛亮來之前,被人趕的到處跑,沒有立錐之地。他也不會訥諫,不聽諸葛亮勸阻,窮兵黷武,被陸遜火燒連營四十里,狼狽透了。他的絕招就是個故弄玄虛,甩他的阿斗兒,逼孔明表忠心。叫孔可以取而代之,逼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第四,劉備講的是大漢文化,而馬超卻是西域番邦文化。劉邦坐江山時主張和親。番邦們總是來漢討老婆要牛羊。直到漢武大帝主政後,認為大漢的姐妹們不能給番邦當老婆,打打打,一直打到新疆那邊,消滅了那兒的36個小國家。此後,漢文化大普及。漢室的人就鄙夷了。夷,就是番嘛!從心理學分析,劉備內心深處恐怕少不了對馬超鄙夷幾分。

    歸根結底,劉備與馬超有著不老少的本質上的區別,不重用馬超是必然。要是他能像他老祖宗那樣,不拘一格用人才,蜀國江山起碼不會那麼早就夭亡。僅供參考!感謝閱讀!

  • 5 # 路留星

    劉備、馬超都是羅貫中先生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劉備是三國梟雄之一,馬超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戰將。劉備伐吳之所以沒有讓馬超為先鋒,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馬超鎮守位置重要,不可輕動。在呂布死亡後,一些戰將開始凸現出來,比如關羽、張飛、張遼、許褚、趙雲等。馬超也是其中之一,除了是一員虎將,也是一方勢力的少主。在其父馬騰被曹操所害後,聯合韓遂舉兵報仇,一度把曹操逼入絕境。後歸降劉備,被封為五虎上將,鎮守邊關,由於馬超在當地很有威望,一時間無人敢來攻擊,在鎮守邊疆有很大貢獻。

    馬超積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為神威天將軍,臣已先遣一人,星夜馳檄,令馬超緊守西平關,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換,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憂矣。

    第二,劉備年老自大,不把東吳放在眼裡。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就說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操二人,其餘不足為慮。雖然當時心裡比較震驚和驚恐,我猜想是個正常人,心裡也會有一些高興和膨脹吧。《三國演義》中劉備在剛出道時就和關羽、張飛合鬥呂布,在書中叫三英戰呂布,一度被眾人津津樂道。在伐吳時,不排除有意氣用事,但聽聞東吳以陸遜為將,竟然口出狂言,不把陸遜放在眼裡,以致於蜀國實力元氣大傷。

    馬良諫曰:“陸遜之才,不亞周郎,未可輕敵。”先主曰:“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

    第三,劉備不信任馬超或對馬超愧疚。身為統治者和領導人,雖然沒有讀過《厚黑學》這本書,但是這份心智是有的。劉備心計頗深,在趙雲長坂坡大展神威救少主後,把劉禪放在地上收買人心。在早期眾人聯合反對曹操時,利用過馬騰、馬超父子的力量保全自己,馬騰之死在一定程度上,劉備有那麼一點責任。馬超武力出眾,和張飛、許褚從早到晚打了幾百個回合不分勝負,智謀上也是有的,打的曹阿瞞割須讓袍。這樣文采武略過於常人,勢力龐大的人,劉備應該是有提防的,想必不帶馬超也有這個原因。

    孔明曰:“操平生所慮者,乃西涼之兵也。今操殺馬騰,其子馬超,現統西涼之眾,必切齒操賊。主公可作一書,往結馬超,使超興兵入關,則操又何暇下江南乎?”

    筆者主要從位置、劉備自大、信任度三方面談了這個問題,認為劉備伐吳沒帶著馬超是有多方面原因。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歡迎補充交流。

  • 6 # 識海泛舟

    馬超,字孟起,三國時期扶風茂陵人,西涼馬騰之子。蜀國“五虎上將”之一。

    曹操攻打漢中的時候,馬超聯合關中諸侯韓遂等抵抗曹操,並且殺的曹操“割須棄袍”,後被曹操使用離間計後敗退,投靠張魯,但是張魯手下妒忌馬超的才能欲加害於馬超,馬超辭兵逃入氐中,恰逢劉備派李恢結好馬超,於是馬超歸附劉備。

    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後,劉備舉兵討伐東吳,但是並沒有帶馬超。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馬超另有重要軍務,不能抽調

