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霖鈴40104010

    孔子之所以受到歐美國家的專家學者推崇,在於孔子思想的偉大。西方原本推崇的是神權思想, 一切都必須圍繞上帝而思考,完全遏制了思想自由和社會發展。西方人發現孔子思想可以擺脫神權的束縛,推崇自然哲學,可在普遍人性基礎上實現道德自律和社會構建,因此推崇孔子思想,由此開闢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現代文明理論。

    至於說外華人不承認中國歷史,主要是指不承認夏朝之前歷史存在,認為缺乏考古證據確認,這只是學術問題,不是對中國有偏見。而且片面說外華人也是不對的,外華人是複雜的群體,各種思想都存在的,不是極權主義那種只允許一個思想的霸道思想。美國政府在祝賀中國新年的時候特意採用了黃帝紀元,承認黃帝的存在。

  • 2 # 退之317

    孔子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外華人喜歡。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孔的博愛思想,是一種偉大的情懷,是成己成人的思想。孔子強調反省,強調自律,讓自己成為他人的表率,是自我提高來讓人跟著我走,而不是強加於他人,這也正好符合西方人的平等自由的思想。二、孔子的思想是奮鬥的思想,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思想,是韌性的戰鬥。這和西方人強調自己追求努力奮進的精神是完全相同的,和他們的敢創精神、積極進取的奮鬥精神是一致的。西方人強調一切要靠個人的努力奮鬥才能得到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三、孔子講一切要遵循規則、遵循長幼有序、守規矩的思想,這和西方人講的“秩序”、法律條文、法規是一脈相通的。只要你在尊循規則,你是自由的。四、孔子講有教無類,孔子待弟子不管是富有,還是貧窮,都是平等對待。這和西方的承認差異,平等,公平,人人平等的思想是一樣的。五、孔子對待弟子,激勵他們各抒幾見,各言其志,與西方人的每一個人擁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見解,而且尊重對方的思想觀點,是一脈相承的。六、孔子強調以德服人,遠方人不服,不是用武力讓人服,而是講修德讓遠人服遠人來。這和西方的“和平共處”,用外交斡旋的改策解決分歧解決問題的思想是一致的。七、孔子強調教化,強調信奉天地,強調思想與做人,與西方的宣傳教化、宗教信仰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

    所以,孔子受到許多國外人的喜愛。

  • 3 # 1180八一廣場

    孔子創立的儒家是為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服務的。外國一些人最頭疼的問題是他們標榜的民主卻無法維護全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但他們看到了儒家文化下的中國卻能維持上千年,所以他們也想研究研究,借鑑借鑑。

  • 4 # 露-莎樂美

    因為傳說有個叫羅素的傢伙,高度評價了他。預言說儒家可以修復西方科學文明很多缺陷,融合後可以出現更高階的全人類的思想。有趣的是,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會最終完成融合,引領世界。現在發現他們可能會完成融合,先宣告這只是傳說。

  • 5 # 黎師傅國學風水時代堂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什麼,孔子解釋為:

    一,在《論語.顏淵》中記載了數個弟子問仁及其與孔子的對話:“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的這句“克己復禮”正是其仁政的思想的表達。這段完整話並不是針對普通百姓的,從“天下歸仁焉”可知是針對統治者而說的

    二,“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對從政者品質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無論是私人普通百姓還是統治者,這句話當全部試用。

    三,“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孔子在針對司馬牛的問仁中稱,仁者是說話謹慎的人。孔子針對不同弟子對於仁的不同解釋,似乎是對於問話人而定的,也就是說“仁”已經不再是“仁政”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它在孔子這裡似乎無所不包,而成為其學說的一個大而泛的意識形態學說,它囊括一切,給予任何人以不同的啟示。

    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這裡的“愛人”是“仁”的概念的經典性定義。但是他不把“仁”限制於個人的一種品質這一範圍之內,而是大大地深化並擴充套件了仁的觀念和意義,用以規定理想的人格、心理狀態、精神特質、人生態度、社會關係、國家政治和世界秩序,從而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

    孔子沒有給"仁"以明確定義,只講出"仁"在各種狀況下的現象。其中"仁者愛人"家喻戶曉。

    正是"仁者愛人"社會定義性解讀,非常契合基督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博愛":羅13:10 "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提前1:5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

    約壹4:16 ”上帝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上帝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上帝裡面,上帝也住在他裡面。“

    太22:37-39“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儘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孫中山將其稱為"博愛"。因此使很多西方人認為中西文化是互溶共通。更甚的中國文化反映"仁"思想的行為規範的“禮儀”豐富多彩,3000多年廣泛應用社會各階層,從而產生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及文俗。具有巨大吸引力。

    特別,近年來中華民族全面崛起,跟中國文 化的根深葉茂有著重要關係,因此以孔子"仁"思想派生的中國文化得到外華人廣泛的喜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希望祖國繁榮昌盛的同時,中華文化也能盛傳夷狄四方,為世界大同作出貢獻。

  • 6 # 第三隻眼nb

    這是誰說的?我覺得你應該先了解下孔子受歡迎是誰說的,再判斷這句話的真假。如果僅僅因為新聞聯播說了,那你覺得有多少水分呢?假如真的那麼受歡迎,那麼國外為什麼要關閉孔子學院?現在沒幾個開著的了!說實話,連我們自己現在都在反思孔子思想了,而且還要很多批孔學者,我不認為他很受歡迎。作為一種文化推廣,西方主流是絕不可能認同孔子的,只有個別一小撮可能會去接觸一下,但是真的去學的絕無僅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成功都有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