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孩子也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由於家長事事包攬,孩子個性懶惰、懶散,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懶貓,這樣下去肯定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19
回覆列表
  • 1 # 田夫41

    有同感,所以說家教對孩子的影響是最主要的,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就會產生怎麼樣的品性孩子。教育孩子最主要的還是規律和規矩,行事要養成規律,做事要有規律,同時要培養孩子學會把事做完整。要做“種子”的,就要選好種。

  • 2 # 蕾蕾283831526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那些不負責任不懂得敎育引導孩子的父母,等到孩子變成懶貓,磨蹭,叛逆時,再想讓孩子改變習慣,已經很痛苦了。別以為孩子小不懂事。三歲前不教好規矩,等到五歲。有的孩子五歲前扔在老家,讓長輩帶大,回到身邊後發現各種壞習慣。這下要打死了。所以0一7歲最關鍵。每天要早起早睡。講了無數個故事,勤勞的,懶惰的。聽十萬個為什麼?科學家的故事。等到7歲上學已經掌握很多常識性知識。識字2千。從小抱著去外面走時,看到什麼要教什麼。公園裡春夏秋冬的變化。什麼花,幾月開?等等。德智體全面發展。德最重要。會自理能力,會感恩父母。是非對錯。只有父母有意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合格父母。言傳身教。才能教好孩子。

  • 3 # 家長素質學院

    經常聽到家長說:“我家那小子做事情總是不自覺,什麼事情都要監督他。”

    最近,我的同學也經常在為教育他女兒的事情煩惱,他總跟我吐槽說:“我女兒的自覺性真的太差了,總要時刻盯著他才行。”

    就拿吃雪糕這件事來說吧,早上已經吃過一根雪糕,而且保證一天之內不會再吃的。沒想到下午又看到他偷偷地躲在房間裡吃雪糕,還以為躲起來父母就不會被發現。

    我對他說,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曾幾何時,我也以為孩子就要放養,這樣她才能擁有更多自由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後來在實踐中我慢慢發現,要教育出一個優秀且自覺性高的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能指望他能自覺,你不約束孩子,那隻會讓他越來越放縱自己。

  • 4 # 依七媽媽生活錄

    孩子變成小懶貓,應該是有什麼事情都包辦的家長[呲牙]

    其實,孩子3歲左右就可以慢慢告訴他們,自己該承擔的家務,或者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告訴他,現在你清理自己的房間,媽媽清理自己的房間,然後我們比賽,看看誰清理的比較好!

  • 5 # 好家長也是好老師

    孩子不勤快,怎麼辦?是一個很多家長面臨的難題。講理,孩子記不住;動手打,家長又捨不得。怎麼辦呢?

    我曾經的一個學生家長,在孩子小學的時候,也是每天和孩子動氣,不是教育孩子寫完作業收拾好文具,就是教育孩子早點起床,不要遲到。可惜,效果不佳。在三年級暑假的時候,孩子回爺爺家住了一個月,拖拉、懶惰的毛病幾乎都改了。

    原來,在爺爺家,有一個上大學的姑姑,見孩子這些毛病不好,就和家長商量,要給孩子“治病”。

    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

    1、先和孩子商量好,作業每天定時定量。上午寫作業,下午玩。

    其中,最初一個星期,因為不專心,有2次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於是,姑姑取消了他下午的玩耍時間,不讓他出去玩。即使鬧騰也不行。後來,作業幾乎都能完成。

    2、每天完成一定的家務。最主要的是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幫助家裡打掃衛生。一次,因為著急看電視,把一張試卷和草稿紙混到一起丟到廢紙簍裡。姑姑也沒有提醒他,直接就倒了。等第二天找不到試卷時,姑姑才說可能混到廢紙裡扔了。沒有辦法,孩子只好重新抄了一遍。

    一個月裡,姑姑最關鍵是,對定下的規矩說到做到,不完成就要自己承擔後果。孩子在吃了幾次虧以後,也就不敢犯錯了。回家以後,媽媽堅持了這種方法。孩子最終改掉了拖拉懶惰的壞習慣。

    所以,你也可以試一試這種方法,關鍵是說到做到,家裡大人擰成一股勁,不要一個嚴一個松,那樣孩子不好改變。

  • 6 # 錦澤媽咪

    家有小懶貓,說服還是賄賂?