    馬超父輩馬騰時期就開始經營西涼,且馬超因其勇武過人在羌族一帶頗有威望,被羌族人稱“神威天將軍”。

    我們讀《三國演義》知道,曹操如果進攻蜀國肯定是從北方過來取漢中然後直攻成都,因此益州北部的邊防壓力是十分巨大的,漢中由魏延把守,北部靠近西涼,只有馬超這樣既有能力又有威望的將領才能鎮守,因此當時馬超的主要任務是鎮守益州北部涼州地區,做好防守曹魏進攻的防禦工作。

    劉備舉兵討伐東吳,成都必然空虛,他也擔心此時曹操趁機進攻益州,因此益州北部防務工作極其重要,除非重大變故,否則馬超是絕對不能調離職守的。

    劉備的信任危機

    《三國演義》中把劉備刻畫的是一個極其忠厚仁義的人,歷史上劉備也大致如此,但是歷史上的劉備對待下屬雖然十分體恤關愛,卻給予他們的信任是很少的。

    蜀漢集團真正受到劉備信任的只有三人,關羽張飛兩位自家兄弟不用多說,是劉備最信賴的武將,文臣方面,劉備最信任的是法正,雖然劉備和諸葛亮歷來被認為是”君臣關係的典範“,但是白帝城託孤時也能看出劉備對諸葛亮不是完全信任的,且不聽勸阻要舉兵討伐東吳時,諸葛亮也曾說過“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也”,可以看出劉備對手下的信任程度是不夠的。

    馬超雖然投降了劉備,且劉備一直委以高位,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就封了馬超左將軍,其目的主要是兩點,一是需要穩定馬超,讓馬超安心歸順蜀漢集團,二是需要藉助馬超在西涼以及羌族一帶的威望擴充實力。因此可以看出劉備對於馬超並非真正的信任,更多的只是利用馬超的價值而已。

    綜上所述,我認為主要是兩點原因導致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時候沒有帶馬超,一是馬超確有重要軍務在身,鎮守益州北部,二是蜀漢後期劉備更加信任魏延,對於馬超趙雲都是不夠信任的,因此劉備出征的時候並沒帶馬超。不過事實證明,劉備出峽全軍覆沒,即使帶了馬超或許依然難逃失敗的命運。

  • 7 # 知行俠

    劉備雖不如曹操多疑,但劉備是沉穩中的猜忌,柔軟中的謹慎。

    不是死黨他不會信任,對馬超便是如此。

    關羽,張飛是一起起家的,那時還啥也不是,所以感情真摯,劉備也更信任關張二人。

    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況且人家孔明也是厲害,能“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沒人可比,也沒人能替代,不信任也不行啊!

    馬超既不是當年的班底,又不是劉備的嫡系,所以只好像鳳雛龐統一樣,一身才能,未必得用。

    所以,你明白了伐吳馬超為何當不了先鋒吧!

    信任,不是誰便都給的。

  • 8 # 煙雨踏秋殤

    我們都知道,馬超是漢末名將,其勇武不在張飛之下,而且馬超善於作戰,統帥這西涼騎兵,非常強大,曾與曹操在雍涼地區,鏖戰數年,甚至連曹操都忌憚,以致曹操說出“馬超不死,我死無葬身之地”。

    後來跟曹操爭奪涼州兵敗,投靠了劉備,但是卻被劉備閒置,或者沒有大用,甚至連劉備伐吳都沒有帶上,這是為什麼呢?

    馬超壽命不長。馬超壽命不長,在47歲就因病去世了(劉備登基的第二年),壽命不長理所當然限制了他的發揮。

    正如38歲死去的郭嘉,36歲逝世的周瑜(周瑜其實是病死的而不是給諸葛亮氣死的)一樣,多少英雄在三國時代都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啊!相比較,馬超的堂弟馬岱本身能力沒馬超出眾,但跟著諸葛亮走南闖北,也立下許許多多的汗馬功勞。命活得長是絕對有好處的(這聽上去好像是廢話),例如廖化,他老人家黃巾之亂就出場了,到最後諸葛亮北伐還用到它做大將。雖然民間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讓廖化這個將軍當得有點水分,但人家畢竟最後當上了大將了啊!又例如張頜,同樣也是出場比較早的,一開始跟著袁紹在官渡之戰登場了,到後來可以說是天下無敵手(當然那時候名將基本上都死光光了),原因何在?還不是命活得長啊!

