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文彬531

    帶孩子這事沒有絕對性,都是根據自己家的情況來確定。首先是條件,其次是時間。都是自家人儘量選擇對孩子的全方面發展和健康有益的人做第一首選。只要不是慣寵逆都可以!

  • 2 # 辰媽講育兒

    如果條件允許,不建議把孩子放在老家讓老人帶,

    從心理發展角度

    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容易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爸爸媽媽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從十月懷胎到哺乳期,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便是其他人不可取代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早期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如果孩子童年時期是由老人帶養的,等到孩子叛逆期乃至青春期,父母想進行管教是很難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看老”。

    年輕人和老人帶孩子的區別

    家長帶的孩子相對會更獨立,大多數老人會更溺愛孩子,特別是父母不在身邊,總感覺虧欠孩子,老人會更加偏愛,以至於很多事情老人“幫”孩子做,恨不得包辦孩子一切,比如:洗臉、穿衣、吃飯、如廁等孩子完全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

    但這不是絕對的,生活中也確實有一部分老人帶孩子會“緊跟時代”,他們像年輕媽媽一樣科學育兒。

    同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不得不讓很多寶媽休過產假便要馬上回歸職場,因此帶娃也就成了老人晚年生活的一部分。面對這樣的選擇,那個家庭還要看具體情況,分析利弊作出決定。

  • 3 # 陳老師說過敏

    現實和理論是有去別的

    不能機械地照搬理論

    爺爺奶奶帶孩子好處是盡心盡力

    問題是溺愛和過度照顧

    現實中與父母帶的孩子區別不大

    所謂說好與不好都是個例

    放心讓爺爺奶奶帶孩子吧

    要保證定期看看孩子

    至少要定期和孩子溝通

    畢竟是你的孩子

    不能放給爺爺奶奶就不管了

  • 4 # 阿布提說育兒

    這個答案每個家庭都不一樣的,肯定有的會,有的不會,畢竟沒有誰的生活都是那麼如意順意的。

    你如果問我,我肯定是不願意把孩子放老家給爺爺奶奶帶的。但事實上,我大女兒就是從小在老家爺爺奶奶帶到4歲的。

    其實,寶寶的爺爺奶奶老家也就離我們城裡35分鐘的車程,在爺爺年輕的時候都是騎腳踏車來城裡的,所以兩個家庭的這點距離不算什麼。之所以讓孩子在老家,是因為我要上班,而我家樓層比較高,沒有電梯,老人家爬上爬下太辛苦了。

    我女兒其實在老家過的挺好的,爺爺經常踩著三輪車帶她到處去玩的,去過山邊摘菊花、去過河邊撈小魚、去過果園摘荔枝等等。

    唯一不好的就是,兩個老人太寵孩子,為了孩子多吃點飯就端個碗追後面喂,孩子做錯事情也不捨得教育。以至於孩子小學1年級了還要餵飯,自己吃飯就慢吞吞;做錯事情不願意承認等。

    不過,這些也不是大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很多不好的習慣都能改過來的,反正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新的問題出現,也會有改正不良問題的機會。

    所以,在你認為需要把孩子放老家給爺爺奶奶帶的時候就不用太猶豫,既然需要那就執行吧,但凡有其他辦法,也就不會這麼做了。

  • 5 # 海鷗育兒

    我只能說說我的觀點和實際做法,我是不願意的,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無法彌補。

    還有就是我很不贊成老人的思想和觀念,因為太護犢子了,在他們眼裡兒子三十多歲了靠著老人是很光榮的事情,是他兒子的福氣,如果在讓他們帶孫子估計只能寵的無法無天,最後害的還是我,所以只能遠離老人。

  • 6 # 37度的木子

    關於把孩子放老家給爺爺奶奶帶的想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謂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看法吧。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十分堅持自己親自帶孩子的,我覺得自己帶與交給爺爺奶奶帶,兩者間終究是有巨大差距的。

    1.自己帶娃避免了傳統經驗式帶娃,更注重科學帶娃。爺爺奶奶帶娃大多數會習慣於他們過去積累的經驗說和老人言來照顧孩子,忽略了科技的進步,知識的更新,育兒學的更加完善。

    搖晃哄睡、把屎把尿、過早吃輔食、共用碗筷、不穿紙尿褲、綁腿等等做法,在爺爺奶奶那裡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卻不是科學的育兒方式。很有一部分爺爺奶固執己見,拒絕接受新的育兒知識,拒絕他們育兒方式的改變,總對年輕的爸爸媽媽說“你們就是這樣帶出來的!也沒見有什麼問題呀!”

