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銅臭研究所透透哥
-
2 # 黑邃
我一直覺得,從一個人在悟空的提問方式和提問態度可以多少看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從題主的提問來看,即使題主連續被辭退兩次,即使題主想來知乎尋求幫助,但題主並沒有認證對待這件事。所以,題主也看得到,你不會收穫什麼有價值的回答。或許,你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或許,這可能是你連續兩次被辭退的原因。
-
3 # 廣場舞尬舞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問題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一技之長。
如果有那就去升級自己的本領,得到更高的入職機會。
如果沒有那就去學,去創造機會。
-
4 # 瀟灑公子
別的不說,說我自己吧,我是做服裝行業的,剛開始也是被離職,因為沒有經驗,也不怎麼會做,別說一年被離職兩次了,我那時候一年被離職五六次都很正常,我就安慰自己,這次的離職就是我下次的經驗,後來透過不斷的努力終於穩定下來了,不過我還是對自己不滿意,可以算是陰影吧,覺得還得充實自己,就去學了點和服裝有關係的課程,因為我想著如果我再被離職了,我找工作就有了兩個選擇,這個崗位不需要人,就去找下一個崗位。不至於失業,總得來說充實自己,比什麼都強。不是老闆有問題,而是自己不優秀。
毫無疑問,這是遭遇到職場中年危機了。
毋庸諱言,中年危機客觀存在,而且這無關乎黑心老闆、無良商家,抑或是人心不古、世態炎涼,而是關乎幾個客觀的事實。
要應對中年危機,你必須正視中年危機,承認它的存在 ,並搞清它為什麼存在,從而才能對症下藥。
首先,你必須知道什麼是中年危機,什麼情況下,說明你步入了中年危機的陷阱?在透透哥看來,中年危機大抵有三種表現形式,透透哥將其稱為為中年危機三大陷阱:
我們先來看看遭遇職場中年危機的三個症候:第一,中年危機淺表症候:天花板陷阱。
到了中年期,你突然發現自己的職場出現了瓶頸,每天干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很熟悉的機械化的動作,幹起工作來開始心生懈怠和厭倦,沒有啥激情。這時候,你想進一步升遷發現也升不上去,想跳個槽換個下家,發現也沒有能給你開出更高價的接盤者。出現了這些症狀,說明你遭遇了天花板陷阱。
第二,中年危機中度症候:下坡路陷阱。
如果說天花板陷阱只是讓你原地踏步,進入了瓶頸期,而下坡路陷阱,就是讓你步入了下行期。這時候,你發現你逐漸不再被授予核心要緊的任務,而是被調來調去,去一些邊緣部門工作,當然,因為按勞分配的原則,當你被授予無關緊要的工作時,你的收入也被相應調低;你想去跳個槽,發現很難有同行企業去接納你,要不就是把價給你壓得很低很低。與此同時,陷入下坡路陷阱的你,開始不再受到領導或是同事的尊重,人們對你說話無輕無重,甚至根本不再關注你的情緒和感受,變著法壓榨你。
第三,中年危機重度症候:沒人僱陷阱。
其實大多數意識到中年危機的時候,已到重度期,那就是直接面臨失業,要麼被裁,要麼忍受不了各種欺侮受不了氣,一怒之下辭職走人,結果發現更殘酷的是,沒人罵沒人欺侮的代價是,下一頓飯錢成了問題。這時候,你去哭天搶地,撒潑討伐,也只是徒增悲情,無濟於事。
