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的復工復產已經是大勢所趨。即便少數藍色州希望用日趨嚴重的疫情資料壓住經濟重啟的步伐,給特朗普的競選拖後腿,但復工復產已經成為大多數底層美華人的共識,“民心所向”之下,可以預見最終頂層的精英們一定會屈服。

    道理很簡單,中產階級有儲蓄有房產,可以購買足夠的糧食和物資,有條件網上工作或者能抗住幾個月無工作的壓力,畢竟這一階層的民眾受教育程度高,找工作也比較容易。頂層更不用說了,只看第一批檢測大多數都被名人富人瓜分就知道,新冠病毒對頂層精英來說不過是厲害一點的流感罷了,即便患上,他們也能享受到專業的治療,因此對疫情的觀點更多是受到總統和政治風向的影響。

    但畢竟美國還是有底層的,比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一項調查發現,近40%的美國成年人拿不出400美元用來應急,無論是現金,還是存款,又或刷信用卡,都不足400美元。

    而在過去的5周內,美國失業人數飆漲到2650萬人,全抹去了過去11年中增加的所有就業崗位。要知道並不是所有失去工作的人都能拿到失業救濟的,美國除了這2650萬人,還有3000萬人是因各種原因而拿不到失業金。而這些人如果沒有收入是無法生存的,會給美國社會造成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在槍支氾濫的美國,大家都懂“有槍有彈,天天有飯”的意義,如果控制不住局勢美國社會將會產生可以想象的動亂。

    所以不復工絕對不行。即便是科學界的專家們,明知道復工會給疫情“風助火勢”,也在近期慢慢改口,反對復工的聲音慢慢減弱。

    那麼復工復產之後的美國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美國其實並沒有做好全面復工復產的準備。那麼為什麼要堅決復工呢?

    說3點:

    1. 失去控制疫情的希望

    美國沒有充足的檢測能力和防護物資,現在仍然沒有全面放開檢測輕症患者。截至目前(4月27日)已經累計確診98.7萬人,死亡人數超過5.5萬人,要注意到:即便扣除痊癒和死亡患者,目前的患者人數依然超過81萬人。而美國的醫療系統實際上已經崩潰,近三分之一的醫護人員感染,不到十分之一的治癒率和超過5%的死亡率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各地的醫療機構已經開始選擇性收治,即便是重症也可能被要求回家隔離等待自愈。這麼大基數的確診患者(姑且不考慮那些得不到檢測的患者)未能得到收治,實際上想要像中國甚至南韓那樣控制住疫情已經不太現實了。

    既然控制疫情已經沒有希望,持續的封鎖又可能造成動亂,那麼穩定自己競選的基本盤自然就是特朗普的第一優先順序了。

    特朗普雖然是億萬富翁,但素來把自己標榜為美國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代言人,換言之,他就是底層人民的選上來的,因此給美國的底層人民找一條活路在他看到是明智之舉。

    2. 轉移疫情的視線

    當全國的經濟活動停滯時,人們閒在家中,就會有太多人的視線傾注在白宮那裡和疫情資料上。如果沒有控制住疫情,所有鍋都得特朗普自己背,即便特朗普拼命對中國汙名化,但民主黨的媒體已經緩過神來了,CNN甚至到了解封的武漢街頭為中國說好話,目的無非是讓特朗普親自承擔防疫不利的責任。

    一旦復產復工,人們的注意力自然會被各地混亂的局勢吸引,屆時特朗普只需要操縱部分州的檢測資料,就可以製造出“防疫形式大好,經濟形式大好,那些不好的地方都是藍黨在拖後腿”的大好局面。

    這種操作我幾乎可以斷定一定會出現!

    3. 贏得連任

    這是特朗普最重要的目標,贏得連任,贏得一切,自然可以慢慢騰出手腳控制疫情。反正現在有抗體的人已經不少了(美國在街頭隨機檢測,已經有5-10%的普通人有了抗體),死亡人數只要少於220萬就是政府做的好,如果超過了就甩鍋給反對派和中國。而輸掉連任,輸掉一切,屆時特朗普很可能會被清算。

    因此可以想象的未來裡,美國很可能會發生以下幾件事:

    部分地區確診人數大幅下降,部分專家和媒體鼓吹復產復工的必要性,部分地區逐漸解除封鎖,部分地區在解封過程中動作太慢導致區域性動亂出現,而政壇的鬥爭將會更加激烈,伴隨著黨派和地區之間的對抗,甚至部分地區有可能謀求獨立。

    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看熱鬧不嫌事大,只希望這個瓜再大一點,再甜一點就可以了。

  • 2 # 夏基爾剪

    答案是肯定的,上到川普下到民眾,全都需要復工復產,美華人按周發薪水,普遍沒有存錢的意識,沒錢吃飯那就只能上街抗議。上一次美國政府大規模印錢給民眾發救濟金,也沒有惠及到所有人,如果再不復工,那肯定有大批人扛不過去了。

    再說川普,4月份他就已經計劃好分3步復工復產了,經濟是他的根本,是保障他能連任的基礎。一直停工停產對經濟的打擊是致命性的,再加上他抗疫期間的一系列迷之言論,民眾的支援率已經下滑,現在的他巴不得全美國明天就復產復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過三四十的離異男女,還能再奢望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