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核心部分配置几几只以及比例,衛星部分配置幾隻以及比例,分別從穩健、平衡、進取三各方面講一講,希望與各位基金配置大神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21
回覆列表
  • 1 # 晴天豔雪

    基金的配置不要超過四隻基金,核心資產選擇一到兩隻穩健型基金的佔60%跑贏通脹,選擇一到兩隻高風險股票基金佔30%進取型增加超收,選只貨幣基金佔10%日常生活備用。

  • 2 # 海馬價值定投

    首先做基金配置之前,要建立自己的基金池,3一5年業績靠前的基金,還要分別研究這些基金的風格:比如成長風格、價值風格、均衡配置風格、有基金經理善於擇時,行業主動型,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等。

    接下來介紹“核心+衛星配置”,“”核心基金”一般選擇2只成長風格+2只價值風格共佔組合資產60%比例,再來構建“”衛星配置”選一隻消費基金和醫藥型基金共佔組合資產30%比例,然後選擇一隻滬港深的基金佔比10%的比例。

    比如我選幾隻基金配置如下:

    成長風格:

    嘉實新興產業股票 15%

    興全商業模式優選 15%

    價值風格:

    安信價值精選股票 15%

    易方達藍籌精選 15%

    消費風格:

    匯添富消費混合 15%

    醫藥風格:

    中歐醫療健康混合 15%

    滬港深基金

    富國滬港深行業精選 10%

    定期再平衡各類基金的權重,一直保持這個比例。

    進取型的投資者倉位可以100%持有偏股型基金:嘉實新興產業股票15%+興全商業模式優選 15%+安信價值精選股票 15%+易方達藍籌精選 15%+匯添富消費混合 15%+中歐醫療健康混合 15%+富國滬港深行業精選10%=100%

    定期再平衡各類基金的權重,一直保持這個比例。

    平衡型的投資者偏股型倉位50%+債券型基金50%,偏股型50%:嘉實新興產業股票15%+興全商業模式優選 15%+安信價值精選股票10%+易方達藍籌混合10%,債券型基金50%: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A 15%+招商產業債券A 15%+南方祥元債券C 20%=100%

    定期再平衡各類基金的權重,一直保持這個比例。

    穩健型的投資者配置偏股型30%+債券型基金50%+貨幣基金20%,偏股型:嘉實新興產業股票15%+興全商業模式優選15%,債券型基金: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A 15%+招商產業債券A 15%+南方祥元債券C 20%+工銀貨幣A 20%=100%

    定期再平衡各類基金的權重,一直保持這個比例。

    但是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設定各種基金型別的權重,基金90%的收益靠的是資產配置。基金配置基於長期投資!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個人的投資習慣和愛好,圖中的基金只作演示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 3 # 愛股軒友

    投資策略有千百種,通常被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人開發使用。現在很多個人投資者也開始利用量化平臺持續改進或開發出新的投資策略。很多策略聽起來複雜而神秘,具體實踐更是高難度動作,並且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援。這些策略彷彿離我們普通投資者很遙遠。但總有一些策略,不僅平易近人、好學易懂,而且執行起來難度也不大,效果還很不錯。價值平均策略就是一個經理論和實踐驗證的優秀策略,能夠指揮“指數基金”這一強大軍隊屢打勝仗。除了價值平均策略,還有一種同樣以指數基金為基礎的投資策略,叫做核心衛星策略。

      &資產配置的“核心—衛星”策略&

      “核心—衛星”策略(Core-Satellite Strategy)發軔於1990年代,現在已經成為成熟市場上資產配置的主流策略之一,全球著名的資產管理機構如先鋒、瑞銀、巴克萊等都在應用這一策略為客戶配置資產。