    馬超投奔劉備,是在劉備攻打成都的關鍵時刻。那時劉備軍勢如破竹,進逼成都城下。但是由於成都城牆高厚、防禦工事齊備,城內兵馬糧草也充足,劉璋一開始還是決定堅守。並向張魯求援。但是隨著馬超投降劉備,兵臨城下,劉璋頓感大勢已去,拒絕部下的勸說,毅然開城投降。雖然馬超沒有斬殺大將奪得城池,但是正是其威名,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劉備少耗費多少時間多少糧草,一舉奪下成都,定鼎益州。

    其實,還是劉備不信任馬超的原因。

  • 9 # 雄心雅者

    在《三國演義》中,讀者們知道孫權偷襲荊州,殺了關羽,劉備不顧群臣諫阻,執意伐吳,為兄弟關羽報仇雪恨,最信任的諸葛亮和趙雲苦勸,劉備就是不聽,一定要為兄弟關羽報仇伐吳。

    諸葛亮和趙雲反對劉備伐吳,劉備報仇心徹非常生氣,就讓諸葛亮保護太子劉禪守成都,保護大本營,不跟隨伐吳。

    劉備要趙雲做後應兼督糧食,讓趙雲作為後方部隊,隨時接應劉備,任務重要督運糧草。

    張飛被劉備安排率本部人馬在江州會師,就是現在重慶,會師後守重鎮邊城不準曹操大軍來犯蜀地,張飛在出發前由於兄弟關羽被殺,心情很差,飲醉酒因用鞭打兩個部下,被部下復仇剌殺了。失去了兩個好兄弟的劉備,更加傷心,報仇更強烈,伐吳加快。

    大將軍魏延被劉備分配任務非常重要,鎮守軍事要地漢中,千鈞重擔,漢中是成都門戶和屏障,如果成都失守,劉備成都大本營就肯定沒有了,沒有了大本營根據地,劉備又要重回做以前流浪漢了,現在沒有好兄弟關羽和張飛,更加關難打下蜀地江山,所以鎮守漢中非常非常重要的軍事城堡。

    因此,劉備不得不讓馬超和馬岱協助魏延鎮守漢中,共守漢中上雙重保險,馬超的官位比魏延高,魏延是主將而馬超是副將,共守漢中,體現劉備對大將軍魏延領導才能能力,而對馬超的防備之心,為什麼?下看。

    劉備任老將軍黃忠為伐吳先鋒將軍,在伐吳中老將軍先鋒黃忠,中了埋伏,被東吳將領馬忠偷襲,一箭射中肩窩,因這原因五虎上將之一黃忠伐吳先鋒大將軍死去,所以黃忠在夷陵之戰爆發前傷重死去。

    重要是劉備在伐吳中,為什麼不選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為先鋒大將軍?而被劉備派去和魏延共守漢中重鎮,上雙重保險是有原因的;

    馬超雖然英勇善戰,被劉備的蜀國封為五虎上將,他跟隨大名鼎鼎的老將軍父親馬騰征戰數年,有大規模兵團作戰經驗,領導著驍勇善戰的鐵騎西涼軍, 劉備不帶馬超去伐吳是:

    伐吳是山路崎嶇,道路彎曲,山高水長,高山連高山,不是中原平原,不符合馬超帶領的鐵騎大規模兵團作戰,不可重任為伐吳先鋒大將軍。

    馬超是西涼軍頭領,英勇無敵,曾經還與張飛大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但劉備知道西涼軍向來多變,再加上馬超剛投誠劉備不久,劉備時刻提防馬超,更不可能把掌握軍權做軍隊伐吳的先鋒大將軍,

    最主要是漢中以西,有佷多少數民族,尤其是西涼軍,他們只服從馬超領導,未必服從劉備,漢中以西的少數民族和西涼等地方,有馬超在,就不會造反劉備,因此,劉備考慮清楚周到,留馬超震懾大後方的少數民族和西涼地區,不會造反後方,這就是劉備伐吳不會帶上馬超,更不會任命馬超為掌握軍權的伐吳先鋒大將軍。

  • 10 # 一夢潤心

    劉備征討東吳沒有讓馬超當先鋒,原因分析有以下四個方面

    馬超:驃騎英名神威天,獨鎮陽平蜀關閒

    一、重病纏身

    公元221年4月劉備稱帝,馬超升為驃騎將軍,位列“五虎上將”,領涼州牧,鎮守陽平關,抵禦西羌。由於馬超生長在西北,到了西川后水土不服,適應不了蜀國陰溼的環境,加上多年的戰傷,導致肺病日益嚴重以及其它病症的影響。諸葛亮用“單草”做藥酒治好了馬超的風溼,但肺癆已病入膏肓,回天乏術。公元222年初,一代英雄“錦馬超”英年早逝,年僅47歲。劉備於公元221年7月出徵東吳,所以馬超是不可能參與此戰的。

