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誰不蒼生
-
2 # 歷史的達人
個人感覺各有千秋。郭德綱學藝比較全面,嗓子也好,屬於四門功課比較均衡而且都比較高的那種。
牛群相聲也很好,很多段子膾炙人口,而且正能量比較多,但是沒聽過他唱、模仿等。
姜昆四平八穩,個人感覺包袱不如牛群好笑。
-
3 # 山村傑
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沒有可比性。不過我個人比較喜歡郭德綱,因為他的相聲屬於市井文化,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不像電視上的一樣,總有一些距離感,彷彿我們和電視裡面的相聲演員不在一個頻道,他們總是把自己逗了了,而我們卻不知道他們為啥而樂,可能是我們太市井了吧,永遠無法理解他們的快樂。而郭德綱和于謙就不一樣了,他們和我們有些相同的經歷,我們抽著煙,于謙老師也抽著煙,我們喝著小酒,于謙老師也喝著小酒,我們的快樂,和他們的快樂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才會這樣喜愛郭德綱老師的相聲。郭德綱老師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他能夠一直堅持在舞臺上,並且還在不斷的創作新的專案,這一切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喜愛嗎?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有郭老師是我們的最愛。。。
-
4 # 客都山人
作為相聲界的代表人物,他們分別在不同的歷史年代中,處在不一樣的相聲發展時期,可以說他們都對中國相聲的發展歷史都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對郭德綱而言,我比較認同他自身的文化底蘊,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學;但對其當前時期的相聲作品實在有些不敢苟同,這是否也反映出了其創作思路的黔驢技窮。牛群與馮鞏的相聲在80年代未以及整個90年代中,可謂是一枝獨秀,承載了相聲帶給這一個時代人的歡樂和記憶,更有“無馮牛不春晚”之說,也可以說正是他們的承前啟後,才帶來了如今相聲的百花競放。姜昆的虎口遐想一說,也足於在相聲長河中留下濃重的一筆。總之,他們三位都堪稱中國相聲界的大家,對中國相聲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特別是當前時期的郭德綱先生。(僅屬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
5 # 高峰艾櫻
個人最喜歡的是牛群馮鞏的相聲,想當年是我春晚最期待的節目,當年真是屬於巔峰,2個人的性格各異,屬於捧哏逗哏都發揮的很好的那種,既展現了大家風範,又不失搞笑逗樂,颱風很正,每一場節目過後令人回味,可惜的是牛群后來有些飄了,不務正業了,等縣長當完再回到舞臺,自信心明顯不足了,業務水平也丟失了,不再那麼遊刃有餘了,而馮鞏換了幾任搭檔也沒那麼默契了,真是可惜!其次是郭德綱于謙的,感覺風範上,颱風上略遜一籌,稍微低一點檔次,但是也是非常不錯的,捧哏逗哏勢均力敵,非常默契,臨場發揮的很好!姜昆的,感覺相聲是相聲,不是那麼太逗樂,沒看到出彩的地方,其實王生苗圃的相聲,也是非常不錯的,還有大兵的也不錯,很可樂,大兵的就是有些捧哏強,逗哏弱。
-
6 # 七月有大雨
牛群是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小偷公司等不少作品針砭時弊,現在誰敢說這樣的題材?早弄你了。當時確實是相聲界的清流。
不能不承認,姜昆對於相聲是有貢獻的。他也不是人們口中說的那麼不堪。入了官場,難免染上官場的壞毛病,不過這不是大問題。總體看,郭德綱和姜昆就是不太對付,沒有什麼仇恨。就是同行相輕!
-
7 # 珍看娛樂
水平高低只是每個人的看法和角度不一樣,它不能用稱稱重,也不能用尺衡量,所謂的水平高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若說誰的粉絲多,誰更加的受人追捧和喜歡,那麼德雲天團班主——郭老闆,絕對是不容反駁的第一。
論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郭老闆門門清,樣羊精!基礎夯的十分牢固!說相聲張嘴就來,你是想“吃素”的,還是“吃葷”的,你是想聽傳統的,還是現在的,人家都行!
從初到北京,一個無人認可和承認的海青,在夾縫中求生存,面對重重封鎖和打壓之下,憑藉著才氣和能力,一步步走紅,把德雲社帶起來,將相聲帶火,若換成他人,能有幾人挺過幾次整頓封殺?如今他不僅還能活著,而且還活的這麼好!