    2.自己帶娃更能培養親子感情。將孩子放在老家,勢必不能與孩子天天見面,即使現在網路發達,即使相隔幾千裡,也能透過手機見到對方,然而,於孩子而言,他面對的終究是冰冷的機器,這不利於父母與子女關係的建立與維護。

    長時間的分離,尤其是0-3歲期間親子關係建立的重要階段,父母與子女間長時間的分離,必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的淡漠與抗拒。在這期間,他已經重新建立了親密關係,爸爸媽媽在他的認識中,已經不再是最親近的人了。這時候,倘若他再離開爺爺奶奶,他必定會有很大程度的心理抗拒。而讓他再與爸爸媽媽重新建立親子關係也將會是一個很難很艱鉅的事情。

    3.自己帶娃能讓我們更快的成長,學會承擔與責任。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在陪孩子進步成長的同時,我們會為了孩子要求自己更加快速的成長,擔起作爸爸或媽媽的責任,而不再像以前一樣,固執,任性與放縱。因為我們時刻緊記,我們需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做更好的自己。

    3.避免隔輩親的寵溺,自己帶娃能給出更有質量的愛和教育。爺爺奶奶對孫輩有著無條件無底線的寵愛,他們會為了哄孩子開心,讓孩子快樂,對孩子無底線的退讓和無原則的贊同,這點是大多數父母不贊同的。這種愛中是缺少理性的。

    做父母的卻不一樣,我們會考慮更多,不僅僅是孩子眼下的開心,還有他以後的健全。所以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的,卻帶有一定的約束性和合理判斷性。

    4.避免家庭矛盾。因為兩代人在育兒觀念上的差異,如果爺爺奶奶帶孩子,當出現育兒看法不一致時,爸爸媽媽首先會站出來指正,當爺爺奶奶的多少會覺得委屈和難堪,最終導致家庭矛盾。自己帶孩子則有效避免了這樣的矛盾。

    5.最重要的,自己帶孩子才能見證一個生命的每一次變化與進步,參與其中,與他一起成長,才能更加深刻的與他共情,這將是人一生中最滿足的事情。

    但是,現在的社會環境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自己親自帶娃,來自社會的壓力,生活點壓力和自己精神上的壓力,都可能會讓“自己生自己養”成為不可能,所以孩子怎麼帶不是簡單的一句話,還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全面的考慮,再下決定。

  • 7 # 37度暖爸

    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不會,也不應該這麼做。

    如果自己因為各種原因實在不能帶,可以把老人接過來幫忙,起碼晚上要能見到孩子,這是底線。

    把孩子放老家,一年見不上幾次,等到孩子上學的年紀再接回來,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養育環境的更換意味著拋棄。

    現在為什麼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注度在提高?

    孩子在家,爸媽一年回來一次,隨著年齡增長,還會和父母越來越疏離。爸媽一年回來一次,回來後帶著吃的、玩的、穿的,目的是從物質上彌補對孩子情感的虧欠,孩子也很高興,圍著父母轉。隨著時間增加,感情升溫,年過完了,爸媽又該走了,這對孩子是一種拋棄。孩子不會明白:“為什麼他們要走?為什麼不帶著我走?”

    等我想你們了,你們也不在身邊,我有事情了,你們也幫不上忙,隨著孩子年齡長大,自主能力越來越強,自然和父母越來越疏離。

  • 8 # 勤哥育兒

    如果工作真的很忙,特別忙,我會把孩子放在我的家鄉,讓爺爺奶奶帶著他們。但是我會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去接他們回來。因為照顧孩子從來不是吃好,穿好,睡好就叫好好照顧,而是引導孩子認識世界,給他愛和關懷,讓他能夠獨立健康地成長。

    有些人會問,老一輩人是否能帶孩子。這個問題相當於:20世紀80年代的醫學教科書還能使用嗎?是的,它當然可以使用,但是它遠遠落後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當然可以接受老人帶孩子,但是他們已經遠遠落後了。你的父母不會告訴你的孩子:什麼是校園暴力以及如何防止它;如何識別性侵犯並保護自己;什麼是死亡?開展簡單的體驗教育;等待.

