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澹臺驚蟄

    致良知不是絕對的不虛偽和所有行事都坦蕩蕩,我贊同致良知,但不支援絕對的不虛偽和行事全都坦蕩蕩!致良知是王陽明先生心學主旨思想,致良知就是做人做事要堅守自己內心的道德底線,知行合一,實事求是。而每個人的良知是不同的。現在的社會道德崩壞,人與人之間利益至上,一切向錢看,缺乏最起碼的信任,也不敢隨便的信任不熟悉的人。所以我們在內心和思想中需要“致良知”,而在行事上需要根據不同的場合、環境、人來選擇行事方法。有時善意的虛偽能夠不傷人不傷己,保持和諧,過於真誠和坦蕩反而會刺傷周圍的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就如《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一樣。人是群居動物,只有融入社會首先才能活著,活著,其次才有一切!

  • 2 # 許慎文藝

    是的,致良知就是不虛偽,坦蕩蕩。

    在我的印象中,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三大理論支柱之一。它是心學的核心觀點。而良知是與生俱來的,它是本心,是心之本體,是天理,是天道在人的層面上的存在狀態和存在方式。 良知是人的道德之本。人從事一切道德的實踐,只有透過道德活動來表達,人存在的本質就是德性本質,道德活動就是人本性的自然流落,就是道德的內在自覺; 良知是人的理性之本。人之所以能夠獲得知識,能夠認識世界,是因為人有良知存在,如果沒有沒有良知,就不可能獲得真理知識。

    虛偽是什麼呢?虛偽就是虛假不真實,就是表裡不一、口是心非。 譬如對領導和對領導所決策或所做事,本來心裡是有不同的意見或持反對態度的,而嘴上卻是什麼“英明、正確......”之類的話。受批評或者是挨檢討甚至挨罰款了,心裡很不舒服,但是嘴上卻是什麼“經過領導的幫助教育,使我對自己的錯誤有了深刻的認識,使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之類的話......凡此種種,無不體現著虛偽。這與坦蕩蕩相比,是很低劣行為。

    而坦蕩蕩呢,它就是心地正直,心胸開闊,做事做人光明磊落。正孔老夫子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只有做人坦蕩,才能使你掌握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而改善你自己所知道的東西,這樣一來,你才能更好地致良知,才能在自己的心中升起一片光明。心中光明瞭,就可以洞悉天下一切事物中的隱秘細微之處,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趨近於完美。

    所以,讓我們自覺踐行致良知行動,時刻提醒自己良知的存在,時刻修煉自己的美好心靈,摒棄表裡不一、口是心非的一切“虛偽”表現,不要跟著感覺走,要坦坦蕩蕩做人做事,要讓自己的良知心靈真正歸位,並認真做到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以此讓良知在社會中發揚廣大,也讓自己的一生在無怨無悔中得到圓滿。

  • 3 # 凝定之水

    陽明先生好像這樣解釋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意念真誠,先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像厭惡臭味,就像喜愛美女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不自欺,不欺人。

  • 4 # 雨潤hrp

    致良知是王陽明在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經歷了張忠團伙處心積慮的百般構陷而能毫髮無損後提出的,可以說是一次飛躍。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對“格物致知”提出了全新的理解,後又在實踐中踐行了“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最後提出了“致良知”,可以說是給了王陽明心學的靈魂。致良知,說簡單點就是用良知去為人處世,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而良知是能分清是非善惡的,你的意念所到之處,正確的就知道是正確,錯誤的就知道是錯誤,而我們不能欺騙自己的良知,遵循自己的良知去做,這樣就能存善除惡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可以說是致良知的步驟。

    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心理怎麼想,就怎麼去努力,但你心理的想法需要良知去判斷正確與否,只有”格”後並實行,那就會釋放出無窮力量。

  • 5 # 南村群童701

    王陽明“致良知”沒有善惡之意,並不特別強調善良,而是強調“心理健康”,即用正常的、健康的心理對待人與事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肺功能可以查出什麼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