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靜健康達人

    近幾年來很多人身體都出現了血糖偏高的情況,根據相關研究顯示,中國糖尿病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若是人體長期血糖偏高,血管的負擔就會加重,對於人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很多糖友為了保持身體血糖的穩定,平時在家的時候會自己檢測血糖,這時很多人就會有疑問,自己在家可以測血糖嗎?注意什麼?

    其實,自己是可以在家裡監測血糖的。一般患有糖尿病的人,醫生都會建議自我血糖監測,因為這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部分,可以反映實時血糖水平,評估餐前、餐後高血糖,飲食,運動,情緒,以及藥物對血糖的影響。

    自己在家測血糖需要注意什麼?

    1、首先挑選一款合適自己的血糖儀

    自測血糖需要用到一件「武器」——血糖儀。目前血糖儀品牌、類別眾多,糖友們常常挑花了眼。其實血糖儀屬於醫療器械,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遵循ISO15197-2013的標準的血糖儀,準確性都是有保障的。

    除了測血糖功能,一些血糖儀還具有鬧鐘提醒、記錄血糖值、語音播報等附加功能,糖友們可以根據自己個性化的需求加以選擇。例如老年人可以選擇操作簡單、螢幕字型大或帶有語音播報功能的血糖儀;需要經常測血糖且怕疼的糖友可以選擇採血量較少的血糖儀,由於採血量少,扎得也相對較淺,疼痛感也較輕。

    2、多時間段測量血糖

    很多糖友在平時測量血糖的時候,往往都是在空腹的狀態下進行測量的,雖然說空腹測量血糖會比較準確,但是不夠全面。建議糖友在平時要多個時間段,對身體的血糖進行測量,這樣也能夠全面的瞭解到,自己血糖的變化,以及餐後血糖上升的指數等等。若是發現餐後血糖明顯上升了,這個時候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體內糖分攝入太多了,在日常飲食中要多注意控制。

    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重症糖尿病患者,最好能做到一天七次監測,如果是症狀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天測四次血糖數值就可以了。

    3、精準計算測量時間

    很多人對於所謂“餐後2小時”這樣的時間節點沒有辦法有效把握,所以最後的資料可能會存在一定錯誤。

    具體來說,餐後2小時指的是從你吃第一口飯的那一個時刻開始算起的2個小時後,並不是由吃飯結束算起,也不是在吃飯中間的時候開始算起,

    而且2個小時的控制最好精準。比如說在晚上18點1分開始吃飯,那麼飯後2小時指的是20點到20點2分中間的這段時間。

    4、不要在同一個位置測量,按時記錄血糖

    現在很多糖友在家檢測血糖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在手指上取血的方式檢測血糖。但是要注意在下一次檢測血糖的時候,要換一個部位,一般來說在指腹側面進行取血,人體的疼痛感會輕一些。

    有的糖友在測量血糖結束後,看一遍就過了,其實建議大家在每次測量血糖的時候,要準備好紙和筆,將血糖給及時記錄下來,這樣在以後控制血糖的時候,也能夠了解體內血糖的變化情況,更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想要控制血糖平穩該如何做?

    1、適當補硒

    適當補硒,穩定血糖

    研究發現,硒具有和胰島素同樣的功能。硒還能增強脂肪、肌肉等周圍組織細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在肝臟抑制肝糖原異生和分解,增加肝糖原的合成,既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同時又保證細胞的能量代謝,可以從根本上緩解高血糖的情況。

    補硒可以選擇藥劑,也可以選擇食療。如選擇全國兩大天然富硒產地之一安康紫陽所產的紫陽毛尖,其產地土壤含硒豐富,有中國地理標誌認證的,每100g含硒15μg,是一般食物的3倍,而且天然硒好吸收。另外因為綠茶中的多酚活性成分能促進糖的新陳代謝過程,間接促進胰島素分泌,並抵消血液中葡萄糖份吸收,因此對降低血糖水平有幫助。