    二、另有重用

    劉備稱帝后委任馬超前往西疆鎮守,目的是抵禦氐族、羌族人以及匈奴人,這在古代應該算是重用了。這幾方悍族勢力時時刻刻蠢蠢欲動,馬超就是利用之前擁有的極高威望和勇武才能震懾住他們。其中“馬超平羌亂”的精彩程度不比諸葛亮“七擒孟獲”差,只是在演義中沒有大篇幅的提及。馬超死後,其子馬承及手下將領接替了他的衣缽,一直穩穩的守住了邊疆。

    諸葛亮出祁山就是因為有馬氏一族鎮守西疆而無後顧之憂。諸葛亮路經馬超墓前,還不忘駐軍前去祭拜,並痛哭道:“孟起一死,孔明實乃感到痛失一臂啊”。足見馬超一族雖然沒有開疆拓土,但在保家衛國、維護一方安寧上也算是大功一件。

    三、性格原因

    馬超雖然勇猛,戰力媲美呂布,但其人傲慢反覆、喜怒無常。做事衝動,不留後路,不考慮結果。那是他根本就不明白“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馬超先後害死了自己的父親、兄弟以及妻兒,而且多次棄自己的軍隊於不顧。他這樣意氣用事,不約束自己的行為,手下的人就會效仿惹出禍端,反過來戕及自身。

    馬超武力超群,但是有勇無謀,多次被“反間計”忽悠,衝鋒陷陣毫無二話,但在謀略上極其欠缺,關鍵時候毫無決斷。對於劉備這個用人高手怎麼會看不出來,就算馬超身體強健,也不會讓他去當征討東吳的先鋒。

    四、屢次變節

    馬超三易其主,而且還告發了自己的朋友彭羕,使其被處死,有點無情無義的意思。況且劉備知道馬超之所以會歸降,並不是真的臣服於己。為了防範將來馬超反叛於他,因此他有意將馬超安排在保衛邊境的工作之上。這樣一來,名義上安排了重要的位置,不至於馬超心生怨氣,起到安撫馬超和羌人的作用。也使得馬超缺少了攻城略地表現的機會,也就遠離了整個蜀漢的政治中心。

    一言以蔽之,換位思考下,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要參與一個重大的專案,你是帶個忠誠“良將”好,還是帶個“刺兒頭”好。因此,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劉備都不會讓馬超當先鋒。馬超的一生雖然是戰鬥的一生,但由於個性太強、桀驁不馴,雖有一身本領,也只能落得個:

    斄鄉雄烈冠當時,七尺孤墳宿草滋。 日暮鴉巢爭古木,雨晴蟻穴出豐碑。一門枯骨憐家禍,百戰餘生結主知。 四十七齡身早逝,關張無命與同悲。

  • 11 # 一誠財稅稅務籌劃

    馬超,是蜀漢五虎之一,諸葛亮稱之為“軍民兼備,實力突出”。他認為,就軍事力量而言,馬超肯定與關羽和張飛不相上下。

    然而,從建安二十年,歸順, 劉備, 馬超,到章武,第二年馬超病死。劉備只讓他去戰場一次,這相當於一場暴風雪。為什麼?事實上,這不是別人的錯。這都是因為馬超自己說了一句愚蠢的話。

    我們都知道馬騰,馬超的父親是西涼梟雄,佔領了一州,這本來是好事。中原一片混亂,謝天謝地,沒有人會惹惱西涼馬家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曹操統一中原,打敗了袁紹,開始關注西涼。建安十三年,為了緩和兩家的關係,馬騰來到鄴城,被稱為高升,實際上是一名人質。建安十六年,曹操以攻克張魯為藉口,向馬超借錢

    馬超,聽了之後,不顧老父的安危,悍然與曹軍,開戰,導致其父馬騰慘死。為了建立反聯盟,馬超還發現韓遂,是殺害其母的敵人,並說:“今天我們拋棄父親,以將軍為父。將軍應該拋棄他的兒子,把超級英雄當成我們的兒子。”

    為什麼你說韓遂是殺害馬超母親的兇手?據史書記載,“美國還襲擊了滕,殺害了滕的妻子。”當韓遂與馬騰,交戰時,他殺了他的妻子。如今,人們幾乎說不出馬超為了打敗曹操而與韓遂結盟

    正是因為這句話,馬超成了一個“勇敢無情、忘恩負義”的惡棍。對於這樣的人,即使力量更高,劉備敢用它嗎?

