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式設計師黑洞
-
2 # 老侯解車
把油門當剎車的太多了,能取消腳踏油門改為聲控嗎?我看行,最好是把轉向也改成聲控的,駕駛員只保留剎車的操作,這樣就可以徹底杜絕事故了。
改成什麼樣的聲音好呢?這完全可以借鑑中國幾千年的畜力車操控經驗,比如前進就喊“駕”,左轉向就喊“喔、喔”,右轉向就喊“咦、咦”,停車時在腳踩剎車的同時喊“籲——”。駕駛員培訓也改到廣闊的農村大地上,由擁有豐富畜力車操控經驗的老農民當教練,保證讓你練出一口標準的畜力車操控語言。然後再把這些語言應用在汽車上,相信駕駛員再也不會發生油門當剎車踩的事故了。
-
3 # 天和Auto
反問:誰告訴你「油門當剎車」引起的交通事故“太多”摘要:汽車領域廣泛流傳的謠言幾類謠言,車輛安全升級的方式。
在汽車領域有很多毫無事實依據,但又被普遍認可的謠言或錯誤認知。比如女司機駕駛技術差,某某原因導致的交通事故很多,車輛不原地熱車就會加大磨損,原車空氣質量超標有多嚴重等等;在這些話題中唯一能找到事實依據的也只有女司機的交通事故率低於男性,其次則是技術領域解析如“原地熱車·有益”的錯誤認知,剩下的如果不去實際調研統計的話-一定沒有參考。
交通事故誘因說明:目前交通事故統計並公佈資料的機構只有官方,而且公佈資料往往會延遲一年左右。而且其中不會公佈因某種原因導致交通事故的佔比是多少,更不會像IIHS一樣公佈每種車型,以及每個品牌的車輛的事故死亡率。所以在國內並不能武斷的評價因某種原因導致的交通事故是高還是低,或者某種車型的“致死率”高——因為不論車媒體還是使用者都沒有掌握事實依據!
油門當剎車_有多少?這一問題已經被嚴重過度放大,似乎每一位新手司機在駕駛技術成長的階段中,都會經歷一次這種危險的情況。然而小範圍統計的資料最起碼說明,有這種錯誤操作經歷的駕駛員怕是要按照萬分之一的標準計算;而且很詭異的是大部分有這種經歷的司機,多為男性駕齡較長的老司機,是因為駕駛意識的懈怠導致的錯誤操作。不過潛意識的中的調整能力決定了出現事故的機率仍舊很低,這說明了什麼呢?
獵奇心態_少見多怪這裡需要告訴讀者作為媒體為什麼喜歡用一些特殊的「標籤」,比如:女司機,油門當剎車,老年駕駛員,男女實際比例等等。其原因在於吸引眼球,單純的聊技術、談資料、理想解析的關注度是不會很高的,因為大部分人都不理性,熱衷於的是“起鬨架秧子”“看出殯的不嫌殯大”,而能滿足這種心態的一定是“新奇的焦點”。
就像是駕駛風格更穩健(偏慢)的女司機交通事故率低不新鮮,但如果女司機駕車錯踩油門導致連撞多車;這就能吸引一批剛學會開車的“半桶水·男司機”找到了一些心理安慰,或者對汽車領域完全不關心但是與性別歧視的人群的關注,而且一定會加以過度解讀並傳播。汽車領域絕大多數被普通認知的知識點都是很荒謬的,作為嚴謹的評論人是不敢於用這類的措辭。
汽車駕駛安全依靠什麼提升?AEB/ACC,只需要這兩項!仍以「油門當剎車」為參考,有些人認為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應該:左腳控制剎車,油門剎車踏板整合,甚至奇葩到用“聲控”。然而如果對大腦左右半腦的各自分工,汽車制動時慣性作用力與質量對腳步控制能力的影響,以及人的潛意識與下意識的反應,那麼對於這些方式就不會再提及了——腦洞可以大一些,但一定要基於常識。
汽車的主動駕駛安全提升方式一定要基於新科技,AEB主動剎車系統解決了低速蠕行與倒車時的防碰撞問題,目前7/8萬級的量產車就已經有裝備該系統的選項;而且這些車還有ACC自適應巡航甚至全速區間標準的選項,在行駛中也有極大幅度降低碰撞的能力。依靠這些技術即可解決的問題,還有必要從那些已經沿用百年的操作結構上去動手腳嗎?謠言止於智者,對於沒有掌握事實依據的諮詢,不應該輕信並傳播。
-
4 # 學傅舞車
這問題挺有創意。
試想一下,真把油門改成聲控的,開車時是不是要加油加油的喊,下坡又得喊減油,這樣開幾次車估計就沒人願意開了。
回覆列表
油門放到方向盤上不是更好?
帶阻尼,帶數字,帶比例顯示。
把腳解放出來。
聲控不好辦,怎麼喊?
“1個油”,“2個油”“仨個油”
啥“thank you”?
聲控解決不了方言問題,誤差和延遲是個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