    2、注意控制好飲食

    人們常說糖尿病是富貴病,和人們的日常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在生活中經常吃一些甜品、蛋糕、奶茶、糖果等食物,不知不覺中體內的血糖就升高了,此外一些常見的澱粉類食物,比如米飯、麵條、粥的升糖指數是比較高的,建議平時要控制好食用量。

    3、適量運動

    有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若有每日運動的習慣,對控制血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實並不需要過於激烈的運動,僅僅是簡單的飯後散步20分鐘,逛逛公園,做做簡單的操,只要能堅持下去,都能有效地改善高血糖的症狀以及起到降低體重的效果。

    4、保持良好情緒

    大多數糖尿病人因為血糖控制不佳而讓自己的情緒經常不穩定,再加上日常工作壓力比較大,就很容易讓自己的情緒處於暴躁焦慮不安狀態,但這樣很容易讓身體的內分泌以及代謝系統受到影響,就很容易讓血糖跟著發生波動,所以糖尿病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5、按時吃藥

    有的糖友們發現自己的血糖一段時間內已經很穩定了,於是就私自的停藥,或者是總是忘記吃藥,這些情況都是不利於血糖的控制。無論是打針還是吃藥,都最好按照時間來,不要忘記。若是發現身體有異常情況時,也不要忍著,要及時的去檢查,才能避免變得更嚴重。

  • 2 #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自己在家當然可以自測血糖,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血糖監測與藥物、飲食、運動、教育等一起被稱為“五駕馬車”,由此可見血糖監測的重要性。

    而相對於到醫院去測血糖,在家自測血糖的優點在於:簡單方便,不必經常跑醫院。可以隨時反映血糖水平,為飲食或藥物調整提供依據。監測和避免低血糖情況。也因此,家用自測血糖儀的普及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了諸多方便。那麼在家自測血糖需要注意什麼?

    一、血糖儀的注意事項。為了儘可能保持測量的準確度,使用血糖儀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定期校正。關注試紙保質期,儲存時注意放在在陰涼、乾燥且背光處,且不宜在空氣中暴露太久。保持血糖儀測試區潔淨。血糖儀允許工作溫度一般在10~40度,溼度在20~80%,溫度過高過低、溼度過大都可能影響測量準確度。二、居家自測血糖的患者注意事項。

    1、未服用降糖藥的高血糖人群或病情穩定血糖已達控制目標時,一般建議自測血糖每週監測1~2次,包括空腹與餐後2小時血糖。

    2、正在用口服降糖藥者,可選擇不同時段進行監測,如空腹、早餐後2小時,也可抽測晚餐後血糖,一般建議每週2~4次。

    3、胰島素治療者在剛使用胰島素治療時,每日之前監測4~5次,達到控制目標後,每日監測2~4次。

    4、對於血糖控制比較差的人群或病情較重的人群每天血糖監測4~7次。可能看到這裡有些朋友會覺得怎麼這麼麻煩,其實開始時確實有很多朋友不習慣自測血糖,但是我們要考慮監測血糖的意義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及時捕捉血糖問題,避免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增加了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所以為了健康,監測還是有必要的,您說呢?

  • 3 # 騎牛網際網路

    可以的,要有血糖儀,消毒藥水(酒精),按照正確順序消毒-抽血-檢測 時間 早上下午空腹時檢測比較好,量兩次會更準

  • 4 # 青梅醫生

    自己在家測血糖可以說是最常用的方法,自測血糖有以下注意事項:

    1、扎指腹側面痛感輕,避免扎指尖。指尖的神經末梢豐富,特別敏感,比手指其他部位痛感更強。因此扎手指側面,或者血少時按壓採血點附近有鎮痛作用。

    2、手指消毒別用酒精。酒精會導致面板乾燥,扎指採血時會更痛,建議用溫水洗手後扎。

    3、經常換手指取血。最好採取輪流依次或方便好記的方法,手指輪換採血。儘量不要在已經感到疼痛的手指上採血。等到疼痛好轉後再換該手指採血。

    4、採血用具不可重複使用。瞭解採血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每次應該使用新的採血針。採血針用的次數多了,會變鈍,導致刺指更疼。