      ”核心-衛星策略”( Core-satellite Strategy)是基金的一種資產配置策略。通俗來講,所謂”核心-衛星策略”就是將基金的股票資產分成兩部分,每個部分一般分別由不同的投資組合組成,其中一個部分在整個投資組合中所佔的權重更大些,對整個投資組合的安全和收益起到”保駕護航”的決定性作用,因而稱之為”核心”,目的是為滿足投資策略對這類資產基本的收益和風險要求;另一個部分在整個投資組合中所佔的權重略小,以核心組合為基本依託,但是就像一顆顆衛星圍繞著大行星遨遊太空一樣,在一定條件的約束下,它可以有更加廣闊的投資空間,投資更加主動、更加積極、更加靈活,是為”衛星”,為的是增強收益和分散風險。

      核心衛星策略的優勢:

      成本優勢:因為大部分倉位是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而且調倉頻率低,可以大幅度降低組合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多樣化:核心衛星策略可以納入多種資產類別,選擇範圍廣。隨著ETF產品的逐漸豐富,這種選擇機會還會更多。

      易於管理:指數基金提供了長期更加穩定的表現,明確的倉位比例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為情緒的影響,調倉標準清晰,只要嚴格遵守紀律即可。

      風險控制:核心倉位相比於股票的穩定表現,降低了組合整體業績的波動性;而各類別資產之間相關性低,也可以顯著降低單一類別資產的風險。

      核心衛星策略同時具備指數基金和股票的優勢,通常情況下,在市場上漲時,總能跟漲,避免了“賺指數不賺錢”的尷尬;而在市場下跌時,跌幅又小於市場主流基準,避免了猜測和跟隨市場“風格”的風險。長期來看,這一策略優勢明顯。熟悉資產配置理論的社友們知道,資產配置的重要優勢是“在保持預期收益水平的同時承擔更小的風險”或“在承擔同等風險水平的同時獲取更高收益”,核心衛星策略就是資產配置理論的最佳實踐。

      &實施步驟&

      第一,確定投資目標,對大類資產做出相應的配置。

      在進行投資之前,投資者應當先確定自己的投資目標:收益預期有多高?為此能夠承擔的風險有多大?投資期限有多長?大類資產配置的合理性取決於是否與投資目標相符。在確定投資目標之後,投資者可以透過收益風險計算,在股票、固定收益、大宗商品、私募股權等資產類別中進行搭配,確定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配置比例。

      選擇資產類別時,資產本身的屬性和品種之間的相關性非常重要。從屬性上來說,資產本身要具有內在價值,持有期間能夠產生穩定的現金流,那些純粹靠擊鼓傳花式的博傻遊戲來贏利的品種是不在我們的選擇範圍內的;從相關性上來看,不同品種之間相關性越低越好,越能凸顯核心衛星策略的優勢。但這一條不能一概而論,一是因為相關性不是一成不變的,二是僅僅為了低相關而選擇品種會因小失大。而考慮相關性的同時,選擇低估值品種尤其重要。總體而言, “ 低估值、弱相關” 是我們選擇資產類別的重要原則。常見的資產類別主要有以下幾類:

      1、現金:在核心衛星策略裡,現金至少有兩個作用:一是應對系統性風險,二是作為倉位動態再平衡的調節池。系統性風險發生時,手中有現金,會讓我們泰然自若,從容彎腰撿拾別人拋棄的便宜籌碼;動態再平衡則是資產配置策略給投資者的免費午餐。

      2、股票:組成策略“衛星”部分的主要是股票,因為具有最佳的流動性、成長性和預期收益率,衛星部分一般不會選擇其他品種。這部分倉位雖然是“衛星”,但在策略中擔負著“取得超額收益”的任務,同樣要審慎選擇和配置。別忘了我們“保守型投資者”的特點,建議分散配置5~10只相關性較低的“優秀低估”股票。當然,對於個股來說,判斷“低估”尚且不易,還要判斷“優秀”更是難度大增。這也是核心衛星策略相比伊爾定投策略更具專業性的一個因素。總之,股票部分的資產選擇和配置,主要原則還是“低估值,弱相關”。