  • 12 # 半葦渡江

    第一,馬超是西涼人,西涼人善於馬戰和步戰,不善於水戰。而伐吳水陸並進,劉備的主要思想是滅吳,最終是要水戰的,所以,馬超去不合適。因為劉備也不想步曹操赤壁之戰的後塵。

    第二,馬超在羌人部落裡威信很高,威懾力很強,所以,在舉國之力伐吳的時候,國內守備兵力並不是很足的情況下,馬超守西北面可以說是用最少的兵力達到了最佳的效果。

    第三,也是一個最現實的問題,馬超幾次易主,他是在實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被逼迫反張魯投降的劉備,而且之前還反過韓遂。所以,馬超這個人的忠誠度很值得懷疑,劉備伐吳,需要的是部隊萬眾一心,同心同德,一旦部隊出現一絲絲的裂痕,就很有可能導致戰局失敗或者處於下風,加上劉備並不是很信任馬超,所以不能帶他出徵。因為一旦出征,馬超很難掌控。但是如果在國內鎮守,馬超是可控的,即使退一萬步來說馬超反水,影響的僅僅只會是一兩座城,並且也很容易被鎮壓下去,不會出現戰略性的威脅影響力非常有限,所以馬超鎮守國內是最佳選項。

    第四,若馬超忠誠度可靠,帶馬超出征伐吳,如果伐吳順利則一切安好,若不順利,甚至失敗,會損失國內最佳鎮守西北的武將。若馬超忠誠度不可靠,無論伐吳順利還是不順利,都猶如帶了一顆定時炸彈。這也是為什麼馬超投降之後,《三國演義》裡面幾乎沒提到他的原因。

    綜上所述,劉備伐吳,不可能帶上馬超。

  • 13 # 隔壁班的王小民

    眾所周知,馬超是漢末著名計程車兵。他的勇氣不在張飛.馬超擅長的戰鬥之下。他是西涼騎兵的指揮官。他非常強壯。他在梁勇與曹操戰鬥了幾年。就連曹操也嚇壞了,曹操說,“我不會死,我的結局很糟糕”。

    後來與曹操爭奪涼州失利,投靠劉備,不過是閒著,劉備還是沒用,連劉備伐吳都沒帶,這是為什麼?

    馬超的預期壽命不長。馬超活不長。他因病去世,享年47歲(劉備在位第二年)。他短暫的一生自然限制了他的表演。

    就像38歲去世的郭嘉,和36歲去世的周瑜,(周瑜實際上是死於疾病而不是悲傷),在三國時代,有多少英雄在他們的野心實現之前就已經死去了!相比之下,馬超的堂兄馬岱不如馬超,能幹,但他為諸葛亮遊記做出了很多貢獻。長壽絕對是好事(這聽起來像是胡說八道)。例如,廖化,他的老人黃巾之,在混亂中走了出來。最後,諸葛亮北伐也把它作為一個偉大的領袖。雖然民間流傳的“沒有將軍,廖化是先鋒”這句話讓廖化這個將軍有點掃興,但這個家族終於成了將軍!另一個例子是張頜,他也早些時候出現過。起初,他跟隨袁紹參加官渡戰役。後來,他可以說是天下無敵的(當然,當時所有的著名球員都死了)。為什麼?活不長了!

    馬超叛逃到劉備是劉備攻打成都的關鍵時刻。當時,劉備軍隊正在成都城下推進。然而,由於成都,城內城牆又高又厚,防禦工事完備,軍隊和糧食充足,劉璋決定一開始就堅守陣地。向張魯尋求幫助。然而,隨著馬超向劉備,投降,城下的敵人和劉璋,感到大勢已去,他們拒絕被下屬說服,毅然投降。雖然馬超沒有殺死將軍並贏得城市,但正是他的威望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使得劉備花費更少的時間和更多的乾草,一舉佔領了成都和定鼎益州。

    事實上,這仍然是劉備不信任馬超的原因

  • 14 # 不沉的經遠

    就演義角度來說,劉備不讓馬超參加伐吳之戰主要是因為對他另有重用。

    在正史上,馬超因為多次兵敗,家中屢遭大變,妻離子散,所以心情鬱悶,比劉備還早死一年。加上劉備對馬超並不信任,所以劉備伐吳時不僅沒有帶上馬超,甚至沒有安排他任何任務。

