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宮外史

    中國婦女能頂半邊天,有史為證:

    一、女媧

    1、傳說遠古女媧摶黃土按自己的形象塑造人類,大概是最早的雕塑師。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就出土了女人面陶瓶。

    2、傳說女媧煉色石以補天,大概是最先發明瞭用石灰石燒製石灰,人們用石灰抹地面和屋頂,以防水防潮。仰韶文化出土了石灰地面。

    3、傳說女媧斷鰲足以立四極,大概女媧發明了在柱子底下放置基礎。仰韶文化人們建造的房屋就放置了基礎。

    4、傳說女媧發明了笙簧 、瑟、壎的樂器,人們奉女媧為音樂女神。距今6800年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出土了陶壎; 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陶哨;距今9000年的賈湖文化遺址出土了骨笛。

    二、黃帝的妻子嫘(lei)祖

    傳說嫘祖發明了發明養蠶繅絲,被後世奉為"先蠶"聖母。

    三、儀狄

    儀狄是夏禹時代的造酒官,相傳是我國最早的釀酒人。《呂氏春秋》記載有“儀狄造酒” 。

    四、黃道婆

    黃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她推廣紡織技術及紡織工具,受到百姓的敬仰,清代時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五、薛濤

    薛濤是唐代女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

    六、莫邪

    春秋時期的鑄劍師,與丈夫干將,共同築造出名滿天下的寶劍——干將莫邪劍。

    七、黃月英

    黃月英是諸葛亮的妻子,據說她發明了木狗、木虎、木人,諸葛亮據此造出了木牛流馬。黃月英還發明瞭羽毛扇及在扇上題字。

  • 2 # 記錄隨想

    都說女人能頂半邊天,在古代,很多女性也創造了非常寶貴的社會價值。

    一、嫘祖 :推動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

    她發明了養蠶,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現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上,有關於對她的介紹和學習。

    二、李清照:宋代女詞人,有種“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她的很多詞被選入教學,而且,很多人在寫文章的時候,都喜歡引入她的詞,提起女詞人,大家會很快想到她。

    三、楊玉環:那個時期可以算的上有名的音樂家和舞蹈家了。

    對於楊玉環,後代人評價不一,但其作品“霓裳羽衣”,影響很大,現在,播放的電視劇,只要和楊玉環有關,都會提到她的音樂和舞蹈。都會想到“霓裳羽衣”。

  • 3 # 小史一樁

    中國

    武則天。提拔大量有才幹官員,用人不拘一格,上承貞觀下起開元。

    文明太后馮太后。推動北魏改革,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礎。推動了鮮卑民族的漢化程序和封建化程序。整頓吏治,減輕了人民負擔。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部進入西藏。並帶去了大量種子和技術。促進了漢民族與西藏的交流融合。加快了西藏地區的開放。

    李清照。文學造詣極高,流傳的大量詩詞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文學和社會價值。

    黃道婆。改進紡紗機,促進棉紡織業的快速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江南經濟的開發繁榮。

    世界

    居里夫人,和丈夫一起發現了鐳元素,獲得諾貝爾獎。

    特蕾莎修女。救助許許多多不幸的人,諾貝爾和平獎。

    以及許許多多知名的女性未能一一列舉。見諒

  • 4 # 為少

    婦好。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明確記載的女軍事家,有著重要的地位。

    在奴隸制社會,女性地位地下,但婦好卻多次率軍出征,打敗周圍部落。同時作為國家的祭司,也收到了武丁及臣民的尊重,這一點從出土文物婦好方尊中就能提現。

  • 5 # 順風順水平安一生

    1.蔡文姬:香消亂世 。作出《胡笳十八拍》的哀音。這就是才女與平凡女子的不同之處吧。平常女子傷心時,往往訴諸眼淚,大珠小珠落玉盤,汪洋恣肆,一發不可收拾;熟諳音律的她將一腔無名的愁怨傾注於樂音之中。

    2.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詩、詞、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長的,成就最高的還是詞。 代表作《一剪梅》、《玉樓春》、《武陵春》、《聲聲慢》、《夏日絕句》等。

    李清照詞風婉約,音節和諧,流轉如珠,富有音樂美。

    3.嫘祖,一作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

    4.王貞儀(1768~1797) ,漢族,字德卿,號江寧女史。原籍安徽天長縣,後遷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是清代著名的女科學家。

  • 6 # 一瑤讀書

    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創造出社會價值的女性?