有人說他說的相聲俗,粗鄙,甚至聯合同行,揚起反三俗的大旗,進行圍剿!但他的俗,不低俗,若市井文化的相聲就是低俗,那我們這些市井小民成了什麼?那些喜歡聽他說相聲的都是大俗人?不見得吧?
人吃五穀雜糧,即便是明星也有“三急”吧?那你能說明星也俗氣嗎?況且,只要是有人愛聽,喜歡聽,那就有其存在的價值!大眾之所以很喜歡市井文化的相聲,是因為它更加的接地氣,取之於民,樂於民。
就是喜歡德雲社,喜歡郭德綱的相聲!不喜勿噴,因為即便是浪費口舌的噴我,我也不會改變,更對我無感!回見……
-
8 # 趙公子APL
個人感覺還是郭德綱厲害,他改變了傳統相聲,其中又有傳統相聲在裡面。讓人可以理解裡面說的是什麼(作為00後,望大家理解)他讓相聲走進了世界的舞臺。
-
9 # 趙睚眥
題引:不敢過度解讀三位宗師級的歷史定位,個人主觀來說一定是牛群相聲水平更高!
客觀評價的話三方屬於關公戰秦瓊,不在一個時代,本來就不好比較。而且成王敗寇,目前無論是個人影響力還是商業吸金能力無疑都是德雲班主郭德綱最強。雖然不否認郭德綱先生的個人能力和相聲功力,還有姜昆先生的語言魅力和經典作品,但就作品的創編能力以及舞臺表演力和時代影響力來講,三個人中無疑是牛群佔優,我將從他出世到封神的三個階段來說明。
第一、部隊相聲,嶄露頭角。合作搭檔:趙福玉[1]鍛鍊機會足夠多,相當於小園子的壓場:
牛群的第一任師傅劉學智,逐漸嶄露頭角後又經劉學智的介紹拜入常寶華的門下,師爺是馬三立。按師承師傅是寶字輩,那麼牛群也算郭德綱的長輩。在這個階段牛群主要和搭檔師兄趙福玉進行創作部隊相聲,尤其以《到底怨誰》、《啊,乾杯》、《牛年談牛》引起的反響比較大,當時很多的軍人在現場聽到了牛群的相聲,都是先笑出眼淚,又感動出眼淚。
[2]作品打磨足夠細,創編能力逐漸提升:
在特殊時期的文藝表演基本無從參考老一輩的傳統段子,老舊非均不可用,也不允許入活太慢的嘮家常,更不允許有倫理哏,所有的作品必須是符合時代感,自己創編,仔細打磨,作品時間不許過長也不許過短,又要笑料百出,屬於“命題作文”。也是在這段時間內,牛群的語言功力鍛鍊的更加厲害,舞臺掌控能力也是爐火純青。
第二、“領導冒號”,一炮而紅。合作搭檔:李立三[1]諷刺相聲橫空出世,主導當年流行語:
1988年央視春晚,牛群和李立三合作的《巧立名目》以一句“領導,冒號!”一舉成名天下知,也一句也成為了當年的流行語。而最重要的是在作品中諷刺了部分不學無術的領導照本宣科、胸無點墨的無知行為,戳中了人們對於這種領導的憎惡,笑聲中像一把利刃一樣揭露這種社會現象,這個作品也成為了現象級的相聲段子,流傳久遠。
而在不斷的努力之後,牛群終於站在了當時乃至現在語言類藝術最具有價值的“春晚”舞臺上。春節聯歡晚會的語言類節目稽核機制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嚴格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爆發出絕對足夠的笑點,而且必須一波又一波,否則就是個失敗的作品。
[2]從未出現舞臺失誤,掌控能力出眾:
春晚的現場直播也對演員的個人能力和心理素質有著絕對的壓力,必須一點也不能出錯!目前可以查詢的資料裡面,牛群的正式場合的表演中從未出現過舞臺失誤,這一點作為一個語言工作者是非常難得的。我們知道很多大師在表演中都出現過舞臺事故,比如趙麗蓉《打工奇遇》裡的沒有跪穩,比如陳佩斯、朱時茂在《主角與配角》中的匣子槍帶斷掉,又比如馮鞏、郭冬臨的吉他帶斷掉等等,雖然這些大師級人物都靠著無敵的個人反應能力圓場,但是更在側面反應出牛群的發揮穩定,心理素質之高令人折服。
第三、巔峰傳奇,就此封神。合作搭檔:馮鞏[1]離經叛道“子母哏”,捧逗雙雄五五開:
一個偶然的機會牛群和馮鞏倆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從此走上了巔峰傳奇之路。牛群和馮鞏的搭檔一度改變了人們對相聲的傳統看法,使用的大多都是“子母哏”為主的捧逗五五開的爭論形式。要知道在相聲門裡這種形式在那個時代就有點離經叛道了,牛群和馮鞏全新的演出方式摒棄了捧哏演員“嗯、啊、可以啊”這種相對無聊的銜接方式,也讓看了太多“一頭沉”的觀眾眼前一亮,相聲原來還可以這樣說!