    5、不要從指尖擠血。如果扎指後,沒有立即出血,或出血量不夠,最好手部自然下垂,等待5秒鐘。必要時候,可從掌心部位向上擠壓。切勿從指尖擠壓。

    6、選擇正確的血糖儀。如果總是存在採血不足的問題,最好換一臺更好的血糖儀。

  • 5 # 娃的日常

    這個當然是可以的。

    目前就中國來看,糖尿病的患病率成增長趨勢,而且越來越低齡話。

    那麼,在家隨時檢測血糖,加上正常的生活飲食起居習慣就可以簡單的判斷是否有糖尿病的症狀。而且目前市面上的很多血糖儀都很精準,操作也很簡單,一教就會。

    那應該注意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測量血糖,需要用到,消毒水,棉籤,採血針,試紙,和測量儀。

    消毒水採血針,應該安全放置,以免孩子誤用,引發危險的事情。採血針採血,應該採用末梢血,一般我們都是從手指末端採取,輕輕扎破,擠出來一滴就可以。用完我們要垃圾桶裡,因為上面不僅有自己的血,還有針,容易再次扎到自己或他人。

    試紙和測量儀,應該放在乾燥避光的位置。

    這些就是測血糖需要注意的地方。

  • 6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將血糖控制達標是最基礎的治療,如何評判是否控制達標的依據就是血糖的高低,而血糖隨時都處於變動中,每次測量都去醫院很不現實,因此有糖尿病的人自備一臺血糖儀在家自己監測血糖是必要且應當做到的,且在測量時應特別注意四個要求:

    多測餐後2小時血糖 不少有糖尿病的人在家測量血糖時只測空腹血糖而從不測量餐後2小時血糖,事實上餐後血糖的高低在全天血糖的控制中更重要也是控制的難點。因為血糖的主要來源是一日三餐,而每餐飯都有差異,對餐後血糖的影響各不相同,更為重要的是人體的血糖在一天中三分二的時間處於餐後狀態,因此多測餐後2小時血糖對評判血糖控制優劣更有意義。

    注意觀察血糖變化幅度 正常情況下空腹血糖(餐前血糖)與餐後2小時血糖的差值不超過2mmol/L,當超過這一數值尤其是差值大於了4.6mmol/L,一方面提示血糖的波動過大,另一方面提示所採取的治療措施不合理,應當及時做調整。要知道在血糖異常對機體的損害中,血糖的波動危害性最大,其次是餐後血糖的升高,最後才是空腹血糖的升高。

    定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 在家對血糖的檢測反映的是某一時點的血糖,會受到很多生活因素的影響,比如食物的種類、進食量的多少、是否運動及運動量的大小等等,因此不能僅憑一次測量的結果評判一段時間內血糖控制的優劣。此時就應透過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來了解一段時間以來血糖的整體控制情況,這項檢測可以反映近三個月來的平均血糖水平,與日常對血糖的監測結果結合起來,才能從點到面對血糖控制好壞做出較為全面的評判。

    自我血糖監測的次數 在血糖控制不穩定時應多測血糖,穩定控制時可以減少檢測次數,更有意義的檢測方案有三種:第一種:選擇一天測七次血糖,即空腹血糖、中晚餐前血糖、早中晚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22:00睡前血糖,可以較全面反映全天血糖控制效果,適用於血糖控制不穩定及更換治療方案時。第二種:選擇一天測四次血糖,即空腹血糖、早中晚餐後2小時血糖,適用於血糖較為穩定,但血糖波動較大時。第三種:單次血糖檢測,即選擇一天測量一個時點的血糖,間隔一週至十天測量與上次不同時點的血糖,先後將空腹血糖、中晚餐前血糖、早中晚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22:00睡前血糖七個血糖在2-3個月內測完,適用於血糖控制穩定時。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選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長時間沒事幹,容易頹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