      3、債券:債券是一種固定利息證券,持有期間也可以收到固定的利息,所以會有持續的現金流入。在核心衛星策略中配置一部分債券,雖然短時間內似乎會降低一些收益率,但可以有效降低組合的波動性,在股票市場大幅下跌時,讓我們有機會透過動態再平衡取得超額收益。

      4、貴金屬(黃金):這裡的貴金屬指的是黃金和白銀,特別是黃金。實際上,黃金和白銀都是不生息的資產,即持有期間不會產生持續的現金流入。即使從抗通脹的角度看,時間拉長到數十年跨度,貴金屬也不是優秀的配置資產。但是,因其稀缺性、金融屬性和社會屬性(指社會接受度極高,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黃金都可以用作等價交換物),在十年左右的週期內,還是具有一定的配置價值,主要是為了對抗極端不確定性風險,如政治動盪、社會危機、金融風波、戰爭等。換句話說,配置黃金不是為了財富增值,是為了財富託底。當重大危機發生時,你的財富不會一文不值。對於這樣一種短期影響因素極難預測、很難估值、成長性差、又不生息的資產類別,黃金不是一個值得重倉的品種。在重大機會出現時,核心衛星策略會配置少部分黃金類ETF。

      5、石油:石油對任何主要國家來說,都是戰略性資源,供應又具有實質上的壟斷性。其價格受到國際經濟形勢、地緣政治,甚至民族宗教、軍事衝突等影響很大,也很難對內在價值進行估計(有人以開採成本作為估值標準,但這並不可靠)。對資金量不大的普通投資者來說,石油同樣不是一個值得重倉的品種。在重大機會出現時,核心衛星策略會配置少量原油類ETF.

      第二,在確定了大類的配置比例之後,對每一大類內部進行“核心—衛星”資產的二次比例配置。

      以基金投資為例,假定投資者透過對投資目標的分析,得出偏股型基金佔整體基金組合的適宜比例是40%,此時投資者需要在這40%的份額中決定多少分配給“核心”基金、多少給“衛星”基金。通常來說,“核心”應占據份額的絕大部分,這是由“核心”的性質和作用決定的,比如說在這個例子中一個可能的分配方式是“核心”佔30%,“衛星”佔10%。

      第三,完成“核心”和“衛星”的具體配置。

      仍以上文基金投資為例,投資者在確定了偏股型基金40%的整體佔比,以及30% + 10%的“核心—衛星”分配比例之後,需要決定這30%的“核心”應包含什麼基金,“衛星”的10%又會由哪些基金構成。

      由於“核心”基金承擔著實現投資目標的主要任務,因此基金的選擇要與第一個步驟中確定的投資目標匹配得當。對於保守型的投資者來說,將風格激進的偏股型基金大量配置進“核心”顯然是不恰當的。

      “衛星”則與之不同,為了達到增強收益和分散風險的目的,“衛星”中的基金風格應當與“核心”有所不同,例如,當“核心”為偏重大盤的股票型基金時,“衛星”可配偏重中小盤的股票型基金。

      一般來說,如果是保守型投資者,而應該以貨幣型基金、理財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為核心,獲得一個穩定的收益;以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等為衛星,獲取超額收益。如果是激進型投資者。則以股票型資金為核心,以貨幣型基金等為衛星。

      &注意事項&

      儘管實施“核心—衛星”策略在路徑上十分清晰,但實際操作還是充滿挑戰。以基金投資為例,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投資者特別關注。

      首先,依照成熟市場的經驗,“核心”資產中會包含較多的指數基金、ETF基金等被動型產品;但是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在牛短熊長的股市環境中,找到對收益目標貢獻有效的指數並不容易,因此,中國投資者在應用“核心—衛星”策略時可以考慮優選主動管理型基金來匹配投資目標。

