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蘑菇和嘿貝噠
-
2 # 嘻嘻啊啊
轉自網路:
做為家長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會面臨這種狀況。這時侯首先應該給孩子愛與理解,而不是給孩子教育。因為孩子此時需要的是傾聽與安慰,然後才是溝通教育。
對於孩子被打不還手,只知道哭不能只看到單一問題,這樣永遠找不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和解決辦法,而導致孩子發生這種狀況大致如下2種情形:
1、孩子安全感的缺乏。我們身邊很多現象是: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傷心地跟家長說。結果有的家長會說:不是叫你不要跟他們玩,離他們遠些,誰打你呀。有的會說:就曉得哭,你不會打回去嗎?本就傷心不已的孩子被家長一番大道理,說得更是傷心不已。
當孩子受到委屈時實則是想跟家長傾訴,得到家長耐心的傾聽與安慰。可家長卻做了打人者的幫兇,反過來批評責罵孩子。本來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更沒有安全感。稍微大些的孩子甚至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
所以當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時,家長首先應該讓孩子感受到愛,並認真傾聽孩子跟你地講述:發生了什麼事?孩子需要我們什麼樣的幫助和支援?瞭解事情的原委後幫孩子分析、提供參考意見。讓孩子的安全感在此過程中慢慢建立。
2、探索力的不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以愛的名義讓孩子的探索能力愛到壓制。比如:孩子在玩水,擔心孩子把衣服弄溼會感冒,就以孩子健康的名義制止孩子,剝奪了孩子的探索權力。孩子在跟小朋友玩,擔心孩子受傷害,就不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機會。
這種三番五次地阻礙會給孩子帶來3個方面的傷害:
1)注意力的破壞。
2)探索能力的破壞。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正確的教育,讓孩子誤認為玩水是不行的,跟別人交朋友是不行的,把家裡的玩具搞的亂七八糟也是不行的等等。怎麼樣都不行,那乾脆什麼都不幹。
3)選擇能力的破壞。當下替代式的教育太多了,當下有句流行話:有種冷,叫媽媽知道我冷。有種餓,叫媽媽知道我餓。
所以家長的教育的原則是,懂得孩子所想,孩子才會作出積極的迴應。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3 # 東郭紀實
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在,以前我家小孩也是經常哭!作為過來人有些經驗交流下
以前我家小孩也經常哭,然後要搶別人的東西,別人不給就要哭,還要拉著我去搶去溝通讓別人把玩具拿給她耍。其實小孩這種情況就是對大人產生了依賴,認為遇到什麼問題就靠爸媽就能解決。
一、慢慢培養小孩的溝通讓她自己去和其他小朋友表達她的想法,需要什麼自己去要,自己去詢問徵求別人的同意,如果別人不給她就哭你就不要管她讓她知道東西是別人的!哭一次哭幾次就知道了別人是不會給的,這樣以後就不會哭了!
二、關於打架哭,那是他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在家裡面對他進行教育,為什麼會打架,做一些互動比如別人怎麼打她的,叫她模擬打自己,這樣互動之後以後打架她也會打了,告訴她哭是沒有用的,實在不行你可以告訴她可以咬回去。總之不能讓自己的小朋友受欺負!
三、身體弱可以多鍛鍊,如果有了一個孩子身體好了,自然沒有小朋友敢欺負她!教育小孩是一個耐心的過程,她怕什麼你就陪她一起玩,克服恐懼。相信還在會越來越好的,不要一味的責怪罵她!
教孩子就要和她成為朋友,朋友相互玩耍,從互動中發現問題,從互動中解決問題,你就是她最好的老師朋友夥伴,他會模仿你處理問題!
回覆列表
小孩子需要從小建立自信和安全意識,只是知道哭說明小孩子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家長應當多教育孩子遇到問題如何處理,不管被欺負還是受傷遇到挫折,家長應當經常灌輸解決方法,遇到困難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