[2]優質作品高產到令人恐怖,雄霸春晚舞臺:
《小偷公司》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的妙語成為了諷刺相聲的經典。隨後的《點子公司》、《瞧著倆爹》、《假話世家》、《有話坐著說》等等二三十段經典中的經典應聲而出,1987年到1999年有12次黃金搭檔登上春晚,成為了在網路時代來臨之前的熒屏之王,牛群也就此封神!
只是這一階段雖然兩個人的作品大火,但是由於“子母哏”的原因主角突出不足,反而讓牛群的個人實力得不到絕對的展示,以至於後來牛群不務正業,攝影、足球隊、做綜藝、副縣長這些後話本次就不表了,這個近70歲的老人大半輩子都在折騰,最火的時候家喻戶曉,平淡的時候無人問津,也是讓人遺憾。
總結,對於題主的三位相聲水平比較的簡評:①姜昆則是演而有則仕,相聲作品雖然少,但相聲地位非常之高,在整個相聲行業凋零的那些年,拋開私人恩怨和坊間傳聞,對相聲的貢獻不是網上三言兩語可以抹掉,由於優秀作品不多,從政多年疏於專業,個人的相聲能力只能說上等!
②郭德綱在隱忍多年後借網路風潮逐漸走向前臺,厚積薄發,對傳統相聲的傳承屬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德雲社發展壯大四處開花缺少不了他這樣的靈魂人物,也不得不說,任何順應了時代的人物,都一定是化羽成龍,但其創編能力和晚會作品略遜半分,個人的相聲能力為優等!
③牛群生平14次亮相在春晚舞臺,在那樣一個精彩紛呈,作品說話的年代,牛群全靠有限的電視節目卻達到了幾乎無人不知的地步,這是多麼的恐怖!那時網路是不普及的,如果普及,那麼他的音訊、影片的傳播能力絕對是第一流的!常言又道“居有常,業無變”,牛群如果不是那麼愛折騰,而是能夠一直沉澱在相聲這一門裡面,不斷產生優秀作品,同時開枝散葉,那麼必將創造更大的傳奇,也有可能改變歷史,改變現有格局!個人相聲能力為優等!
所以按著時代背景考量,無論是春晚舞臺的登臺次數,還是作品的傳播廣度,還是個人表現力及影響力(當時),都是牛群為箇中翹楚。
-
10 # 花花娛樂一姐
這就好像你問,蘿蔔白菜和竹筍,哪個更好吃?