    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名人志士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人推動著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社會的進步,創造出的社會價值更是無可替代,這些人中不乏一些名垂千古的女性。

    第一位女性我想寫寫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女英雄‘婦好’。

    ‘婦’是親屬的稱謂,如同當今的‘姑姑’,姨娘等,‘好’才是她的名字。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那麼殷王有事誰呢?

    商湯滅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以後,在伊尹的輔佐下,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穩定發展,武丁的伯父盤庚繼位後,覺得殷(今天的河南安陽郊區)是個好地方,於是遷都到殷。從此開啟了殷商的統治時代。

    盤庚以後,又經過小辛小乙兩代帝王的統治,1250年小乙的兒子武丁繼位,他任用傅說和甘盤等賢臣把殷商治理的特別昌盛,特別是文化經濟,軍事,政治都得到空前發展,武丁政權鞏固之後,為了擴大疆土,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征戰。經過幾年的努力拼爭,商王朝的版圖擴大了好幾倍,國力強盛,史稱“武丁中興”。

    而在這些征戰中,武丁的妻子婦好起了重要作用。若是論功行賞,她當推為功臣第一。武丁有60多位后妃,其中有三位是法定配偶,稱之為後,而婦好則居三位王后之首。她嫁武丁之前是商王國下屬部落的母系部族的首領(也有說是公主),具有高貴的出身和不同一般女人的閱歷。她生得並不嬌好嫵媚,但很端莊、健壯,且天賦聰慧,膂力過人,有著超乎尋常的勇氣和膽魄。她逝世後,武丁把她用過的武器作為陪葬,證明了她是一位勇猛過人的女將軍。

    婦好非常忠於丈夫。兩人志同道合,共同營造了商王朝的輝煌和強盛。,開始,武丁對婦好領兵作戰的能力並不是很有信心,然而就在這一年的夏天,北方邊境發現了外敵入侵,派出去的幾位將領均不能取勝,武丁甚為焦急。婦好見狀,主動請纓,親自率兵前去助戰。武丁擔心她不堪勝任,考慮再三,最後透過占卜才准許了婦好的請求。婦好到了前線,首先了解敵我雙方的陣勢,作出了實際有效的助戰方案。在戰鬥中她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以超人的智謀和勇敢,很快扭轉了戰局。

    不久,擊敗了入侵的外敵,取得了保衛邊疆的勝利。從此,武丁和其他大臣、將領對婦好都刮目相看,很快封她為商王朝的軍事統帥。此後,這位軍事奇才的征戰能力得以充分發揮。她屢屢主動出戰,先後擊敗了北土方、南夷國、南巴方和鬼方等廿多個小國,使商王朝的疆界不斷擴大和穩固。一次,在對西北部羌方作戰中,武丁把佔全國一半的軍隊(13000多人)都交給婦好指揮。婦好還從來沒有帶領過這麼多軍隊,但她沒有絲毫的怯懦,反而更加威風凜凜,手持十幾斤重的大釜指揮若定,最終一舉消滅了長期困擾商王朝的強敵,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使羌方臣服於商。

    這場自衛戰的勝利,是武丁時期出兵人數最多、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它對奠定中國文明歷史的程序具有重要作用,而這樣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勝利,竟是來自一位千古女英雄婦好。

    婦好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女政治家、軍事家。

    第二位女性我想介紹醜陋無比,才智雙全的鐘離春鍾離春是中國著名四大丑之一,鍾離春也是齊國人,生在無鹽(今山東平東縣)一個普通百姓家中,複姓鍾離,單名一個“春”字 鍾離春天賦聰慧,能言善辯,而且勤奮好學,知識淵博,這在2300多年前是很少見和很珍貴的,她的相貌太醜了,是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醜女中的極品,故列為古代四大丑女(鍾離春、嫫母、孟光、阮女)之一。所以,年已不惑,仍待字閨中,是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奶奶。