    我不是指責他們“不理解”這些東西,但在那些艱苦日子裡,物質條件決定了他們不會理解這些東西。

    相反,校園暴力只是孩子之間的矛盾;性是一個羞於啟齒的詞;死亡是一個不吉利的話題。他們就是這麼想的。但是這些想法適合教育孩子嗎?

    你的孩子畢竟是你的孩子。他需要走向未來,而不是過去。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在思想或認知上領先於你。這就是教育的意義。教育是為了使一個人跟上時代的變化,甚至超前於時代的變化。與其讓孩子的思想永遠停滯在過去,還不如讓孩子的思想超越現在

    我記得一段時間網上的一個熱門話題,那就是奶奶帶的孩子和媽媽帶的孩子在衣服上的不同。我不認為奶奶讓孩子穿得難看但卻溫暖是錯的。但是穿得不好的孩子會被其他孩子取笑。這是思維的鴻溝和代溝。

    另外,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最需要的不是祖父母,而是自己的爸爸媽媽。當孩子在爸爸媽媽身邊的時候,他們只是偶爾想念祖父母。但是當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是每天都會想念他的父母。

    因此,當孩子們到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會帶著孩子,不管有多麼的艱辛和辛苦。我不會讓我的祖父母帶孩子去家鄉,讓我遠離我的孩子們。

    

  • 9 # 書山亦塵

    會把孩子放在老家讓爺爺奶奶帶嘛?為什麼?我的觀點是,看情況。第一,看經濟能力是否支撐把娃帶在身邊。第二,看爺爺奶奶能否照顧好娃,最起碼要保證能安全,健康長大。第三,有經濟能力時,考慮科學的教養方式,孩子身心健康,還是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

    第一,每個為人父母的,都想愛孩子陪伴孩子。但是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有些人負擔不起把娃帶身邊。

    很多低收入者每月三五千,夫妻一起也就6-8千每月,一年也就6-8萬。把老人家接上來,娃在城市上學,是筆不小的開支。租房吃飯,學費,一起額外得多花2-3萬起碼。加上夫妻自己生活費,一年3-5萬就沒了。這樣根本存不下來錢。偶爾沒工作,失業,就很難負擔得了,壓力可想而知。所以沒得選擇,只能把娃留在老家。

    第二,看老家爺爺奶奶的生活環境是否安全,孩子能否健康成長。

    比如我父母家就在馬路邊上,車來車往,村子裡有老人過馬路時被撞身亡。所以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帶在馬路邊生活,就不是太安全。

    還有一個健康,衛生問題。爺爺奶奶如果很懂個人衛生,飲食營養,能把娃帶好,還是可以放心的。但有些家庭條件不是那麼好的老人家,節約慣了,吃的用的都極度節儉。不捨得吃肉,菜黴了不捨得丟,選買最便宜過期的菜等等;不捨得用水洗澡,365天只用水摖下身體;抹完飯桌灶臺的抹布,又給娃摖手,摖嘴巴。這樣娃就會面板嚴重感染。我們小孩就是這樣的。所以當時孩子一歲多,直接辭工,把娃留在了身邊,沒讓奶奶帶回老家。

    第三,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是把娃帶在身邊。對孩子學習,身心健康更好。

    哪個孩子不想要有父母關愛?哪個父母不想陪娃長大。孩子成長期只有一次,長大了錯過了就再也沒有辦法彌補。帶娃在身邊,花費多,自己也累,但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好好把孩子學習培養好,讓孩子在愛的環境長大,孩子會自信,陽光,倍感幸福。這會讓孩子一生受益。保證生存之後,掙錢和教育孩子相比,還是教育重要!