所以,每個人都有必要仔細對照一下,先看看清楚,你離中年危機還有多遠?早發現早應對,切不要等到重度症候出現才如夢方醒,大呼為時已晚。
為什麼會出現中年危機?中年危機,中年危機,顧名思義,危機是中心詞,中年是修飾詞,“危機”是果,“中年”其實就是因了。沒錯,中年危機的成因皆拜“中年“二字所賜,大致有三:
第一,基於生理的體力下降。
人到中年,作為最大本錢的身體,開始退化走下坡路,這是不爭的事實,從而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思維、反應變慢,行動遲緩。而這一切反應到工作上,就意味著一個本質性的問題:你的單位時間的產出減少了!在講求投入產出比、按勞分配的市場經濟裡,產出也就決定著你的回報,產出減少,外界給你的反饋必然也就是負向的了。
第二,基於角色的精力分散。
人到中年,意味著你既是別人的兒子、女兒,也是別人的父親、母親,你的角色增加了,而每一個角色都意味著一份責任和付出。你需要照顧父母為他們養老,你要撫育兒女培養他們成才,這一切都需要你額外付出精力。但每個人一生的時間總量是固定的,每天24小時也是固定的,這將導致另外一個本質性的問題:你能投入到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了! 單位時間產出減少,能投入的時間也減少,這恐怕只能用雪上加霜來形容了吧。
第三,基於負擔的期望增加。
人到中年,產出效能是減少的,投入工作的精力是減少的,但卻有一樣是增加的,那就是負擔,因為負擔,你期望獲取更好更高的回報。為什麼?因為你的角色增加了,為了當好兒子、女兒,當好父親、母親,你需要更多的收入去支援這一切。更因為這些負擔,你開始被綁架,沒有什麼騰挪的餘地,對於外部的一切突如其來的洶湧變故,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只有無盡的嘆息和無奈。
於是,你會發現一個無比殘酷的矛盾:人到中年,價值產出在變慢、變少,而期望卻在增加。這既不科學,也不合天理的事實,卻真真切切的要降臨到每一箇中年人頭上。
如果我們人類的數量是固定的,那麼一個蘿蔔一個坑,即便“產出變慢、變少,期望增加”是個矛盾,但老闆也只能全盤接受。要命的是,由於人類的繁衍生息、綿延不絕,這導致總是有很多年富力強、如狼似虎的年輕人,可供老闆選擇來替代你,而且年輕人不光體力好、精力足,要的錢還少!所以,中年危機其實也就是相較於年輕人而來的!中年人冒著危機,不辭辛勞的生育了一批去替代20年後的下一批中年人的人。
如何應對中年危機?中年危機無可迴避,但中年危機就無可擺脫了嗎?中年人就一無是處了嗎?
不是的!
透透哥再次重申:
中年危機客觀存在!但,我們要的是應對策略、方法和路徑,而不是焦慮。
如何應對?
現在社會上,一提到中年危機,就給中年人不是安利開滴滴,就是安利送外賣、快遞,這實際上是想當然的昏招、庸招啊!
透透哥前面分析了,中年人是因為體力下降、精力分散,所以才面臨職場危機。而滴滴、外賣、快遞這些,更是靠出售更多的體力、更多的精力而賺取回報的!在這裡,中年人依然是沒有勝算的!以此法應對中年危機,與其說是應對,不如說是繼續往深淵、苦海多跨了一步!
那什麼是正確的應對中年危機的姿勢呢?
這還得先從中年人的優勢說起,雖然前面我們分析了中年危機的成因主要是“中年”所帶來的客觀不利因素——體力下降,精力分散。這可以稱之為中年人的絕對劣勢,但你是否意識到,中年人因為經歷的歲月和年輪,也有其相較於年輕人的相對優勢?