    鍾離春雖然只是個醜陋的民家女,但她的才華和志向卻不同一般,不只關心國家大事,還富有計謀和勇氣,是一位胸藏大志的政治家。她聽說齊宣王終日玩樂享受,不理朝政。心裡非常憂慮,恐怕名人輩出的“千乘之國”敗壞在他的手裡。經過深思熟慮後,她決定挺身面諫齊宣王,並要嫁給他為後,以便可以長期輔佐他治理國家。

    一天,她從無鹽上路到了臨淄,進宮見了齊王,齊宣王見慣了宮內的國色天香,眼前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又老又醜的粗布淡妝女人,嫌棄她的醜陋,讓她離開皇宮,鍾離春一臉沉重的說起過有危險,齊宣王覺得奇怪忙追問有什麼危險,齊宣王臉上的表情卻是明顯在調侃她。

    鍾離春沒有理會他的表情,依然鄭重說道:“大王危險主要在四個方面:一是秦國在西,楚國在東,這兩個國一是秦國在西,楚國在東,這兩個國家都對齊國虎視眈眈,時刻都有進犯的可能內不修政,外不設防;太子不立,眾子不教;忠奸不分,是非不明。大修漸臺,綴以珠寶,彩以綢緞,勞民傷財。大王專賞,玩物喪志,這是第二個危險。大王心胸狹窄,拒諫不受。近小人,遠賢臣,致忠良之臣逃匿山林;阿諛奉承之徒常侍左右,這是第三個危險。宮內奢靡之風日盛,花天酒地。名伶女樂,宮廷不禁。諸侯無禮,國風無治,,這是第四個危險,最為可怕的是,險象環生,大王竟毫無察覺。鄉女以上所述,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齊國的實際情況。

    齊宣王聽完以後,沉思良久。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醜陋半老的鄉下女人,竟有如此見識。並且口齒流利,神情大方,每句話都極有分量。於是微笑著說道:“謝謝你的直言相告。聽了你的話,猶如醍醐灌頂,使我猛然醒悟。你說得極是,由於我的閉塞言路,很久以來沒有人敢對我說這樣的話了。為了國家社稷,今後我一定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從此齊王改掉缺點,自身做起,屏棄奢侈,勤懇政務,重振國風。如此一來,朝野內外,一片讚揚。許多愛國多才之士,紛紛歸朝。一時間舉國歡欣,眾口一詞誇獎鍾離春的莫大功勞。大臣們都私下議論說,大王如果能有這樣一位妻子,國家就大有希望了。

    齊宣王也覺得這位醜女是個難得人才,便請她留在留在王宮做了王后。在她的勸諫下,齊宣王傾注了全部精力,治理國家,使得齊國兵強馬壯,府庫豐盈,強盛一時。第三位我想介紹一位千古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1084~約1156年),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生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她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

    喜歡上李清照是從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的詞開始的。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短短的幾句詩寫出了一個故事,疾風驟雨肆虐了一夜,醉酒後睡得酣甜的閨中李清照迷迷濛濛地聽到風雨聲,心中記掛著園裡開得正旺的海棠花,卻因酒醉乏力又陷入沉睡,天明後還未睜眼,昨晚忐忑的心情便湧了上來,惺忪著喚了一聲外間的侍女,小丫頭輕手輕腳地過來捲簾,李清照詢問院子裡的海棠花怎樣了,有沒有被暴雨打壞侍女隨口應著:“園裡的海棠經了這風吹雨打,卻也還和平常一樣。

    李清照輕哼一聲微慍:“你可知道,那海棠定然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李清照喜歡精造句,善於譴詞用字,才情不刻意外露,這首詞三十多個字裡沒有一個筆畫繁瑣的難字,如此平白淺近又能讓人回味無窮,後人稱讚這首詞有人物,有情節,有對白,有情緒,最經典一句在於“綠肥紅瘦”,輕描淡寫間寫出了暴風驟雨後糾結煩悶的心情。

