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州仔啊東
-
2 # 使用者梅梅7
我女兒留學回來外地工作了,沒什麼事也不打電話,家人微信群也是有事才說幾句話。有時候打電話過去還不知道人家忙什麼,兩句話不到就掛了電話。我有時候就想,這是個例還是普遍的?我想現在孩子上學在外地的大部分會選擇外地工作,回爸爸媽媽身邊工作的很少,至少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家都這樣。這就有個問題,孩子大了,和家裡人溝通的越來越少,話題自然也越來越少。咱們要認可這個現象,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平時身體好可以打個工掙點零花錢,經濟上寬裕的老年大學學學畫畫,寫字,唱歌,養花,溜溜公園,走走模特步,等等。總之讓自己忙起來,和孩子的關係就像是朋友,多日了互相問候一下,節假日聚在一起吃飯聊聊天,如果他們的生活需要幫忙,力所能及去幫幫,不需要,就自己玩,不要太糾結和年輕人的共同點有多少。各自安好!
-
3 # 煙火音樂盒
有人說:“世界上有種結,叫做心結,難以解開。世界上有扇門,叫心扉,難以敞開。世界上有條溝,叫代溝,難以逾越。
心理學和社會學家把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稱為“代溝”或“代際衝突”。美國社會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一本名叫《代溝》的書中指出:“整個世界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之中,青年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和所有比他們年長的人,隔著一條深溝在互相相望……” 這些問題的出現有多方面的原因。
由於我們與父母在知識水平、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態度不一定相同,這是雙方矛盾產生的重要原因。
特別是當代青年人,有好一些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培養了獨立自強的性格,自身又處於高速發展,資訊化的時代。當投身工作,工作上無形的壓力,家庭負擔 ,於是迫不及待要提升自己實力來維持,而提升實力的途徑,資訊的獲得更多來自網路,從而減少了向上一輩請教,交流的機會,於是與老一輩越走越遠。
-
4 # 凡塵煙
我想你應該是個女孩子吧!
如果是的話就不奇怪了!
女孩子我男孩子畢竟還是不一樣啊!
家長過多的是對你的擔心,並沒有別的什麼,也不是想把你"圈養"起來!在大人的眼裡雖然你已經長大了.成人了,但是你還是他們的孩子,他們的眼裡你永遠是"孩子",明白我的意思吧!
其實不只你一個人這樣,有的時候就算是男孩子家長也會干涉一下!因為現在這個階段你是成人了,但是沒有成熟!!!
首先要理解父母這樣做的原因,其次沒事的時候和父母聊聊啊!這個溝通少的原因還是你自己,現在他們讓你感覺有點厭煩,所以你現在慢慢的不想和他們的共同語言少了!
以後在和他們談話的時候可以試試先從他們的角度出發,一點一點的說出你的想法,同時擺事實,講道理,呵呵!!!!態度誠懇,別有什麼情緒啊什麼的,這樣會顯的你不成熟.相信他們會接受的!!
-
5 # 時光荏苒青春不再
與父母難以溝通,大部分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其實有時候不是不能交流,而是彼此都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不願意去交流。
第一,因為因為年齡不同,想法不同,所以遇到事時就會覺得無法交流。
比如:父母想讓子女快點結婚生子,而子女覺得那是一種束縛。父母覺得子女不聽自己的,而子女覺得父母干涉過多。
其實換位思考,父母都是為了子女著想,他們都是過來人。一方面怕子女一拖再拖更找不到合適的,另一方面他們也能幫子女照看,從而減輕子女的負擔。再一方面,他們覺得養兒防老,早點結婚生子以後也有所依靠。
而子女卻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理想沒有實現,不想過早的結束自由的生活,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導致最後無法溝通。
第二,因為生活方式不同,所以互相都不理解。
比如:父母習慣了勤儉節約,早睡早起的生活方式,但是子女覺得掙錢就是用來享受的,雖不至於大手大腳,但是也不能虧待了自己。在作息時間上也不可能像父母那樣十年如一日的規律。
面對父母的嘮叨,就會覺得父母管的太多,自己沒有半點空間和自由,因此無法溝通。
第三,因為接觸的人群不同,所以缺少了耐心與傾聽。
比如:智慧軟體盛行的時代,父母會有些跟不上節奏。當父母需要子女的引導時,時間長了,子女難免會失去耐心。父母偶爾也會抱怨。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有隔閡,不願意交流。
其實,不妨想一想自己牙牙學語的時候,父母是如何耐心的教導自己。做父母的也給子女適當的空間,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陪伴,溝通。比如當著父母面說不出口的話,可以寫在紙上或者透過手機發送給父母。
或者閒下來時帶父母出去旅遊,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之下敞開談心,瞭解彼此的想法。
只有心結打開了,才能更好的交流。
回覆列表
為什麼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和長輩一起旅遊,這些原因你都知道嗎
雖然現在我們不管是從生活情趣,還是物質條件上來看,大家對於生活本身的多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對於原本簡簡單單的生活方式也不再滿意,每個人都想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充實。
旅遊,也從最開始少數人的娛樂方式,變成了如今這樣一個人人都會去做的一件事,不管是年輕人還是我們身邊的父母長輩,大家對於旅遊都是充滿了激情和期待,可是小編髮現,雖然這項休閒娛樂方式大家都喜歡,可是為什麼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和長輩一起旅遊的呢?今天小編就來一起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看看這些原因你都知道嗎?
一、興趣愛好不同
首先,說到這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之間,有些東西還是大有不同的,比如人們常說的三歲一個代溝,其實代溝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就拿旅遊來說,很多年輕人更喜歡充滿刺激未知的旅途。
他們想要自己的旅途是一場純粹自由,不受約束的,目的地在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切都要隨心隨意,可是在很多長輩們看來,這樣沒有計劃的旅行讓人們很沒有目的性,就像是沒有做好準備的行程,毫無章法,甚至有些慌張不安。
二、消費觀念不同
在旅途中,消費肯定是不可避免的,這一點年輕人的很多做法也無法讓長輩認同,就像住宿和吃飯的問題上,勤儉節約了一輩子的父母長輩,他們會覺得出門在外,只要選擇安全整潔的住宿環境就可以了,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說,旅行就應該是一場放鬆心靈和讓身體舒適的一次機會,他們更在意在自己疲憊了一天後,可以在一個舒適心儀的環境中休息,所以每次出遊,父母長輩們更多的是會選擇農家院或者旅館來住。
而年輕人則是會選擇級別高一點的酒店休息,除了住宿問題,還有就是吃飯的問題,年輕人覺得難得一次旅遊,一定要品嚐一下當地所有的美食才算是不枉此行,所以就會買上很多各式各樣的小吃,就算吃不完也要買下來要上一口,可是這在很多長輩眼裡看上去就是浪費,他們覺得在旅途中吃飯,只要吃的可口實惠就可以了,根本不會在意那些當地特色美食之類的。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了小編所說的這些原因之後,對照自己是不是有同樣的感觸呢?其實小編覺得,如果你想要讓旅行當作一次對父母和長輩的陪伴的話,那就要收起一些自己的小想法,畢竟這樣的陪伴實在是太難得,太短暫了,你或許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和朋友愛人旅遊,可是留下讓你陪伴父母旅遊的時間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