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諮詢師天生
-
2 # 領航股海擺渡人
物價是跟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量和物品的供需關係有關的,當貨幣發行量大時,或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大時,該物價就上漲,石油只不過其中一個較小的因素。
-
3 # 行走的星辰
物價,上漲通常不是因為央行基礎貨幣超量投放引起的,除非國家遇到金融危機,其常規的貨幣政策已失效,否則中央銀行是不會寄出增量超發基礎貨幣來收購負負債資產的,另外從種種跡象表明,由於投資拉動GDP的原因,央行的貨幣政策與實際GDP的增速有掛鉤,同時參考了社會的信貸增速。
近期的物價上漲是因為GDP的增量不足GDP其實代表的是一個社會生產的整個產品和服務的總和,換句話說就是增加的產品和服務不足,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信貸增速卻在加速,雖然央行今年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全社會負債量今年卻似乎加速增長,據統計對GDP的比例已經超過250%,貨幣乘數增長已顯著,加上房地產政策影響景氣度與價格均持續下跌,無法如以前的效率吸收多餘的信貸增量,從而增長的信貸,導致常規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再次顯著上漲。換句話說,迅猛上漲的房價被政策性的突然抑制,導致原本平衡的信貸與GDP增速失去平衡,一方面是GDP的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是現在還沒有剎住車,或者因為網路P2P的迅速發展而爆發,在平衡與重試配過程中導致物價上漲。
用老百姓的話說,以前的發行的貨幣量有房價的這個水池子來承擔,但現在政策性的控制房價,多發多出來的錢沒地方去,所以造成了常規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也就是通常老百姓說的票子毛了。以前100塊錢能買的一籃子商品,現在得花200塊錢甚至300塊錢。
原油價格下跌,首先是工人的工資下降,其次由原材料成本下降,其他許多與原料為原材料的產品價格也會下降,工資下跌意味著勞動力過剩,尤其是低端加工,低技術含量的工種勞動力過多而造成,而物價上漲意味著消費需求再升級,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上升,隨著消費水平和需求的不斷升級,商品物價在上升,同時有大量低端加工,低技術含量工種面臨激烈競爭,收入在下降,這就是社會面臨的問題。
另外物價的調控並不像老百姓所說的,想調就調,一定是有一個過程的,最好的比方就是你在開汽車,你一打方向盤,車就轉向了,但是如果你是開飛機就不一樣,你一打舵要有一個延後飛機才能反應,經濟現象,更像是開飛機,某個指標變化對整體經濟的影響是滯後的。
回覆列表
目前是一個綜合的概念,背後會有很多種原因,雖然以前運費上升是物價總體上漲的一個重要推手,但是現在即便是油價下降了,物價還是會出現上漲。
在2019年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雖然全球經濟都面臨比較明顯的下行壓力,中國的工業品ppi價格出現了環比下降,正意味著通縮壓力很強,但是在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下,帶動了整體cpI的上升,這造成了表面上物價的上漲,與油價關聯就沒有多大的關係。
那麼現在國際油價隨著沙特與俄羅斯的價格戰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落,國內的油價也出現了相對的降低,這對於物價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但是其他原因還推動了物價上漲,暫時沒有緩解的跡象。
首先豬肉週期暫時沒有進入下行的通道,雖然養豬行業已經得到了回暖,但是整體的豬肉出欄還要等到下半年豬肉價格沒有明顯的回落,而同時由於疫情期間造成的食品等物資緊張還沒有緩解,所以食品價格上漲是整體物價上升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其次,雖然疫情在中國已經被控制住了,但是整體的婦產復工還沒有全面展開,物資的供應在較大的去庫存之後還沒有跟上需求的回暖,所以在一定時期之內出現了一定的價格上漲。
第三,在疫情結束後,個別行業出現了成本上升,比如說餐飲等服務業,由於不能全面復工復產,成本壓力還是比較大,而同時另一些行業會由於物流沒有完全恢復,所造成的物流成本較高,引發價格上升。同時由於全世界的產業鏈還沒有完全恢復,各國供應中國的物資都出現了暫時的斷供,這也是物價的上升推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