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服最強女魔
-
2 # 外語那點事
如果你把各地的中考英語卷子和高考的卷子進行比較,你就會發現中考的卷子還是非常強調語法規則的,很多題目比較偏,都是抓一些細枝末節的特殊語法。但是,到了高中,卷子一下就變得更加強調理解了,這個時候語法規則在理解上起到的作用就已經很小了。
有很多二三線城市的高中英語老師都是先做初中老師,然後再透過職稱考試之類的方式考上高中的。這種方式看起來好像比較科學,但是實際上也會帶來弊端。
初中教學的方法和高中英語教學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用初中的方式去教高中過分的強調語法,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的語法能力雖然強,可是沒有辦法轉化成分數。
最常見的就是一部分高中老師非常強調句子成分分析,把句子成分分析當成瞭解決英語閱讀的萬能鑰匙。
可是句子成分分析,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低效的方法,對於高中閱讀這種詞數量比較大的閱讀來說,非常浪費時間。如果一篇閱讀文章裡面出現超過三句的長句,一個長句的句子成分分析花掉,3-4分鐘時間,那麼一篇閱讀文章可能就要浪費掉將近20分鐘。
實際上高考全國卷取消單選題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語法在英語學習中的比重。讓考生更加重視對於句子和段落的實際理解。
在面對長句的時候,根本不需要透過句子成分分析。只需要考生能夠看懂一個長句裡面的單詞和片語短語。抓住一個句子的主謂賓,就可以用亂詞排序法,把長句的問題解決清楚。
換詞排序法是高考英語狀元廖唯偉在自己釋出的網路公開課影片《英語長句的秒殺》中提到的方法。
如果說全國卷裡面有哪些題目包含著純語法題,那就只剩下語法填空題了。可是語法填空題裡面的純語法題都是屬於送分題。比如說時態,語態,單複數,詞性變化。
這些幾乎都是我們初中學過的內容,就語法本身而言實在是太簡單了,不值得一提,但是仍然有很多高中生丟分拿不到這些送分題。
說到底並不是語法出了問題,而是語法填空的這整個句子沒有看懂意思。我們判斷一個句子的那個動詞要用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用什麼樣的時態,我們必須要先看懂這個句子的意思,根據句子意思裡面的邏輯關係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影響句子意思理解的往往就不是句子的語法問題,而是句子中出現的那些片語短語固定用法,由於掌握的不夠,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因而丟分。
因此在高中過分強調語法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真正應該加強的是單詞以及詞的用法的記憶。
單詞很簡單,就是我們常說的《高中英語3500詞》。詞的用法就是我們3500詞相互組合形成的各種片語短語和固定搭配,這部分內容範圍就比較大了,目前整理出來的公開版本里面範圍最小的就有1.5萬個片語短語和固定用法。
再充分記憶單詞和片語短語固定用法,這些影響我們理解的因素以後,依靠我們初中學的那些語法規則,完全能夠在高中拿到高分了。
-
3 # 斯蒂芬吳
語法按意思理解就是語言用法,所以當然要重視語法!
針對英語語法這一塊,要想學好它,需要有兩個硬體設施:
第一,詞彙量過關。
第二,語文語法好。
如果把英語比喻成一棟房子,詞彙量是根基,語法是在根基基礎上搭的磚瓦。
如果把中英語法比喻成一段愛情,語文語法是那個向你走了99步,只需要英語語法勇敢向前一步。
在詞彙量跟中文語法紮實的基礎上,再去學英語,真的是事半功倍。有孩子說,語法知識雜,其實不雜,說來說去就是三大塊的內容:詞法,句法跟時態三大塊內容。
-
4 # 用一生去詮釋教育
沒必要!
英語學習——輸入與輸出相結合!
第二語言研究者克拉申曾提出"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它的主要核心觀點是當我們的理解性輸入達到一定量時,我們能自動提供這種輸入!用在英語學習上,如果我們大量地聽或讀,那我們就能掌握一定的發音和開口說的能力!
這一點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我們2歲左右就能開始學著說話。因為在這兩年裡,我們的父母、親朋好友們等已經在我們耳邊"灌輸"了無數條有關母語的資訊,達到了足夠的量,所以我們有能力開口說話了!
同時,Swain在1985年提出"輸出假設"理論,除了理解性輸入外,我們還需大量輸出。包括口語練習和寫作。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英語學不好的原因——說得太少也寫得太少了!
反觀我們的母語學習,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說家鄉話,到學校又練習普通話,因為長期的開口練習,我們母語的日常交流是沒有問題的!寫作可以借鑑作家的經驗,長年累月,筆耕不綴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個字——寫!寫得越多越熟練,寫得越多水平提升越多!
總結一下就是輸入(聽和讀)和輸出(說和寫)相結合,要想真正掌握一門語言與這四點是離不開的,而且需要大量的練習!
語言學習聽和說是關鍵。
舉個例子,我們學母語一開始不是學語法,在牙牙學語時,爸爸媽媽在我們耳邊灌輸了大量的"聽"。語言學家研究發現,真正學會一門語言,必須有5000個小時的聽力輸入。
我們試想一下,是不是大多數孩子是兩歲半左右上的學,兩年半的時間,剛好差不多5000小時,然後開始入學。
入學之後我們就學語法嗎?
不是,入小學後,我們在大量的閱讀背誦的基礎上,建立了相對的語感,才開始接觸語法的!
英語也是一樣的!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輸出。語法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的。曾有科學研究表明,閱讀與語法的比例是100:1,掌握1%的語法需要我們經常閱讀,然後再去消化語法!
希望今天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
5 # 郎胡狐
我覺得沒有必要太強調語法,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聽說比讀寫更重要,這也是根據你以後所需要英語使用的層次來講。如果你語法學的很好,但你不敢說不會說,那不就成了啞巴英語了嘛!我們學英語是為了交流的,而中國學生很多聽和說方面都不行。我認為語法有必要講,但沒必要過分的側重。只要能掌握大部分的語法知識,寫作方面沒有太大的語法錯誤就可以。除非學生以後從事專門的寫作或者翻譯方面的工作,這個大學也會學得更加系統專業。在平時的考試中,大家也可以注意到不同學段考試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像高中和大學階段的英語考試專門的語法題佔的比重其實並不大,學生能拿到一半以上的分就可以了。相比較下,英語考試聽力部分,閱讀部分,寫作部分這些才是大頭。我認為在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考試的側重方向做相應的訓練,裡面的技巧也是很多的。
-
6 # 海外升學指導Florence
我認為在低年級段,語法的教學是必要的。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知道和掌握語言的內在邏輯和結構章法,對於ESL學習者是很重要的。
回覆列表
當然有必要。當一件事情不再適合國情的時候,就該調整了。英語,應該退出升學升職的必修範圍,僅佔一定權重或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