  • 10 # 做幸福的女人rr

    為了孩子的一生,請不要把孩子放老家讓爺爺奶奶帶。

    首先,不讓爺爺奶奶帶的理由並不是說爺爺奶奶不愛孩子,相反不同的家庭,有的爺爺奶奶可能更愛孩子,但是要看愛的方式,如果是溺愛,那麼很可能是毀了孩子。還有的,是不敢管教孩子,因為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出於對孩子不自覺的同情,有的爺爺奶奶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也不加制止和改正,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人生觀,那麼當他在面對未來社會生活的時候一定會受到打擊,輕者生活不幸福,重者就是心理不健康或者犯罪。

    第二,兩代人的教育觀念相差甚遠,爺爺奶奶還秉持著過去的教育觀念,“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錯誤觀念,會導致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愛,而心中擁有愛是一個人一生是否幸福的重要評判標準。特別是在幼兒三歲以前,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

    另外,爺爺奶奶由於年紀大,身體的原因導致他們已經沒有更多的精力,為孩子付出耐心,去觀察和詢問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並願意教會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所以,這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於他們品行的培養。

    最後,也是最讓所有人糾結的一個問題就是,陪伴孩子,說的輕鬆,誰願意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可是錢從哪來,想要孩子成才,不給他掙錢,怎麼培養他,怎麼生活。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這確實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但是你要知道,二者不可兼得的時候,“舍魚而取熊掌可也”,你認為錢更重要,但對孩子來說,陪伴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是你用多少金錢都無法彌補的。所以,不要再糾結,除非你愛金錢比愛孩子更多一些。

    人生是一場修行,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愛和責任,讓我願意為了孩子不斷地去學習,去成長。

  • 11 # 楊任曦育兒

    每個人情況不一樣,結果也就不一樣!但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自己帶!

    1.我們可以見證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錯過了。

    2.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既然你把孩子生下來,你就有責任帶他,如果在自己沒有能力帶孩子的時候,最好不要考慮要孩子。這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3.看過好多寶媽分享自己帶娃和老人帶娃,那真是分分鐘給你換一個孩子!

  • 12 # 點亮兒教

    我不會的!我家兩個娃兒,老大自己帶到可以走路,奶奶幫忙照看!老二,外公外婆來我家幫我帶!因為我和老公不是一個地方的,我是在男方家生活!老公外婆一直不願意來帶二妹,說是不習慣城裡的生活!說帶娃可以,但是必須帶回老家去,你們小時候不也是在農村長大的嗎?現在翅膀硬了,嫌棄了?其實哪裡是嫌棄農村,她們根本不能體會當年她們外出打工,一去就是十多年,我們是東家丟兩天,西家丟兩天那種感覺?我太想和父母在一起了,哪怕窮點,我也覺得在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以至於父母說帶回老家,我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只想陪伴在孩子身邊,讓他身心得到更好的愛!

  • 13 # 我是蓮子

    如果您問我為什麼?

    第一個原因:因為我小時候就是被放在老家讀書一段時間,對我父母來說因為有了弟弟忙不過來,是對我暫時的安置方式,但唯有我自己都體會那種被留守的心情,一種一輩子也不想再提起的往事。

    第二個原因:給爺爺奶奶帶,一不小心您就會錯失孩子的很多關鍵期,一但錯過,往後想彌補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更可怕的是有些關鍵期是永遠也彌補不了的。

    希望我以下的故事影片對您的問題有幫助。

  • 14 # 西瓜媽媽輔食

    如果不是實在是條件不允許的話我絕對不會的。

    第一點,孩子沒有留在自己身邊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和交流。而我自己以前就是這樣一個留守兒童,一年只有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回來。其他時候都是電話聯絡,每每在電話裡基本上都是他們的叮囑,和讓我們好好學習。我在以前漫長的18年的歲月裡,我對他們是熟悉又陌生的,直到我畢業出來工作之後,和他們在一起生活了,我才慢慢的熟悉了他們。我不想我的兒子也和我一樣,我希望我和他是很好的朋友。

    第二點,教育問題,一般留守兒童都是在農村的。而農村的教育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老家是江西的,不算富裕,但是也沒有很貧窮。而現在農村的學校已經沒有多少學生了。記得我表弟上學的時候大概是15年的時候,他們班上只有9個人,因為學校人數的減少,學校的老師也走了很多,留下的基本上就是年紀比較大的老師,教育水平自然就差了很多。