    但是在演義中,馬超此時任屬當打之年,所以劉備委以重任,命馬超、馬岱協助魏延共守漢中。應該說劉備這個安排是比較合理的。

    劉備伐吳時,調集了七十萬大軍,大將數百員,可以說是精銳盡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漢中留下足夠的力量以防禦曹魏可能的攻擊。此時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中關羽已經去世,張飛一心要為關羽報仇,自然是要一起去的。剩下三人中劉備需要一人為前部先鋒,一人留守永安為後應,順便監督糧草,最後一個自然是留守漢中。

    劉備伐吳第一個戰場在荊州。趙雲、馬超、黃忠三人中,黃忠是荊州土著,趙雲跟著劉備也在荊州住了十來年,熟悉荊州的環境。馬超卻從未去過荊州。所以這伐吳之戰自然是趙雲、黃忠兩人優先。

    而馬超祖居涼州,一向深得羌人之心,羌人稱馬超為神威天將軍。讓馬超協助魏延守衛漢中,可以利用馬超的威名震懾羌人,避免曹魏利用羌人之力進犯漢中。實際上後來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時,也是讓馬超守西平關,抵禦羌人。

    所以劉備這個安排還是根據眾將的特點而定,知人善用。

  • 15 # 學科學用科學談科學

    首先要明白馬超是什麼?

    在現實中,馬超是一個軍閥

    在三國演義中,馬超是忠臣,良將之後

    但是馬超是忠於漢室的,即馬超的父親馬騰也是忠於漢室的

    那麼劉備代表的是什麼呢?劉備的身份比較複雜,當他說出馬超的時候,他是有皇叔的身份,同時呢,他也是一個地方集團的一把手

    而劉備他攻擊孫權的時候,有一個思考

    當時如果劉備想突出,他是個保皇派的時候,他應該去攻擊曹魏勢力

    但是由於曹魏勢力過強,而孫權勢力相對來說較弱,如果攻擊下孫權勢力,劉備的勢力會得到提升,而劉備又以關羽張飛的死,為口號攻擊孫權,攻擊孫權,孫權並不是國賊,對漢室並沒有特別大的傷害,所以劉備無法使用很多親漢的力量,只能任用和自己關係好的力量,所以馬超跟關張,馬超跟劉備的關係,使得劉備覺得如果和馬超一塊兒,馬超也不會有什麼十分優秀的表現,因為馬超有馬超的利益訴求,馬超的利益訴求是西域,也就是羌族人的地盤,也就是他爸劉馬騰原來所在地

    所以說劉備沒有用馬超。合情合理,而且非常正確

  • 16 # 寄暇學宮

    《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小說,但是在大面上還是按照歷史來寫的。

    在歷史上劉備出兵攻打東吳的時候,整個出征的將領裡面,級別最高的也就是黃忠了,也是沒有帶上馬超。

    既然劉備能帶上黃忠,那為什麼就不能再帶上馬超呢?

    劉備成為漢中王之後,就拜馬超為左將軍。等到劉備成為蜀漢的皇帝之後,把馬超升遷為驃騎將軍,並且領了涼州牧。

    馬超臨終之前把馬岱託付給劉備,劉備就把馬岱的職位升到了平北將軍。

    從馬超、馬岱兄弟倆兒的職位和名號來看,劉備還是把馬超兄弟放到了涼州那個方向上,主要面對的還是羌族和曹魏。

    雖然如此,劉備在沒有其他將領可用的情況下,調換一下讓馬超去參戰也不是不行吧!那為什麼劉備還是不用馬超呢?

    就在劉備攻打東吳的前一年,發生了一件事兒。彭羕因為劉備調他遠出任職,就此對劉備新生不滿。彭羕因此就去勸說馬超背叛劉備。

    馬超等到彭羕走了之後,經過深思熟慮就把這件事兒如實上報給了劉備。

    劉備在聽取了諸葛亮的意見之後,就把彭羕給處死了。雖然馬超把這件事兒如實上報,但是劉備對於馬超恐怕不能不心生提防吧!

    馬超在歷史上雖然是這麼一種狀態,可是《三國演義》畢竟是一部小說,也是可以改動的呀。

    歷史上馬超是死在了劉備的前面,《三國演義》上馬超可是一直活到了劉禪繼位。劉禪繼位之後,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情節裡面也有馬超的戲份。

    按照這個邏輯來說,《三國演義》裡劉備攻打東吳帶上馬超也不是不可以吧!那為什麼《三國演義》不寫上這麼一段情節呢?

