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康小王爺

    要說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帝王的墓沒有被發現,我首推成吉思汗!

    至於成吉思汗大家肯定不陌生,他和他的家族成員統一蒙古、殲滅西夏、滅金、消滅花剌子模、南下降宋等等使得版圖橫跨歐亞大陸。

    由於他在殲滅西夏時染了風寒,在班師回朝的途中去世,死於六盤山下清水縣,一代天驕就此隕落!

    成百上千年來,成吉思汗死後葬在什麼地方一直是個謎。首先要了解蒙古族特殊的喪葬制度。我們都知道,自古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是典型的遊牧名族,逐水草而居,趕著他們的勒勒車,牧著他們的羊群,哪裡草肥水美就走到哪裡,四海為家,無拘無束,不像漢人是農業文明的社會,土地將人牢牢地束縛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由於生活方式的不同,造就了蒙古族特殊的喪葬制度——秘藏。

    秘藏具體步驟是這樣的,皇帝死了,在事先選好的風水寶地,當然必須在草原,因為蒙古人也知道落葉歸根的道理,然後挖一個大坑,將皇帝以及陪葬品埋了,然後再殺掉所有參與埋葬的工匠。他們不像漢人一樣堆個大土堆,立個牌樓,生怕後人給自己“送錢”來找不到路,蒙古族是這樣的,不封不樹,就是不修建任何地標性建築,在墓上邊播下草種,萬馬踩踏而過,這樣來年草長高了,茫茫大草原,在古代沒有GPS的情況下,鬼都記不起來埋到哪了,這個時候牽來一頭剛下崽的母駱駝,當著母駱駝的面將小駱駝殺死,第二年再將母駱駝牽來,母駱駝到了這個地方因想起它的孩子會落淚,就能確定皇帝墓葬的位置,進行祭拜,此後永不祭拜。

    有史料記載:“國制不起墳壠,葬畢,以萬馬蹂之使平,……以幹騎守之,宋歲草及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最後重要的事情再說一下,那就是現在的成吉思汗陵,簡稱成陵。那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市區40公里。而不是他真正的墓,到底成吉思汗的墓什麼時候能重現?那就有待於未來我們考古來發現!

  • 2 # 笑看古今趣味歷史

    夏朝的皇陵因為年代久遠又缺少文字記載而沒有發現。

    商朝從湯立國到盤庚,共經歷十世十九王。這些帝王陵墓沒有歷史記載,至今也沒有發現。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是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自商開始的文字記載使得周朝的皇陵的尋找比較便利了些,但由於年代的久遠還是有除了文王武王的陵墓外的大部分沒有找到,但此時的分封制使一些諸侯的陵墓得以發現。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的一個亂世,由於國家統治時間短暫,每個帝王都很注意陵墓的安全情況,其修建和埋葬都很隱蔽,所以至今都沒發現。

    五代十國又是中國一個亂世,此時的帝王陵墓也已剩下的不多了,除了後周帝陵,南唐二帝陵外,大部分被歷史湮滅。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國家,統一全國後,其貴族仍保留著秘密下葬的習俗。史書記載蒙古族貴族死後不起墳,只是埋葬之後"以馬揉之使平",然後在這片墓地上,當著母駱駝的面,把子駱駝殺死,淋血在地上,然後派千騎士兵守護。到來年的春天,草生長茂盛之後,士兵遷帳撤走,而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其墓地所在。如果皇室要祭祀時,就拉著那隻喪子的母駱駝引路,母駱駝悲嗚之處便是墓地。由於墓地上無任何標誌,也就無法辨認靈柩真正所在地點,所以現在元朝一代的帝陵仍無法找到。

  • 3 # 拍案再驚奇

    元代的帝陵至今一個都沒發現

    中國曆代帝陵基本上都不用去發現,皇陵似規模通常都是非常巨大的,在明朝之前,皇陵都是建有高大的封土堆,遠看猶如一座大山,非常顯眼。

    總體來看,中國一直是一個流行厚葬的國家,帝王尤其如此,絕大多數皇帝在剛登基之初就開始著手修建陵寢,皇陵的規模通常都是很龐大的。

    不過有一個王朝的帝王一直堅持秘葬,這個王朝就是元朝,元朝的帝王陵墓至今一個都沒發現,甚至連大體位置都不知道。

    元代帝陵都是不封不樹的,即沒有封土堆,也沒有任何的地面建築,甚至連一塊記錄生平歌功頌德的石碑也沒有。傳說從成吉思汗開始,大蒙古國和元朝的歷代大汗或皇帝都被秘密地埋葬在蒙古高原的起輦谷。

    當年成吉思汗在征討西夏時突然逝世,之後他的遺體被秘密運回蒙古高原下葬,對成吉思汗的下葬地點,現在還有爭議,大多數學者認為葬在蒙古高原。

    一路之上,蒙古人的送葬隊伍殺掉一切所遇之人,而在成吉思汗遺體下葬之後,蒙古人又殺掉了所有的工匠,以免墓葬細節和地址被洩露出去。

    據明代《草木子》記載待陵寢修建完畢後,蒙古軍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以後,所有的元朝帝王都延續了秘葬的傳統,由於實在是太低調了,元朝15個帝王陵寢至今一個都沒找到。