      其次,“核心”基金組合與“衛星”基金組合應當隨市場環境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在前期專欄中我們曾經強調,基金投資中與其費力尋找稀有的“全能冠軍”,不如選擇適合當下市場環境的“單項高手”,這一理念在“核心—衛星”策略中同樣可以運用。

      最後,需要注意“核心”與“衛星”之間及各自內部的相關性,儘量選擇相關性較低的產品進行搭配,這樣可以更好地分散投資風險,最佳化組合的收益風險結構。

  • 4 # 股票股市貓九

    基金與股票相比,其風險性要低,但並不意味著基金沒有風險,基金根據其種類不同,風險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別,一般來說股票型基金風險性最大,債券型基金風險性次之,貨幣型基金最小。

    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應該合理配置倉位,儘量的降低其風險。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行情以及基金種類特性來進行合理配置,在牛市時,投資者可以多配置一些股票型基金、減少一些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的配置,比如,在牛市中,投資者可以六成倉位買股票型基金、三成倉位買貨幣型基金,一成倉位買債券型基金;在熊市時,多配置一些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減少一些股票型基金,比如,六成倉位買貨幣型基金、三成倉位買債券型基金、一成倉位買股票型基金。

  • 5 # 周陽財金

    買指數基金可以採用核心衛星策略

    投資策略就像是做菜的菜譜、打仗時的作戰計劃,沒有投資策略的隨意操作是投資中大忌。因此,建立自己的投資策略尤為重要。

    市場上的投資策略有很多,如聽起來高大上的高頻交易、純α策略(一般是指,買入一個組合,,同時賣出相應的股指期貨合約,這樣就可以對沖掉市場風險,獲取純α的收益)、股債平衡策略。

    具體到定投中,也有定期定額策略、價值平均策略……,策略何其多,而我們今天想要講得是一個“雅俗共賞”的策略——核心衛星策略。

    核心—衛星策略屬於資產配置策略的一種,最早發源於1990年代,以發揚指數基金聞名於世的、大名鼎鼎的先鋒集團便非常推崇該策略,建議投資者用先鋒的指數基金作為核心資產,緊跟指數的表現,再透過選取主動型基金充當衛星資金,以其博取超額收益。

    這樣配置的好處是,在市場上漲時,能夠跟漲,避免了“只賺指數不賺錢”的尷尬,而在市場下跌時,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衛星部分猜錯風格的風險。

    這是早期的模型,核心—衛星策略講得其實並非某一種固定的模型,而是一種配置思路。

    即:

    核心部分:佔比高(一般為50%以上),穩健為主,獲得市場平均收益;

    衛星部分:佔比低(一般為30%左右),進攻為主,期望獲得超額收益。

    用大白話說就是:大比例的穩健資產+小比例的冒險資產的搭配。

    因此,它更多的是一種投資思路,核心—衛星資產的配置比例和品種並沒有硬性規定。因此,你也可以:

    80%的債券型基金,20%的股票型基金

    80%的指數基金+20%的個股

    60%的寬基指數+30%的行業指數+10%的個股

    還有的小夥伴:

    60%做低估的指數基金長持+20%的倉位拿來做右側趨勢交易,投資高彈性的品種。

    你甚至可以:

    80%長期持有低估值的指數基金+20%做短期的波段操作

    ……

    當然,在配置資產的過程中,如果能儘量降低各類別資產之間的相關性,那麼,將會起到很好的降低組合波動的作用。

    在眾多的核心—衛星策略中,我還是建議小夥伴們採用六成以上寬基、三成以上行業指數的形式。寬基可以保證我們能夠跟上市場,同時,期望優秀的行業指數能博取超過市場的超額收益。在這裡也要強調,行業有其自身的風險;

    例如,保險行業受疫情和股市表現的雙重影響遭遇下跌;地產行業受政策影響,這兩年來表現不佳;醫藥行業曾經受帶量採購影響而遭到市場的拋盤……。

    因此,在投資過程中還是儘量以寬基為主、行業為輔的思路。當然,當一些優質行業由於市場系統性風險(非行業自身利空)的影響而錯殺時,可以適當增加行業的配置。對於大部分投資人來說,單個行業的佔比最大不應超過20%。

