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馬馳奔33
-
2 # 尹默小白
建議你真正的認真地去臨帖而不要單一地抄帖。起行收的每一筆都要動腦筋。書法能達到一定修為沒有十年都不敢往出曬。
-
3 # w龍騰虎躍m
我臨一年多,連基本筆畫、結字都控制不了,只想再臨個兩年,寫到基本流暢、好看一點,至於多好要求多高,那就看自己的悟性怎麼樣了[捂臉]
-
4 # 醫在路上
臨帖是書法愛好者終身的事業,什麼是滿意,永遠都對自己滿意不了,書法技能在提高,眼界和心裡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就當做畢生的活來幹就完了,能寫出自己稱心的作品就可以了!
-
5 # 振翅1
聖教序值得反覆去研究,特別是結字。看你發的習作,你沒領悟到聖教的精髓。我寫了好幾年了,感覺離真正入帖還很遠,更不用說出帖了。
-
6 # 一葉小舟82704
臨帖要認真的讀帖,記住點畫的起運收筆和提按使轉,及筆勢氣韻神采,然後一筆一畫的臨寫。讀中臨,臨中讀。沉下心,堅持住。求形似,達神似。不要急,慢慢來。
-
7 # 翰諾書法
有幾個問題要搞明白。
第一,學書法為什麼要出貼。有書法常識的人都知道學書法有臨帖。臨帖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入帖,一個是出帖。
入帖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習慣,學會古人的書寫習慣。出貼是為了體現自己的書寫習慣,改進古人的書寫習慣。
邏輯順序是先入帖再出帖。
不入帖就學不精古人的,不出帖就不能形成自己的。
當然學書法要形成自己的風格,不然都和字帖一樣就沒意思了。
第二,你現在在哪個階段?不管你練了一年還是十年八年,都先不要談出帖,首先要看看你有沒有入帖。
這幅作品是你意臨還是創作呢?
通篇看無論是氣韻精神還是結體筆法都和原貼有很大差距,甚至說還沒有入帖。
所以說你還是暫不要想出帖,應該好好精臨,先解決入帖的問題。
第三,一點建議。《聖教序》字數很多,初學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通臨。
通臨的效果不好。
應該逐個解決單字關,或者分別解決相同偏旁部首的字,觸類旁通,這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也在學習階段,一點拙見共勉。
-
8 # HARRYWINSTO154883217
其實臨帖可取百家之長,具體可以看下清人行書,你的字感覺不夠圓轉有點生硬,聖教序的個別摹本是這樣,其實行書楷書清朝的一些帖筆法已盡純熟可讀讀他們的貼,從中學些圓滑,也可看看趙孟頫的帖,包括一些草書中也能找些韻味出來,學王羲之不一定止於其體
-
9 # 一笑貫長天
入帖還遠,至於出帖更看不到。
讓我看的話,有沒看出有多少《聖教序》的味道,感覺你練的《聖教序》就是在寫《聖教序》的文字,至於每個字如何寫的如何結構,好像對於你來說沒有意義!
這樣的臨帖,不如不臨,臨了也沒有意義!給你個建議吧!奉勸你不要通篇臨帖,你不妨改成一個字一個字地練,那樣既能讓你改掉通篇練字的毛病,而且更有利於你能仔細對待每個字。
-
10 # 丸子爸17
出貼幹嘛?當有一天你不自覺臨習到別人都說像極了的時候,你就已經在前賢的肩膀上構建自己的書法世界了,你那時的境界就不會問這麼蠢的問題了。
-
11 # 婷瑞書法
1.臨帖新手期,儘量靠近原貼,和原貼越像越好,越像我們新手就能從古帖中獲取到的營養就越多。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唯一的笨辦法就是儘量和原貼一樣。
2.什麼時候可以換帖,我們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標準,什麼時候你能被下全貼,背臨的情況下,能夠達到80分。這個時候這個貼你就可以換了。
3.聖教序如何臨習,聖教是碑刻版。難點是筆法。如果沒有筆法基礎還是很痛苦,建議呢從二王手札或者蘭亭序中吸取一些筆法。2者配合者來。
-
12 # 龍銘書客
臨習《聖教序》一年,沒有出帖的可能性,除非具備其它法帖功底,輔助性練習後意臨。想要出帖,首先要入帖,聖教序將近兩千個字,每天學好一兩個字,至少也要五年以上,真正練習入門後會更加明白,就算是習練多年,也不一定能字字精到,因為這時個人的思維以及眼光會有大幅提升,要求越來越高。學習書法是不斷積累的過程,也是人生修練的一種方法,共勉。
-
13 # 上林種花人
臨帖這件事,並不是為出帖而存在的。即使是書法大家,也會時常回歸到臨帖,常臨常悟,常臨常新。
學無止境,對古帖的理解會隨著學書者的水平、閱歷、領悟力等變化而變化,進而推動書法創作更上層樓。
對於書法來說,臨創結合,潛心向學,不耍不躁,悅己及人,才是正道吧!