      想讓一個充滿好奇、衝動與控制慾望的2歲寶貝與你合作,每次都要賄賂他嗎?其實爭取合作還有不必破費的方式。

      兩歲以內的孩子很難聽懂父母的道理,他們自己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而到了三四歲,通常他們會理解父母的話,幸運的話,還能照辦。似懂非懂的兩歲,明白一點道理,又很難執行,因此,賄賂成了爸爸媽媽們常用來應付兩歲小賴貓的慣用手段。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嗎?

      對於一個精力旺盛、頑皮好動的2歲孩子來說,他們目前的人生目標是控制自己和周圍的環境,但是,請別忽略了,合作是雙方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夠對孩子的需求有所迴應,相同的,孩子也就更願意對父母的要求有所迴應。

      讓孩子合作並不是一堆道理就可以解決的,也不必總是以小小的賄賂換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鼓勵孩子的合作態度,父母要善於從細微的方面入手。

      1. 讓孩子成為小隊友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讓孩子也參與到自己的活動中來,一些比較成人化的行為也會吸引孩子的注意。比如去超市購物的時候,可以積極地讓孩子參加購物活動,告訴他你們需要什麼,讓他幫忙尋找,或者邊走邊問他你覺得這個餅乾好吃嗎?也可以讓他做簡單的決定,如你想買哪種餅乾,是草莓夾心的還是檸檬夾心的?

      與其等著孩子不耐煩而發脾氣或出難題,還不如讓他也積極加入到你的任務中來,那樣,或許就可以避免許多你不得不做出的限制和談判了。

      2 .建立生活習慣

      日常的行為慣例,可以讓孩子更理解環境和減少挫敗感,同時減少戰爭。如果按時讓孩子上床睡覺是一件讓你頭疼的事情,試著建立一種睡前模式也許能解決你的難題。每天晚上在固定的時間洗澡,然後上床講2個故事,熄燈睡覺,即使再調皮的孩子,也會明白洗澡講故事就是睡覺的前奏,這一天的活動結束了。

      同樣地,在為你的寶寶建立日常規範的時候,別忘了你自己也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保證孩子遵守規範,比如你每天晚上要拿出固定的時間給他講故事,無論是多麼吸引你的電視劇,也不該成為讓孩子晚上床的藉口。

    3 .明確直接提要求

      語氣平靜的直接表述,或是急躁地高聲發話,哪一個能夠換來孩子更好地合作?如果想讓孩子與你配合,清楚直接的表達效果更好,與其對著孩子喊我們該走了!不如蹲下來,注視著孩子說:現在穿上你的外衣,戴好帽子。如果他很好地合作,讚揚也該明確我很高興你穿上了外衣,咱們可以走了。

      4 .帶有誘惑地動員

      如果孩子們能夠知道他們做些事情能夠使自己得到好處,他們就更容易合作,當然,這種好處不一定是父母的某種破費。一個聰明的媽媽曾經使用小小的伎倆來讓孩子完成任務,她告訴孩子,先幫媽媽把散落的拼圖收起來,他就可以用彩筆在紙上也畫一個自己的拼圖了。

      5 .為合作鋪平道路

      想想看,周圍的環境對一個充滿好奇的孩子具有多麼大的吸引力,而此時,他們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比如爬到床上去摸摸你床頭櫃上漂亮的檯燈。與其每次都大叫著阻止,為什麼不先收起來,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呢?做好預防工作,對你來說壓力更小,對孩子來說,也降低了他的挫折感。好奇與衝動是孩子的本性,你一定不願意打擊他的這種天性,那麼,就先把那些容易產生問題的迷人東西收起來,為他創造一個更容易合作的環境吧。

      6 .睜一眼閉一眼

      如果對孩子的每一次小小犯規都不依不饒,會讓你和孩子兩人都陷入壓力和挫敗中,情緒也會受到影響。規則有時在管理方面很有效,但要適當,太多的不許或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除非是危險和具有破壞性的,有些小的犯規行為可以忽略不計。例如一個2歲的孩子安靜地坐在桌前吃飯已經表現很好,如果你再要求他不許把飯掉在桌上,未免強人所難。

  • 7 # 文清老師育兒課堂

    由於家長事事包攬,使得不少孩子個性懶惰、懶散,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懶貓”,這樣下去必定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從小對孩子就應該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是孩子日常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孩子變成“小懶貓”,家長應該怎麼辦呢?以下幾點是文清老師給各位家長的一些建議。

    1.家長在平時要教會孩子一些照顧自己的技能,比如穿衣服穿鞋等,從哪開始穿?怎麼分清前後左右,頭手怎麼配合等等,自己吃飯喝湯使用什麼餐具?餐具怎麼擺放?怎麼能不灑等等

    2.家長在勞動的時候可以請孩子來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擺放碗筷、遞毛巾、掃地等等