受眾不一樣,評價自然也不同。
娛樂圈明星各自有各自的粉絲戰隊,都是因為我們不同的審美觀。
而對於相聲演員,這屬於一門藝術,對於藝術家們,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風格,評價高低屬實不敢造次。
個人覺得,牛群和姜昆兩位老師是在那個主流的相聲潮流中中規中矩在講相聲,其作品可謂是老中青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而郭德綱就有點後起之秀的意思,開創自己的風格,德雲社後來的演員多少都有他的影子。受眾多是青少年。當然,如果80.90後都算做步入中年的話,那麼中年粉絲居多哈哈。
綜上,三位都是相聲界大咖,都很棒!希望老一代的相聲演員生活之餘也能再多出來登登臺,讓我們回味一下青春。
-
11 # 月半公子
作為一個非專業的相聲票友,我覺得自己還是有資格回答您這個問題的。
都說基礎決定高度,所以咱們首先從藝經歷上來看。牛群先生是1968年高中畢業後,到河北省下鄉第一次接觸到了曲藝,從一位民間藝人身上感受到了快板的魅力,2年後在軍中因為天津快板嶄露頭角,再過4年後從戰友文工團開始自己的演藝之路。從這些經歷上可以看出來,牛群先生雖然出身是天津人從小耳濡目染,應該對於相聲甚至曲藝並不陌生,但並非相聲門內童子功,屬於票友下海的性質。
姜昆先生1966年中學畢業加入某衛兵宣傳隊,後來下鄉並未實質接觸過曲藝行當,但由於自身愛好,參與相關創作,並於72年加入兵團宣傳隊,直到2年後才開始專攻相聲工作。從這個經歷來看姜昆先生也只能算上票友下海了。
再來看郭德綱先生,雖然不是曲藝世家,但依託於家庭便利,7歲隨名家高慶海學習評書,10歲隨九爺常保豐開蒙學習相聲,後來又在紅橋文化館繼續深入學習(和楊志剛先生之間的那些事情見仁見智,這裡不做重點描述)。可謂是從小就在曲藝窩子裡面泡著,天天耳濡目染著那些名家風采,又有名家進行指點,用戲曲的行話那是真真正正的娃娃腿兒。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郭德綱先生贏了這一局。
好的領路人對於一個人能夠成長的高度也是尤為重要,所以咱們再從師承關係上來講
牛群先生師承四爺常寶華,從輩分來看,是這三人中最高的。但輩分高,歲數大並不意味著成就高。而且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常四爺並非相聲門中的頂尖人物,常家能稱得上頂尖人物的只有小蘑菇常寶堃,和三蘑菇常保霆。常家對於相聲行業的影響力更多在於啟明茶社和常寶堃烈士的犧牲(可惜了筆者年歲小,沒有見過小蘑菇的明場,也沒有機會看到過他留下來的影像)。常四爺的作用更像是一位提攜後輩的長者,值得尊敬,但不值得佩服。
姜昆先生師承馬季大師,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反對馬季先生算得上一位相聲大師,想當年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和郭全寶四位大家聯合教出來的學生,傳統相聲功底和創編相聲能力俱佳。馬季先生徒弟們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這一點上,姜昆先生的領先優勢明顯。
郭德綱先生師從侯耀文先生,筆者認為侯先生也算得上一個相聲大家,家學淵源,傳統功底和創作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同時也為郭德綱先生的崛起提供了很大的助力(相信不少人看過侯先生維護徒弟的影片)。但在藝術上能夠幫襯郭德綱先生提高的助力不及前面兩位(不是侯先生能力不足,而是郭德綱的起點稍高)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姜昆先生贏了這一局。
好的作品是反應一個演員藝術成就的最直接表現,第三階段就來比比這個。牛群先生的代表作有《巧立名目》《小偷公司》以及個人非常喜歡的《威脅》等。“領導,冒號”是多少人年輕時的回憶,當年的經典組合也是牛群馮鞏,要把牛群的名字排在前面(當然,個人也是非常敬佩馮鞏老師的,這裡並沒有任何不敬)。但從作品型別以及表演方式來看,還都是比較相似的,驚豔但不絕世。