-
14 # 胡王使者3
如果你臨帖四十年,寫成這樣,我覺得離出貼一年就夠了;如果你臨帖一年,寫成這樣,我覺得離出貼還得四十年。所以說,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
-
15 # 書法裡的蟲子
老實說,您距離出帖還比較遠,原因以下。
1、臨帖未得《聖教序》的形和神。
把您的字和《聖教序》原帖對比,您會發現您的字“不像”原帖。臨帖首先要做的便是模仿,每個筆畫寫的時候儘量跟原帖相似。顯然,您的字沒有太多《聖教序》的影子。
書法是有自己的一套審美體系,寫字應當將自己的心緒融入字當中,抑揚頓挫。
2、臨帖、出帖是一場持久戰,甚至需要一輩子去實踐。
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沉澱。在臨帖中體味書法的韻味,臨一副帖,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入帖。
“臨帖---入帖--出貼”三個過程,也許需要十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
與您分享我練字的方法首先把《聖教序》通臨一遍,整體學習,大致體味《聖教序》的魅力和特點。通臨一次過後,精臨字帖。每天練習字帖裡的部分字,臨帖、背貼。
-
16 # 殘墨修者
會寫就可以出帖,不要陷入太深。
臨帖的目的是學會筆法、結字、章法這三樣東西。
筆法是寫好字的前提,掌握起筆、運筆、收筆,是寫好一點一畫最基本要求。
結字是能夠把一點一畫組合在一起,使這個字能夠符合審美要求。
章法是一幅作品能夠使人看了過目不忘。
看你作品,可以看出書法基本功紮實,臨帖的目的已經到達。如果完成一幅書法作品的基本要求你已經學會,我覺得隨時可以出帖,並不一定要寫的和原帖一模一樣才出帖,如果寫的太像太深入,終究不是自己的東西,出帖也是困難重重。
書法風格最終依舊要靠自己去摸索,沒有模仿別人就能形成自己的特點,所以出帖來自己練習,把練習字型的時間用來自己摸索怎麼寫出自己的風格特點,比不停的臨摹好。
當然出帖並不是一刀切,還是要隨時讀帖,和自己作品對比一下,看看自己的不足,以保證自己不會亂來,走入野道,在這種一邊自己創作和對比下學習,對自己來說應該比一直臨摹更好。
建議已經提供,出不出帖最終還是要你自己做主,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時候出帖。
-
17 # 王宣飛
建議不要貪多,通篇寫這樣沒有效果,單字去臨,臨一次對一次原貼,總結自己與原貼的差異,聖教序裡的字都很有骨力,需要大量練習才能寫出這種韻味,沉下去,慢慢來,可以定一個一年的目標,就寫50個字,堅持一年下來,你看看自己最後的效果。
比如,第一個“蓋”字,王羲之左倒右倒,看他前面幾個筆畫是很有矛盾的,正常不該這麼寫,但最後寫出來就是很有韻味。讀貼一定要精。
-
18 # 耘藝齋主
習性過重,必須徹底改掉自己的書寫習性。《聖教序》每個字的筆畫和結構都有非常合理的設計,這點不容小視。初學者當然是越像越好,然後慢慢自己總結和領悟。下圖是我書法班的學生,小學生的初臨《聖教序》(之前學楷),雖然稚嫩,但我認為他學習的方法是對的。
-
19 # 使用者6163670656408
學聖教序就等於自殺,書法取法乎上是騙人的。是那些培訓班搞出來的。應該從近代人入手!因為書寫條件一樣,容易入手。請問王羲之手札哪一件是王羲之本人的,王羲之如果活著看到聖教序也許自己多不認識。
回覆列表
建議你把聖教序的單個字放大,自己仔細研究,邊臨摹對比,邊總結創作,然後自己覺得可以就行了,常人五年時間可以臨得像得其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