    3.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享受勞動成果,比如一起製作水果沙拉,一起擦拭地板,都會很容易看到勞動成果,享受這些就是對孩子勞動的最大鼓勵。

    4.家長要適當培養孩子的一些興趣,當孩子有興趣的時候,他才願意去參與這件事情,自然而然就不會變成小懶貓了。

    5.家長該放手的時候必須要放手,不能事事包攬,該對孩子下狠心的時候,必須要下狠心,讓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才是我們家長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6.家長該裝傻的時候就裝傻,該不懂的時候就不懂,這樣孩子才能什麼都懂,讓孩子帶領家長去做一些事情,孩子特別有參與感,而且會建立自信心,對這件事情充滿樂趣,這樣久而久之,想讓孩子變成“小懶貓”,都不可能。

    只有對孩子不斷地進行磨練,孩子的個性及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才能將“媽媽你幫我”變成“媽媽我幫你”。

    希望文清老師的建議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幫助更多的孩子,幫助更多的家庭。我是讓“熊孩子”變“牛孩子”的文清老師,下節課我們不見不散。

  • 8 # 怎樣做家長
    其次,我分享3個原理(對照日常生活場景是否是這樣的)生命是透過模仿學習。在長期穩定的環境中,孩子(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透過模仿周圍的人事物,從而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情感態度與行為模式。所以,一般說來,“小懶貓”的行為表現和其生活的環境,家長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有密切的關係。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對優越感的追求以某種胚胎的形式存在,並有發展的可能性。”教育家盧梭說:“兒童與生俱來就具有積極向上的生長力量”。所以,我們可以說,孩子一切言行的背後驅使力都是向上的、向善的、向好的。孩子是不喜歡自己變“懶”的。阿德勒說:“兒童的懶惰行為受到了太多的斥則和批評,因而喪失了追求卓越的動力,不再雄心勃勃。”也就是說,孩子那種“向上,向善”的狀態,往往是被家長一次又一次破壞掉的。家長越批評孩子,孩子內心就會堅定其懶惰行為的正確性,並不惜一切代價以“懶惰”的方式,獲得家長的關注。最後,我們家長該如何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正言、正行、正念,為孩子做好示範與榜樣。比如說,週六的時候,媽媽因為需要加班,無法陪孩子一起去看電影。我們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寶貝,媽媽今日得加班完成工作,看電影需要推遲到週日。”週六媽媽幾乎整天都在書房裡工作。這樣其實就是為孩子做了示範:媽媽做自己的工作好認真負責。

    在比如,週末家中做衛生的時候,媽媽可以對孩子說:“寶貝,爸爸媽媽忙不過來,需要你出力幫忙掃地。”這樣媽媽示弱,孩子也感覺到了自己價值,定會很積極地參與到做衛生中。日後做衛生,孩子自然而然都會參與其中的。

  • 9 # 小慧媽咪vlog

    其實孩子懶,原因是要麼父母太勤快,或者父母太強。孩子還沒做呢,就開始跟孩子說你應該怎樣怎樣,不能怎樣怎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對孩子期望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強,希望他在做的過程中不犯錯,但是這樣孩子怎麼可能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嗎?可能讓他容易自卑,夜可能長大之後沒有主見,什麼都依賴父母,有事就找父母求助。

    關於孩子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家長太愛孩子了,孩子上學一天回來怕孩子太累了,心疼孩子吃苦,擔心孩子不會做就不要孩子動手,凡事都代辦代勞。如果我們這樣做孩子怎麼能勤快呢,長此以往孩子的能力就會被壓抑被弱化。

    其實我們何不反過來,當個“懶家長”!適當的變換角色,我們可以透過生活中的小事來改善。

    例如,我經常會跟我的兒子說:“你幫幫媽媽好不好,媽媽今天好累呀!媽媽都要直不起腰來了,你牽著媽媽的手好嗎?”;下班回家,跟孩子說:“媽媽累了,你幫媽媽罵雙拖鞋好嗎?你再幫媽媽倒杯水好不好呀?”;晚上講故事的時候,你可以跟孩子說:“今天輪到你講故事,給媽媽聽好嗎?”其實孩子是非常喜歡被需要的,孩子會覺得媽媽很需要我,自然就會過來幫忙,這是他們的慾望。當然了,孩子幫助了我們要跟孩子說一聲謝謝,讓他有一種小大人的感覺,也有安排支配的權利,慢慢變得勤快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曝羅志祥媽媽說周揚青想毀掉羅志祥,網友們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