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然自得
-
2 # 謙園李大慶
如果總結一句話來概括潘天壽的藝術高在哪裡,我想“雄渾奇倔,蒼古高華”應該就是潘天壽先生藝術風格的獨特之處。但是先生的藝術還不止如此,他在指墨畫創作上也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並且還是位傑出的美術教育家。
潘天壽為浙江寧海人,他以其深厚的傳統功力,把中國畫以線為主的表現方法發揮到了極致。運筆強悍,雄健剛直;凝鍊老辣,稜角分明,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潘天壽的作品尤精於章法,雄構奇築,造險破險,空白分割,出奇制勝。融傳統的章法韻律與現代構成美於一體,使得他的花鳥畫達到了一種獨具個性的藝術至高境界。不僅如此,潘天壽在指墨畫上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他的指墨畫如錐劃沙,如蟲蝕木,且墨氣潤澤,生機勃發,使得指墨畫自高其佩創立以來,到潘天壽才發展至成熟。他致力於美術教育事業數十年如一日,著述甚多,桃李滿天下。
總之吧!潘天壽以自己強烈的個性和努力,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從而使自己的藝術具有了雄渾奇倔,蒼古高華的獨特風格。
-
3 # 草原鷹國畫欣賞
潘天壽老師是一位學者型畫家,既治繪畫史又治書法史,既研究學術又勤於作畫。老師對中國畫獨立價值的捍衛和堅持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潘天壽老師的寫意花鳥畫理深思密,在靜穆而雄闊的境界中追求深沉雄大的格局和一味霜悍的氣勢。他敢以大方大圓造險破險,營造充滿張力的畫面結構,擅長近乎醜怪的花鳥造型、沉凝方硬的筆線,表現超常的力度和生機。
老師有一幅名畫《雁蕩山花》,筆力剛健,著色豔麗。你看那滿山遍野的山花野卉,是多麼豔麗多彩,姿質純雅,就連那亂草叢篁,也是百般的肆意,生機勃勃,更別說那岩石,高大壯美。請你再仔細看看,那花瓣那葉子,那枝杈那無名的小草,是不是每一筆就象是鋼筋鐵骨,堅韌的讓人想流淚。試問有誰用這般剛硬的線條去表現那柔嫩的鮮花和小草,而且表現的這般讓人感動和歎服。
再看看潘天壽老師的《靈巖澗一角》和《小龍湫下一角》這兩幅畫。老師把山水和花鳥畫結合在一起,把山石野花拉到眼前,那些不知名的小草和野花從山石縫裡長出來,在他老人家的筆下就顯得天然荒率、清奇純雅、高華絕俗,煥發著豐富多姿的生命和韻味。這兩幅畫的筆墨技法、構圖意境既來自於傳統,又不同於傳統;既與時代的審美要求相一致,又完全沒有落入邀寵的陷阱。這兩幅畫成為後人學習的標杆。
當然,潘天壽老師的每幅作品,都是精華,都值得我們去用心體會。在當時學校沒有教材,老師就自己編撰。如巜中國繪畫史》、巜治印叢談》、巜中國畫院考》等。他還把自己的詩整理成《聽天閣詩存》。老師一生桃李滿天下,他的指墨畫也精彩絕倫,獨具個性。
潘天壽老師開創了前人沒有用過的山水畫的畫法,獨特鮮明,讓人耳目一新,令人心獷神怡。別具一格的構圖和用筆用色,也是後人學習的源泉。
-
4 # 寧秀和繪畫課堂
潘天壽(1897一1971)是中國近代美術史上傑出的中國畫傳統派大師。它立足於民族傳統來發展中國畫藝術,他的作品始終保持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又有輝煌的創造,他開拓的道路和所取得的成就,對後世的中國畫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潘天壽高超的藝術在於第一,獨特的美學思想的追求。"有至大、至剛、至中、至正之氣,蘊蓄於胸中,旁及藝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極"。這種思想促進下,他的繪畫作品呈,現落筆有剛正之氣,浩然之氣,展現出一種至美、至真、至和的藝術風格。
第二,潘天壽的作品在題材上,他把視線轉向大自然中,人們不注意的地方,如野花野草,還有怪石,岩石溪澗等。開拓了中國畫表現範圍。我們從作品《雁蕩山花》、《靈巖澗一角》就可以看出。
第三,潘天壽在作品的構圖上,擅長造險破險,他常常故意違反常規,把主要的東西放在畫面的邊角上,造成險境,然後出奇制勝,巧妙地化險為夷,使畫面給人出奇感、力量感和形式美。
第四,潘天壽在用筆用墨上,追求似連非連,似斷非斷,如錐畫沙等用筆效果。用墨上善於用枯墨、焦墨和潑墨法。
以上這些的綜合運用,使潘天壽藝術風格具有凝重古撲風采。再加上,善於把詩詞、書法、印章溶入,更加具有巧奪天工的藝術效果。他是中國畫理論發展總結的實踐者,又是偉大的美術教育家。
總之,潘天壽不愧為中國近代以來著名的畫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對中國的繪畫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5 # 翠文軒主人
積健為雄,推陳出新……!太多的讚譽之詞和理論文章已有許多的高人撰文了,只談一點潘先生筆下特別的小感悟,就是點苔方面在潘先生筆底下,出神入化,已不在前賢石濤之下!
