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urlove
-
2 # 紫水晶2005
如果大人小孩用的都是小米手機,那麼只要裝個親情守護就可以監管了,每天哪些軟體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可以使用哪些軟體,其他牌子的手機就不清楚了
-
3 # 五分鐘育兒寶典
不能!
那怎樣引導孩子處理好和手機的關係?記住它始終是工具
奴役你的不是手機
取決於主觀的動機
自律是自由的前提!
家長態度:如果家長還視手機為洪水猛獸的話,無疑又走上了我們上一輩教育孩子的老路了。作為70,80後的家長們對這句話肯定熟悉 “電視機,遊戲機,電腦,網路,會毀掉你們這一代人” 作為過來人的你們被毀掉了嗎? 同理,手機也不會毀掉孩子。它就是一個工具,孩子和手機的關係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
正確引導正視手機給我們帶來的利和弊
利:極大的提高了學習、溝通的效率,開啟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大門。
弊:隨之而來沉迷其中,無法避免的見識了世間的陰暗面。
說人話:就是能給你在拼夕夕撿漏的狂喜,也能讓你在刷了一夜抖音起不來床時,有想抽自己的衝動。
作為大人的我們,在體會到了處處離不開手機的便利後,也常常悔恨自己為什麼沉迷其中停不下來。別在孩子面前裝做完美家長的樣子,別隱瞞自己對手機的沉迷,請大方的和孩子分享:媽媽也經常刷手機停不下來,但是我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要做!
大方的正視自己的問題,並且不斷的修正,這就是最好的身教。
自律其實很難
自律就是控制自己,去做不會馬上得到快樂的事,這種行為就是和人“懶”的天性做鬥爭,就是逆水行舟。但成功離不開自律,“長大後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我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周杰倫已經在《聽媽媽的話》中向我們說明了。
就算很難,也要刻意培養
我們家孩子現在四歲,已經有兩次成功的“戒網癮”體驗了,第一次玩“植物大戰殭屍”第二次玩“皇室戰爭” 從一開始的好奇→到沉迷→再到連哭帶鬧,滿地打滾→再到一天只玩一局→完全忘掉,投入到其他好玩的事情上(玩具,騎車,踢球,繪本……)。
正視自己的慾望,並且做出改變。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都可以去嘗試,並且嘗試學會讓自己停下來。
結語:家長們能時刻監管嗎?不能!所以努力讓孩子學會和手機相處吧。
回覆列表
但是目前我所觀察到的,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手機的把控是不到位的。而孩子的自制力還比較差,所以有很多小孩都是玩遊戲、刷抖音、玩快手,很為現在的大部分孩子的教育感到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