    這些詩句也可以看出李清照的才華,不論是從某一階段的橫切面去看,還是縱觀李清照的整個人生,這位千古才女的所經所歷好像都被命運安排得恰到好處,很難有比這樣的人生更加豐富飽滿、更加起承轉合、更加趨於完美的了,不管山重水複,不管風雨如晦,只要一個人能足夠懂得人生,懂得自己,就會明白——每一種境遇,其實都值得享受。

    有能力將人生不同境遇之下的情感與心境都處理的穩妥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人生,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中國歷史上的有才華有能力的女性不只有這三位,女性和男性是一個佘貴的整體,是共同創造了今天的文明和昌盛的華夏,也是後世人尊敬和敬仰的先輩,值得每一位中國人愛戴和傳頌。

    我是跛腳的貓,靜讀詩書享受人生種種苦樂酸甜的70後女子,願結交才華橫溢的您稱為知己朋友

  • 7 # 微言小議

    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古往今來,湧現過多少傑出的女性,她們為國做出的貢獻和男子比起來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們可以是皇帝,治理朝政,使百姓安居樂業,社稷風調雨順;她們可以帶兵打仗,英勇殺敵,以捨己為國之決心,換中華大地之安寧;她們同樣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出惠國惠民的精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她們更是詩人詞人,在歷史的塵埃之中,用生花之妙筆,載千古之靈思,綻文學之光芒,在經過幾千年的歲月洗禮,她們仍然熠熠生輝。

    統治階級的女性代表:唐朝武則天

    武則天:武則天本名武照,曾被唐太宗賜名媚娘。說起武則天,那可真稱得上是一代傳奇女皇,她憑藉著自己出眾的美貌和過人的才氣得到當朝太子李治的垂青,被召入宮中,晉為昭儀,隨後投入到明爭暗鬥的後宮爭寵之鬥,最後當上皇后,後因高宗身體抱恙,便名正言順地管理朝政,歷時十五年。她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在位期間,百姓生活安寧,沒有發生政治動亂,國家經濟繁榮昌盛,她還大力扶持科舉制度,推動了文化發展,被後人評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毛澤東曾評價: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武則天死後立了一塊無字碑,全由後人評價自己的功與過。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不計其數,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武則天以其特殊的女性身份令後人敬佩不已。大秦宣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朕的女政治家。

    驍勇善戰的女性代表: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的著名女將。她的丈夫馬千乘同樣是一名將軍,意外被害後,她便代領夫職。在明末烽煙四起的動亂局勢之中,她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久徵沙場,歷經滄桑,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讚頌她,她死後,後世文人都對她讚賞有加,愛國將領馮文祥也曾說道: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後,她被南明王朝追諡為“忠貞侯”。歷史上,女性名人一般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裡,而秦良玉是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女英雄。歷史上傑出的女將軍還有很多,如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抗金女英雄梁紅玉,她們在男權當道的社會里依然顯示出了自己女性的力量。

    發明創新的女性代表:黃道婆

    說起紡織業,想必大家腦海裡一定會蹦出“先蠶聖母”嫘祖,她發明養蠶,將蠶絲做成衣服,夏天穿著涼爽,冬天又很保暖,為後世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我要說的這位紡織歷史人物不是嫘祖,而是出生於南宋末年的黃道婆,她的人生經歷頗為不幸,出身貧寒,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幹著繁重的體力活還要遭受公婆和丈夫的虐待。一天夜裡,她偷偷地逃了出來,一直逃到了海南黎族地區,受到好心人的幫助,生活逐漸安定下來。

    經過一段時間,她從海南那裡學到了當時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新版上下五千年》有記載:由於海南盛產木棉,黃道婆從黎族人民那裡學到了精湛的紡棉織布技術。黃道婆看見黎族婦女的紡織技術和工具都比她家鄉的先進。在她家鄉江南,棉子要用手剝,效率很低;彈花只用小彈弓,彈出的棉絮不夠鬆軟。而黎族婦女使用的的紡織工具踏車,既經巧,又靈活,織出的布精細美觀。

