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上草86
-
2 # 天空之上2001
過分不過分別人說了不算,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自己高興怎麼著就怎麼著,礙別人啥事?有的人愛吃,有的人愛穿,有的人愛包,有的人愛鞋,而我確偏偏愛花,個人愛好而已。
-
3 # 墨玉92145
我覺得這個事情沒有對錯,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觀念的問題,只要不是搶的,不是偷的,買就買了,畢竟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人活著就是讓自己快樂一些,當然這和傳統的中國消費模式不太同軌,讓一些老人看不懂!主要還是華人的生活壓力太大,社會福利不是很好,沒有存款讓老百姓沒有安全感!歐洲人好多都是信用卡購物的,你讓一個家庭掏出個幾千塊都很困難!你買是因為你喜歡!但是用生活費去買說明你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所以也別把生活費這樣花了,畢竟身體健康還是最重要的
-
4 # 生活來點新鮮料
普通家庭,攢生活費買一千塊錢的鞋過分嗎?
我覺得你沒必要攢生活費來買這一千塊錢的鞋!
鞋子貴不貴穿著實用合腳舒服就是好鞋,市面上的5、6百塊錢的牌子貨也多的是,穿的也舒服,何必買那麼貴的!畢竟是普通的家庭!
你沒有上班工作沒有收入,用的是家人賺的錢,攢點生活費也不容易?
如果你上班工作有收入的話,買雙一千塊錢的鞋子也不過分!
我爸媽天天穿解放鞋做工,說舒服耐髒耐穿!!
-
5 # 蘇州大鬍子
普通家庭還是拉倒吧!父母賺的辛苦錢也不容易,錦衣素食供你上學,目前還不具備買1000元鞋子,有點奢侈,畢竟消耗品,當然現在社會穿衣打扮都重視,你還是個學生,能掙錢了再買吧,買個三五百差不多,看父母腳上有幾雙像樣的鞋子,如果你父母鞋子有800/1000的鞋子我覺得不過分!
-
6 # 長樂未央608
對於樓主所問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沒多大關係,若是偶爾一次或者那雙鞋子真的讓你很喜歡,雖是普通家庭自己攢著自己的生活費,買了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未嘗不可,人總有自己特別喜歡的一樣東西,不舉外債,自己省吃儉用買下來當成禮物送給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1000塊的鞋子就算放在普通家庭放也不算什麼頂級奢侈品,容易滿足的人有一個喜歡的東西,會高興很久,那種心情很多人不理解的~但要切記不要消費成癮,更不要有攀比心理,作為普通人來說也就過著普通大眾的生活,在特殊的日子或者達到了自己的制定了一個目標時候,犒勞一下自己很正常!要是覺得心裡過意不去,那以後就加倍努力
-
7 # 小石頭的日常
提出的問題是普通家庭,答案是肯定的,過分。
我就是一名女鞋設計師,這方面有一定發言權,先普及一下知識,廣州鞋在國內已經是最高價位鞋的代表,正常的一雙單鞋,出廠價也就兩百內,普通的四寸短靴,三百的成本到頂!那種過膝蓋的高靴,出廠價也就四百來塊!而且我說的都是用市面最好的材料做的,很多喜歡買商場裡的大牌鞋,其實,這些鞋,單量大,出廠價格低得超出你的想象,工廠的利潤非常低,所以這種公司單的鞋,廠家偷工減料的機率非常大,一雙普通的單鞋,市場單出廠價大概一百五左右的,工廠的利潤也就十五到二十。如果是公司單,因為公司單的量大,經常能把單價壓底三四十,工廠為了能拿到單,盡力的把成本降到最低,工廠的利潤只有八到十元,所以用材料都不是很好的!
公司單一般都在大型的商場銷售,可能租金這些比較高,品牌優勢的原因,一百來塊的單鞋,上市前期賣七八百的較多,也有賣一千多的。短靴基本都是一千塊以上。大概就是出廠價的六到八倍出售,後期再打個八八折!
廣州有很多仿國外大牌的鞋,那種國際大牌的鞋,都是七八千的,透過購買再一比一仿製,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人工,精雕細琢,做出的成品,真的可以以假亂真,就這樣的鞋,花個五六百,基本上也能買到!
-
8 # 森麼
其實我覺得,主要還是看收入和狀態。任何得消費觀,都是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如果你月入過萬,每個月買也沒問題。你月入兩千,買一雙也沒有問題。最起碼從消費的角度來說,你也不欠誰的。
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應該是學生或者剛步入社會的社會人或者年齡不大。怎麼說呢,生活不只有詩,還有遠方,社會人除了生活更是在準備
-
9 # 艱辛打工人
只要自己開心就好,穿衣服,穿鞋,也一樣,我就是經常穿一二十塊錢的布鞋出入各種場所,也不管別人怎麼說,我自己穿著舒服
-
10 # 我就是周星星
如果是自己喜歡的鞋子,攢起來的是玩兒遊戲,耍朋友這些節約的錢,那也可以買,畢竟不買鞋子也是幹其他的花銷了。誰年輕的時候都有虛榮心,這很正常。偶爾買一雙,一年一次也不過分
-
11 # 斯圖加特傷心人
我覺得如果一千的鞋你需要攢下來買,那真的是過分了。一般你月入1萬以上,扣除生活成本。買個1千的鞋真不算什麼。反之,收入低每個月扣除生活成本沒有盈餘那真沒必要買。兩三百,三四百的鞋都不錯。碰上淘寶京豆618,雙十一,千元的鞋打折到500以下遍地都是。首先努力賺錢,開源節流。以後想買就買。
回覆列表
我活到七十多,穿的鞋一般都在一百以下,只要穿著舒服,便宜點還可以多買幾雙。勒緊褲腰帶就為一雙鞋,太不划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