    《三國演義》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小的情節可以自由發揮,大的情節都是按照歷史來寫的。

    所以劉備即使帶上馬超前去攻打東吳,夷陵之戰還是以劉備戰敗來告終。這個大情節是不能改變的前提。

    這個情節應該怎麼安排才好?

    諸葛亮六出祁山,諸葛亮每次都是戰敗而回。可是因為情節處理的好,就更加突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形象。

    馬超參加夷陵之戰的情節怎麼進行處理?

    既不能因為馬超的加入改變戰爭結果,又不能因為戰敗影響到馬超的英雄形象,好象挺難處理的。

    在夷陵之戰戰敗之後劉備之所以能夠逃脫,全仗著有趙雲前來接應。如果沒有趙雲及時地趕到,那劉備的後果則很難設想。

    如果馬超參加了夷陵之戰,那馬超勢必會保護劉備逃脫。如此一來馬超和趙雲勢必就會發生衝突,必然會損傷其中一個的形象。看《三國演義》好象更看重趙雲一些。

    再退一步來說,馬超保護劉備全身而退,趙雲又及時地趕到了。有馬超和趙雲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出場,還不能令陸遜撤兵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吧!

    如果陸遜因為趙雲增援了馬超而撤兵,那麼諸葛亮的八陣圖就起不了作用了。那可是諸葛亮在入蜀之時在魚腹浦預先設定好的,這勢必又影響到了諸葛亮的形象。

    由此看來馬超參加夷陵之戰,會引起很多情節不好處理。

    我不知道羅貫中老爺子是怎麼個想法,反正要是換成是我的話兒,不知道怎麼寫才好,那就避開不寫唄,何必給自己找那麼多的麻煩呢!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17 # FIY浮雲居士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之子。家族顯赫,少年成名。

    攻打劉璋時投降劉備,後劉備稱帝時封為驃騎將軍,也是五虎將之一。

    這麼一位猛將,為何沒有帶他出徵吳國。這是劉備根據當時時局做出的決策。

    馬超向來是西涼界的大名人,威望甚高,劉備以為屏障,坐鎮西涼。西涼軍反覆無常,倘若沒有馬超在,指不定會出什麼亂子。如果真出了事,劉備正面要與孫吳交戰,家中起火,兩面受敵會讓三軍士氣低迷,不利於攻吳。

    況且馬超剛投降沒多久,劉備不得不去提防馬超。因此,攻吳斷然不會讓馬超去。

  • 18 # 輝哥7651

    馬超是難得的驍勇武將,只可惜有勇無謀,太容易中計,很難成大事。

    馬超先是投奔韓遂,後因曹操用計與韓遂反目投奔張魯,孔明用計賄賂楊松,使馬超進退不得,後又收服於劉備帳下。

    本韓遂對馬超有恩,當年馬超之父馬騰與侍郎因謀殺曹而不幸事洩,被斬於市。馬超二弟也遇害。馬超與馬岱投奔韓遂。之前曹操已有書信給韓遂,若將馬超擒赴許郡,即封韓遂西涼侯。韓遂因與馬超父結義為兄弟,相助馬超殺曹操,使曹操連失長安、潼關。

    曹操嘆之:“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

    後來曹操手下賈詡獻計,3招使馬超與韓遂反目。

    第一招遣人送書信與馬超,言:“待我徐徐退兵,還汝河西之地”。

    第二招書信與韓遂相邀於帳外相談一個時辰,只談京師舊事,不談軍務。令馬超心生疑惑。

    第三招曹操親筆作一書單與韓遂,中間要害處自行塗抹改易,然後封好送與韓遂。馬超見書信要緊處盡皆塗抹,更是猜忌。

    馬超仗劍潛入韓遂帳中,只聽得楊秋口中說道:“事不宜遲,可速行之”!超大怒,揮劍直入,超一劍望韓遂面門剁去,韓遂慌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

    五將揮刀齊擊,一時間劍光明處,鮮血濺飛。

    馬超殺出重圍,投奔張魯。

    馬超大戰葭萌關,孔明用小計使得馬超歸降劉備。

    如何可得?