    黃道婆在這裡生活了三十多年,她雖然吃穿不愁,生活舒適,可仍然十分想念自己的故鄉。終於,她帶著先進的紡織技術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在她的帶領下,烏泥涇的棉紡織技術傳遍了江浙一帶,使松江成為了全國聞名的棉紡織業中心。

    富有才氣的女性代表:李清照

    李清照,南宋詞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金兵入據中原後,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因此,她所作的詞,前期悠閒自在,語調輕鬆,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她作詞的手法多為白描,強調協律,崇尚典雅。

    朱牟《風月堂詩話》捲上說,李清照,善屬文,於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

    晁無咎是蘇軾大弟子,他稱李清照為士大夫,士大夫既是國家政治的直接參與者,同時也是社會上文化、藝術的創造者、傳承者。由此,足見李清照的文學造詣之深厚。她的一首《如夢令》,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賞心悅目,久久縈繞於心頭,彷彿讓人看到了一位惜花傷春的大家閨秀,正感嘆著自己逝去的年華。李清照的詞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是我國不可多得一份文化瑰寶,一直被後世學習吟詠。

    由此可見,我國曆史上做出過傑出貢獻的女子很多,她們在各個領域大放異彩,成為了中國社會發展歷史上的中流砥柱。

  • 8 # 大白996

    女性最輝煌的時候就是母系社會了。介紹一下母系社會傑出的代表 ,女媧氏。不過女媧不是一個單獨的女性,代表的是一個部落,一個時代。

    傳說中摶土造人的人類始祖。可以對應仰韶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可能就是女媧氏族的傑作。我們女媧補天的傳說可能就是造陶的寫照。

    傳說女媧造笙簧,也就是現在依然傳承的笙,簧是指笙鬥上的簧管和笙裡面的簧片。傳說女媧娘娘剖開葫蘆,插入竹管做出笙簧。

    傳說女媧發明了陶壎,一種土燒製的樂器,目前依然傳承。在考古遺址中,距今五六千年的考古遺址中有出土。

    傳說女媧伏羲制嫁娶,遠古各部落沒有婚姻的禮法,男女生孩子隨意,沒有夫妻概念。女媧伏羲為每個部落取一個姓氏,別開他們的血緣。不同姓氏的部落才能互相通婚。

  • 9 # 永珍看世界

    先來看一段感人的故事

    大約七百多年前,春申江附近,上海烏泥涇鎮(今龍華鄉華涇)一帶有一個童養媳,從小死了爹孃,沒名字,僅知道姓黃,村上人都叫她黃小姑。

    一、悽苦的童年

    童養媳的境遇是悽苦的,黃小姑在阿婆家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受盡虐待。一年四季,看不到希望和歡樂。

    春天,每天必須早起床,否則阿婆就扯耳朵、揪頭髮。夏天,想去樹蔭下透透氣阿婆一棒頭把她趕下水田裡。秋天,想把單衣翻改成夾衣,阿婆卻把一捆稻草塞到她手裡,惡狠狠地說:“先搓繩,慢翻衣,等到落雪來得及。”冬天,落雪了,見阿婆穿起新棉衣,想把自己夾衣翻改成棉衣,阿婆卻拿出幾籮筐棉花對她說:“落雪不及烊雪冷,先剝棉花再翻衣。”過了幾天,雪烊了(融化),小姑心裡想總算可以翻改棉衣了,誰知阿婆眼一翻:“烊雪不如出太陽,再翻棉衣無用場。”小姑只好挨凍受餓剝棉籽,十個手指生凍瘡,爛得像馬蜂窩。一年到頭,終日勞作,挨餓受凍是家常便飯,不捱打算是萬幸.

