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傅立為
武周王朝(690年-705年)是武則天建立的王朝。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獲承認的女皇帝,前後掌權二十一年。
武周王朝仍然襲用唐制,武則天既是唐朝的皇后,又是兩個唐朝皇帝的生母,且死前恢復唐朝,死後以唐朝皇后身份葬於乾陵,故歷史上一般把武周不會視作獨立的朝代,但慣例上把武周計入唐朝帝系,武周時期計入唐朝統治年數。
對於這段時期治績一直有爭議。有人認為武則天當政時期,唐朝的政治出現了全面的倒退,若非唐中宗復位,武則天幾乎篡奪大唐皇室,說武則天統治時期處於“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之間的低谷。
也有人認為,武周的發展能承接貞觀的強盛,為其後的開元之治建立強大而又穩固的基礎,實在功不可沒。武周政權採用唐朝的一貫手法統治,實質只是短暫改朝換名,而她死前唐朝的國號恢復,對唐朝的及後發展利多於弊。
-
3 # 宛若星辰暖若夕陽
幾乎歷朝歷代,對於武則天的敘述,都是這樣的:我國唐代女皇武則天如何如何……
在沒有網路網文的時代裡,武則天幾乎是毫無爭議的唐朝女皇。
那麼問題來了:武則天上臺以後,明明已經宣佈改國號為周了,並且武則天的王朝,也有著武周的稱呼,為何敘述武則天,還要說唐朝女皇呢?
我認為說武則天是唐朝女皇和武周女皇沒區別。
這好比說契丹皇帝耶律洪基和遼朝皇帝耶律洪基性質一樣;又好比說後金皇帝努爾哈赤和清朝皇帝努爾哈赤一樣,沒區別。
唐朝與武周的關係
1、如果武承嗣做了皇帝
唐朝和武周到底是什麼關係?
其實個人感覺,這取決於武則天的一念之差。
歷史上,武則天對於誰來繼承皇位,也有著糾結:武則天的皇位繼承候選人有兩個:
(1)李顯,是武則天的兒子;
(2)武承嗣,是武則天的侄兒。
後來歷史我們知道,武則天被迫把皇位還給李顯,而李顯登基以後,立刻宣佈恢復唐朝國號,唐朝得以延續下去。
而倘若武則天當年一念之差,立武承嗣為太子,並且沒遭遇神龍政變,那麼,武周可以算作一個獨立的王朝。
因為,只有武承嗣成為武周皇帝,李唐的江山,才真正意義上的落入外人之手。
這意味著性質不同。
2、如果武承嗣沒做皇帝
而如果武承嗣沒做皇帝,那麼,李唐的江山,可以說從始至終都沒落入外人手裡。
我們要知道:武則天雖然做了皇帝,但按照古代觀念,武則天身為武家的女兒,在嫁入李家以後,就不能算是武家的人了,而只能算李家的媳婦。
而李唐的江山,讓李家媳婦當皇帝,也算不得落入外人手裡——當然,前文說過,如果武承嗣當了皇帝,那就算落入外人手裡了。
而既然李唐江山從始至終都在李家人手裡,那麼,武則天時代,也不能視為唐朝滅亡,故而,武則天可以算作唐朝女皇。
至於說武周國號的改變,這就好比遼代歷史上,遼代國號一會兒叫契丹,一會兒叫大遼一樣,皇帝始終是耶律家的人,國號改變,但政權依舊沒變,總不能說契丹改國號為大遼,就意味著契丹滅亡吧?