    策略只是一種投資思想,具體實踐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具體制定。投資其實是很個性化的事,由於認知、風險偏好、可投資資金的期限長短等不同,每個人適合的投資方法是不同的。

    而認知又取決於你的專業背景、後天學習以及工作經歷,主要還是後天學習。這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能力圈,例如,你從事醫藥行業,那麼,對於醫藥類的公司或指數有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其次,是風險偏好,這主要與性格、經歷和年齡有關。

    性格、年齡自不必說,經歷也會影響一個人的風險偏好,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再次,是可投資資金的期限長短,現金管理更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適度的收益率即可,1年以內的資金更適合投資債券類或理財類產品;只有3到5年不用的資金才適合用於進行股權類資產的週期,這是從中國股市的牛熊更迭情況統計出的大致規律。

    某種程度上,投資也是在高收益,低風險,高流動性這三個方面進行權衡,這三點有點像貿易理論中的不可能三角。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不可能三角”,是指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資本流動自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

    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只能擁有其中兩項,而不能同時擁有三項。如果一個國家想允許資本流動,又要求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那麼就難以保持匯率穩定。如果要求匯率穩定和資本流動,就必須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

    因此,我之前一直有說,投資要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何為合適?就是你能看得懂的、符合你的風險偏好和資金使用期限的,因為,只有這樣的投資策略,你才能堅持下來,如果不能堅持,一切策略都只是紙上談兵。

  • 6 # 財富夢

    從你的提問來看,你已經對基金的配置有所瞭解或者說很有研究了!

    我就班門弄斧獻醜了哈!

    我比較同意你的核心與衛星的觀點,既然是核心我認為起碼佔三分之一以上才能算核心吧!我建議40%以上,可以是1至2只不能太多,多了就體現不出核心這個概念了!衛星分3部分每部按穩健、平衡和進取的策略不同比例也不同!下面我分別說一下!

    穩健策略

    以低風險,波動小的基金配置為主,追求5%~10%的年化收益率,力爭跑贏GDP

    既然是穩健那就以穩字為核心,建議配置40%的長期純債基金(因為長債的差別不大,正常1只就可以了,但是防止踩雷,可以是2只!我就踩了某泰金龍債的雷)

    衛星可以配 30%的混合債基金(也是精選2只);20%的可轉債基金(精選1只即可);10%的寬指數基金(精選1只滬深300的即可)

    平衡策略

    以中風險的基金配置為主,追求10%~20%的年化收益!

    核心50%的寬指數基金!(精選1只上證50基金和1只滬深300基金各佔一半

    衛星可以配20%的主動基金(精選2只)!15%混合債基(精選1只)!15%的可轉債基金(精選一隻)

    進取策略

    以中高風險的基金配置為主,追求超過20%的年化收益!

    核心60%的主動基金!(精選3個行業的好基金各1只

    衛星可以配20%的寬指數基金(滬深300和創業板各1只)!10%的混合債基金(精選1只)!10%的可轉債基金(精選1只)!

    基本每個策略都不超過8只基金!相互搭配進可攻退可守,同時建議除了債券基金外,其它基金都可以以定投的方式投,因為有微笑曲線的魔力,避免山頂站崗!

    以下圖片僅供參考!

  • 7 # 揚棄520

    主要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經驗而定!股票型,指數型,債券型和貨幣型按比例配置!能承受高風險的多配置股票型基金和熱門扳塊的股票!