    二、逃離苦海

    某一年,遇上朝廷招官妓,地保見小姑已長大成人,便同她阿婆商定身價。好心的鄰居阿嬸勸其逃離虎口,小姑瞅準時機,趁著阿婆外出,逃到了黃浦江邊的一座道院,被好心的老師太收留,做起了道姑。

    一天,道院裡來了一位從海南島崖州到此探親的師姨。黃道姑聽說崖州盛產棉花、棉布,又看見師姨穿的一身衣衫,的確同本地棉布不同。她想起自己當初用手剝棉籽,剝得脫指甲的情景,很想去看看崖州百姓是怎樣種棉織布的?盤算著要是去崖州,既可避開婆阿媽的追尋,又能學到種棉織布的本領,那該有多好啊!再三請求下,師姨答應帶她投奔崖州。

    來到崖州,她以師姨道觀為家,很快就和當地黎族姐妹結下了友情,一起種棉、摘棉、軋棉、紡紗、染色、織布。同姐妹們共同研究改進紡織技術……

    三、葉落歸根,造福鄉里

    在崖州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從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姑娘,變成鬢髮斑白的老婆婆了,人稱黃道婆。一年春天,她在地裡種棉花,突然有人叫了聲:“黃道婆,你看呀!天上那些鳥兒飛得多整齊呀!”黃道婆抬頭一看,見一群大雁結隊向北飛去,頓時勾起了她思鄉之情,嘆息到:“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現在我該回去看看家鄉了”。不久便告別了黎族姐妹。

    回到故鄉的黃道婆同當地的木匠,一起研究改進軋棉籽的辦法。崖州軋棉籽是用兩根細長鐵棍轉動的,黃道婆畫出圖樣,老木匠按圖加工起來了。

    數日後,黃道婆來尋老木匠,見一部木製手搖軋棉車已經做好,兩人手搖,一人下棉籽,功效既高,剝得又幹淨,又省力(後來改進為一人手搖車)。黃道婆又動腦筋,把原來一尺來長的彈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長的木製繩弦大弓。她又大膽設想,把原來一隻錠子的手搖紡紗車,改制成為三隻錠子的腳踏紡紗車,又從三綻加到五錠。

    工具改進後,黃道婆又在織布技術上加以改進,結果織出了“錯紗”、“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和“烏泥涇被”,很快就傳遍了松江一帶。人們到處唱起了:“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

    這就是被後人廣為傳頌的黃道婆的故事!

    黃道婆(1245 ~ 1330年),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

    黃道婆並未因為兒時遭受的苦難而背棄故鄉,反而對故鄉深深地眷戀!她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無私的奉獻出來,促進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紡織技術的發展,為百姓創造了福祉!黃道婆雖是普通百姓,卻做出了不普通的貢獻!

    黃道婆的事蹟告訴後人:人人皆可成為對社會有較大貢獻的人!

    撇開政治軍事等因素,古代歷史上創造較大社會價值的女性,筆者首推黃道婆!

    純屬己見,請諸位多指教!

  • 10 # 東方評史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知名女性,比如黃帝的妻子嫘祖、卓文君、武則天、李清照、梁紅玉等。

    至於花木蘭、樊梨花和穆桂英等,一般來說是生活在小說演義之中,並無過多的歷史資料得以證實。

    黃帝的妻子嫘祖,據說她發明了蠶絲紡織技術,但這傳說的成分更大一些,歷時數千年,而那時又沒有可靠的文字記載,所以傳說的成分要遠遠的多於真實情景。

    而卓文君、蔡文姬和李清照等女性,最多是詩詞歌賦文采出眾,對社會價值觀而言則是微乎其微。

    個人認為,真正創造出巨大社會價值的當屬紡織界的黃道婆。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棉花的原產地並不是中國,大約在西漢時代由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的漢帝國。

    在當時來說,人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用它來改變人們穿衣的問題,最大的利用價值也就是用手工除去棉籽,填入布料之中用以禦寒。

    但凡上過中學的,都會記得有一篇課文叫做《樂羊子妻》,說的是樂羊子在早年間外出求學的故事,因思念家中的妻子中道而回。

    妻子遂持刀走向織布機前,要用刀割斷織布的線,樂羊子看到此處羞愧不已,遂下定決心外出求學,最終成就大業〔注意:後來率領五國聯軍大破齊國的樂毅就是樂羊的後代〕。

    在這裡樂羊子的妻子所要用刀斬斷織布機上的紡線並不是棉線,當時人們所穿的布料用的是絲麻編制而成。

    用棉線織成布料那還是以後的事情,即便是到了發達的宋朝,當時百姓所穿的衣服依然還是絲麻紡織而成。

    更為要命的是,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機械用具把棉籽從棉花之中分解出來,而是用手工一個個的擠出來。