姜昆先生的代表作有《虎口遐想》《電梯奇遇》《祖爺爺的煩惱》等,早期表演風格充分發揮了當時的年齡優勢,把一個青年人的朝氣和不成熟演繹得淋漓盡致。後來也是第一批接觸網路的相聲演員,記得當年聽到《妙談網生》這個段子也讓筆者有過眼前一亮的感覺(筆者一直認為這種堆砌網路段子成為相聲包袱的處理方式,姜昆先生才是首創)。但對於傳統相聲的表現能力真的十分有限,個人看過他演出八扇屏小孩子的影片,說真的我十歲時使得都比他好(誰要想抬槓,我有小時候演出的影片為證)
郭德綱先生的代表作品我首推《西征夢》。筆者是天津人,有著多年聽相聲的習慣,說真的一度把相聲當音樂來聽,很長時間沒有聽過能讓我笑起來的相聲了,但是某夜在大學宿舍聽到這段《西征夢》,真的是大笑不止,這段記憶我至今難忘。其他的譬如《我要幸福》《目睹相聲二十年》等創編相聲也算的上精品。同時他的作品型別豐富,說學逗唱各個方面都有不錯的代表作品,同時單口相聲水平也不差,從代表作品上來看可稱全才。
從這一點上,郭德綱先生又下一城。
最後,再從對於巔峰時的影響以及對相聲的貢獻來進行分析牛群先生的相聲水平巔峰是在和馮鞏先生搭檔的那幾年,連續在春節晚會上奉獻佳作。但大眾所知的牛群先生的人生巔峰應該是在蒙城作縣長的那幾年,可以說基本上和相聲沒有多大關係。對於相聲的發展也並無多大影響,這一點來看,牛群先生又敗了。
姜昆先生的相聲水平巔峰應該是和李文華先生以及唐傑忠先生合作的那些年,有著老先生的幫襯,再加上年輕人富含朝氣的表達方式,用這種老少配的組合奉獻出非常多經典的作品。但姜昆先生的人生巔峰應該是成立曲藝學會以及擔任曲協主席那些年。姜昆先生對於相聲的影響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但對於推動相聲發展的幫助有多大,只能說是見仁見智了。
個人覺得郭德綱相聲水平的巔峰應該是在德雲社剛開始火起來的那幾年,那段時間佳作頻出,對於表演上面下的功夫也是最大的。從長遠來看,也許郭德綱先生的人生巔峰並未來到,這些年德雲社的發展一年比一年強,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德雲社也是越發的兵強馬壯,可以說德雲社在相聲演出的市場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門下弟子也各有特色,近年來也是新人頻出,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同時誰也不能否認,當前相聲火爆的演出市場,是由郭德綱先生和德雲社帶動起來的。(普及一個小知識,小劇場演出並不是德雲社開啟的,在天津的小劇場演出很早就恢復了,我在上學時也經常去欣賞,但於寶林,馮寶華、尹笑聲這些老先生,並沒有能夠起到振興相聲大環境的作用)
從這一點上,個人認為郭德綱先生獲勝當之無愧。
-
12 # 三十好幾佳義
時代不同,要求肯定也不一樣,說誰的水平高,不是咱們說的算的。
但是,就為相聲做出貢獻,能讓相聲起死回生的~只有這位郭德綱!雖然咱不是他的粉絲,但這是客觀的事實。老一輩藝人們,那個年代束縛太多,觀念上已經跟不上潮流。
電視時代能讓他們成名,但也能讓他們停步不前,就像當下的網路時代。
郭德綱的出現又把相聲拉回了劇場,拉回了和觀眾的距離。老輩們兒的觀點肯定是不想回劇場,總以為電視才是高大上,總以為和觀眾拉開距離才是正道,可是前輩們看到了嗎?相聲都要死了嗎,?還在哪裡說三道四,怎麼怎麼滴的~~!!!
時代造就了郭德綱,也讓相聲回到了眼前,回到了“街頭”,從新回到大眾文化~~~!!!
-
13 # 北京東尚君風
這個話題好像無需討論,無論是聽相聲的,還是說相聲的,即使是從來跟相聲沒關的人,也會選郭,他至少是個專職相聲從業人員,屬於不忘初心之人,另兩位說相聲屬於一種謀發展的手段,一有其它機會都會轉行的,或者說郭除了相聲,其它“不會”,這樣會好聽些。
-
14 # 奏愛荷包蛋
聽牛群、姜昆相聲的時候還是很小很小的時候,那時候的春晚,或者相聲晚會,沒聽過現場的,那時媒體遠沒有現在發達和便利,獲取的途徑有限,基本就是電視機,收音機,錄影機,相聲是生活中笑點的主要來源!郭德綱是現在相聲界的名人,相聲也具備一定的時代特色,有別於牛群,姜昆的偏傳統的相聲,郭的相聲更加具有時代特色,包袱風豐富,笑點也繁雜!都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非要分高低就略顯雞蛋裡挑骨頭了,眾口難調,都是時代的代表人物,都值得敬仰!
現代人工作和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多聽聽相聲緩解下緊張,個人覺得還是蠻不錯的! 畢竟笑笑十年少!人生多蹉跎,常笑益身心!