    第三點,這個是飲食問題,現在家裡小孩都比較少,老人也會比較寵愛一些。但是老人的寵愛有時候就是孩子喜歡吃什麼就買什麼,現在添加了各種各樣東西的食品又很多,這樣的東西吃多了對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是非常的不好的。

    現在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好的教育,吃的健康放心,還是帶在自己身邊的好。

  • 15 # 配音惡搞

    1.隔代親,更寵溺

    也許老一代在帶自己孩子的時候,改嚴格的會嚴格,改教育的會教育,孩子有了壞習慣,會及時發現,但是一旦放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大部分老人家就會變成寵娃達人,多年後再次看到這麼小的寶寶,在他們心裡,寶寶就是最需要呵護的嫩芽,任何危險的事物都會損害寶寶。

    但是其實這樣是不好的,在寶貝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對外界事物各種探索的,感知歡樂的也要感知痛苦的,如果單方面排除感知痛苦的行為,會讓孩子變得脆弱,不堪一擊,一點點打擊都受不了。也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暴躁,因為沒有得到滿足而大發雷霆。

    2.比較難跟上時代的腳步

    我們的時代是進步的,不得不承認在新事物出現時,大部分年紀大的都沒有年青的適應快,孩子應該接觸的是最新興的事物,(不是遊戲哦)比如攀巖,各種興趣班,旅遊,甚至是爸爸媽媽工作上的事,這些都能讓孩子見識更廣,學習能力更強,對於培養獨立性格有很好的的幫助。

    但是老人家由於體力不太好,沒有辦法花更多精力陪伴孩子體驗這些,而且老一代的工作大部分也不適合如今的時代了,他們喜歡談自己年青時的經歷,這些對孩子確實也很好。但是相比於父母陪伴的孩子來說,他們在學習上會更難適應,畢竟現在的學校大部分都使用各種app,網路和新科技了。

    3.提前體驗老年生活

    網上有很多寶貝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看起來很萌很可愛,這是因為他們用最萌的形態做著老人們的動作,反差萌特別招人愛,但是其實孩子們是活力四射的,他們需要和同齡人一起奔跑,做遊戲,而不是養生。

    還有就是穿著上,老人家因為身體不太好,會怕冷,所以穿的比年輕人多,他們對溫度的感知和孩子的是不一樣的,到大部分老人都覺得孩子比自己更要保暖,於是就出現了老人帶孩子,一個個都穿的像個棉球球一樣,這樣限制了孩子的運動,而且孩子容易出汗,一天下來,裡面的衣服溼了,外面卻看不出來,很容易著涼。長期這樣,孩子的身體會越來越不好。

    4.世界觀的扭曲

    由於孩子長時間不和父母待在一起,他們的內心會很敏感,內向的孩子會認為父母並不愛他們,和父母的關係就很微妙了,一旦小時候形成了,後面就很難改了。

    如果遇到性格不太好的老人,還會在孩子面前編排別人,甚至自己的媽媽,讓親子關係更加惡化,我之前就遇到一個奶奶帶著4歲的孫女,問她要不要去媽媽家過週末,孩子一聽立馬大哭了,奶奶馬上安慰說“好好好,奶奶陪著,哪兒不去啊,奶奶會保護寶貝的,”簡單的一句話,就將敵我分清楚了。

    5.老人會更累

    老一代都是苦過的人,好不容易孩子們都長大了。可以享享福了,又要照顧小祖宗,為什麼說是小祖宗呢,因為現在大家都重視孩子的發展了,不像以前,只要孩子們活著就好,現在的孩子不僅身體營養要跟上,學習進度也不能差,家長們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從嬰兒開始就有了,老人對這些懂得也不多,一天天的跑也很累,他們也不懂這些,沒辦法輔導孩子,也許他們還不認同這樣打雞血的教育,矛盾就產生了,辛辛苦苦的帶孩子,可能在女婿/媳婦那裡落不著好話。

    我看到的大部分老人帶的孩子會比較粘人,缺乏安全感,不好獨立上課。而大部分父母帶大的孩子性格開朗,自信,語言表達能力強,適應力強,學習速快較快。

    說了那麼多隻是說了大部分出現的情況,其實也有的老人特別時髦,帶的孩子性格很好,但畢竟是鳳毛麟角。

    其實老人可以在父母忙的時候幫著照顧孩子,平時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挺好的,但還是建議,有選擇的話,最好父母帶。

    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都是不可逆的,他們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有很大的影響,不要想著過段時間再怎麼樣,當你停下腳步時,可能會發現,你的孩子變得很陌生了。

  • 16 # 小亞談影視1990

    為什麼要放老家?為什麼要讓爺爺奶奶帶?