    當時的中原地區,在黃道婆之前所穿的衣服應該是以絲麻為主,用棉布做衣服還沒有出現。

    正是黃道婆的出現,真正的改變了以往百姓以絲麻為布料紡織的歷史。

    黃道婆生於1245年,死於1330年,其生活的年代是明朝之前的元代。

    我第一次知道黃道婆的故事是在小學四年級的一篇課文上,根據記載她自小被賣給人家做童養媳,由於受不了婆婆家裡的虐待,遂私自逃出流落到崖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

    沒想到的是,崖州當地的紡織技術十分的先進,所織出的布料要比中原地區華麗先進許多,而且紡織用具也要比中原地區先進不少。

    在崖州生活了三十多年以後,由於思鄉心切便在年邁時回到了自己的故土。

    在回到故土之後,她利用在黎族那裡學到的先進紡織技術在家鄉大力推廣和普及。

    至此,中原地區的人們才知道棉花不僅可以禦寒,而且還可以紡成棉線織布。

    黃道婆生活的時代是元代,不久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成立。

    在明朝建立之後,大明政府開始大力鼓勵百姓種植棉花,由於有了先進的紡織技術,隨著棉花的大面積種植,中國人穿棉布的時代來臨了。

    不可否認,黃道婆所創造的社會價值是巨大的,在黃道婆之前絲麻織品在中國已經盛行了數千年,也就是自黃道婆開始,中國人才有了穿棉布衣服的時代。

    在本文行將結束之前,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第一,根據現代百度,棉花傳入中國的時間是在宋代,而我讀初中的時候,歷史書上寫的是西漢年間。

    第二,根據個人看法,在黃道婆流落到崖州地區以後,當時黎族人的紡織原料應該是木棉而不是棉花。

    我在以前的時候曾在海南省待過一段時間,根據海南的地質條件和氣候來說,並不適宜棉花種植,而且我也從未見過海南當地有種植棉花的情況。

    第三,在我老家一直有紡線織布的傳統,雖說時代已經變了,人們也變得富裕起來,這種生產效益很低的織布技術早已經擱置多年,但是過去那種老式的紡車和織布機仍然可以找到。

  • 11 # 長頁論史

    樓主這個問得有點寬泛,要說創造出社會價值,每個人都有貢獻。所以長頁這麼回答。

    一。古代的所有母親

    真為古代母親鳴不平,天天辛苦勞作,做家務,服侍父母,養育子女,幾乎都是母親這個職業的工作。然而,地位卻很低下,主母還好,偏室,小妾更是不堪,常能當做貨物送人,售賣。要是已經生下來了子女,在子女面前當場買走,送人,那種牽腸掛肚,離情別意,怎一個淚字了得。

    母親這個職業承擔了社會一小半的工作,應該算做了很多的社會貢獻了吧。更何況,為了子女有出息也奉獻了所有力量了。昔日為了孟子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而三遷居所。樂羊子妻為了樂羊子的學業盡心盡力,最後為了守護家庭犧牲了生命。

    所以,子頁鄭重認為,古代母親就是為社會創造最大價值的群體。二。發明家黃道婆。布業始母。

    黃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黃婆、黃母,原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市)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

    幼時為童養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居約40年,向黎族婦女學習棉紡織技藝並有改進,總結出“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織造技術。元朝元貞年間(1295~1297年),返回故鄉,教鄉人改進紡織工具,製造擀、彈、紡、織等專用機具,織成各種花紋的棉織品。

    黃道婆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人譽之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技術家”。卒後瓊、滬兩地鄉民均立祠奉祀。

    黃道婆,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女人在古代要做出點成績多麼艱難,一言難盡。要不然在歷史書上的女名人如此之少。然而,她在出身低下的情況下,為古代棉紡織業作出如此卓著的貢獻。她的發明讓棉布的生產效率提高几倍,大大減少了婦女的勞動,降低了棉布的成本。解決了普通老百姓的穿衣問題。這是一項能列入偉人殿堂的偉大發明。怎麼歌功頌德都不為過。三。李清照,婉約派詞人第一號人物,與蘇東坡大神齊名。

