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影領官

    哈嘍我是帥帥,我給大家說一下,民和縣旅遊景點

    1.民和最好的旅遊景區是藥泉山景區(”七里百寺“)。

    藥泉山文化遊覽區位於縣城以南古鄯鎮境內的小積石山麓,當地人稱“七里寺”,距西寧市160公里,距縣城50餘公里,緊鄰川官公路。七里寺以前稱“慈利度寺”,藏語稱之為“曼曲達傑日朝”,意為“藥水興旺靜房”。藥泉山景區峽內海拔3200米,景區面積約53平方版公里。景區有許多珍貴的藥材,如:冬蟲夏草、大黃、黨參、當歸等;還有許多野生鳥類,如:紅頭鳥、麻鷯兒、紅和尚等。主要景點有:譽為“泉之首,水之精”的藥水泉、青石崖壑、情人崖、棒槌山等,是生態休閒養生、徒步探險、叢林穿越、攀巖的最權佳選擇地。

    2旱臺遺址

       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土族自治鄉清泉村北。中川鄉位於寺溝峽與積石峽之間的小盆地的中部。盆地發育較好,分三個階梯臺地,比較寬闊平坦,旱臺處於第三臺地南緣,西臨清泉溝,東靠紅崖溝,北為臺地大緩坡,南對清泉村(俗稱祁家)。遺址面積約30O×120 米,西部緊靠清泉溝,南緣為中川中學校園,東部是一處漢代墓葬群。由於引水灌田,遺址被水沖刷分割成東西兩區,中部塌陷形成一個大坑,地面散佈有雜骨、陶片,以陷坑內最多,周邊暴露有灰層、灰坑、白灰面房屋等遺蹟。東部還見有殘墓葬。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隊在此清理墓葬1座,房屋2座,灰坑1個。墓葬為南北向長方形土坑墓,長240釐米、寬140釐米,內葬2人,男性為二次葬式,女性為側身直肢葬式,並面向男性屍體。隨葬器物有泥質紅陶雙大耳罐1件,長頸雙耳罐兩件,侈口粗陶罐、石璧及飾物各1件,骨鏃20個。房屋一為410×350釐米,一為310×300釐米,都是半地穴式。地面白灰厚0.3-0.5釐米,牆壁四角略呈弧形,上部向內傾斜。室內中間設一直徑114釐米的圓形灶,灶的周邊鑲嵌一圈白色小河卵石。兩座房屋相距約20米,唯一不同的是一座門向南開,一座門向北開。灰坑為圓形平底式。灰坑與房屋內皆堆滿了灰土,灰土中夾有較多的陶片、雜骨及零星的石器。陶片以泥質紅陶居多,泥質灰陶及加砂陶次之。陶器器形有素面及籃紋雙耳罐、腹耳罐、帶嘴陶盆、尊、鬲、加砂粗陶花邊無耳罐、甕等。石器有石刀、石斧、盤狀器。是一處較典型的齊家文化遺址。

    3 民和桃花園林鄉村休閒度景區

    是國家2A級景區,初步開發於1997年,集考古、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風景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區內海拔170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雨水充沛,氣候溼潤盛夏涼爽宜人,有近萬畝的果園、桃林,故有“萬畝桃林”之稱。近年來,經過大力宣傳促銷,影響力和知名度逐漸提高,已成為甘、青兩省聞名的消夏勝地,現有休閒園21家,農家樂5家。主要有桃花園、川垣紅、玉盛農家樂等26家休閒園和農家樂。景區地址:民和縣川口鎮、馬場垣鄉開放時間:旺季:4—10月,川垣紅生態餐飲有限公司、各農家樂全年經營停車場資訊:景區內各休閒園均有中小型停車場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距離縣城8公里,川垣新區5公里,長途汽車站8公里,海石灣火車站5公里。提示季節:特色春可賞花;夏可品嚐時令各類新鮮水果、秋可摘果。提示服務:1、4-10月份,桃花園林區氣溫一般在20至32度左右 2、該景區為回族飲食休閒園常設旅遊活動,

  • 2 # 夜月無恆

    民和縣屬於青海省海東市,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土族、藏族等 。由於地處青藏高原,氣候條件惡劣,當地人口較少,旅遊資源相對來說比較稀缺,這裡主要介紹三個景點:

    1.能仁寺

    能仁寺坐落在麻地溝西一座小山上,清朝同治年間曾被大火燒燬,後又重建,現在儲存的能仁寺由群眾在1985年募捐所修。

    2.喇家遺址

    喇家遺址位於官亭鎮喇家村,遺址年代距今已有4000餘年,曾被評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3.弘化寺

    弘化寺位於縣城東南六十餘公里處,是一處佛教名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因藏傳佛教格魯派大師在此圓寂而聞名。

    除了詳細介紹的三個景點外,還有寨子島、娘娘天池等景點可以遊玩。

    由於民和縣地處青藏高原,冬季嚴寒,天氣惡劣,最佳旅遊時間為春夏季,避免寒冬時節。建議遊玩時間為1-2天,基本就可以把這些景點參觀一遍。

    小貼士:當地為少數民族聚集地,在此旅遊時一定要尊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 3 # 阿亮旅行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省海東市下轄縣,位於青海省東部邊緣,東北與甘肅省永登縣、蘭州市紅古區相連,東與甘肅省永靖縣接壤,南隔黃河與甘肅省積石山縣相對,西、西北及北與本省循化縣、化隆縣、樂都區毗鄰,縣境南北長約96公里,東西寬約32公里[1],總面積1890.82平方公里。

    名勝古蹟

    一 能仁寺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能仁寺座落在麻地溝村西一小山之巔,因山似游龍,故名為“大龍山能仁寺”。又因寺處麻地溝地界,也俗稱“麻地溝寺”。清同治年間“大雄寶殿”被火燒燬,後又重建。1976年連同其他建築物均被拆作公用。1985年,由群眾募捐再修前殿和正殿各1座,廊房、鐘樓各數間。

    二 喇家遺址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喇家遺址位於官亭鎮1.5公里處的喇家村。總面積25萬平方米,發掘出的約800平方米。據考證,喇家遺址屬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三 寨子島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寨子島素稱“黃河上游第一島”,佔地面積80畝。

    四 娘娘天池

    娘娘天池位於海拔2500米的山頂上,池呈橢圓形,俗稱“娘娘池”或“神池”。

    五 弘化寺

    弘化寺是佛教名寺,位於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縣城東南六十餘公里處,始建於1443年,迄今約有六百多年曆史,佔地近百畝,大小殿宇30餘座,因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之弟子第一任墀巴堪布絳欽卻結——釋迦也協授記並圓寂之地而聞名於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學校對於義務教育不給學生排名,反之以班級給老師排名,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