    張魯手下謀士楊松貪賄賂,結好楊松差孫乾進書與張魯,可保張魯做漢寧王,張魯深信差人教馬超罷兵。一連喚三次馬超未回。馬超言:“未成功,不可退矣”。孫乾與張魯令馬超,一月限,依三件事,一取西川,二取劉璋首級,三要退荊兵。馬超無奈,與馬岱商議,不如罷兵。楊松聽聞又流言曰:“馬超歸兵,恐有異心,於是命張衛分七路軍,堅守隘口,不得放馬超進入”。

    馬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在隴西和她有一面之交的李恢作說客說服馬超歸降劉備,自此劉備得馬超。

    馬超兩次被人用計,三次易主,雖不是故意為之,但也是胸中無智慧,被人利用,也不是很光彩。

    劉備伐吳只是讓馬超相助魏延鎮守漢中,不用馬超為先鋒是有道理的,因為他不可擔當大任。

  • 19 # 流光言己

    三國演義七分真三分假,大部分的人物設定還是依據歷史事實及人物性格來拓展描述的。

    馬超雖勇,但必須加幾個定語,那就是僅僅匹夫之勇,有勇無謀,德行有失。

    劉備看不上馬超的無情冷血

    無論在史書還是演義中,劉備都是演化成一個德智兼備的明君。《三國演義》中更是被演說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國梟雄。因此,劉備在用政用人時,自然也會把德行操守放在選擇的第一位,這才能符合他是有德之君的人設

    尤可為稱道的是,劉備識人用人的本事。譬如不用張飛而啟用魏延守漢中,點出馬謖言過其實的斷語,這些用人之道,比諸葛亮都要厲害。

    當然,這一點也側面說明了一點,即劉備看似忠厚,對於人才總是付諸真心,但實際上,其人還是很多疑的。

    我們回頭在看看馬超的為人,對於後期拋去馬超的的悍勇不談。在他的戰爭生涯中,實際上是充滿了不少人性上的汙點。冷血,多疑,善變著都可以成為其陰暗的一面,而在不少史傳中也特別提到了他對父兄的冷血無情,而這點是最其最被詬病的。

    馬超等結反謀,舉約為都督。及約還,超謂約曰:“前鍾司隸任超使取將軍,關東人不可覆信也。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 ………………《三國志·張既傳》裴松之注《魏略》

    當然,馬超雖然歸了劉備,這卻是馬超二易其主後的決定,說白了,馬超的忠誠度不夠,很難在其後的生涯中獲得劉備的信任重用。

    此時的馬超也並不具備出征的時點

    馬超215年歸順劉備,先為平西將軍,後劉備稱王后,又拜左將軍。221年,劉備稱帝,拜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其實,光從劉備對馬超的官封來說,已經算是禮遇有加了。

    不過,劉備出征伐吳前,還出現了一件與馬超有關的事件,即彭羕事件

    這件事明確表達出了馬超此時在蜀國的境遇和尷尬。

    公元220年,視馬超為好友的彭羕被劉備遠放外地為官,臨行前彭羕去拜訪了馬超,兩人一起喝酒嘮嗑。此時,彭羕開始吐槽他被外放的滿肚子怨氣,馬超聽後,煽風點火的說:“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

    這話的意思是,彭羕你的才華跟諸葛亮、法正他們不相上下,主公怎麼會讓你去外邊的小郡做官呢,這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實際上,這句話,其實也表明了馬超此時的心聲,即不受重用,雖有名卻無實權的尷尬。

    彭羕聽完這句話,滿腹委屈再也忍不住,他不禁脫口而出道:“老革荒悖,可複道邪!”,就是說劉備這個老糊塗又蠢又壞,跟他有什麼道理可講呢。

    當然,這件事的結局是,彭羕走後以他的說話告發彭羕,彭羕於是被收監下獄。最後彭羕被處死,死時三十七歲。

    可見,此時雖然彭羕吐槽事件是被馬超舉報的。但聯絡起以往馬超的所為,本來就多疑,且對馬超不放心的劉備,怎麼會把一個連自己好朋友都要去告密的馬超放在自己軍中呢。

    此事發生在劉備出征前一年。想必,劉備甄選前鋒的時候,一定會考慮到將領的操守本領。馬超如此的道德表現,他肯定是再難登前臺了,在後方頤養天年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

    結語

    說來說去,征討東吳不用馬超,歸根結底還是劉備對於馬超的不信任,其雖勇,但勇而無謀冷血,對於注重道德標兵塑造的劉備自然不會把這樣一位有道德瑕疵的人委以重用了。

    實際上,把馬超的官位抬的很高卻無實權,凸顯了劉備對他的內心厭惡。實際上,收馬超,不過是劉備為了少一個敵人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朱之文近期成為網路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