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on家園

    我們的祖先從一開始,就站在了人類文明的最高峰,這不僅體現出高度的智慧,同時也體現出卓越的能力。

    中國文化錨定於天地,以天文定人文,所以世界也叫天下,代表天管理天下的人叫天子,測量時間的工具叫“中”,代表天子計時記事的人叫“史”,天子派出的使者叫天使,天子祈禱護佑要去天壇,天子幹得不好要祭天罪己,乾的特別棒才能封禪祭天,天子遵循的根本法則叫天道,《黃帝陰符經》講“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老子《道德經》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孔子《論語》講“子不語怪力亂神”,都可以看出,華人從一開始,就站在樸素唯物主義這邊。這就把裝神弄鬼的國家,徹底甩出了幾里地。

    我們的古人,具有強烈的中華文化認同,包括曆法、服章、禮儀、倫理、道德、典籍等。管仲說:“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孔子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韓愈說:“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縱觀二十四史,中華治統有時旁落,但道統從未失去。比如,元朝忽必烈定國號“大元”,取自《 易經》“至哉坤元”;清朝皇太極定國號“大清”,取五行生剋之意,文明並沒有因為政權更迭而離開華夏。

    中華民族,就是一個名詞。這裡面,包含了歷史、實踐、人民的流血犧牲和艱苦奮鬥。華夏文明,就是一個概念,這裡面,飽含了中華民族歷代人民的抗爭、鬥爭和不屈不饒。

  • 2 # 夢中蝶

    為什麼我們飽經憂患,卻越來越強,那是我們經過坎坷與苦難以後,學會了隱忍,在多次失敗中,學會了審視自己的不足,老一輩人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退一步海闊天空。

    這話到了一定年齡,細細品味還真是在理,我們在生活中總會有,那樣這樣的不如意,這失敗經歷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會變的聰明,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學會退一步,也許會更好。

    有時候衝動很容易,但是學會讓步和隱忍,卻是非常難的事情。

    古時的越王勾踐,要是不飽經憂患,不學會隱忍,怎會坐擁天下成為強者,還有韓信堂堂七尺男兒,若是不忍胯下之辱,也不會贏得輝煌人生。

    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就不一一列舉,所以說,飽經憂患卻越來越強,離不開隱忍,要學會在失敗中找到不足,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強大,去幫助更多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最大的笑話是什麼?