中年人的相對優勢大致也有三點:
第一,基於經驗的應變力。
中年人最大的財富是透過時間和實踐積累的經驗,經驗能讓你在處理事情時,更靈活更有把握,帶來一種因人因事、應情應景的應變力和確定性。俗話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經歷的多了,能讓你遇到新情況新問題,能夠快速從經驗庫中挑選和匹配解決方案。為什麼提起知名的醫生、教師,都叫“老教師”“老中醫”?老,本身是一種經歷了時間的專業性和可靠性。
第二,基於經濟的耐受力。
中年人有經濟壓力,所以為了回報,願意承受更多的外部刺激和壓力,這能夠帶來一種穩定性,因為罵都罵不跑,而年輕人你隨便呲一嘴別人試試?所以,較好的耐受力,是中年人的另一個比較優勢。
第三,基於經歷的責任心。
中年人的責任心是與日俱增的,因為角色多了,擔當的多了,責任感也就無形中增強了,在工作中也自然會顯露出來。很多情況下,精力再充沛、體力再強大,但真正的價值產出量,是需要乘以一個責任心繫數的,精力100分,體力100分,責任心為0 ,那結果大機率也是0。
明確了優勢,如何應對中年危機似乎就顯而易見了——揚長避短,發揮你的經驗優勢,投奔對耐受力和責任心要求較高的行當,一切似乎就迎刃而解?如果說這就是透透哥所給你的應對中年危機的3張“王牌”,恐怕也太假模假樣、無關痛癢了,顯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應對中年危機,要基於上述三條優勢,毫無疑問。但,透透哥不妨帶你再深入探析一下這幾個優勢。真正的優勢的主要特徵是無可替代性和稀缺性,以此為標準,我們再來回顧這三條優勢:
經驗,是個體的思想、知識、技能與實踐經歷交融之後,形成的獨特體驗和總結。所以,經驗通常都是個性化的,是具備無可替代性和稀缺性的特徵的。
耐受力,說白了就是皮實、耐c a o,這個具有無可替代性嗎?你可能會說能忍辱負重、耐c a o的人真不多!其實你錯了,你不應該光跟人比,你要知道現在即將進入智慧時代,有一個殘酷的事實,要引起你的重視:任何人的耐受力都不及機器!機器只要插上電,可以全天候24小時不停歇,無人能敵。所以,耐受力這時不值一提。
再看責任心,責任心決定的是精確度,這又是程式化機器的絕對能力,你程式怎麼定,機器就怎麼動,一絲一毫都不帶差的!更何況,即便沒有機器,因責任心導致的問題,也是可以透過制度規範和管理監督能補救解決的!所以,責任心,也不具備無可替代性。
因此,中年人真正可貴的、真正的優勢只有第一條:基於經驗的應變力。應對中年危機,最終只能在經驗上做文章——如何讓你的經驗價值最大化、升級你的經驗變現模式,是應對中年危機的唯一正確的人生戰略。
如何在經驗上下功夫?戰略清晰了,接下來就是戰術打法和路徑,這就是透透哥最終要告訴你的3張應對中年危機的3張“底牌”——也是升級經驗變現模式的3張“王牌”。
第一張王牌:經驗稀缺化。
升級你的經驗變現模式的第一招,就是讓你的經驗更值錢,單價提高,總價就會更高,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而能使你的經驗單價提高的方法,就是使你的經驗獨一無二、無可替代,做到稀缺化。幾千年前老祖宗就告訴我們: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一說你就懂。
當然,你更關心的是如何讓經驗稀缺化。透透哥先告訴你路徑,總體兩條路徑:
第一條路徑——向內升維。就是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不斷將自己的經驗推向更高的層次,從而保持高高在上,無人能敵。就是要你stay foolish,stay hungry, day day up呀。具體的關於學什麼、怎麼學的細節方法,後續系列文章我們再教大家。
第二條路徑——向外降維。實話講,第一條是要從自身出發,對自己嚴格要求,是需要付出辛苦的!向外降維,則是一種發揮相對優勢的路徑。不知你還記得田忌賽馬的故事嗎?向外降維,就是用上等馬打下等馬,去雞群裡當頭領,你便又成了鶴,鶴立雞群就是這個意思!向外降維,還提示你可以跨界打劫,你一個35歲的程式設計師可能做開發豬嫌狗不愛了,但去一家IT培訓機構,就可能是資深講師呀,受歡迎的很,眾生敬仰,桃李遍地。
當然,向外降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和操作技巧,比如換賽道,不換領域,後續系列文章我們再介紹。
應對中年危機的第一張王牌我們先說這麼多。
第二張王牌:經驗產品化。
所謂產品,就是一個標準化的、可複製的,可規模化同時解決很多人問題的東西。經驗產品化的意義在於,讓你的經驗在同一個時間週期內,服務更多的人,從而獲得翻倍的收益。如果你只是通過出售時間,親身服務於一個僱主,那麼同一時間週期內,你只能掙一份錢。而如果將你的經驗產品化,那就意味著,你在同一時間週期內容,可以掙N個人的錢,你說爽不爽?