-
15 # 細雨聽風26
坦率的講,三個人說相聲的水平都夠高的。嚴格的說,把三個不同時期的人放在一起比較,沒有可比性。按年代算姜昆早些,牛群稍晚,郭德綱就是現代。其實他們在各自事業的巔峰期,都屬於各自時代的佼佼者!取得了不俗的藝術成績,給相聲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
-
16 # 燕趙釣魚人
相聲說簡單也簡單,就是說話逗人開心,然後謀生的一種手藝。新中國以後,相聲經過改良,不再是單純的逗人開心,而是在此基礎上,多了給人警示教育。所以相聲又有傳統和主流體制相聲。因為出發點不同,其實不能評判那個相聲功夫高,那個功夫低。
如果說傳統相聲,或是一些相聲的基本功底,無疑是郭德綱。如果說相聲的發展,抨擊時弊,淨化社會,那姜昆、牛群也是做出貢獻的。
所以不必要去評判這些,沒有什麼意義,好多觀點可能會讓人利用,相聲呢,喜歡聽,聽著高興就好。
-
17 # 安徽陳漠
時代不同了,這個時代肯定更需要郭德綱,就像很多實力老演員不一定比現在的青年演員好,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限制?
-
18 # 使用者9360061494401
這個問題分階段說,七八十年代人們文化生活相対少,聽廣播後來有了電視,感覺牛群馮鞏姜昆相聲挺逗樂。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再則前者的隊伍拆拆合合,後期沒有像樣的作品。郭德綱于謙的出現給大眾耳目一新,尤其是一些傳統的節目,前者好像就不會。推陳出新百花齊放郭德綱做的挺好,受大眾歡迎。
-
19 # 秋風78780357
各有所長,不過現在是郭德綱獨領風騷,要說相聲傳承和技藝,還是郭德綱彰顯獨到,從戲曲到曲藝中的各種小調,都是郭德綱拿手的活,細品還是郭德綱的相聲好。
-
20 # 無劍的劍客
說實話,要是好好說相聲的,姜昆、牛群和郭德綱 這三個人的水平都挺高的,也都是各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姜昆成名的時間最早,從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紅遍大江南北了,她還在央視春晚,連續當了幾年的主持人,受到了大家的廣泛好評。姜昆活躍在相聲舞臺上的時候,正值相聲藝術非常火爆的時期,很多壽字輩、寶字輩和文字輩的前輩都還活躍在舞臺上,他們明字輩及其下一輩的相聲演員也是名家輩出,在這麼多相聲名家當中,能夠脫穎而出,可見姜昆的藝術水準還是挺高。無論是與李文華合作時期,還是與唐傑忠合作時期,姜昆和他的搭檔都為廣大相聲觀眾奉獻了很多相聲的精品力作,也成了全國十大笑星之一。至於後來與戴志誠合作之後,姜坤的相聲水準就大為下降了。也可能是當上領導後,無法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相聲表演當中了吧。可以說,姜昆是中國廣播相聲的典型代表之一。
感覺牛群紅火的時期比姜昆要晚,他早期與李立山合作有幾段比較不錯的相聲段子,比如說《巧立名目》、《假話真情》等。牛群的藝術巔峰還是他與馮鞏合作之後才達到的,尤其是他兩個在歷屆央視春晚商合作的作品,在當時非常火爆。牛群馮鞏在當時也成了春晚相聲的代名詞,將相聲藝術推向了另一個高潮。非常可惜,牛群馮鞏裂穴了,牛群幾乎徹底離開了相聲舞臺,馮鞏也因為沒有合適的搭檔,導致再沒有好的相聲作品出現。可以說牛群馮鞏是中國電視相聲的佼佼者和代表人物。
郭德綱,如果能進入體制內,好好說相聲的話,肯定也能成為相聲大家之一。然而他選擇了走另一條路,把相聲藝術商品化,成了他賺錢的工具。作為相聲藝人,郭德綱是成功的,這麼多年,他能夠讓德人設成為現代相聲的一面旗幟,也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不過他的相聲為了吸引觀眾,為了賺錢,似乎有些太迎合於觀眾的欣賞口味,讓相聲喪失了很多,不應該喪失的東西,同時又增添了很多,早就應該被時代摒棄的東西。不可否認的是,郭德綱的這一套是符合眼下的時代潮流的。郭德綱是網路相聲的最大受益者和代表者。
有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姜昆牛群和郭德綱所處的時代不同,目標和使命也不相同,但三個人的相聲造詣都非常高,很難用誰高誰低來評判。
回覆列表
郭,真正的傳統相聲!有繼承也有創新!還可以走得更遠!
姜,一個缺乏娛樂的年代的產物,稍有一些相聲基本功。因為沒深紮根,所以行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