  • 8 # 豎說財商

    關於題主提問的基金如何配置,核心與衛星配置該如何選擇,分別配置多少比例並從穩健、平衡、進取各三方面展開講述的問題。下面且聽我的觀點,供參考。

    一.基金種類:

    公募基金按照主要投資物件進行劃分,主要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其中股票基金又可以分為被動管理類的指數基金和主動管理類的混合型基金,混合偏股型基金,混合靈活配置類基金,股票型基金等。

    二.風險等級:

    1、貨幣基金屬於極低風險,只有在面臨極端流動性問題情況下才能出現虧損的可能;

    2、債券類基金屬於低風險或者中低風險,其淨值浮動和債券市場利率相關,流動性較寬裕,國債收益率走低,市場利率低,債券價格上升,基金淨值上升;當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基金淨值下降。比如今年一月至五月的期間的債券牛市,大多數債券淨值上升,有點甚至超過10%,五月到目前為止的債券走熊,以至於連銀行的固收類淨值型理財出現浮虧等現象,都比較好的可以說明債券基金的風險情況以及出現什麼樣的極端情況下對於債券類基金淨值會有較大的波動影響。

    3、股票基金屬於中風險及以上,走勢基本上與所投資股票走勢高度擬合,尤其是指數基金,主要原因是由於跟蹤的是相關全市場的股票,其淨值與所跟蹤複製的指數相關性極高,在國內大盤指數橫盤情況下,風險與收益我個人覺得並不是非常匹配。而股票基金作為主動管理類產品,風險係數雖然較高,但是其獲得超額收益的機率也較大,近20年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過10%是比較好的一個佐證。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股票基金對於基金經理的選擇特別重要,長期跟蹤優秀優質的基金經理往往可以帶來豐厚的回報。

    三.基金如何挑選:

    1、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每一家機構機會都差不多,收益區間相差微乎其微,因此無需挑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規模太小的話就謹慎進入就好。

    2、債券基金:

    (1)規模:純債類基金的規模建議不低於5億。

    債券基金最大的風險並不是利率風險,因為在國內市場債券基金槓桿率不超過140%的情況下,債券基金的淨值波動是很難造成鉅額虧損的。但是如果債券發生信用違約,那麼通常情況下債券就變廢紙了,損失是巨大的。然後信用風險想要避免是不太可能的,那麼就要透過非系統性風險進行有效分散,而想要有效分散那麼必須要有足夠的規模去支撐,同時還有留個足夠的規模去應對隨時而來的贖回風險。

    (2)流動性:放棄定開類的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在自選基金的組合配置中並不是我們長期投資的主要收益來源,其主要是降低波動、平衡風險的作用,可能會隨著市場波動隨時進行調整,這時候對於流動性要求是比較高的,那麼也就天然遮蔽了定開的,再說債券投資的收取確定性是比較高的,並沒有價值投資這麼一說。

    (3)歷史業績:成立時間起碼超過三年並且業績較好的

    這個和股票基金是一樣的,成立至少滿三年且業績出色的,為什麼要滿三年呢?通常情況下三年是經濟的一輪小週期,經歷一輪牛熊的轉換,如果沒有那麼就延伸到五年。業績出色怎麼衡量呢?最簡單的就是在所有同類型的基金平均以上。

    (4)費用:基金的管理及託管等費用合計不超過行業平均值

    債券基金的費用的相對收益影響是比股票基金達到,原因還是債券基金的收益相對確定,有天花板,費用佔比相對也就高了。所以費用的考量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及其重要的。那麼具體多少費用合適呢?根據實踐情況,管理、託管費用合計最好在0.8%以內。

    (5)基金經理:基金經理的穩定性要強

    雖然債券基金對於基金經理的要求沒有股票基金中那麼高,但是一個基金的管理人是否穩定對於基金來說還是加成的,也是對於基金管理業績的考量,否則就是對於歷史業績的這個約束條件否定了。

    3、股票基金:

    前文我們講過,股票基金主要分為被動管理類的指數基金與主動管理型基金。

    (1)指數基金是透過基金公司資產組合模擬股票指數,投資的標的,如何擇時和管理人沒有什麼關係,管理人只是追蹤複製指數進行被動投資。但由於國內的投資者結構中散戶佔交易量的80-90%,相當於是散戶的平均數,然而散戶是很難跑贏機構的,因此,如果僅僅從投資收益角度,在國內投資指數基金並不是最好的選擇。當然最終是否值得我們投資主要還是看我們對於股市未來的判斷和自己資產配置的需求來定。