-
6 # 閒轉世界
潘天壽的藝術品位並不高,只是風格有特色,品位並不高。比之吳昌碩、黃賓虹、林風眠、吳冠中差距很遠,甚至比齊白石都不如。畫作看的是畫面味道,是有標準的,感人、生動、靈動、韻味等等。潘的畫不耐看,死板生硬。
-
7 # JamesZhang194933966
潘天壽的作品令人感到震撼至極,它既洋溢著生活的情采和趣味,又同時勃發著無比巨大的精神張力和豪氣。
前者以自然流露為上,後者以刻意經營為工。他終極一生的奮鬥,是以學習中國的藝術和中國的方法為基礎,與先進的西方美術技法相結合,將中國水墨的燦爛推向一個令世人敬畏的高峰。
南無阿彌陀佛 。 。 。☝
-
8 # 博覽書畫大觀園
潘天壽先生的藝術價值與人生價值
潘天壽(1897.03.14--1971.09.05)早年名天授,字啊壽、大頤 ,號雷婆頭峰壽者,浙江省寧海縣人。現代著名中國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畢業於浙江第一師範。
潘天壽先生對教育的貢獻。潘先生說:“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我的副業。”這句話裡可以體會到潘先生對中國畫教學的重視與認同,事實上除國畫創作外,潘先生中國畫教學方面也做了重要貢獻。在校期間他建議開設書法課、篆刻課領先全國美院;提出山水、花鳥、人物分科教學。
潘天壽先生對藝術方面的影響也是眾所周知的。他繪畫題材多樣,鷹、荷、松、四君子、人物、山水等。作品結構險中求平;形簡而意遠;用墨濃、淡、幹、溼、焦相參;線條用筆凝鍊、沉健;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人物少見。尤其是他筆下的鷹、八哥、蔬果、松、梅等皆為神品。他落筆大膽,點染精細,墨筆縱橫交錯,構圖清晰蒼秀氣勢磅礴韻味無窮。
潘天壽對畫史,畫理也素有研究,著有《中國繪畫史》、《顧愷之》、《聽天閣詩存》,並編著《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綜合以上個方面把潘天壽先生的藝術價值和人生價值提現得淋漓盡致。
-
9 # 姜豔嬌jyj
他的藝術具有開創性,在八大、石濤的基礎上,他把畫面的形式美感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進一步強化了幾何的構成語言,這在以往的國畫中是不多見的,如《小龍湫一角》等。與此同時,在國畫的表現功能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突破,他在以往文人繪畫抒發、言志的基礎上,特別強調了主題思想的表達,如《鐵石帆運圖》、《江南細雨》等。其畫面意境悠遠深刻,題畫詩也是蕩氣迴腸,如,感事哀時意未安,臨風無奈久盤桓。一聲鴻雁中天落,秋與江濤天外看。他的作品畫幅巨大,為了畫面的需要,他提出了“強其骨”的指導思想,把筆墨中線條的表現力進一步提升,同時在色彩上又追求簡約強烈的效果,增強了畫面的衝擊力。另外,在指畫上繼高其佩之後,又有了重大突破,其指畫畫法樸茁,不賣弄技巧,更是其藝術人格和藝術魅力的體現。
-
10 # 石良才藝術教研室
高在有中國味道而且有個性創新,構圖奇絕,線條鋼筋鐵骨,氣質品味讓懂畫的人深入骨髓。羨慕嫉妒恨,為什麼我不能出其左右。呵呵!
-
11 # 張瑞勇
潘天壽是中國近現代傑出中國書畫藝術家之一,藝術高在構圖,打破常規的構圖,常規構圖,繪畫主要物件常常在整個圖的黃金分割點範圍,而他大膽突破,且不醜,讓整個畫面,更有氣勢,奇。這就是他在藝術學術上最大貢獻,是核心。其他因素不細談,不是那麼核心。
-
12 # 愛畫山茶
應該說潘老的中國畫藝術高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潘老傳統中國畫筆墨,民族傳統文化及書法,篆刻基根穩,認識很清,
二是潘先生國畫構圖很新奇,險中有穩而整體和諧。
三是除傳統題材外潘天壽先生時常畫一些不起眼而又生活中常見的物質。
四是潘先生的畫是自己的筆墨語言,不是何門何派。
-
13 # 墨雨o軒
1、落筆大膽,點染細心。
2、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
3、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
4、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
-
14 # 紳士224
潘天壽藝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獨樹一幟中國開創式把傳統,和傳承,現代藝術有機的結合的非常好的藝術家,他一小見大,題材都是山角,路邊小草小石,高雅大氣,筆墨自然,功力深厚,詩一般的現代文人畫貢獻之大,是公認的,,
-
15 # 葉金梁
潘天夀先生曾言"藝術之高下,終在境界,境界層上一步一重天。雖咫尺一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夢見。藝術必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潘天夀先生的作品奇倔,高古。》
-
16 # 春雨點點潤大地
潘天壽的繪畫藝術之所以非常成功取決於他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他以一個學者的視角對中國畫所蘊含的獨特民族氣質進行了大膽的體現和昇華,使中國畫的語言變得更加響亮和震撼,縱千百年之後其藝術成就必昂昂而立於畫壇之巔而不蓑!畫之大者潘公也!
回覆列表
我來簡要回答一句:潘天壽是中國畫大師級水平的傑出代表畫家之一。之所以給予如此至高地位,個人認為原因有三,其一是對中國畫從理論到實踐的突出創新;其二是對中國畫構圖章法上的前無古人的大膽創造;其三是對中國畫筆墨力透紙背的積極探索。其花鳥、山水乃至人物等既恪守了中國畫“六法”的傳統,又無不處處散發著創造創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