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執奈

    比如源賴光,最開始的源賴光就是一個背鍋的,各種各樣的壞事都和他有關。甚至有一句,源賴鍋背光。那個時候的他,只是為了平安京人們的生存,一直致力於消滅妖怪,所以才會有後面的製造鬼切,討伐大江山。但是隨著劇情發展,源賴光也認識到妖怪與人類共處的必要吧,所以沒有之前那麼決絕了。

    但是,在那個年代裡,最開始的源賴光,給我一種,對於當時的人們確實是一束光的感覺。畢竟那個時期,妖怪橫行,想必人們的生活並不好過,而源賴光這種做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

    最讓我欣賞的地方,在於源賴光這個人的人設變化,畢竟國內的大部分劇情裡,一個人非黑即白,基本上從頭到尾,人設都是一樣的,不會改變。

  • 2 # 幸福種子書友會

    從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到公元1192年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一攬大權為止,這一日本古代歷史時期稱作平安時代。奈良時代,日本文化受到中國文化很大影響,這一時期受中國文化影響而形成的文化被稱為“唐風文化”。平安前期(8世紀末至9世紀末)日本仍是律令制度,這一時期被稱為“弘仁·貞觀文化”。到了平安中期(10世紀至11世紀),日本進入攝關政治時代,這一時期的文化被稱作“國風文化”。

    一、日本平安時代的“唐風文化”

    “唐風文化”指的是日本奈良時代受中國影響形成的文化,其對於奈良文化的影響涉及到各個領域,如宗教、文學、音樂、繪畫、建築等。至平安前期,“唐風文化”仍然盛行,表現在桓武天皇時期高僧最澄、空海將中國佛教——天台宗、密教傳人日本,後形成了日本佛教。此外,嵯峨天皇至清和天皇時期,還編撰了漢文詩集《凌雲集》,嵯峨天皇在這一時期仍對唐派遣遣唐使等。可以說平安時代前期,“唐風文化”仍活躍於日本社會。

    二、日本平安時期的“國風文化”

    公元894年,天皇停派遣唐使。平安時代的後300年,日本在奈良時代傳人的唐代文化基礎上,結合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培養了獨特的文化理念,同時政治、經濟中心下移,也大大加速了日本本土文化的復活。 進入平安中期的日本,迎來了攝關政治時期,攝關政治下的上層貴族在多年文化積累的基礎上,開始追求高雅文化,並創造出後人難以企及的平安時期以,在一些正式的公共場合,人們還是會掛中國畫,而不是大和繪;在詩宴吟詠的是漢詩而不是和歌。相對“唐風文化”來說,“國風文化”是新的文化,人們對新的文化的接受與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國風文化”時期,還遺留著“唐風文化”的痕跡。

    三、日本“國風文化”與中國“唐風文化”的關係

    說起平安時期的“國風文化”,人們常認為在平安前期,“唐風文化”盛行,到了平安後期,由於停止派遣遣唐使,實行鎖國政策,日本便不再一味地模仿“唐風文化”,開始轉入重視本土文化的發展。因此,有人認為該時期日本文化是從“唐風文化”直接過渡到發展日本本土文化,也就是“國風文化”。

    (一)“國風文化”時期,日本仍推崇“唐風文化”

    日本並不是從9世紀前半期的“唐風文化”直接過渡到10世紀的“國風文化”。雖然在這一時期“國風文化”開始盛行,但是這一時期“國風文化”尚未完全成型,仍處於形成階段。這個時期雖然中國唐朝由盛轉衰,但在日本,“唐風文化”曾一度被作為優秀文化吸收,“唐風文化”依然受人們肯定。在一些正式的公共場合,人們還是會掛中國畫,而不是大和繪;在詩宴吟詠的是漢詩而不是和歌。相對“唐風文化”來說,“國風文化”是新的文化,人們對新的文化的接受與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國風文化”時期,還遺留著“唐風文化”的痕跡。

    (二)“國風文化”的發展仍受到“唐風文化”的影響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舉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例子,那就是《源氏物語》。《源氏物語》是“國風文化”的頂峰之作,但其中有許多受到“唐風文化”影響的痕跡,如:《源氏物語》一書對唐物進行了大量的描寫;其故事內容受到中國文學的影響,特別是白居易作品的影響,桐壺帝與更衣的那一段故事就是受自居易《長恨歌》影響。透過《源氏物語》對唐詩的引用可以看出在這個過渡期日本是如何在對“唐風文化”的吸收基礎上發展“國風文化”的,又是如何處理他國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關係的。除了《源氏物語》這一文學作品外,在其他文化成果上也能看出這一時期“國風文化”的發展仍受到“唐風文化”的影響。