同樣道理。
結語
所以說,武則天在位期間,唐朝並沒有滅亡,只是國號改叫了武周,而唐朝和武周的關係,屬於一個王朝在不同時期叫不同的名字,並非武周滅亡唐朝,也並非唐朝推翻武周。
並且,不論是用唐朝女皇還是武周皇帝來形容武則天,都是沒錯的。
-
4 # 本是白楊樹
兩者本質上並無區別。武則天執政即未從大方向上更改李唐初期的政策,也未將李唐王朝交於非李姓後人。總體而言,武則天受到的爭議主要是由於:1、女性執政;2、非李姓執政;3、損害唐朝貴族的利益。實際上,武則天執政不過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皇位繼承人,所謂的武周王朝也可以視為特殊時期的國號而已。
此觀點可結合下文百度的一些資料進行理解。
一、武則天封后
武則天被李世民封為五品才人,雖為受到李世民寵愛,卻在李世民病重期間,與太子李治建立感情。後李世民逝世,武則天被送入感業寺為尼,李治為帝后與之重逢,時值王皇后無子失寵,建議李治將武則天納入後宮,以打擊情敵蕭淑妃。
入宮前,武則天已懷孕,入宮後便生下兒子李弘。武則天回宮後,迅速打敗蕭淑妃,獲得李治的寵愛。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則天便被拜為二品昭儀。
據《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永徽五年(654年),武則天產下長女安定思公主一月後,暗中將其掐死,嫁禍王皇后。李治因此欲”廢王立武“。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宮廷謠言說王皇后與其母柳氏行厭勝之術,李治得知後大怒,將柳氏趕出皇宮,而且還想把武則天由昭儀晉封為一品宸妃,由於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後才不能成事。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李治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很多大臣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武則天前進的道路也因此充滿艱辛。李治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於是,武則天開始成為李治政治上的“戰友”。不久,中書舍人李義府首個支援”廢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則天的重賞,很多中層官員看到支援“廢王立武”有利可圖,便轉而支援立武則天為後。同年十月二十日,李治下詔,將武則天立為皇后。
二、武則天執政
顯慶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李治病與武則天因此逐漸出現裂痕,途中欲廢武則天,但未成功。
乾封二年(667年),李治因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652年-675年)監國。太子年幼,結局可想而知。
上元元年(674年),武則天將李治稱為天皇,並自稱天后,實欲自尊。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病逝,立李賢為太子,李賢680年謀逆,改立李顯為太子。
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李治駕崩於紫微宮貞觀殿,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
嗣聖元年(684年)二月,李顯打算任命韋皇后之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李顯生氣地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武則天以此為藉口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轉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
……
三、武則天稱皇
前前後後,李氏正統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稱稱皇,載初元年(690年)九月,百官及帝室宗戚、遠近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計六萬餘人,俱上表請願,睿宗亦上表自請賜姓武氏。不久後,武則天方準所請,於九月九日親臨則天門,大赦天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
四、還帝於李氏
中途武則天如何治天下,暫且不論。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侄子武承嗣、武三思謀求為太子,武則天經過多方權衡之後,立李顯為皇太子。
五、武則天無字碑
武則天立無字碑,讓後人評其功過。
-
5 # 八卦研究室
武則天的武周王朝與李唐王朝的最大區別是皇帝是女的,姓武而不姓李。
660年,武則天受高宗委託處理朝政,後又垂簾聽政,與高宗並稱“二聖”。大權在手,她仍不滿足,罷免異己,毒死親生兒子李弘,幾次廢立太子。最後,終於達到目的,登上了權力的巔峰。改唐為周,建都洛陽,自稱聖神皇帝。