    (2)主動管理型基金本質上說是我們委託專業人士替我們打理股票,從而我們需要支付一定的管理費用,其業績和基金經理就是緊密相關的,這時候我們選擇基金就是要判斷基金經理是否靠譜了。

    首先是賺錢的能力。基金經理的賺錢能力應該如何衡量呢?一個是任職年限必須大於3年,最好是五年以上,至少經歷過一次牛熊轉換,就好比我們上牌桌打麻將,賺一次錢很容易,憑運氣就行,但是要一直贏錢就很難了,對於基金經理也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任職時間去考量,我們是無法對基金經理的賺錢能力做出判斷的。第二是累計三年收益必須為正,當一個基金累計三年收益都是負的,那麼這個基金絕對是不能買的,一個優秀的專業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必須是優秀的,是要懂得審時度勢的。第三,基金業績必須要跑贏滬深300指數,滬深300指數基本代表了市場的平均水平,如果基金不能跑贏,那麼我們就直接買指數就好了,不用去分析了。第四,基金業績必須要在同類平均以上,因為我們是散戶的市場,跑贏指數是相對簡單的,所以我們選擇一個好的基金除了以上三個指標外再加一層防護層就是要比同類基金的平均業績更加出色的。

    其次是基金經理的風控能力。基金的風險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一個基金經理可以賺到很多錢但是其基金淨值波動很大,上躥下跳的,我們的小心肝很容易受傷。衡量風險的標準有很多,比如夏普比率,波動率等,其中夏普比率是越高越好,說明在承擔同等風險的情況下獲得的超額收益越高,波動率越小越好,基金走勢也就越平滑。當然還有一個我們比較直觀的就是最大回撤,就是這個經理經理管理基金是最高和最低之間的差值,也就是我們能承擔的最大損失的數值,這個建議在20以內,特別優秀的基金經理可以適當放寬至30%左右。

    再者基金經理的變動頻率。如果我們所買的基金的基金經理經常更換或者基金經理年年跳槽,那麼這個基金對於我們而言是果斷放棄的,總不能每次換個基金經理然後再分析一邊把。對於基金最低限的是2年進行變動,基金經理3年一跳槽。

    最後就是影響基金的外部條件。比如基金的規模過大,當一個基金規模過大的時候,由於會受到進出市場的流動性壓力從而增加交易成本。從歷史經驗看,雖然規模過大的基金收益不一定差,但是收益好的相對少見。比如基高的費用,FOF基金對於投資者來說存在雙重計費的情況,同時收益未被稀釋而風險並未釋放。

    四.基金如何選擇

    我們透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比較容易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等級去組建基金池了,根據本人對於基金的長期實踐結果,基金池最多不能超過5只,太少風險集中可能還不如自己炒股,太多過於分散從而拖累組合收益,且組合不好,風險還不一定可以降低。

    那麼如何選擇核心基金與衛星基金,比例如何配置?這個我認為需要測試自己對損失的厭惡程度才能做出比例和策略。比如我們投資10萬塊,當我們虧到多少時候會感到絕望,再也無法回本了,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能承受的最大虧損幅度。然後根據這個最大虧損比例再去進行核心基金與衛星基金的投資分配。這個時候也不需要再去區分穩健、平衡、進取了,因為做出來的組合肯定是最適合自己的了。

    舉例:比如我測試的結果是最大承受損失是15%,現在有100萬想投資股票基金,這時候,我們投資核心股票的比例最高就是30%,其餘資金安排主要為衛星基金了,那麼即使碰到07年大崩盤的情況,最大的損失比例也就15%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肖戰新專輯銷量超過周杰倫《說好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