    在寫詩詞方面能作到與大神蘇東坡齊名,而且是個女人,那真是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而且李清照那麼有名,我也就不多說了。說起來,李清照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奇女子,當看到文章,說她也喜歡打馬,竟然還是個中高手,還寫了一本書,寫了幾首詩,去賭,也是十賭九贏。這叫男人們情何以堪。我也是服了。

    李清照只是古代寫詩詞,寫文章的最出色的代表,其它還有一些,但遠不如她。比如卓文君,謝道韞,薛濤,朱淑真,陳端生等等。其實我覺得寫詩詞這玩意真不覺得對社會有什麼很大的貢獻,大家都覺得應該這樣,我也人云亦云而已。四。班昭

    班昭仍是大漢牛逼的班氏家族出品。

    她有兩大貢獻,一是續寫《漢書》,班昭的學識非常淵博,許多當時的學者不懂的地方都要向她請教。所以,續寫《漢書》是眾望所歸。《漢書》在中國史書上佔有地位不用多說,在眾多鴻儒博士中佔有一席之地也可以說明班昭的聰明才智了。二是寫了《女戒》,奇怪的是,班昭對古代女子的地位一點沒有不平之意,也許覺得她也不過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吧,既然不反抗,那就順從吧,於是寫了《女戒》,告訴女人們要如何安分守己,也是古代女子常學的經典啊。

    子頁感嘆,天才女子班昭中封建社會的毒太深,無可救藥呀!五。敲鼓奇女子梁紅玉

    上面的都是文才,這梁紅玉就是武將了。

    梁紅玉(1102年—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南宋名將、著名的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

    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佔籍教坊,東京人也。”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勳,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後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黃天蕩之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後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1135年)隨夫出鎮楚州,於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於楚州抗金前線,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巖山下。

    中國古代其它巾幗英雄還有,婦好,花木蘭,呂母,遲昭平,冼夫人,平陽公主等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上,男人一直是主角,但梁紅玉這位奇女子,她用自己努力,書寫出精彩的人生!她雖然出身青樓,地位卑賤,後來卻成為一代名將,著名的巾幗英雄,甚至挽救過南宋王朝。這應該也算作為社會做出傑出貢獻了吧。總之,古代女子因為地位低下,大部分人沒有出頭之地,為社會在默默奉獻,出名的也就是那麼一些。但我們決不能忘記了母親這個群體的偉大。

  • 12 # 在路上犇犇

    本身這個問題就比較寬泛,首先社會價值的定義的邊界在哪?是從人出發還是人物出發去界定?

    中國歷史其實是部男人史,女性的存在感不足,也就是說按照現在的評價標準來看,夠格的女性寥寥無幾,武則天算一個最大影響力吧,不過具體現在太遠,無感。慈禧是第二個吧也是離得最近的,可是大家對她的認知似乎只是停留在政治事件中,她的“人”的屬性,又有多少知曉呢。

    從西方傳入的女性學研究在某種程度上正在復原中國歷史缺失一半,但是多少是有些過分拔高的嫌疑存休。

  • 13 # 聰明的小龍女

    古代歷史上創造出自己社會價值的女性有:商朝武丁王后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統帥、女祭司,位高權重、地位尊貴。大秦宣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朕的女政治家。西漢農民起義軍領袖呂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率眾起義,反抗皇權的女人。唐朝平陽公主,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巾幗公主,助其父兄開創大唐立下赫赫功勳,也是歷史上唯一以軍禮出殯的公主。唐朝一代女皇武則天,正式打破幾千年男尊女卑封建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傳奇女皇。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發明了霓裳羽衣舞曲。明朝兩位巾幗英雄、紅顏統帥瓦氏夫人,中國歷史上抗擊倭寇、護土衛民、精忠報國第一位女中豪傑。秦良玉,唯一記於正史戰功封侯的紅顏統帥。宋朝兩位巾幗英雄梁紅玉,梨花槍創始人劉金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子至少多久啟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