武則天天資聰穎,文史皆通,頗具政治才能。她採取了很多措施,不但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還維持了社會安定,海內富庶,使得唐朝進一步走向繁榮。
她善用刑賞大權,用酷吏剪除異己。武則天雖然心狠手辣,但也虛心納諫,頗有太宗之風。她還善用人才,以各種方式選拔,自舉、試官、貢士殿試、設員外官、武舉等。在她統治期間,也確實選用了大批有才能的大臣,如狄仁傑、姚崇、婁師德、郭元振等。
她注意興修水利,獎勵農業生產,還在邊遠地區屯田,所積軍糧可用數十年。武則天的軍事才能體現在防禦外敵上,她採取積極防禦的措施,抵制了突厥、吐蕃、契丹等外族的掠奪和騷擾。692年,還收復了失去20年之久的安西四鎮,使碎葉河流域大片土地重歸大唐。
武則天對唐朝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
6 # 93四個金
本質上並沒有區別。武周和李唐看似是兩個王朝,實際上是一個。因為武則天本來就是李治的皇后,是一脈相承的,並且她的統治疆域和唐朝是一樣的,第三她到最後還是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並沒有傳給武姓之人(儘管她曾經有這個打算)。武則天的武周儘管她的國號並不是唐,但她實際上繼承的是唐朝的政治體系,雖然她大殺李姓宗嗣,更改官制,可實際上和李唐是一樣的。
-
7 # 科學說史
武周王朝指的是武則天當女皇帝的15年的王朝。
它和李唐王朝區別其實不大。
血緣上:從古代來說,武則天嫁到李家後,應該算李家的人了。而且武則天之後的唐朝皇帝都和武則天有血緣關係。
政治上:武則天雖然以唐代周,但政治制度還是延續李唐的。雖然她讓一些武家的人入朝為官,如武三思,武承嗣,但這對當時的政治制度基本沒影響。
繼承人上: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當時的武則天有兩個繼承人可選:她兒子李顯和她侄子武承嗣。我們後面知道,武則天選擇了李顯。這使得皇帝的位置又回到了李氏子孫的手裡。但如果武則天選擇了武承嗣,那天下就真的落到外人手裡了。畢竟武承嗣和李家的關係並不密切。
這裡再說一下,武則天沒動過把天下給武承嗣的心思嗎?她肯定是有的,但她考慮了兩點:
第一是對她自己來說,她和李顯是母子關係,和武承嗣是姑侄關係。有兒子侍奉母親的道理,沒有侄子侍奉姑姑的道理。從她個人的私心來講,選李顯比選武承嗣要好。
第二是對王朝穩定來說,那時,忠於李唐的人仍在多數,把位子給李顯,他們會忠心輔佐;把位子給武承嗣,他們肯定會造反,這對王朝是非常不利的。
由這兩點,武則天就選擇了李顯。
總結:武周王朝與李唐王朝區別是不大的,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成武周王朝是李唐王朝的一部分。我們說唐朝289年,是把武周的15年算進去的。
-
8 # 紹明6481
歷史上的封建王朝,都是以姓氏繼承的,武則天當皇帝時,還是以李姓繼承,只不過是改了年號,武周朝還是香火繼承李家,武家是他的外家,所以說武則天也無法改變的。
-
9 # 芙蓉逗秋雨
武周王朝與李唐王朝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武周是武則天篡權李唐的江山建立的,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又把江山還給了李唐。並且,在武則天去世前,留下遺詔取消帝號,以後身份葬於乾陵。
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並赦免王皇后、蕭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韓瑗、柳奭三人的親屬。 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
-
10 # 元靖公子
對武則天普遍稱呼都是唐朝女皇,因為武則天雖然連廢兩帝,改唐為周,但是實際上仍然是唐朝沒什麼區別。
1,從文武大臣的構成成分來說,狄仁傑,王孝傑,婁師德,魏元忠,唐休璟,李多祚等人都是高宗晚期 崛起的朝廷新秀,他們都是心繫李唐的。
2,雖然武則天有幾個同族的侄兒,但是要論血緣親近當然還是兒子最親,當時有很多大臣都說過,如果傳位給侄兒哪有侄兒給姑母供奉血食的道理。只有至親骨肉,陛下才能供奉不覺。促使武則天將內心的天平更加倒向了自己的親兒子。
3,二聖其實在正史裡感情甚篤,武則天的幾個侄子確實是無才無德,所以退位的李旦仍然是皇嗣(實際上的太子)後來又接回李顯。
4退位後她去帝號,與高宗皇帝合葬,抹掉了改朝換代的痕跡,表示自己只是個託孤攝政的皇太后,高宗皇帝的皇后。
則天將大漸,遺制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其王、蕭二家及褚遂良、韓瑗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鹹令復業。是日,崩於上陽宮之仙居殿,年八十三,諡曰則天大聖皇后。二年五月庚申,祔葬於乾陵。
回覆列表
武則天建立的武周王朝是她將唐朝國號改為大周,自立為君。因此武周王朝本質還是唐朝的延續,並沒有脫離唐朝的統治。所以一代女皇武則天建立的武周與大唐王朝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關係,沒有唐朝就不會有武則天建立的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