  • 4 # 大叔就喜歡你這樣的

    恐怕多得數都數不清!首先是明惠帝(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做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失蹤者之一,朱允炆究竟死於何時何地,至今仍然沒能破解,所以他的墓也一直沒發現。國內曾經有多個地點聲稱發現了朱允炆的墓,但都證據不足,無法被採信。

    另一個是李自成。清朝的官方定論是:李自成在九宮山被鄉民殺死。但包括金庸先生的《雪山飛狐》在內,一直有一種說法:李自成沒被殺,而是當了和尚,號稱“奉天玉大和尚”。不管哪一種說法屬實,總之目前還沒證據證明,某處墓地就是李自成墓。

    吳三桂在三藩之亂後期稱帝,不久病死,具體埋葬地點不明。近年來有一種觀點認為他被葬在貴州省岑鞏縣境內,但這種觀點同樣受到了質疑。

    從成吉思汗到元順帝,元朝歷代皇帝的陵墓都沒被發現。內蒙古的成吉思汗陵並不是埋葬他遺體的地方。絕大多數(甚至可能是全部,具體情況忘了)突厥可汗也是這樣。

    還有商周時期的帝王陵,也有不少還沒發掘。5北京的明十三陵只發掘了一個,其餘12個都沒有發掘;陝西的秦皇陵、漢唐一堆皇帝的陵墓,除了被盜掘過的,沒有一個被髮掘的。

    建國以來唯一一個事先知道是皇陵還組織發掘的,就是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了,好像是萬曆皇帝的墓,50年代郭沫若組織發掘的,結果大量絲質、紙質、木質文物剛出土就腐化了,當時的考古技術無法儲存,於是中央出臺規定,今後皇帝的陵墓禁止發掘。

    但這並不代表此後真的就一直沒有皇帝的陵墓被髮掘過,前幾年揚州發掘開的隋煬帝陵墓就是一座皇帝陵墓,但是事先大家並不知道,是一個工地在施工時無意間開啟的,事先大家甚至不知道那裡是一座陵墓!如果實現知道的話,這座墓按照規定也是禁止開掘的。

  • 5 # 痴語呢喃1988

    曹操留下了七十二疑冢,可惜他的墓終究還是被發現了;而距離更近的元代十五位皇帝的陵墓為何至今都沒有被發現?

    分析如下:

    陵寢選擇空間大

    蒙古人認為人來源於大自然,死後也應迴歸自然,所以他們都選擇在人煙稀少的大草原下葬,而草原太過於遼闊且又在不停地移動,目標太大所以無法準確定位陵墓位置。當時蒙古統治地域廣大,甚至有的皇帝死後埋葬漠北草原上(現在中國版圖之外),中國即使有考古隊願意去費時費力地去排查搜找,也沒有那個權利了。

    先進的下葬理念

    元朝皇帝不會修巨大的陵寢地宮,甚至連墓碑都不會立,陪葬品也是少的可憐。這種現象解釋有倆個:一是蒙古人沒有肉身崇拜,他們不重視這些,二是在部落混戰時期,土地時有兼併,部落首領陵墓的陪葬品常常被洗劫一空,所以留下了保密葬法。如此葬法有以下兩個好處,首先修建的陵寢不大,需要的人力則不會太多,知道陵寢地址的人則也更少,其次摸金校尉看沒有好處可撈,就不會惦記。

    獨特的下葬方式

    他們下葬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土葬。但過程會有點複雜,首先用楠木做一個死者的身材大小一樣人型棺材,噴上漆後,用黃金箍牢,讓其看起來就是一整塊的木頭。挖墓時挖土也有講究,挖土整塊整塊的挖,並按次序擺放在一起。棺材入穴後,再將土塊依次復原到原位置,挖出的多餘新土則運到遠處扔掉。第二年草長起來,埋葬皇帝的地方就和周圍地方一樣平整,無法讓人看出這裡埋葬過人。

    嚴格的保密制度

    史料上關於元朝皇帝陵寢記載少之又少,據說無論是造棺材還是挖土的人,甚至是下葬路途遇到不相干的人,事後都會被秘密處死。皇室宗親如何祭司先祖?先是再陵墓中殺死一隻吃奶的小駱駝,之後歷年都是透過小駱駝的母親去找陵寢的位置。

    基於以上種種,元朝十五皇帝的陵寢到底在哪裡?至今仍是一個謎。

  • 6 # 都市歸隱者

    元蒙古族建立的國家,在統一了全國後,其貴族仍保留著秘密下葬的習俗.史書記載蒙古族貴族死後不起墳,只是埋葬之後"以馬揉之使平",然後在這片墓地上,當著母駱駝的面,把子駱駝殺死,淋血在地上,然後派千騎士兵守護。到版來年的春天,草生長茂盛之後,士兵遷帳撤走,而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其墓地的所在。如果皇室要祭祀時,就拉著那隻喪子的母駱駝引路,母駱駝悲嗚之處,就是墓地了。由於墓地上無任何標誌,也就從此權無法辨認靈柩真正所在地點了。所以現在元朝一代的帝陵仍無法找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我們活在《七龍珠》的世界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