有些人一提起產品,就覺得是極其深奧、極其複雜的事情,其實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了!今天先說經驗產品化的總體路徑,細節照例留待後續系列專文介紹。
第一條路徑——內容化輸出。所謂內容化輸出,就是將你的經驗總結提煉,結構化的呈現出來,形成一個多人同時可複用的東西。比如,寫成網路日誌,或是集結成冊,出版成書籍。這樣你花6個月總結的經驗,可能持續在以後6年的時間裡都在不斷為你掙得版稅,但除了那6個月的投入,後續你並沒有再投入更多的時間。如果你是設計師,繪畫家,也可把你的作品輸出成為一個可重複售賣的產品,表演者可以把你表演輸出成影片,持續投放到網路平臺為你掙錢……
有人會說,這好難啊,其實不然,這一切都是有技巧的,比如,透透哥就在1年的時間裡,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凝結成了兩本教材,被當作200多所高校的教材,其中不乏“雙一流”的名校。於是,透透哥也體驗了一把“睡後收入”的感覺,一覺醒了,可能又賣了兩本書,多收入了10塊錢,夠吃一提小籠包了。具體一些技巧,我們後續也會專文介紹。
第二條路徑——工具化輸出。工具化輸出,就是把你的經驗打造成一個工具,讓別人使用並給你報酬。比如,你是程式設計師,可以開發出一款軟體;你是財務,可以設計一個可以自動算賬的EXCEL表格……總之,利用你的經驗,給同行人設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都可以達到將你的經驗大範圍售賣的目標。
第三條路徑——翻新形式。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所聚焦的領域也是有限的,這決定了你的經驗也是有限的!如何讓有限的經驗最大化售賣呢?那就是翻新的產品形式,你可以把你的經驗總結成圖文的書籍,也可以把它做成知識付費的語音以及錄製的影片課,每一次形式的翻新,都可能幫你擴大售賣的範圍。當然這裡面也有技巧,比如大家常犯的誤區是盲目擴張產品品類,而不是豐富產品形式。具體我們後續會專文介紹。
第三張王牌:經驗泡沫化。
如果你覺得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不管是經驗稀缺化還是經驗產品化,都還是要在前期付出艱辛的努力的。
如果你想能夠迅速讓你的經驗指數級增值!可能嗎?可能!
這就是第三張王牌要說的,讓你的經驗泡沫化,就是讓你的經驗價值迅速膨脹,像泡沫一樣蹭蹭的冒。
如何實現呢?
那就是運用資本,買別人的經驗據為己有,使用眾人的經驗打造更稀缺、更可大範圍複用的產品。具體表現為兩兩大路徑,一個是投資,一個是創業做老闆。不過這兩條路徑並不具有普適性,只適合極少數人,某種意義上說,具備操作這兩種路徑的人,也不太會遇到中年危機。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雖然不能直接上手創業當老闆和投資,你卻依然可以利用經驗泡沫化這一王牌,那就是你去花錢買別人的經驗,省自己的時間,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時間,你就可以去更好的做經驗稀缺化和經驗產品化的事情。比如,花點小錢,把自己打掃衛生、擠公交地鐵的時間買回來,再用這些時間強化你的經驗,賺取更大的錢。這個邏輯,不知你是否聽明白了?
結語總之,賺錢這事,關鍵還是要搞明白其底層邏輯,再根據自己的實際,將自己的優勢用到極致去實現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