    一.城裡的教育資源比老家的好,孩子在城裡可以見到更廣闊的世面,還可以提高自身審美能力,注意自身形象,從頭到腳乾淨整潔。

    二.對於孩子最重要的是爸媽的陪伴,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和爸媽的不一樣,等孩子長大後跟爸媽住一起就不親近,矛盾會很多。

    三.爺爺奶奶退休後也該好好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以前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不是再把時間掛在孫輩身上,否則適得其反會跟兒子媳婦產生家庭矛盾。如果要幫可以每月帶孫輩出去玩個兩次三次。

  • 17 # 熊媽碎碎念

    作為一個二娃媽,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我絕對不會!同時也建議所有媽媽們,不要幹這事,生活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沒有媽媽的陪伴,孩子的童年是灰色的,並且會給孩子的心理帶去嚴重的影響。

    通常把孩子放老家的媽媽有幾種:

    1、經濟條件不允許

    很多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單單靠爸爸一人賺錢養活不了家,這時候需要媽媽也出來工作賺錢,但因為孩子沒人帶,所以只能把孩子扔在老家。

    有些人會讓爺爺奶奶從老家過來帶孩子,但有些老人不習慣城市生活或婆媳關係不融洽從而拒絕前來,或者老家還有一些農業,不捨得放下等。最後用犧牲孩子的童年來成全大家的世界。

    2、父母不負責任

    儘管生孩子是雙方自願的事情,但很多父母把孩子生下來後就不聞不問了。我見過很多媽媽從孩子生下來那刻起,就沒有盡到一個媽媽該盡的責任,把孩子扔給老人全權管教,包括晚上睡覺都是跟奶奶睡。導致很多孩子最後只跟奶奶親,這真是當父母的一種悲哀。

    這類父母,他們哪怕經濟條件允許,也不願意呆在家帶娃,而是寧願選擇外出工作,甚至還不願意把孩子帶在身邊,因為麻煩事多,扔老家給老人帶多舒服呀,夫妻仍然可以享受二人世界。

    那麼把孩子放老家讓老人帶會出現哪些問題?

    1、對孩子過於寵溺在性格方面。老人家對於孩子通常過於寵愛,沒有太多的規則,導致孩子從小就沒能立下好的規矩,最終養成一身的壞毛病,到了長大後就很難改變了。在健康方面。老一輩的育兒觀念通常比較傳統,沒有太多的醫學知道,如果孩子生病了,除了農村的醫療裝置水平有限,再者就是老人喜歡自己用一些土方法來為孩子治病。比如,發燒用捂的,燙傷用牙膏,天氣稍涼就穿了一身衣,出汗了出不捨得及時脫等。孩子容易感冒體質也會變差。在餵養方面。很多老人都很排斥奶粉,總認為買的東西不營養,要自己做的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於是,沒幾個月就用稀飯或米湯來代替奶粉等。在安全方面。在老家,幾乎年年都會發生溺水事件,因為老家的池塘多,也沒有做任何防護措施,老人家一旦忙起農活,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安全。

    另外就是電源與熱水問題,很多家裡的電源都是裸露的,孩子好奇會去抓扯,非常危險。還有就是熱水問題,燙傷事件基本每年也都會發生,老人家比較健忘,也沒那麼細心,把孩子扔老家真的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2、孩子心理不健康

    孩子三歲前是最渴望媽媽的懷抱的,這個任何人也替代不了,如果一個孩子早早就被扔在老家,那麼勢必給他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

    情感上得不到滿足。當一個孩子情感上得不到滿足時,他們的安全感也同時被破壞。孩子一旦失去安全感性格上會出現煩燥、過度依賴、極度不自信等問題。

    總之,讓孩子當留守兒童是非常不明智的,哪怕生活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只要能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再怎麼辛苦,孩子心裡都會覺得很滿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貓的眼睛怎麼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