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尚科學人
-
2 # 使用者498776394588
就目前來說在院校或科研所讀研究生基本上沒有大的區別。科研所的讀碩士生第一年都得去知名院校上一年課,不過讀的課程科目有所選擇和細化。第二年回到科研所實習。不過科研所的學生少點不熱鬧,聽學朮報告的機會沒有。各種社會活動沒有。一心就是待在實研室或者是圖書館查資料或者是閱讀科研書籍論文。但是和導師交流溝通方便,學朮專研氣份濃,能達到理想的目的。就是這樣。
-
3 # 荔枝讀書會
隨著社會、職場競爭壓力的增大,很多在職人員希望透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但是,到底是考非全日制(在讀)還是考全日制,就猶豫不定了。想做好選擇,還得看看它們的具體情況。
相同點
入學考試
因為在2016年經歷了一次研究生政策改革,在那之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學時是採用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樣的方式:考試入學。
所以,無論報哪種研究生,都是需要參加全國統一考試以及院校複試的,而且考試時間、科目、難度等都是一樣的,而且也都是擇優錄取制。
課程教學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課程也是沒有大的區別的,每個招生院校都不會“偏向”,無論是專業知識的豐富程度,還是教學師資上,都是一視同仁的。
所以,選擇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員,也無需擔心會學不到新知識,受不到好教學。
證書種類
很多人考研的目的,除了進修課程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獲得相關證書。
無論報考非全日制,還是報考全日制,在順利畢業之後,都是可以獲得證書的,即:碩士學位證書、研究生學歷證書。
兩者的證書都是國家承認的,在法律上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不同點
上課方式
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針對在職工作人員設立的,這些人群平時大部分時間要用於工作,只有週末或者假期時才有時間學習,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各個院校都開設有周末班或者集中班。
而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課方式與高中、大學一樣,週一到週五全天在校學習,週末、寒暑假正常放假休息,可以說是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課方式截然相反,這樣一來就無法正常工作了。
學歷證書
學歷證書的不同點主要是在證書上印有的字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證書上會印有“非全日制”的字樣,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證書上會印有“全日制”的字樣。
字樣的不同只是為了區分學習的方式,在證書效力等方面是沒有影響的。
其他考慮因素
學習時間
非全日制研究生雖然是在週末、假期上課,但有些工作的人員是單休或者無休,這些人如果想考研,就不得不耽誤工作的時間,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一定的損失。
所以,時間不充裕的人報考前要考慮清楚,造成的損失是否可以接受。
經濟條件
想要讀研深造,費用問題是避免不了的。無論是非全日制還是全日制,想要順利的讀下來,所需要的費用是很高的。
如果自身的經濟條件不是很高,那麼就要認真考慮是否非考研不可,盲目考研,在經濟方面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公務員報考
考研都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發展,其中不乏想考公務員的人員。公務員的眾多崗位中,不同的崗位對學歷學位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有些崗位明確規定必須是全日制碩士畢業才能報考,這種情況就不得不報考全日制研究生來獲取相關證書。
如果沒有全日制的硬性要求,那麼透過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獲取的證書,基本上都是可以滿足報考條件的。
-
4 # 地學小S
根據我自身的瞭解和經驗,我認為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生的不同之處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專案方面,研究所和高校在科學研究方面的重點是一致的,只是研究所更專更精,因為他們有更多的專業儀器和裝置進行科學研究,而高校學生大多數沒法自己進行專業的實驗操作,樣品都是送出去專業機構測試的;
2.學術氛圍方面,高校相對科研院所的學術氛圍要濃厚一些,因為高校畢竟是學生的天地,我們的固定思維也是學校才是學習的地方,學生多老師多,而科研院所給人的感覺就是跟工作一樣,每天很忙碌很充實;
3.學習知識方面,科研院所接觸的科研專案一般來說比高校多也比高校的專案專,能在培養科學研究素養上更勝一籌。目前,在高校讀研的大部分學生三年下來接觸不到導師的任何專案,因為導師自己手上缺專案,這樣也就空有一個研究生的帽子了,而科研院所不一樣,裡邊幾乎所有的研究院,副研究員都會有專案參與的,不管跟哪位導師,你都能真正接觸到科研。
4.學生待遇方面,這一點其實也很重要,讀研的年紀能不花家裡錢最好,一般學校的待遇就是國家的600一月補助,好一點的導師每個月會給學生再發幾百來塊,這就算是好的了。而科研院所本身研究所層面給的補助就很多,再加上專案進展的補貼,一個月下來差不多有2000+左右吧,這也是一方面的差別。
回覆列表
在研究所讀研,由於研究所所處的體制不同,與高校的環境有所不同。因此你的感受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
研究所也分不同系統的研究所,分為中科院系統的研究所,航天航空系統研究所,電子科技集團的研究所,各種國家中央機構和部門的機構的研究所。這些研究所的體質各有不同。
從我比較瞭解的中國院系統的研究所來講,由於這些系統系統的研究所,他們的課都是統一由中科院大學上課,然後具體的研究內容是在各自的研究所進行。
在研究所中沒有本科,因此最低學歷就是碩士,常常有一個玩笑是說在一個研究所掉下一塊磚頭,如果能砸到一個人的話,那麼90%是博士,10%是碩士。相對學生的人數是比較少的,反而老師教工的人數是比較多的。
這和一般的高校不同。因此相對學生活動也要比高校會少一些。另外當學生進入實驗室以後,基本上你的導師就會把你當做職工來用了。科研工作是非常繁重和緊張的,當然老師給你的補助也會非常的高。
總之一句話,就是在研究所讀研的話,可能一直會處在一個科研的環境中。
在高校讀研的話,可能要先上半年到一年的課。學生活動豐富多彩,各種學生的社團,相對而言上課階段與本科沒有太大的區別。之後進入實驗室之後也會存在年級導員之類的教職工人員存在。
一般研究所就不存在這類行政人員,完全是由課題組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