    1、宗教

    在宗教方面,日本將外來宗教“佛教”日本化後出現了國家主義色彩濃厚的天台宗、密教等。

    2、宮廷雅樂

    在宮廷雅樂方面,平安初期El本受中國的樂舞、唐樂影響,有了雅樂管絃。至平安中期,將平安初期的地方歌謠加以提煉,配以雅樂的曲調而形成一種新的歌曲“催馬樂”。

    3、和歌

    在和漢歌學思想互相交織又互相抗衡的過程中,“和歌”成為主流,對歌論起到了固定傳統的作用。

    4、物語文學

    物語文學不僅受到日本本土的神話故事、民間說話、史傳文學、以及佛教神怪傳說的滲潤,而且也接受了中國六朝志怪小說、隋唐傳奇文學的影響。

    (三)“國風文化”是在吸收與消化“唐風文化”基礎上形成的日本本土文化

    從眾多例子來看,“國風文化”的形成少不了“唐風文化”給予其“養分”,我們應該承認正是因為兩種文化同時存在,有所比較,才能讓日本的“國風文化”更加突顯自身的特色。在“國風文化”時期,日本人並不是完全摒棄“唐風文化”,純粹地發展“國風文化”,而是在吸收與消化“唐風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出富有本民族審美意識及符合本國需求的“國風文化”。“國風文化”是在“唐風文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與形成的。可以說平安時期的“國風文化”是日本人妥善地處理了他國文化與本土文化衝突的最佳事例。

    所以平安京文化是國與國之間文化交流融合後的文化延續與變遷,最值得稱讚的是這樣的文化融合促進了兩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發展,讓我們在今天可以看到、感受到各自不一樣又帶有唐代DNA的日本文化與傳統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 3 # 純潔的易老師

    平安京,是日本京都的古稱,現在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中心地區。平安京是隋唐時期(應該是)當時的天皇仿照中國的京都長安來建設的,所以說,若是單指平安京的文化的話,大體是跟隋唐時期的有共通之處的。

    往大了說,所謂平安京文化,其實也就是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同我國一般,都是傳承悠久。在古代,尤其是唐朝時期,日本是十分崇尚我們中華文明的,一直派遣使者學習我們的文化知識。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日本的文化跟我們還是很像的,兩國之間其實不論是語言文字,或者是習俗習慣包括神話傳說,都有一些想通的地方。

    再回到平安京本身,該時期的文化也有被稱為“唐風”或者“國風”文化。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經歷過政權更替,日本跟中國交流逐漸減少後,日本在與我們的文化融匯的過程中衍生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元素,漸漸染上了他們自己的色彩。不論是詩歌、工藝還是習俗,他們都發展成了更為適合自己本土的文化。

    那麼平安京自己的本土文化,在現在看來,吸引我們的點在哪兒呢?

    以一個普通人而不是學者或者對日本文化有研究的人來講。關鍵的一點就是熟悉卻又有趣。由於平安京文化有很多地方是傳承於我們的隋唐時期,作為國人我們很容易對其產生熟悉感和認同感。好比平安京的城鎮佈局、建築風格,包括裝飾風格的色彩偏好之類。我們都是熟悉的,不像阿拉伯文化,希臘文化那樣,那是離我們比較遠的文明,不論是習慣還是風格都與中華文化格格不入。

    有熟悉感和認同感為前提,我們對於平安京文化的接受程度就大大提高了,在一認知就會發現,除了與我們隋唐時期的文化有相似之處外,他們還有自己的東西,而且都特別具有吸引力,比如服裝—和服,巫女、包括神話傳說,都跟我們有相通又不一樣,讓我們有求知慾。

    不過當今的年輕人,普遍對於平安京的認知,很大程度還是在影視娛樂作品方面,或者遊戲。比方說YYS之類的。這類遊戲中有很多與之相關的東西,比如說平安京風格的原話作品,平安京曲風的背景音樂等等這些來塑造出一個精緻的小文化圈,從而在年輕人中也衍生出了很多平安京風格的作品。

    因此,每個時期的人,看待文化的角度是不一樣的,都是平安京文化,但喜歡的並不一定相同。每一種文化形成都是經過歷史的沉澱和積累的,它擁有太多的魅力,足夠讓一個人沉溺其中。所以我們在認同一種文化,欣賞一種文化的同時,切忌讓自己沉迷其中,要理性對待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或許我們就會發現,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獨到的魅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親友情之愛,憐憫之心,你可有?愛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